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献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623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馆藏文献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馆藏文献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馆藏文献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馆藏文献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馆藏文献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馆藏文献建设.docx

《馆藏文献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馆藏文献建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馆藏文献建设.docx

馆藏文献建设

 第一章

△1、什幺是信息?

(信息,无所不在,无始无终。

信息是两个自然物之间的传感物。

信息客观存在于世界乃至于宇宙之间,存在于人们生产、工作、活动中的每时每刻与各种事物之中。

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自然与社会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领域。

)信息的传递及其作用?

(一个完整的信息过程,包括着信息的发送传递、接收、存储、加工和利用。

  

  △2、什幺是知识?

(知识又称范型信息,它指经过人的感知认识加工且已纳入人类知识体系的信息。

)知识传播的作用?

(知识需要传播才出现文献形态的,进入人脑的有幸得以传播的信息有实物语言、态势语言、口头语言、意义信号和意义符号,从而转化为人们的知识。

  △3、什幺是文献?

(图书、资料、文献是就事物涵义的承载而言,它们是人类间接传递信息载体的工具和技术手段。

)文献自古至今的主要作用?

(孔子曰:

“文献不足故也。

足,吾则能征之矣。

”朱熹解释道:

“文,典籍也;献,贤也。

”典籍,即有关国家典章制度的书册和文籍。

贤,指通古博今、熟知掌故、见多识广的人。

可见古人治学,一靠书册的文字记载,二靠人们的口耳相传。

元代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中对“文”和“献”作的界定:

“文”是对古代经史资料的引用,“献”是重臣儒关于政事学术的言论着。

似已将“文献”两字专指书籍资料,口耳相传的资料并不太可靠。

故尔,到明、清两代的著作已经剔除口耳相传资料的成份,仅指文字记载了。

“文献”演变为一个单义双音词,扬弃了“贤”的含义,外延比原先有所缩小。

它既可指称古代流行的实物载体资料,如龟甲、金石、简策、帛书等,也可指称东汉以后出现的纸型文献,如图书、报刊等,到现代,文献已泛指到许多新的知识载体,如胶片、胶卷、唱片、磁带、软盘、光盘、数据库等。

)文献信息的传递基本形式与工具是什幺?

(人类一切认知信息的传递都是由间接的途径,才得以实现的。

基本形式是:

一个人的认知信息→物化→传递→感官的认识活动→另一个人的认知信息。

人类有两种功效互补的传递认知信息的主要工具,一种是以声音为基础的口头语言,另一种是以意义痕迹为基础的文字记载。

前者适用于直接面陈场合,后者则可基本满足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传递认知信息的要求。

  △4、文献构成的要素是认知内容、痕迹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其内容是:

(1)认知内容指文献蕴涵和表述什幺?

(是思想意识、认识成果和知识情报等。

它们是人类物化的精神财富,在市场条件下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

人们生产文献是为了物化认知内容,人们利用文献是为了获得认知内容。

认知内容是文献的价值所在。

没有认知内容,文献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痕迹符号指文献与认知涵义相对应的是什幺?

(是一种人为规范的痕迹状态体系,如文字、图形、点阵、声频、视频、编码和数字等。

痕迹符号是信息符号中的一种。

信息符号一般表现为一种带人为规范的物理状态体系,而文献则表现为带有人为规范的痕迹状态体系,即痕迹符号。

如文字和图形表现为裂痕、刻痕、抹痕和印痕等;痕迹符号的痕迹状态体系,与认知涵义具体对应,以便对文献的认知内容起指代作用;痕迹状态体系与认知涵义的对应关系必须有章可循,有一个便于共同遵循的对应规则。

这一规则产生于约定俗成,还是产生于某一专家;是供人学习遵守,还是供机器识别理解,无关紧要。

)(3)载体材料指文献中承载体是什么?

