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780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docx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1

初中中考语文解题技巧

湖南省中方县一中特级教师杨自西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字音字形题:

无技巧可言,全靠积累,注意排除法的使用。

语段考查的汉字都是最常用的基本汉字,又考查了学生最基本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考场上默念一遍,不写错字、别字!

二.词语运用题:

一般考查成语,答题时特别注意不可望文生义,还有就是注意成语中构成语素是否有与句中其他词语重复累赘,此外就是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还有就是词语的适用对象。

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填写词语”还是“填写序号”!

三.修改病句题:

大多考查语法错误,通常不考查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一般的,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

★牢记六大类型: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默读!

★要注意做题要求,若是在原句上改正要用符号修改法,若是写在划线上的就用语言修改法。

★解题方法:

●病句的错误类型一般不会重复,这是你可以利用的地方!

●常见病句的修改与辨认

   首先,读句子,凭语感看看有无不通之处。

如果感觉不通,但还找不出问题在哪儿,可以先用摘取主干的办法压缩掉附加成份,这样如果主干之间搭配不当就一目了然了。

   其次,注意并列词组作句子成份。

当一种句子成份由联合词组充当时,常常因顾此失彼而造成搭配不当。

“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第三,注意介宾短语。

句首使用介词,有时会使句子缺少主语。

【由于、经过、通过…,使…】(例如:

在“法律不管、读者不辨”的现状下,使得伪书出版者和经销者有恃无恐。

 第四,注意否定词。

句子中使用了多个否定词,往往会把句意搞反。

   第五,遇到长句要细心。

句子过长,往往前后照顾不到而造成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

第六,对句子中有“能不能”“是不是”这样的词语的要多加小心,可能出现两面对一面的问题。

第七,注意几个词语并列,是否是分类列举不当(大概念与小概念混排),还有可能是排序不当和部分搭配不当!

【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讨论、发现、解决了问题】

第八,注意“不但(不仅)”“而且”递进句中,两个分句的顺序是否合乎递进关系!

   (例子:

11月的澳大利亚气候温暖,成群的鹦鹉不但不怕生人,喜欢纵情于游客手上蹦跳嬉戏,而且五颜六色,极尽缤纷。

第九,数字出现了,可能出现重复、矛盾等语病。

注意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语序:

多项定语:

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例句: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多项状语:

何目的―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例句: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最后,还有一种语序问题要注意,就是本来是状语错用成了定语,如“听取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地听取了意见”,改的时候不但要把定语调至状语的位置,还要把“的”改为“地”

四.背诵默写题:

形式有必做题,任选题。

其中有根据上下文写句子的“机械题”,它只需记忆,不要写错字即可,而且都是最常用的名句,基本没有难度;也有理解性考查试题;此外关于选做题,难度稍大些,考查同学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归纳能力。

其内容见经典诗文名篇课文内容及《新课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首》等。

注意写字一定要规范,通常每句中只要错了一个字全句就算错了。

最起码本该是一笔的绝对不能两笔,如把折文写成反文等。

★建议:

考前定要看常错的字句

五.语言表达题:

★ 句式仿写题

答题注意点:

要做到“四统一”:

(1)话题要统一,

(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统一,(4)色调要统一,值得说明的是,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要色调统一,内容是灵活的,但它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拟对联

解题思路:

1、注意对仗(人对人,物对物,地名对地名。

词性要相对),多属于严对。

2、一般上下联倾向是相同的,多属于正对。

★名著考察

一般来说,重点是对课标推荐课外阅读的10部文学名著的内容考察。

大致在两类要求:

一是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

二是谈你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

前一类题是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掌握。

后一类题是要结合名著内容谈自身的体会,可对名著中的人物性格进行褒贬,也可对名著反映的现象进行个性化体悟。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题。

灵活性较强,能力要求高,题型广泛,可能涉及到的题目有:

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内容提要、一句话新闻、广告语标语创作、主持发言、语言得体(对话)、跨学科综合等。

要求同学对现实生活予以关注;对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特色予以关注;对语法修辞予以关注。

做此类题注意使用草稿。

如1.2007年8月24日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讨论源于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

