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005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4 大小:66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1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九年级政治教案

课题

1.1.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知识

技能

1.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

3.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过程

方法

1.通过了解责任的来源,调整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2.比较负责任的意义与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情感

态度

价值

1.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感。

2.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教学

重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

教学

难点

履行责任对他人和自己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

“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板书)

活动一: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探讨责任的含义)

小结: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事情

“不同的社会身份由不同的责任”(板书)

学生表演小品

“七嘴八舌”说出两个问题的部分答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填写教材第5页表格。

 

学生说出所知道汶川地震救灾的情况。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我们要学会作出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联系实际,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

 

使学生认识到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活动二:

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的材料,思考后回答:

1.在救灾的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

2.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小结:

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板书)

活动三: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回答教材第6页的活动材料的四个问题,并要求在全班交流。

小结:

责任的几种来源: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认清角色,承担责任(板书)

活动四:

做一个小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角色,将全班分成五个小组。

小结: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表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谁在对我负责(板书)

自己对自己负责(板书)

活动五:

小品表演:

教材第8页“小含的困惑”讨论作为小含的组长该怎么做,才是真正负责的行为。

小结:

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

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因承担相应的后果。

他人对我负责(板书)

活动六:

让学生列举他人对自己尽责的事例。

请学生以一项职业为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人人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板书)

活动七:

1.学生朗读教材第11~12页的图文材料,呈现情景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听完阅读材料后回答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材中活动材料内容,并归类;交流责任的来源。

 

要求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现在所表演的角色,每个学生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表演小品

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明确责任的来源,帮助学生掌握责任来源是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中学生应扮演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责任。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中学生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责任。

 

通过小品表演,讨论、回归责任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对自己负责任。

 

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积极参与。

2.在全班探讨这些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

小结:

我们要尽心尽力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课题小结:

通过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了责任的含义、来源,明确了谁对我负责,人人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阅读后及时动脑思考并说出不承担责任带来的后果。

1.对自己的后果;

2.对他人的后果;

3.对社会的后果。

 

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现。

使学生认识到不承担责任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有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应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梳理知识,提高认识,学以致用。

 

教学

反思

 

课题

1.1.2不言代价与回报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知识

技能

1.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同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2.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

3.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过程

方法

1.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2.比较承担责任的代价与意义,自觉承担责任。

情感

态度

价值

1.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2.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3.尊敬那些无私奉献的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

重点

履行责任的代价。

教学

难点

正确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板书﹚

活动一: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教材第13页父母、朋友的话,教师展现问题:

1.小柯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小柯可能付出什么?

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对小柯会有什么帮助?

点拨:

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自己可能获得回报,同时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

“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板书﹚

活动二:

讨论:

小柯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回报有哪些?

聆听歌曲,感悟歌词。

 

学生分角色朗读,回答提出的问题。

 

交流看法。

﹙七嘴八舌﹚

 

以歌曲来感化学生,自然引出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导入新课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承担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同时承担责任往往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第一,最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第二,在决定前应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

“承担责任的意义”﹙板书﹚

活动三:

展示题目,填一填。

今天我决定竞选(班级职务),这样我会增长才干,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作为一个正在长大的人,我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

思考:

承担责任,对个人的成长有何意义?

小结:

对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无悔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板书)

活动四:

分析“小青的烦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5页的小栏目。

“不言代价与回报使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板书)

活动五:

多媒体展示:

河南登封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事迹。

提问:

任长霞的事迹为什么感人?

小结:

面对责任不惜牺牲生命,面对责任不言代价和回报。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集中体现”(板书)

活动六:

出示材料:

这就是奉献。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个水电维修工,他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他曾说:

“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去奉献?

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

 

交流讨论结果。

1.代价有哪些?

2.回报有哪些?

 

学生填空。

讨论、交流承担责任的意义。

思考并回答:

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学生观看任长霞的事迹,结合本课知识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每一种选择都可能

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要正确评估代价与回报,鼓励学生自己做出选择,这样才能走向成熟,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一旦做出选择,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进一步明确承担责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意识和行动的自觉性。

 

使学生明白,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愿意承担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把事情做好。

 

以真人真事感染学生,使他们认识到:

最富有责任心的人面对责任不言代价和回报的,正是他们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索取?

