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699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古诗两首》

《十五从军征》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国古代战争的频繁,同样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十五岁从军到头发苍白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故乡,这又是怎样的悲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战争题材的古诗《十五从军征》。

2、板书,齐读课题。

3、从诗的题目中,从哪儿看出与战争有关?

4、这首诗节选自?

学生齐说,板书汉《乐府诗集》

5、谁来介绍乐府诗?

教师补充;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们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要完成目标,一定要细心读书,积极思考呀!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分钟后比读。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朗读比赛,纠正字音:

冢、窦、舂、羹、贻、沾。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听师范读:

5分钟

1、正音

2、重读、停顿的地方做出标记

3、生反复大声朗读

 

(四)自学检测

(二)

1、指名读诗。

2、指导朗读,重读、停顿指导

3、大声自由读诗。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组合作,联系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8分钟

1、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用自己的话讲成故事。

2、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

用—划出。

3、80岁的老兵满怀希望返回家乡,他是多么的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的亲人呢?

找出诗句,情感朗读。

4、自由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5、情感朗读,说说此刻你的心里感受?

 

(六)自学检测(三)

1、学生合作读诗,解决问题,教师予以指导。

2、生情感朗读。

3、师板书:

悲、苦(生活、精神)。

(七)出示自学指导(四):

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的老兵面对着一切,他又能怎样?

找出诗句,情感朗读。

(四)自学检测(四)

1、指名读诗。

2、这是怎样的一个看啊?

想象

3、板书:

4、情景诵读:

当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时,他只能是——————————————

当老兵思念他和蔼可亲的乡邻时,他只能是———————————————

当老兵思念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友时,他还是

当老兵想到自己的孤苦无依时,他更是人世沧桑的老泪,落在他破旧的征衣上。

四、升华

1、自由诵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内心。

2、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3.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请看图片。

(多媒体展示)

4、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5、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老人一生的悲惨遭遇中感受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激发学生对和平的热爱。

五、当堂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冢、窦、舂、羹、贻、沾。

2、背诵诗歌:

3、默写诗歌

六、 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

(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出塞》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难点:

1、背诵诗歌

2、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检测生词

2、播放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自由读,分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

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哪些词提示了你?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小组分节朗读诗歌,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四)自学检测

(二)

1、指名生分节读诗。

2、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3、指导朗读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读诗歌,找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的诗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六)自学检测(三)

1、朗读诗歌,

2、找出相关语句,情感朗读。

3、讨论: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默读第1节,思考,讨论交流:

(“哺育各族儿女”:

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第一句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读出“赞美”“依恋”

4、练习朗读全诗。

 5、背诵,学唱歌曲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

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健美的臂膀,。

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2、背诵诗歌。

3、学唱歌曲。

 《三峡之秋》

(第一课时)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学习目标:

 

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预设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我的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三峡群峰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绝的画卷。

但你们可曾想到,区区一个三峡,古往今来,关于她的诗作竟然有近万首。

如果把这些诗作一公里一公里地铺展开去,那么每一公里的峡江就有诗作近百首!

三峡到底有何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古今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驻足流连、抒情感慨呢?

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方纪先生,领略他笔下美妙迷人的三峡之秋。

(板书课题:

三峡之秋)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分钟后比比谁读得好。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纠正字音。

3、朗读课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默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之秋的?

写了哪些景物?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默读

2、反馈交流

3、划分层次,教师板书。

4、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四、当堂训练:

1、有感情的朗读

2、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 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

(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三峡之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通过自我批注与诵读,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预设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景色的,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色?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

划出相关语句,边读边作出批注。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反馈交流,品读赏析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有感情的读全文,感受三峡秋天独特的美。

 

景物?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

3、师指导朗读

四、交流感悟,创造美

三峡的秋天是成熟的

        绿的叶 黄的果  

        还有那 迷人的清香

        成熟的气息飘满整个峡谷

运用本课词语,把你眼中三峡的秋天用诗歌表达出来。

1、、生自由准备。

2、集中交流。

3、小结:

多美的语言啊!

