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094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5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

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

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

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

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交感互藏

4.阴阳的消长

5.阴阳的转化

6.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

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与胜复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细目二:

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要点:

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

2.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

3.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4.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5.五脏的外华

6.五脏与五时的关系

第六单元六腑

细目一:

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

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4.肝与胆的关系

5.肾与膀胱的关系

第七单元奇恒之腑

细目一:

要点:

1.脑的生理功能

2.脑与五脏的关系

细目二女子胞

要点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第八单元精、气、血、津液、神

细目一:

要点:

1.人体之精的概念

2.人体之精的功能

3.人体之精的分类

细目二:

要点:

1.人体之气的概念

2.人体之气的生成

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4.人体之气的功能

5.人体之气的分类

细目三:

要点: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运行

细目四:

津液

要点: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代谢

3.津液的功能

细目五:

要点:

1.神的基本概念

2.神的生成

3.神的功能

细目六: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

1.气与血的关系

2.气与津液的关系

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第九单元经络

细目一:

经络学说

要点: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

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

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特点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基本功能

细目四: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要点:

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4.皮部的概念、应用

细目五: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要点: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十单元病因

细目一:

六淫

要点: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8.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

疠气

要点:

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致病特点

3.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细目三:

七情内伤

要点:

1.七情的基本概念

2.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细目四:

饮食失宜

要点:

1.饮食不节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

细目五:

劳逸失度

要点:

1.过度劳累

2.过度安逸

细目六:

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

细目七:

瘀血

要点: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4.瘀血的病证特点

细目八:

结石

要点:

1.结石的概念

2.结石的形成

3.结石的致病特点

第十一单元发病

细目一:

发病基本原理

要点: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细目二: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要点:

1.环境与发病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

发病类型

要点:

1.感邪即发

2.徐发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合病与并病

6.复发

第十二单元病机

细目一:

邪正盛衰

要点: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二:

阴阳失调

要点: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阴阳格拒

5.阴阳亡失

细目三:

精、气、血失常

要点:

1.精的失常

2.气的失常

3.血的失常

4.精、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四:

津液代谢失常

要点:

1.津液不足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细目五:

内生“五邪”

要点:

1.风气内动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细目六:

疾病传变

要点:

1.疾病传变的形成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十三单元防治原则

细目一:

预防

要点: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细目二:

治则

要点:

1.正治与反治

2.治标与治本

3.扶正与祛邪

4.调整阴阳

5.调理精气血津液

6.三因制宜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

第二单元问诊

细目一:

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

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细目三:

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

问头身胸腹

要点:

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

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目眩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意义

2.食欲与食量:

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临床意义

3.口味:

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意义

细目八:

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意义

细目九:

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意义

2.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意义

第三单元望诊

细目一:

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假神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

2.神乱的常见表现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

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区别

2.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

3.望色十法的具体内容

细目三:

望形态

要点:

1.望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意义

2.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

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面肿及口眼歪斜的临床意义

3.目部的脏腑相关部位,望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

望躯体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望手足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

望皮肤

要点:

1.望斑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望水疱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望疮疡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

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要点:

1.观察痰、涕的临床意义

2.观察呕吐物的临床意义

细目八:

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望舌

细目一:

舌诊原理

要点: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细目二:

正常舌象

要点: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

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淡白、红、绛、紫)的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下络脉)的临床意义

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

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临床意义

3.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4.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闻诊

细目一:

听声音

要点:

1.音哑与失音、太息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咳嗽、喘、哮、短气、少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细目二:

嗅气味

要点:

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脉诊

细目一:

脉诊概说

要点:

1.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

2.切脉指法

3.寸口“三部九候”的概念

细目二:

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

细目三:

浮、散、芤、革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四:

沉、伏、牢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五:

迟、缓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六:

数、疾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七:

虚、实脉

要点:

1.脉象特征

2.临床意义

细目八:

洪、大、长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九:

细、濡、弱、微、短脉

要点: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十:

滑、涩、动脉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十一:

弦、紧脉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十二:

结、代、促脉

1.脉象特征及类比

2.临床意义

细目十三:

诊小儿脉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八纲

细目一:

概述

要点:

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

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

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

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

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六: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与错杂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

第九单元病性辨证

细目一:

六淫辨证

要点:

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阴阳虚损辨证

要点:

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三:

气虚类证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虚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

血虚类证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五:

气滞类证辨证

要点:

1.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六:

血病其他证辨证

要点:

1.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七:

气血同病类证辨证

要点: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特点

细目八:

津液类证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

2.饮证的临床表现

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九:

情志证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脏腑辨证

细目一:

心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中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比较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比较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肺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比较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三:

