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0345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九年级政治教案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政治教案

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备课人

王生林

审核人

铁鸿福

授课人

王生林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懂得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感受中体会到,先进文化建设无论对于个人、单位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感悟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体会“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过程

方法

既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又要从理论上进行提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育学生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反对形形色色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做法;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理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难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设置生活中的情景并让学生补充: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儿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思考: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自己、对他人的生活和情绪有何影响?

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论:

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穷,精神也不能贫穷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

提问:

我们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是不是就否定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呢?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101页“相关链接”,认识三个文明的关系。

引导认识:

在社会主义物质条件下,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文化的概念(或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问题:

(方向问题)

(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5、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目标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

5、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引导认识: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三、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认识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性?

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思考讨论:

怎样从根本上防止落后腐朽文化的滋生和蔓延?

我们应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学生自读教材103——104页内容,思考: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哪方面的内容?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3、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什么?

为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

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2、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二、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作业布置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

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政治教案

课题

灿烂的文明之花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备课人

王生林

审核人

铁鸿福

授课人

王生林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及重要性,懂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教学,在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和正确的引导,同时通过教学,给他们以入情入理的引导和启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从而更好地全面理解建设中国先进文化。

知识

技能

1、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及重要性

2、懂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过程

方法

通过活动,认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及意义,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做“四有”公民。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难点

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神州遍开文明花

阅读教材第105页明凡支教的故事思考:

如果你是明凡,你会有哪些感想?

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思考讨论

认识: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1)、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

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2)、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讨论交流: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代表发言

引导认识: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思考:

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什么意义?

体会: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细微之处见行动

阅读教材第106页的“变味贺卡”材料。

思考讨论:

(1)、如果你收到这种贺卡,你的感受如何?

它有什么危害?

(2)、还有哪些消极文化,面对不健康的文化我们该如何做?

1、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1)、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

剖析各种不健康文化的种种危害。

明确认识:

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解梦、测名、占卜命运的网站;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违规占地修坟和兴建庙宇等。

(2)、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精神文明建设。

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阅读教材第107页思考讨论:

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社区?

认识:

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最想做的三件事是-----------------------------

三、小结

阅读教材

讨论交流

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阅读教材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代表发言

集体认识

板书设计

一、神州遍开文明花

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

二、细微之处见行动

1、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2、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作业布置

如何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教学反思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政治教案

课题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课型

单元分析

课时序数

备课人

王生林

审核人

铁鸿福

授课人

王生林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这部分学习内容,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知识

技能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3、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4、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5、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过程

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2、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难点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媒体教具

课时

六课时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政治教案

课题

我们的共同理想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备课人

王生林

审核人

铁鸿福

授课人

王生林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教学内容分析】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知识

技能

1、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过程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共同理想

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媒体教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

理想是什么样子呢?

(一)、走近共同理想

1、阅读教材P110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大爷的回答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谈)

3、讨论:

从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事例中,谈一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4、分组讨论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指导阅读教材第111页,讨论明确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小结:

个人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

(二)、同绘小康蓝图

1、感悟:

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交流体会:

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1)结合书本提供的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体会。

2)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畅谈未来:

  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2020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

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三)、共创和谐伟业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5页的材料,讨论材料提出的问题,探究和谐思想的源流。

2、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小结:

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小结

小组讨论交流

代表发言

集体交流认识

 

小组讨论

自由发言

 

讨论交流

引导认识

 

自由交流

思考讨论

 

合作探究

汇报结果

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三大关系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作业布置

谈谈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