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494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见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见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鸟.docx

《常见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鸟.docx

常见鸟

乌鸫(学名:

Turdusmerula)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和中国,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

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

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

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

乌鸫是瑞典国鸟。

中文名称:

乌鸫

外文名称:

EurasianBlackbird,Blackbird,monBlackbird

别称:

百舌、反舌、中国黑鸫、黑鸫、乌鸪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鸫科

乌鸫(20张)乌鸫身长24-25cm,翼展34-38.5cm,体重80-110g,寿命16年。

雄鸟全身大致黑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

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喉亦微染棕色。

嘴黄,眼珠呈橘黄色,羽毛不易脱落,脚近黑色。

嘴及眼周橙黄色。

雌鸟较雄鸟色淡,喉、胸有暗色纵纹。

中国为长江口至天山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留鸟,在海南为冬候鸟。

种群数量较多。

栖息于林地、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

栖落树枝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

胆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夜间受到惊吓时会飞离原栖地。

主食各种昆虫幼虫、蚂蚁、淡水螺、蟑螂等,也吃樟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

  4~7月繁殖,巢大都营于乔木的枝梢上或树木主干分支处、距地面约3米,棕榈叶柄间等处筑碗状巢,以枝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

每窝产卵4-6枚,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

人工饲养

1、鸟的选择

  乌鸫为中国南方喜欢饲养的歌鸟。

野生成鸟野性大,难驯熟,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故多掏取幼鸟人工喂养。

雌性成鸟与雄鸟稍不同,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均黑褐色,背部色稍淡;颏和喉浅栗褐色,缀以暗纹;下体余部亦黑褐,但稍沾栗。

幼鸟雌雄较难区分,一般认为雄性幼鸟初级飞羽有明显金属光泽雌性幼鸟无此光泽或不明显。

2、选笼特点

  饲养乌鸫用八哥笼为宜,也可用画眉笼,或自制类似大小、亮底、条间距2厘米的竹笼。

3、饲料喂法

  掏到乌鸫雏鸟,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干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块用竹签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鲜肉沫拌粉料(如点额粉、雏鸡料搓的20%的熟鸡蛋黄等)调成稠粥状,用竹蓖挑着喂。

成年乌鸫以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食缸)软料(肉沫+熟鸡蛋+水果沫+菜沫+昆虫),两小时内吃完为度。

4、管理调教

  大约10月份,幼乌鸫已换成鸟羽衣,是学口的好时期,应开始遛鸟。

每天清晨提鸟笼到公园或郊外让它聆听鸟叫,或使其跟“教师鸟”学口。

  

日常管理的重点是食水的卫生,笼子和用具的清洁。

夏季每天水浴一次,冬季设法提高室温,保证每周水浴一次。

换羽期饲料中一定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否则常会因脱不下羽毛而难以过冬。

斯蒂文斯的《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

(1)

周围,二十座雪山,

唯一动弹的

是乌鸫的一双眼睛。

(2)

我有三种想法,

就象一棵树

上面蹦跳着三只乌鸫。

(3)

乌鸫在秋风中盘旋。

那不是哑剧中的一个细节吗?

(4)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是一个整体。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只乌鸫也是一个整体。

(5)

我不知道更爱什么,

是回肠荡气呢

还是藏而不露,

是乌鸫的婉转啼鸣

还是它的袅袅余音。

(6)

冰柱,为长窗

增添了犬牙交错的玻璃。

乌鸫的影子

在上面来回飞掠。

情绪

从掠动的影子中

依稀看出难以辨认的缘由。

(7)

哦,哈潭弗德消瘦的男子啊,

你们为何梦想金鸟?

没看见那乌鸫

在你们周围

女子的脚边逡巡?

(8)

我会押铿锵的音韵

也会用流利的、躲也躲不开的节奏;

可是我明白,

与我所知的一切

息息相关的

是乌鸫。

(9)

当乌鸫飞出视野时,

它便成为

无数圆圈之一的边缘了。

(10)

看见乌鸫

在绿光中翻腾,

连甜言蜜语的老鸨

也要失声痛哭。

(11)

他乘一辆玻璃车辇

越过康涅梯克州。

有一次,恐惧刺穿了他的心,

在恐惧中,他竟以为

扈从、车辇的阴影

是乌鸫。

(12)

河水在流淌。

乌鸫必定在飞翔。

(13)