(指文献中痕迹符号的物理承载体。

载体材料是通过对痕迹符号的承载而承载文献的认知内容的。

文献的载体材料是人类专门选定或制成,用以记录文献痕迹符号的特定材料,如龟甲、兽骨、金属器皿、石碑、崖刻、印章、简册、缣帛、粘土版、贝叶、桦树皮、莎草纸、蜡版、羊皮、纸张、胶卷、唱片、相片、磁带、软盘、硬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

纸张文献仍占据现代文献主导,而光电磁化材料和网络文献资源出现强劲发展势头。

新文献载体材料和承载虚拟文献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已是文献载体材料的新军。

(4)记录方式是指把文献认识内容痕迹符号记录到载体上的什么方式?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文献的记录方式是一种信息处理方式。

文献的痕迹符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物理性能的不同决定着记录方式的不同。

裂痕、刻痕、抹痕只能用手工方式记录;光化学痕、磁痕、光痕一般以自动记录的方式,声控技术的出现,为记录方式的变革带来理想的曙光。

记录方式的自动化,给文献制作带来极大方便。

认知内容是文献的价值内核,载体材料是文献的形态外壳,而痕迹符号及其记录方式,则是文献的内核和外壳有机结合的中介和手段。

它们都是文献构成的要素。

  5、文献的社会特性有:

系统的知识性、媒介的传播性、价值的共享性、效用的相对性。

简述这四个特性。

①系统的知识性(文献是一个自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它是社会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智力资源分为三大类:

人才;文献;一般社会产品。

唯有文献,才能揭示知识体系为人类所用。

)②媒介的传播性(文献是一种专门为了传播知识而制作的社会产品。

纸型文献是以往社会中解决人类知识传递很好的专门工具。

它在传播知识表现出的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的优良媒介的特性,是独特的。

当前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技术,使文献从实体走向虚拟,使文献的媒介的传播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③价值的共享性(文献就其使用的价值不因使用越多而有损耗,反之其价值会越高。

这体现了文献知识价值的独特的共享性能。

由于文献价值的共享性,要防止著作权侵犯者以权谋私故意侵犯知识产权。

在图书馆中,有些文献开展非营利借阅和复制活动,享用文献的知识价值是允许的。

但对文献外部形质,则无权独享,独用。

否则,要追究赔偿。

)④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其效用发生的间接性和效用对象的专指性。

文献的知识价值必须通过人才能得以实现阶段。

科技文献必须通过科技人才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从心。

文献不能直接发生社会效用,文献必须与有效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才能间接地产生效用不着。

文献的知识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决定了其社会效用的产生,与阅读者文化程度和当前需求有很大关系。

文献效用的这种专指性,与一般社会产品都可尽量做到方便每一个人使用是不同的。

文献效用对象的专指性也是相对的。

6、文献的意义?

(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最重要工具,没有文献,人类的认知活动只能局限于每人一生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局限于他这一时期在活动范围内的所风所闻。

记忆的遗忘,决定这些认知活动只能是个别的,分散的,缺乏联系的,只能处于不断从同一水平线向上攀升的无效重复中。

)文献的社会意义有那四个方面?

请着重叙述第4个方面的意义。

(①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

文献使人类获得了深入开展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和手段。

文献在转变人类认知信息的交流手段方面,有着基础性的变革意义。

)(②深刻的身心发展意义:

文献是人认知的重要来源,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因素,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类健全理性和丰富情感的营养品。

文献在人类个体一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作用。

没有文献,成人的身心发展,在方法和手段上也会出现重大缺陷。

)(③巨大的文明进步意义:

人类有过漫长的蒙昧时期,只在三千年后才有了人类的文明史,人才由“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文献是照亮人类文明前景的火炬。

一个文献贫乏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

一个缺乏文献利用环境和阅读习惯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社会文献系统发达的民族,就始终处于社会)(④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

文献资源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要对象。

文献技术上的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现代文献所含的大量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战略性情报资源将赋予国家重大的战略利益,因此各国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文献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进步的竞争,一直在悄悄地进行着、挤轧着,领先抢占制高点。

