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默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696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翻译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翻译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翻译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翻译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译默写.docx

《翻译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默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翻译默写.docx

翻译默写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互文、双关、用典、对比、反衬等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移情

描写手法:

虚实相生、烘托(即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视角变化、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渲染、正/侧面描写、绘声绘色绘形等等

 

①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

在这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令制度,致力于耕作业纺织业,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采取连衡策略,使诸侯相争斗。

②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译:

承继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占巴、蜀,向东割占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重要的城池。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译:

这四个人,都聪明有智谋而且诚实讲信义,宽容仁厚又爱护人民,尊重贤才又重视士人,相约合纵使连横策略离散。

④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译:

九国诸侯曾凭借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攻秦国。

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而九国的军队却徘徊不敢前进。

⑤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译:

秦有多余的力量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赶逃走的败兵,使百万败兵尸横遍地,流淌的血液能使盾牌浮起。

秦国趁着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土地,重新划分山河区域。

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译:

等到秦始皇(即位后),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举起长鞭(用武力)来统治各国,吞并了东周、西周,灭掉了六国,登上最尊贵的位子控制天下,拿着刑具(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

于是派遣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胡人不敢到南边来牧马,士兵不敢拉满弓来报仇。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译:

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

以使百姓变得愚昧;毁坏高大的城墙,杀害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在咸阳,去掉刀锋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

⑨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

从此以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借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上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作为坚固的(屏障)。

优秀的将领(手执)强有力的弓弩,守着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武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⑩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译:

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子弟,下层人民,被征发的人;才能比不上普通人

11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

置身于军队当中,突然兴起在田野之间,统率疲劳困乏的士兵,率领几百人的军队,掉转头来进攻秦王朝;砍削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一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行动起来,使秦王朝迅速覆灭了。

1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

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样。

13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译:

农具和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戍边的士卒,并不能和九国的军队相匹敌;

14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译:

但是,成功与失败大不相同,功业也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1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

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权势力量,那简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了。

16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译:

然而秦国凭借狭小的地盘,达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排列座次)八州来归,使六国诸候都来朝见,有一百多年了。

17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

此后才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陈涉)一人发难就使秦朝灭亡,连秦王本人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为什么呢?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书本知识,(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

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到他明智的地方。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于与他们为伍,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各的研究,如此罢了。

7、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劝学》

1、“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3、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一”,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4、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庄子曰:

“人生也无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曰:

“ 。

5、《劝学》中用走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6、杜甫《登高》中“,”两句境界壮阔,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把音乐想象成黄莺低语、泉水缓流的句子是“,”。

8、李商隐《锦瑟》中用“,”表现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

9、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10、《登高》中表现杜甫对国运和自身命运遗憾忧虑的句子是“,”。

11、“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1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借物发端,以埋怨的口吻引发华年之思的两句是“,”

13、《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场景的两句是“,”。

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15、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16、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17、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18、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19、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主要是“,”。

20、表明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暴政的句子“,”。

21、秦始皇是如何巩固北方边防的“,”。

22、天下人对陈涉起义响应支持的句子“,”。

23、秦国凭借不大的土地在一百多年里所达到的强盛状态的句子“,”。

24、指出秦灭亡原因的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学不可以已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0、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7、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0、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2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一、《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锦瑟》

1、《锦瑟》中以物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作者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这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锦瑟》用两个人物典故抒发自己满腔忧愤和哀痛的诗句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锦瑟》一诗中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三、《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四、《师说》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荀子•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4、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周测诗歌——河亭晴望.九月初八白居易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

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

1本诗描写的河亭晴望景物有什么特点?

结合内容分析。

答:

诗人描绘的河亭晴秋开阔、明朗、幽静。

①开阔,雨过天晴,烟消云散,眺望水面,视野开阔;②明朗,彩虹与桥影相映衬,色调明朗③幽静,秋雁的叫声和船橹声相和,更反衬出环境的幽静。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结合全诗分析。

答:

①表现了诗人仕途遭贬、登高思乡、孤独落寞的情感

②前两联开阔、幽静、明朗的河亭晴秋反衬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颈联叙写现今处境,刚被罢官,十分冷落。

故乡遥远,未收到家中的消息,倍感孤寂;尾联设想明日重阳情景,更觉孤独寂寞。

 

四月考诗歌——宿王昌龄隐居<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诗歌译文:

清溪远流一眼望不到尽头,故人隐居之处只见飘浮孤云。

松树枝头露出朦胧的弯月,好像还是为着您播撒清辉。

亭台前花影像睡着一样,栽种芍药的院子滋生出苔纹。

我也将要远离纷繁的俗世,到西山与鸾凤白鹤相伴为群。

8.“茅亭宿花影”中“宿”字用得极妙。

请简要赏析。

答:

①“宿”字的意思是住宿(夜里睡觉)②这里指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

③巧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茅亭夜间宁静的特点和月照花影的美好景象。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①通过对王昌龄隐居处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处隐居地的喜爱。

②孤云、松、清光等意象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清高品格的敬慕之情。

③尾联写诗人要辞别俗世,到西山与鸾鹤为侣,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