整个下午如同黄昏。

雪在降落

它还要继续下,继续下。

乌鸫

栖息在雪杉枝上。

黑领椋鸟(Sturnusnigricollis)Black-collaredstarling。

为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俗名黑脖八哥、白头椋鸟。

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常见于坝区、村镇田边、粪坑、草地以及营巢于大树的枝杈间。

  一种大型椋鸟,体长27-29cm。

雄鸟上体黑色,具白色细鳞纹,具完整的黑色领环,整个头部白色,眼周黄色,下体白色。

两翼黑色,具有白色的端斑。

雌鸟似雄鸟,但黑色中多杂以褐色。

  生境:

主要栖息于山脚平原、草地、农田、灌丛、荒地、草坡等开阔地带。

白天活动,不时在空中飞翔,休息时和夜间多停栖于高大乔木上。

 食性:

主要以甲虫、鳞翅目幼虫、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

  习性: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见和八哥混群。

鸣声单调、嘈杂,常且飞且鸣,特别是当人接近的时候,常常发出嘈杂的叫声。

觅食多在地上。

  繁殖期4-8月。

营巢于高大乔木上,置巢于树冠层枝杈间。

巢为有圆形顶盖的半球形,也有呈瓶状的。

结构庞大,较粗糙而松散,主要就地取材,由枯枝、枯草茎和枯草叶构成。

每窝产卵4-6枚。

卵白色或淡蓝绿色,为卵圆形,大小为29.4-37.4mm×21.5-24.5mm。

画眉是中国常见的鸣禽。

鸣声洪亮,婉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

还会学人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

性机敏好斗。

是一种普遍性留鸟。

 

 画眉,学名:

Garrulaxcanorus,也有人叫虎鸫、金画眉。

分类在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

  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

为广州市市鸟。

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画眉鸟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

画眉性格隐匿、胆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

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由于画眉雄鸟好斗,不少地方都有人训练其打斗观赏,甚至赌博。

画眉鸟食性杂,以水果、浆果、种子及昆虫为主食。

画眉体长约24厘米。

体重50~75克。

上体橄榄褐色,头和上背具褐色轴纹;眼圈白、眼上方有清晰的白色眉纹,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的眉纹;画眉的名称由此而来。

下体棕黄色,腹中夹灰色。

  

(1)如果画眉发出娃..娃的叫声,是在提醒同类有危险。

请大家藏起来的意思。

  

(2)发出秋..秋..的连叫声是在说我害怕。

  (3)发出谷.谷.谷..并尾巴上下摆动是在说我想要个女孩。

  (4)发出谷.谷.谷..并在原地打圈或在栖棒上摆头是在说这地方是我的。

当心我咬你哦。

  (5)发出呜.呜.呜...并张开双翅。

是在说我要打架。

  (6)如果你走近画眉它发出呜.呜.呜...并张开双翅并叫着,那是它在说我爱你。

见到你真高兴。

它见到母鸟也会有此动作的。

  (7)如果你对着上性的话眉说:

奥.奥.奥.奥,它就会摆头并叫起来。

可惜我不知道“奥.奥.奥.奥”对画眉听来到底是啥意思。

有可能是威胁的意思。

  (8)发出“科、科、科、科、科、科”类似的声音,表示害怕、示弱。

  (9)发“嘎——叽”这种声音,如果鸟没有立毛,表示想叫又不敢叫出来;如果鸟立毛了,表示鸟已经怕到了极点。

  画眉留生活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山林地区,喜在灌丛中穿飞和栖息,常在林下的草丛中觅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

雄鸟在繁殖期极善鸣啭,声音十分宏亮,尾音略似“mo-gi-yiu-”,因而古人称其叫声为“如意如意”。

  杂食性,但在繁殖季节嗜食昆虫,其中有很多是农林害虫,如蝗虫、蝽象、松毛虫以及多种蛾类幼虫等;在非繁殖季节以野果和草籽等为食,偶尔也啄食豌豆及玉米等幼苗。

每年可繁殖两窝,每窝产4、5枚淡青色卵,在地面草丛中或灌丛基部筑巢,巢以细草茎及叶片等编成,呈浅杯状,结构十分疏松。

画眉为珍贵笼鸟,也是自然界内保护农林的益鸟,近年来各地鸟市上捕捉和出售的画眉数量十分众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控制,以防资源受到破坏。