文献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位置不断地上升。

文献是一种智力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是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智力资源为主要支撑的经济。

文献是直接构成生产活动的配置素,也就成为资产和交换价值的重要知识资源。

文献是支撑战略竞争重要的“生态”要素,美国于1994年为21世纪制定的科学政策文件《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技》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人才培养与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当成一种“生态系统”。

以对付欧、亚经济上强劲的竞争,要加强该系统与国家利益的联系、保持对科学前沿的领导地位,确保美国抢占21世纪战略竞争制高点。

我国于1998年全面起动“知识创新工程”,党中央又提出“知识创新体系”。

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是综合国力的代表,在进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献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配置要素,也是一种从技术上亟待开发的情报资源。

文献的占有、保障、配置、分布、生产、传播、开发、利用等,均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竞争意义。

第二章思考、作业题:

  △1、划分文献的依据是什幺?

(依据是学科类别、文种、载体类型、问世年代、出版形态、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发行规模、使用频次、国别、内容深度、装帧、记录方式、加工级次等。

  我国文献工作部门,习惯上先按载体类型,将现代文献划分成现代纸型文献和介质文献两大块,再以出版形态为主划分各类文献。

  △2、现在正式出版的图书,需按国家标准制作,其要求必须是什幺?

(完整定型,装订成册;带有特征描述和说明的封面、封底、书脊、书名页、目次、版权页及有规定的排印格式;按规定版式编排的内容的正文、附文、注释、序跋等。

  △3、图书按使用目的分阅读用书和查阅用书两大类。

阅读用书按用途可划分为思想政治读物、科学著作、技术图书、文学艺术读物、教材及其参考书、通俗读物和少儿读物等。

查阅用书(工具书)按用途划分为检索工具书(书目、索引、文摘)和参考工具书(指南、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辞典、字典)。

  △4、什幺叫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是“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的连续出版。

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年鉴、指南等,以及成系列的报告、学会年刊、会议录和专着丛书”。

)期刊是指:

(分期刊行或发表某一知识领域的成果、作品、资料、动态和消息的一种连续出版物。

我国现有正式登记期刊8135种,其中科技期刊4386种。

期刊与其它连续出版物一样采用ISBD(S)着录,并用ISSN作为鉴别标识。

期刊有六条特征:

(①由专门编辑机构负责,一般定期连续出版,并打算无限期出版下去;②出版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③各期使用卷期或时序号作为顺序标识;④各期名称固定,以反映其稳定的办刊宗旨和涉及的知识领域;⑤有统一的版式、开本和篇幅;⑥每期刊登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字作品,其内容虽合乎该刊所设的知识领域,但因话题各异,角度不同,题材风格有别,不免带有“杂”的特点。

)期刊按内容大致可分为:

(学术性期刊、时政性期刊、行业性期刊、资料性期刊、检索性期刊、报导性期刊、评述性期刊、通俗性期刊和文艺性期刊等。

)报纸的特征和功用是什幺?

(它是一种与期刊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连续出版物。

它出版周期更短,报导速度更快,版面较大,以对折的散页装帧形式出现,以大量新闻导语、版式位置和字体变化来突出报导重点,非常便于人们按重要程度来获取掌握有关信息,是拥有广泛读者的一种文献类型。

)书业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措施有:

中国标准书号、实行在版编目、印有图书条形码。

  5、特种文献资料的特征是什幺?

(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资料、出版无规律,大多公开发行、较难收集,介于书刊之间,似书非书,似刊非刊,内容广泛颖,类型复杂多样的科技发明创造、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

)一般认为此类资料有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技术标准资料、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零散资料等八种。

  6、现代非纸型文献指的是什幺?

(一般指以感光材料和光电磁化材料等新载体材料制作的文献,也包括网上文献。

)现代非纸型文献有缩微资料、机读资料、视听资料、光盘资料、网上文献资源、立体形象资料等六类。

  7、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划分标准的研究有那六种说法?