脾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

肝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

肾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

3.肾病五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六:

腑病辨证

要点:

1.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2.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

3.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

4.肠热腑实、肠道津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膀胱湿热、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七:

脏腑兼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肺肾气虚、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六经辨证

细目一:

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经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3.太阳腑证(太阳蓄水、太阳蓄血)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4.太阳蓄水、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二:

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经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3.阳明腑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细目三:

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证临床表现

3.少阳兼证临床表现

细目四:

太阴病证

要点: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脏虚寒证临床表现

3.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临床表现

细目五:

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寒化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3.少阴热化证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细目六:

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寒热错杂证临床表现

3.厥阴寒证临床表现

4.厥阴热证临床表现

细目七:

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

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十二单元卫气营血辨证

细目一:

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临床表现

2.燥热犯卫证临床表现

细目二:

气分证

要点:

1.肺热炽盛证临床表现

2.燥热犯肺证临床表现

3.热扰胸膈证临床表现

细目三:

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临床表现

2.热陷心包证临床表现

细目四:

血分证

要点:

血分证候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第十三单元三焦辨证

细目一:

上焦病证

要点:

上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细目二:

中焦病证

要点:

中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细目三:

下焦病证

要点:

下焦病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中药学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

细目一:

四气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四气的作用

细目二:

五味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

升降浮沉

要点:

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细目四:

归经

要点:

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的确定

细目五:

毒性

要点:

1.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

2.结合具体有毒药物认识其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

细目一:

中药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要点:

1.中药配伍的概念

2.中药配伍的意义

细目二:

中药配伍的内容

要点:

1.各种配伍关系的配伍意义

2.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

细目一:

配伍禁忌

要点:

1.“十八反”的内容

2.“十九畏”的内容

细目二:

证候禁忌

要点:

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

细目三:

妊娠用药禁忌

要点:

1.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

2.妊娠禁忌药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细目四:

服药饮食禁忌

要点:

1.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

2.特殊疾病的饮食禁忌

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细目一:

剂量

要点:

1.中药剂量的含义

2.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剂量

细目二:

中药的用法

要点:

1.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2.服药时间

第五单元解表药

细目一:

概述

要点:

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发散风寒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生姜、香薷、细辛、辛夷、藁本、苍耳子

3.下列药物的用法:

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麻黄、桂枝、香薷、细辛、苍耳子

5.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三:

发散风热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蔓荆子、升麻

3.下列药物的功效:

淡豆豉

4.下列药物的用法:

薄荷、桑叶、柴胡、葛根

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薄荷、牛蒡子

6.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六单元清热药

细目一:

概述

要点:

1.清热药的分类,各类清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2.清热药的配伍方法

3.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清热泻火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芦根、天花粉、淡竹叶、决明子

3.下列药物的用法:

石膏、栀子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石膏、知母、栀子

5.石膏与知母、芦根与天花粉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三:

清热燥湿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黄芩、黄连、黄柏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龙胆草、苦参

3.下列药物的功效:

秦皮、白鲜皮

4.下列药物的用法:

黄芩

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苦参

6.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四:

清热解毒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板蓝根、青黛、贯众、土茯苓、山豆根、白花蛇舌草

3.下列药物的功效:

穿心莲、紫花地丁、马勃、马齿苋、鸦胆子、熊胆

4.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

穿心莲、青黛、鸦胆子、熊胆

5.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穿心莲、射干、山豆根、鸦胆子

6.金银花与连翘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五:

清热凉血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紫草、水牛角

3.下列药物的用法:

紫草、水牛角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

5.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六:

清虚热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青蒿、地骨皮

2.下列药物的功效:

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3.下列药物的用法:

青蒿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青蒿

5.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七单元泻下药

细目一:

概述

要点:

1.攻下药、润下药与峻下逐水药的性能特点、临床应用

2.泻下药的配伍方法

3.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攻下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大黄、芒硝

2.下列药物的功效:

番泻叶、芒硝

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5.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三:

润下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2.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

火麻仁

细目四:

峻下逐水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甘遂、牵牛子

2.下列药物的功效:

大戟、芫花、巴豆

3.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

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

第八单元祛风湿药

细目一:

概述

要点:

1.祛风湿药的配伍方法

2.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

祛风寒湿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独活、蕲蛇、木瓜

2.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

威灵仙、川乌

3.下列药物的用法:

川乌、蕲蛇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川乌

5.羌活与独活等相似药物性能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细目三:

祛风湿热药

要点:

1.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

秦艽、防己

2.下列药物的功效:

豨莶草、络石藤

3.下列药物的用法:

豨莶草、雷公藤

4.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

防己、雷公藤

5.秦艽与防己等相似药物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