”“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

”这些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一个普通劳动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

结合材料谈一下如何对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我做起,承担自己的责任。

最后,在歌曲《爱的奉献》中结束本课。

 

 

学生读材料内容。

思考:

材料揭示出的问题是什么?

交流感受

 

整理学习要点,回忆所学内容。

以典型人物事迹教育学生,奉献是人生高尚的境界,是社会的需要,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总结全课,深化认识,升华感情。

 

 

课题

1.2.1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知识

技能

1.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2.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3.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过程

方法

1.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

2.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1.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2.树立责任意识;3.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教学

重点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应该如何关爱集体.

教学

难点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雷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力量。

雷锋的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

“一、我是集体的一员”﹙板书﹚

1.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板书﹚

活动一:

阅读教材第19页材料一的内容。

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回答:

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体。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板书﹚活动二:

结合教材第19页的材料编排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理解名言,感悟道理。

 

思考:

小董的爸爸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讨论、回答。

 

名言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借用典型材料,结合班级实际,让学生参与讨论、体验,感受到我是班集体一员,要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起来。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梗概:

﹙1﹚小红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这一次,班级组织一场拔河比赛,她又找借口没有参加.

﹙2﹚强强上课时总爱讲话,既干扰周围同学,又影响了老师教学.

﹙3﹚刘阳打扫卫生总是很马虎,他值日的那天,教室里又脏又乱。

小结: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注意:

用实例加以说明﹚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板书﹚

活动三:

材料分析: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教材第20页﹚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问: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李泽群这样的人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小结: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三、如何关爱集体﹙板书﹚

活动四:

根据教材第21页的内容材料,编剧:

1.剧一:

小铭的故事﹙见附录﹚

问题:

﹙1﹚如果你是小铭,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去见表哥还是按时上学?

﹙2﹚小铭为什么犹豫?

他该怎么办?

2:

剧二:

苗苗觉得当劳动委员太辛苦了,每天都要安排和监督班级的卫生状况,有时候还要自己带头干,既脏又累,还耽误学习时间。

苗苗该不该当劳动委员呢?

A.不该当   B.应该当

结论:

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3.剧三:

学生运动会就要召开了,长跑

健将付鑫代表九年级﹙5﹚班报名参加

1500米的项目.可是比赛前一天付鑫

 

学生表演小品。

思考: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如何改变班集体的这种状况?

讨论后找一名代表发言。

 

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心中最关心集体的人,课后进行统计,将得票最高的3-5名同学的名字登在黑板报的光荣榜上,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学生讨论:

分别回答提出的问题.

 

通过学生活动,使其感受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结合学生实际,亲身体会个人与集体是紧密相连的。

 

通过人生AB剧的形式,激发学生讨论、争论,思想交锋,做出正确选择,明确怎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受凉了,他担心参加长跑可能会感冒,但同学们都指望着他为班级争光呢!

那么明天要不要参加运动会呢?

A.不参加    B.参加

结论:

发扬集体的好作风,解决集体的困难

4.剧四:

九年级

(2)班计划在国庆节期间组织一次集体活动,班长江峰提议大家去聋哑学校做一天志愿服务,可体育委员黄建新觉得好不容易放了长假,应该去风景区郊游。

少数同学也赞成黄建新的想法,但大多数同学还是支持班长的建议。

黄建新应不应该坚持?

A.应该坚持B.应该放弃

结论:

关爱集体,还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同存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现在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在集体中求同存异,善于团结他人,增强机体的力量,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努力奋斗。

分组讨论:

付鑫要不要参

加比赛。

学生分组讨论。

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样去关爱集体。

梳理知识,深化认识。

梳理知识,深化认识。

附录:

小铭一大早就遇到了难题:

几年没见面的表格打电话,说他正在火车站,半小时后就要转乘飞机离开,希望小铭7时30分到火车站见一面。

小铭很想见表哥,但如果见表哥就会上学迟到,班集体会因此失去流动红旗。

去还是不去?

在犹豫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课题

1.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知识

技能

1.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2.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

过程

方法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

2.让学生亲自参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公民必须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教学

难点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应尽的责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名人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

请同学们讨论这三段话的含义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我们今天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该如何去做?