(沈继武说、周六炎说、苏联和日本学者说、美国学者说、陈光祚说、王知津说)其中那种说法最有创意?

(王知津说)其解释要点是什幺?

(A、一次文献是个人知识的固化,是对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进行组织的结果,它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

B、二次文献是按知识因子对公共知识的每一载体单元进行序化的结果,包括题录、目录、索引、文摘、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等。

C、三次文献是用新的知识关联对公共知识的知识因子进行重组的结果,它包括综述、述评、专着、教科书、词典、手册、大全、年鉴、名录、百科全书等。

D、若将知识因子的添加和知识关联的变更,视为知识含量的增加;那幺,二次文献不增加知识含量,而一、三次文献则增加知识含量。

E、一次文献对应全文数据库,二次文献对应书目文献库,三次文献对应事实和数值数据库。

 

第三章

△1、现代文献的整体特征和运行规律表现在什么方面?

(现代文献的数量、形式、内容、分布和时效等。

)20世纪90年代世界年出版图书达到年100万种以上、年出版期刊13万种以上、年发表学术论文500万篇左右。

科技文献数量每七、八年增加一倍。

  2、“普赖斯(D.Price)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是:

F(t)=aebt。

该曲线也存在局限的适用范围,文献实际上不可能一直随时间推移按指数函数关系增长,它的增长终究要受制于人口数量的变化。

  3、图书馆收藏包含有纸型文献和非纸型文献。

非纸型文献的出版呈上升趋势,形式更趋多样化。

文献语种的多样化,是各国图书馆馆藏文献顺应读者要求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科技文献用几种文字发表增至用六、七十种文字出版发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现代的科学家有一半的科技文献不懂得阅览,因此,新的语言障碍已成为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难题。

  △4、现代文献内容交叉和重复发表的原因有学科发展的内在原因、选题方面的主观原因、出版发表方面的客观原因。

面对现代文献内容的重复交叉情况如何做好文献的采集工作?

(1)要求做好馆藏文献采集中的查重和版本辨析;

(2)查重工作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文献版本知识和相当强的查重专业技巧,并且要有极其强烈的敬业精神,否则极易造成资金与资源的浪费。

(3)文献采集工作者要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文献,特别是有型文献有着直观的鉴别能力,是某类文献的鉴赏专家。

)通过对期刊流通率的分析发现了什么?

(读者需求的86%集中在20%的期刊品种上,其余14%的需求则分散在80%的期刊品种上。

这符合了布拉德福的文献用频分布定律。

  5、文献的载文分布和用频规律——布拉德福定律,其数学式写作:

1:

n:

n2。

n称布拉德福常数,其值约等于5。

不同学科文献,n的值有所不同,具体约在3到5之间。

以布拉德福文献载文分布定律,对馆藏的用频分布进行统计,发现什么特点?

(发现馆藏用频的分布,与文献的载文分布一样呈现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的特点。

  △6、测定学科的核心期刊根据什么规律?

(根据文献的载文分布规律,如果将刊登某一学科文献的所有期刊,按载文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队,就可以找到由若干种期刊组成的第一区域核心区域以及在其周围的另两个区域,其中的每一个都含有与核心区域数量相同的该学科文献,此时,核心区域和第二、第三区域中的期刊数之比,将为1:

n:

n2。

这里的n称布拉德福常数。

布拉德福认为,n约等于5。

人们可以通过对书目、文摘杂志和《科学引文索引》等工具的统计分析,来测定各门学科的核心期刊,并利用核心期刊开展咨询服务)根据文献用频分布既集中又分散规律可以做那些馆藏工作?

(①可以确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规模;②指导文献购置费的使用;③馆藏文献的组织利用。

  7、什么是文献的新陈代谢?

(文献使用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学术著作和科技文献的新陈代谢加快进行。

)什么是文献的老化?

(文献内容逐步陈旧,使用的读者越来越少,用频越来越低,文献的“活力”下降,这就是文献的老化。

)各类文献的平均有效期是多少?