“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

”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

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

(每句不超过30字)

(1)森马集团:

                      

(2)网民:

                            

提示:

(1)森马集团:

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网民:

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

(2分)

2、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中发生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现场记者的身份,为下面的一段描述性文字配上一段评论性解说词。

要求:

注意感情色彩,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80字左右。

4月7日奥运圣火巴黎站的传递,金晶负责的是第三棒。

在本站传递中,作为第三棒火炬手的中国残疾人击剑运动员金晶在下车等待交接时,一个身材魁梧的“藏独”分子伺机扑到金晶身上,试图抢走她手中的火炬。

但任凭干扰者拉扯她的胳膊,她依旧牢牢地抱住火炬。

完成了圣火传递任务。

轮椅上,她右手高举着火炬,左手握拳对着街道旁围观的人群高喊了“中国,加油!

答:

 示例:

塞纳河畔,金晶以残弱之躯毫不畏惧护卫奥运火炬的那一幕,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这位美丽、勇敢的残疾姑娘成了无数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女孩。

她是“火炬维纳斯”“轮椅上的微笑天使”。

记叙文阅读

中考记叙文考查课外语段,这个语段难度往往很大,而且有时候还会选一些特别糟烂的文章,很难读懂。

通常为4-5个小题,即第17-21题,共13-14分。

但是这些题也有一定的答题技巧,即使读不懂文章,也能糊弄个8、9分。

这几个小题通常从以下这10种题型中选择: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

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

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

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

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补叙:

可以使叙事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

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赏析句子(从修辞角度)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人格化(赋予……以人的特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这句话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气势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从侧面突出了……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使……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强烈地烘托了……的气氛,加强了渲染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富有文采

这句话运用顶针的修辞方法,语意连贯,环环相扣,读来一气呵成

这句话是反语,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抒情散文

  23.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8.本文为何详写A,略写B?

a.本文的中心意思是……,A最能突出这个中心意思,所以详写;B虽然与这个中心有关,但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b.B是人们所熟知的,不言自明,所以略写;而人们对A了解的比较少,所以详写。

29.第x段中的画线句有何作用?

结构上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开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中间)/照应前文、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结尾);内容上开篇点题(开头)/写出了……,点明了……的中心(中间)/深化……的主题,升华……的主题(结尾)

30.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离它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1.开放题:

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何感悟?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答此题一定记住3个要点:

a.联系文章内容;b.联系生活实际;c.谈自己的感悟。

基本格式为:

正如文中所说,“……”,我在生活中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有一次,我……,所以,我想,……

另外,同样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该题的分值,一般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成几点作答。

说明文阅读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

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

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

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

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本文使用了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作诠释与下定义的区别:

a.下定义必须满足“是+特征+种属”的形式,而作诠释形式随意;

b.下定义是可逆的(类似于“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也正确”),而作诠释是不可逆的。

  ⑤、打比方:

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作比较: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

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某某词是“本义”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语境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严密性。

请解释文中某某词的含义(或给某某词下定义)某某是一种“特征”的“种属”。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不能删掉,某某词是“本义”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语境义”。

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与事实不符,语言不准确,表达不严密。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

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

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试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而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

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六.开放题:

xx事物的前景如何或你对xx事物有何建议,要放心大胆的写,而且字数不宜过少。

还有就是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看该题的分值,一般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一般情况下”可否删去,为什么?

答:

不能删去。

“一般情况下”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说还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删去,就变成所有情况下该题是几分就有几个采分点,与事实不符,语言不准确,表达不严密),答题的时候就可以分成几点作答。

议论文阅读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指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

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注意:

这里的省略号所替代的内容必不可少,而且通常是与该句离得最近的观点。

另外,今年中考可能出现填空的形式,如“x句采用________的论证方法,所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虽然形式变了,但是换汤不换药。

再注意:

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理论证即引用论证,但有时候如果给出的句子没有引用,也没有举例、对比、比喻,也要算作是道理论证,其作用主要是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

(1)、明确论据类型;

(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

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内容有:

  

(1)、提出中心论点;

(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内容: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

(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做这个题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具体化地陈述出来。

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