讨论这三段话的含义,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名言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我该对社会做点什么?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板书)

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公民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活动一:

小组协作,自主学习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问题

2.关爱社会的表现(板书)

(1).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活动二:

外企员工的选择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3页关于四名大学生的例子

教师总结: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要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共渡难关(板书)

活动三:

感受抗震救灾精神

播放视频:

08年抗震救灾资料

小结:

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在公益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活动四:

志愿者在行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4页的材料:

小石的环保志愿行动。

小结:

给他人、社会带来了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2.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板书﹚

活动五:

大家都来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简介青年志愿者活动﹙教材第25页﹚

了解有关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有关知识。

 

1、如何才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2、为什么要参加公益活动?

3、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你的体会是什么?

阅读材料并回答

1.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2.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3.作为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思考:

1.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思考:

1.小石从事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为什么不觉得苦呢?

2.小石付出了什么?

收获了什么?

 

对照活动谈体会。

带着问题去读书,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形成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通过大学生辞职和孙天帅不给外商下跪的事例,教育学生在事关国家尊严和民族问题上,来不点半点含糊,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08年抗震救灾斗争为例,教育学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应勇担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懂得: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认识参加公益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让我们用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誓词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齐读誓词,感悟本课内容。

誓词: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在高昂激越的情感中结束新课。

 

教学

反思

 

课题

1.2.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知识

技能

1.懂得信守承诺,勇担过错是负责任的表现。

2.理解“自觉承担责任”的内涵,自觉承担责任。

过程

方法

1.通过感悟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2.通过掌握具体方法做责任的主人,并从履行责任中获得快乐。

情感

态度

价值

1.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2.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教学

重点

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教学

难点

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一:

故事讲解:

﹙大意﹚列宁小时候到姨妈家去玩,不小心把姨妈家的花瓶打碎了,他诚实地告诉了姨妈是自己打碎的。

问题:

.列宁的这一做法说明了什么呢?

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事一定要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板书﹚

一.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板书﹚

活动一:

诺言、诚信、责任

情景设置﹙教材第26页﹚,续写的故事。

我们许下诺言,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曾子杀猪的故事﹙多媒体显示﹚

结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讲述“狼来了”的故事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把故事叙说下去。

感悟: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谈启示。

 

 

故事导入,贴近学生,易接受。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论:

失信于人,往往会带来惨痛的后果。

设置问题:

1.说出你心目中最守信用的人的姓名及典型事例。

2.请你说说守信的重要性、失信的危害性。

二.要勇担过错﹙板书﹚

阅读教材第27页的材料“小玉该怎么办?

小结: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我们中学生要从小养成信守承诺。

勇担过错的习惯。

三.自觉承担责任﹙板书﹚

1.自觉承担责任的含义

阅读教材第28页许苇的故事

教师引导:

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承担责任。

2.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板书)

活动四:

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多媒体显示

责任

自我评价

学习

家庭

班集体

社会

小结:

通过填表,我们反省了自己的责任,希望大家能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

附录:

曾子(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为人很讲信用。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也要跟着妈妈去。

曾子的妻子不想带儿子出去,就想办法哄他:

“好孩子,你乖乖留在家里,妈妈回来后,杀了家里那头大肥猪给你吃。

”小儿子听到有猪肉吃,就不再哭了。

过了一会儿,妻子从市场回来,见到曾子正准备把猪杀掉。

她连忙阻止说:

“我刚才说杀猪,只是为了哄哄小孩子,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

 

学生相互交流;

分组讨论,对比结论。

 

思考:

她为什么陷入了矛盾之中?

她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怎样的责任?

自我反思:

如何看待自己的错误?

 

思考并回答

1.许苇承担了那些责任?

2.那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

那些责任是她主动承担的?

3.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内容。

 

 

通过填表让学生反省自己是否承担了本应当承担的责任,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教育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真地说“孩子年幼无知,处处模仿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

我们今天要是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叫他欺骗别人。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以后就不相信母亲的话了。

你说,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吗?

”于是,曾子拿起刀来真的把猪杀了。

 

 

 

课题

2.3.1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课型

新授

教学

媒体

多媒体

知识

技能

1.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2.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3.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重要性。

过程

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既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又要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