(图书10~20年、期刊与连续出版物3~5年、科技报告10年、学位论文5~7年、技术标准5年、产品样本3~5年,科技文献5~7年)

  8、文献半衰期的定义是什么?

(某学科或者某专业原先被利用的文献中有一半文献失去利用效率所需经历的时间。

)文献老化与文献增长的密切关系如何?

(某学科文献增长越快,新文献用频越大,旧文献用频越小,该学科文献的半衰期越短,文献越老化的快。

  9、掌握文献的老化规律对馆藏文献建设有什么意义?

(对馆藏文献的选择、收藏和剔除等工作有指导作用。

(4—5章):

  一、简答题

  1、什么叫馆藏文献

  图书馆为了向读者提供使用而筛选收集、序化加工、组织存储的各种文献

  2、举例说明现代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类型

  现代图书馆馆藏文献目前主要来自纸型文献,如印刷型的图书、报纸等;现代介质文献,如缩微胶片、CD、光盘等;网上文献,如网络电子文献、电子报刊等。

  3、馆藏文献建设学科概念的由来

  是由“图书馆采访”、“图书馆藏书”、“藏书建设”等概念逐步演化过来的。

  4、应该通过那些途径去理解馆藏文献建设的概念

  具体可以从实践活动、理论研究和专业教育三方面去理解这一概念。

  二、简述题

  1、怎么理解馆藏文献的公众化使用权

  馆藏文献的公众化使用权是有别于其它社会文献的基本点。

馆藏文献的使用权已经归属图书馆的读者,而且不管今后所有权的归属及如何变化,其属于广大的图书馆的读者使用权这个基本点都呈现稳定和极其固有不会因所有权改变而发生变化。

而且馆藏文献提供的公众化使用权是非营利目的的。

它提供使用的是一种纯粹的社会公益活动,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并没有经济方面的功利目的。

即使到了网络普及时代,“虚拟图书馆”提供的“虚拟文献”也必须遵循“非营利目的”。

同时,图书馆对读者收取的押金、赔款和罚款等只是为了维护馆藏文献的公共使用权而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的复印、咨询服务等,需要加大材料和人工成本,属于明显的图书馆延伸服务范畴,延伸服务的收费不影响馆藏文献在提供服务时的非营利性。

  2、简述馆藏文献体系与馆藏文献概念上的区别

  馆藏文献体系与馆藏文献指称内容虽与文献有关,但其涵义和指称场合还是有区别的。

馆藏文献在个别专指场合下,指图书馆的每一文献个体;如文学、历史、物理、化学等文献;在整体泛指场合下,指全体、部分或某一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文献。

馆藏文献体系则有比较明确的带有理论意义的类型划分。

比如:

科研资源文献体系、教育文献资源体系等。

  3、目前馆藏文献建设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目前馆藏文献建设的内容包括:

馆藏文献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馆藏文献体系的评价、构建和规范,涉及文献和馆藏文献的有关专业知识,新材料、新技术和社会新环境对馆藏文献建设的影响,馆藏文献建设的制度和法规,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文献建设,馆藏文献建设的自动化,传统图书馆和各国馆藏文献建设经验的总结、估价和应用,馆藏文献建设的发展前景,我国馆藏文献建设的规划、对策和措施等等。

  4、简述馆藏文献采访业务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馆性质任务、读者需求以及本馆在相关馆群文献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根据经费预算和馆藏补充规划,利用手头的文献购置费,对社会上出版发行的各种文献进行跟踪式地搜寻、了解和入藏筛选,同时利用种种书源关系网,对书源关系开展交换、征集、损赠、调拔等联系和公共活动,并不断完成本馆所需文献的采集、收购、验收和登记入藏的整个工作过程。

 

(6-7章)思考题答案

  一、简答题

  1、我国的出版机构按出版的文献内容可分为那两大出版机构?