同学们回家之后不妨把这些串在一起,再修改修改,相信就是一首描写《三峡之秋》的好诗。

五、当堂训练:

学习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特点,仿写一篇自己家乡秋天的美。

《古诗两首》《凉州词》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预设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自主朗诵。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通顺、流利、正确。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师范读,生划分音节。

4、齐读诗歌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再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

景物?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自由读

2、划出所写景物

3、畅谈感受。

4、师再次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组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景物?

(六)自学检测(三)

1、逐句理解诗意,师点拨难点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找出诗中表现边塞艰苦、战士征戍之苦的词。

4、再次指导朗读诗歌

5、自读体会。

四、拓展升华、情感朗读

师:

他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死活。

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

征人思亲人(配悲伤的乐曲):

      如果他是已经结婚的战士,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妻子倾诉?

如果他家有老母,他将如何对母亲说?

如果他已经有了孩子,他又会对孩子怎么说?

请你任选一种角色,说说战士的心里话。

      亲人们能听到他的诉说吗?

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凄切的羌笛声里,回忆那依依惜别的情景!

    2、亲人思征人(配伤感的乐曲):

     课件出示:

明月千里寄相思。

远在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着长年在外的战士。

此刻,他的妻子遥望着远方,会怎样思念着他?

年迈的母亲坐在昏黄的油灯下又怎样惦记着他?

他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又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

请你任选一种或几种角色,写下来。

五、结课升华――拥抱和平。

    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

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出示课件)

六、当堂训练

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古诗两首》《浪淘沙》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预设教学难点:

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

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

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通顺、流利、正确。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3、师范读,生划分音节。

4、齐读诗歌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浪淘沙、九曲、浪淘、簸、牵牛织女,解释诗句的意思。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自由读

2、反馈交流,逐句理解诗意,师点拨难点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默读诗歌,找出诗中所写之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景物?

(六)自学检测(三)

1、生默读,说出所写之景。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结合诗句说说你的感受。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

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4、想意境,熟读成诵。

5、再次指导朗读诗歌

四、拓展升华、尝试推敲,该用哪个字合适?

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

(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动、皱、翻、起)

六、当堂训练

朗读、背诵、默写诗歌。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激发学生热爱黄河,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的自然状况,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

2、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

背诵李白诗句及其他,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流利、正确。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自由读,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纠正字音

3、齐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再次跳读全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黄河的?

完成练习。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跳读

2、反馈交流。

3、完成练习:

(1)我从__乘飞机到__,这里的黄河太,令我。

(2)在离不远的,黄河向我展示了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是在从飞回的飞机上。

四思考、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找出表明作者写景角度的词语: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运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好处或作用:

(3) 两次写到牧羊人的歌声各有什么不同?

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 文中的抑和扬: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黄河的崇敬和赞美,对大自然、祖国和人民的崇敬和赞美。

五  拓展链接: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诗歌中的黄河:

歌曲中的黄河:

地理中的黄河:

历史上的黄河:

2、老师眼中也有自己的黄河,请同学们看图片——面对被污染的黄河,面对哭泣的母亲河,你想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感受,建议、标语、活动等均可。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文片段练笔:

最美的风景

要求:

多角度描写,要有顺序、有修辞、有感情。

不少于300字

《最后的淇淇》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

2、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1、了解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2、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摘抄精彩段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花脸。

预设教学重点

预设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2、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了淇淇是谁吗?

(从长江打捞上来的白鳍豚)当你看到这“最后的“三个字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的确,就如同学们所说,沉重、悲哀、无奈,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导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指导

(一):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你能从课文中了解有关淇淇和白鳍豚的哪些知识,用笔画一画。

(同时出示生字的读音)

 

(二)自学检测

(一):

1、学生默读,教师检查读书情况。

2、纠正字音

3、反馈交流。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小组浏览全文,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淇淇的故事介绍给大家,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四)自学检测

(二)

1、生浏览课文

2、反馈交流。

20XX年,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了解白鳍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