画眉多栖居在山丘灌丛和村落附近或城郊的灌丛、竹林或庭院中。

喜欢单独生活,秋冬结集小群活动。

性机敏胆怯、好隐匿。

常立树梢枝杈间鸣啭,引颈高歌,音韵多变、委婉动听,还善仿其它的鸟鸣声、兽叫声和虫鸣,尤其是在2—7月间,喜欢在傍晚鸣唱。

  4—7月繁殖,营巢于地面草丛中、茂密树林和小树上。

巢呈杯状或碟状,由树叶、竹叶、草、卷须等构成,内铺以细草、松针、须根之类。

每年产卵2巢,每巢3—5枚卵。

卵一般为椭圆形,呈宝石蓝绿色或玉蓝色,带有光泽,卵的平均大小为26×20毫米。

中文学名:

树鹨[liù]

拉丁学名:

Anthushodgsoni

别称:

木鹨,麦加蓝儿,树鲁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鹡鸰科

属:

鹨属

种:

树鹨

小型鸣禽,体型较纤细。

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三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野外停栖时,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

体长15-16cm。

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

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

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

喜欢在针叶、阔叶、杂木等种类树林或附近的草地栖息,也好集群活动。

性很机警,稍有动静立即飞往树上,并发出高声鸣叫。

  在中国繁殖于东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迁徙时途经东部地区,在长江以南越冬。

数量不太多。

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m以上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山地森林中,在中国北方可达海拔4000m左右的高山森林地带。

夏季主要在高山矮曲林和疏林灌丛栖息。

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多栖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草地。

常活动在林缘、路边、河谷、林间空地、高山苔原、草地等各类生境,有时也出现在居民点。

食物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蝗虫、象鼻虫、虻、金花虫、甲虫、蚂蚁、蜷象等昆虫,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在中国福建的研究,冬季食物亦主要为步行虫、象甲、金花虫、蝇、蚊、蚂蚁、毛虫、隐翅虫等昆虫和大量杂草种子。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亦集成较大的群。

多在地上奔跑觅食。

性机警,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边飞边发出‘chi-chi-chi’的叫声,声音尖细。

站立时尾常上下摆动。

  繁殖期6-7月。

通常营巢于林缘、林间路边或林中空地等开阔地区地上草丛或灌木旁凹坑内,也在林中溪流岸边石隙下浅坑内营巢。

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

巢呈浅杯状,结构较为松散,主要由枯草茎、草叶、松针和苔藓构成。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产卵1枚,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多为5枚。

卵鸭蛋青色、被有紫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

卵为椭圆形,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孵化期3-15天。

http:

//.zmnh./bbs/viewthread.php?

tid=11866&page=3

中文学名:

棕头鸦雀

目:

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

鹟科

属:

鸦雀属

种:

棕头鸦雀

分布区域:

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

全长约12cm。

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

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

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

棕头鸦雀常结群在灌木荆棘间窜动,在灌丛间作短距离的低飞,觅食时叫声嘈杂。

夏季多在山地。

冬季迁到山坡草地、芦苇丛或者苗圃中。

其食物主要为昆虫,也有野生植物的种子。

4~7月繁殖,营杯状巢于灌木的树杈间,每窝产卵3~5枚,谈蓝色至兰绿色。

棕头鸦雀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也集成20或30多只乃至更大的群。

性格活泼而大胆,常常在灌木或小树枝叶间活动,一般都短距离低空飞翔,不做长距离飞行。

常边飞边叫或边跳边叫,鸣声低沉而急速,较为嘈杂。

丝光椋鸟,雀形目,椋鸟科,中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

全长225-235毫米。

头、颈白色沾棕灰,上体银灰,尾黑色具绿紫色金属光泽。

颈下有一不明显的灰色环。

翼角及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在辉黑的翼上形成翼斑。

胸灰褐,腹以下白色。

雌鸟羽色染褐,黑羽少光泽。

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丝光椋鸟喜结群于地面觅食,取食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爱栖息于电线、丛林、果园及农耕区,筑巢于洞穴中。

冬季聚大群活动,夏季数量少,迁徙时成大群。

  迁徙:

留鸟,部分在巢后期游荡

  生长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小块丛林和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带,尤以农田、道旁、旷野和村落附近的稀疏林间较常见,也出现于河谷和海岸。

 

食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虫、蝗虫等农林业害虫,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常成3-5只的小群活动,偶尔亦见10多只的大群。

常在地上觅食,有时亦见和其他鸟类一起在农田和草地上觅食。

性较胆怯,见人即飞,鸣声清甜、响亮。

  繁殖: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洞和屋顶洞穴中。

巢由枯草茎叶构成。

卵为长卵圆形,淡蓝色、光滑无斑,大小为28.5mm×20.4mm。

黑水鸡(学名:

Gallinulachloropuschloropus)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

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

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

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

繁殖于新疆西部、华东、华南、西南、海南岛、台湾及西藏东南的中国大部地区。

在北纬23°以南越冬。

为较常见留鸟和夏候鸟。

栖息于富有芦苇和水生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水库、苇塘、水渠和水稻田中,也出现于林缘和路边水渠与疏林中的湖泊沼泽地带。

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善游泳和潜水,频频游泳和潜水于临近芦苇和水草边的开阔深水面上,遇人立刻游进苇丛或草丛,或潜入水中到远处再浮出水面,能潜入水中较长时间和潜行达10米以上,能仅将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将整个身体潜藏于水下。

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尾常常垂直竖起,并频频摆动。

除非在危急情况下一般不起飞,特别是不做远距离飞行,飞行速度缓慢,也飞得不高,常常紧贴水面飞行,飞不多远又落入水面或水草丛中。

  主要吃水生植物嫩叶、幼芽、根茎以及水生昆虫、蠕虫、蜘蛛、软体动物、蜗牛和昆虫幼虫等食物,其中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白天活动和觅食,主要沿水生植物边上游泳,仔细搜查和啄食叶、茎上的昆虫或落入水中的昆虫,有时也在水边浅水处涉水取食。

  繁殖期4-7月。

雌雄成对单独繁殖,有时亦成松散的小群集中在一个苇塘中繁殖,巢间距最近为1-3m。

营巢于水边浅水处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有时也在水边草丛中地上或水中小柳树上营巢,周围均有芦苇或高草掩护,巢甚隐蔽,呈碗状,主要由枯芦苇和草构成,内垫芦苇叶和草叶。

巢的大小为外径20-27cm,内径10-15cm,深3-5cm,高15-20cm。

巢紧贴于水面,但不是浮巢,而是贴着水面弯折芦苇作为巢基,然后在其上面用枯草堆集而成。

每窝产卵通常为6-10枚,也有少至4枚和多至12枚的。

卵呈卵圆形和长卵圆形,灰白色、乳白色或赭褐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31mm×10-45mm,平均为41.2mm-29.8mm,重16-19g,平均17.4g。

通常每天产卵1枚,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9-22天。

雏鸟早成性,刚孵出的雏鸟通体被有黑色绒羽,嘴尖白色,其后一直到额甲为红色,孵出的当天即能下水游泳。

中文学名:

黄眉姬鹟

拉丁学名:

NarcissinaFlycatcher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雀形目

科:

鹟科

属:

姬鹟属

种:

黄眉姬鹟

  雄鸟:

体小(13厘米)的黑色及黄色的鹟。

指名亚种上体黑色,腰黄,翼具白色块斑,以黄色的眉纹为特征,下体多为橘黄色。

亚种elisae的背偏绿,眼先黄,无眉纹,下腹部及尾下覆羽黄色。

  雌鸟:

上体橄榄灰,尾棕色,下体浅褐沾黄。

与白眉姬鹟的区别在腰无黄色。

亚种elisae的雌鸟上体偏绿,下体黄

  具鹟类的典型特性,从树的顶层及树间捕食昆虫。

  

  冬季通常无声。

鸣声悦耳,为重复的啭鸣及三音节哨音如o-shin-tsuk-tsuk,也模仿其他鸟的叫声。

  繁殖于东北亚;冬季至泰国南部、马来半岛、菲律宾及婆罗洲。

指名亚种繁殖于西伯利亚及日本;迁徙经中国华东、华南及台湾,至菲律宾;部分鸟在海南岛越冬。

亚种elisae繁殖于河北及陕西,迁徙至东南亚。

通常不常见。

 中文名:

白腹蓝姬鹟

雀形目->->->鹟科->->双色姬鹟属->

  中国为东北及四川西部夏侯鸟,迁徙时东部各地可见,在海南尾冬候鸟。

数量较少。

  别名:

白腹鹟、白腹姬鹟。

  全长约15cm。

雄鸟上体、翼及尾钻蓝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

眼先、耳羽、喉、胸及两胁黑色,下体余部白色。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腰至尾转浅赤褐色。

下体白色,颈侧、喉、胸及两胁沾橄榄褐色。

  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上的针阔混交林及林缘灌丛。

从树冠取食昆虫。

5~7月繁殖,在岩缝中筑巢,每窝产卵4~5枚,由雌鸟孵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