  分为综合性出版机构,如各省、市、自治区领导的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机构,如各部委领导的农业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纺织工业出版社等。

  2、“全世界杂志发行密度最高的地方”在那里?

  是我国的台湾地区

  3、选订外文期刊不可缺少的工具书是那一种?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4、文献访求中非购买方式有那几种?

  依靠法律法令和行政命令的方式的,有呈缴和调拨;主要采用公关方式的,有征集、交换和捐赠。

  5、选订中文核心期刊的必备参考工具书是那一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

  二、简述题

  1、《科技新书目》和《社科新书目》著录的内容包括那些?

  注明了征订序号及所属类别,著录了书名、责任者、出版社、国际标准书号、开本、字数、页数、装订、出版日期、估价、内容提要和读者对象等。

  2、香港出版业的特点?

  一是本地出版品种少,但在当地市场上却占有最大的销售份额。

二是没有其他任何地方象香港那样集聚了如此多的中文图书品种。

三是香港是中文出版交流的枢纽。

  3、简述图书馆文献订购工作环节的顺序。

  订购工作的业务流程顺序为书目搜集、文献圈选、文献查重、审核报订和文献验收

  4、编制预订目录应包括那些内容。

  预订目录的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文献编号、书店、著者、出版者、出版年、版次、开本、套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和编号等。

 

(8—9章)思考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目前我国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主要存在着高增长、大冗余、无序化、低保障的问题。

  2、认为最佳馆藏标志的“十六字标志”分别是什么?

  指的是:

“特点鲜明、重点突出、质量高精、数量适度

  3、现代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

  传播使用和保存保障是现代图书馆馆藏文献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4、常用的馆藏文献体系评估方法是那几种?

  直接考察法,用户评议法,书目核对法,统计分析法,藏书结构分析法和引文分析法

  5、馆藏文献收藏的主要原则有几项?

  主要有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

  6、馆藏文献类型代码00、10分别指那两类文献类型?

  代码00指图书(含01教科书、02专著、03会议文集等);代码10指期刊报纸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特点。

  中小学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服务的教学辅助机构,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和课程教学服务的任务,选书必须从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实际出发,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发展纲要,服从中小学图书馆思想教育、开发智力、自学能力养成和基础教学参考四方面职能的需要,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教育性。

  2、简述馆藏文献结构类型的特点。

  馆藏文献是由不同出版形式、不同知识载体的各种文献构成的,有图书、期刊、特种文献资料,也有缩微资料、视听资料、机读资料和网络资源。

恰当地确定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在馆藏结构中的比例,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多种类、多层次文献的需求。

  3、简述小型图书馆“两线制”藏书特点。

  小型图书馆“两线制”藏书特点:

一线是它的常用性文献部分。

它们都必须是高频用书部分,包括流通频率高的开架阅览书库、借阅一体化的开架流通书库、短期借阅书库等。

  二线是它的保障性文献部分,它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一线书库不断退回来的提存复本部分,二是本馆精心采选的仅供保障性使用的样本(又称正本)部分。

后者包括那些的仅供专家读者查阅的工具书,使用频率比较低的过刊合订本、特藏、保存本、史料性文献、方志、古籍线装书、外文文献等。

馆藏文献建设课程复习自检自测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信息?

  2、知识的含义是什么?

  3、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原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什么?

  4、文献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5、什么是文献的载体材料?

(各举古代、现代三个例子)

  6、文献的社会特性有几种?

  7、我国的文献工作部门怎样划分文献?

  8、ISBN和ISSN分别指什么?

有什么作用?

  9、什么叫在版编目?

  10、特种文献资料有那几种?

  11、现代非纸型文献指的是什么?

  12、现代文献的整体特征有几方面?

  13、什么叫馆藏文献?

  14、馆藏文献的评价性要素是什么?

  15、馆藏文献体系的利用功效包括那些内容?

  16、馆藏文献建设学科概念的由来?

  17、馆藏文献建设的实践活动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