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219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贮(zhù)蓄澄(chéng)澈滑稽(jì)钦(qīn)差大臣

B.蜷(juǎn)伏着(zhuó)落中(zhōng)伤骇(hài)人听闻

C.抽噎(yē)嗔(chēn)怪庇(bì)护狼奔豕(shǐ)突

D.分歧(qǐ)重荷(hè)踟躇(chú)刨(páo)根问底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怪诞不经由然而生拈轻怕重大相径庭

B.人声顶沸淡泊明志参差不齐咄咄逼人

C.骇人听闻迫不急待小心翼翼眉开眼笑

D.麻木不仁混为一谈花团锦簇温故知新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尔自己也没有想到,通过微信公众号给患病女儿筹集医疗费用的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各种揭黑、质疑和责难纷至沓来。

B.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他把桦树苗全种到他认为地表湿润的山谷,结果证实他的猜测正确,这些桦树像少女般亭亭玉立,蔚然成林。

D.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

“光明!

光明!

快给我光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二、句子默写

6.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妻子相聚,秉烛夜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跟《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三、名著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试题。

“人之初,性本善”么?

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

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

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

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

“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

“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

”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

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

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1)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了_____篇回忆性散文,以《____________》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2)请选取《朝花夕拾》中任一篇,谈谈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

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

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

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

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本册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

母爱 课文题目:

《金色花》 

理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试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

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

知州①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

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

“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公休矣,毋多言取困②。

”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

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

狐亦不击之。

或对语问其故,狐曰:

“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

”刘乃令仆妇居此室。

狐是日即去。

(《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知州:

官职名称②取困:

自取尴尬

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年与时驰

(3)或对语问其故(4)狐是日即去

10.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11.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

12.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文后试题。

像钟扬那样做一颗“种子”

“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

”为了心中那个“种子梦”,钟扬带领学生们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

从绝迹70多年的高山雪莲到消失60余载的拟南芥,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

为了心中那个“种子梦”,钟扬不顾医生的劝阻三次援藏,指导西藏大学申请到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将西藏大学的生态学科带入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在这个逐梦的过程中,钟扬已经把自己化身成一颗种子,扎根在祖国的广袤大地,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

钟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应当将这种“种子精神”传承下去。

像钟扬那样,做一颗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种子”。

为了盘点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钟扬上到藏北高原,下到藏南谷地,与高原反应斗争,啃酸涩的光核桃取种,再吃苦受难也要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

即使出现心脏肥大、血管脆弱等种种症状,医生下了禁令,他还是再次走上高原路,“我就是戒不了西藏啊!

像钟扬那样,做一颗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种子”。

很多人不能理解,钟扬为什么放弃33岁副局级的“大好前程”,到复旦大学当一名普通老师?

坐拥300余项学术成果,本可以坐在办公室搞点科研,写写论文的他,为何非要撑着多病的身子去高原采集种子?

只有他知道,“生命就这么长,要把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像钟扬那样,做一颗甘当人梯,造福人民的“种子”。

到西藏后,钟扬为自己立下了“不拿到藏大的植物学博士点决不离开”的誓言,16年来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他自己穿着29元买来的牛仔裤,却自掏腰包几十万元扶持西藏大学师生。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钟扬就如一颗饱含着爱的种子,把对土地、对人民的爱,深深地播撒在雪域高原,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与钟扬留下的4000多万颗种子相比,他身上这种“种子精神”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学习。

13.请根据文章内容叙述钟扬的主要事迹。

14.请用几个词语概括钟扬的“种子”精神。

15.说一说钟扬身上有哪些地方与白求恩精神是相同的。

16.选文与我们学过的课文《纪念白求恩》在写作上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试题。

果园上空的星星

邓迎雪

他小时候,村上有一座丰茂的果园。

每年果子成熟的季节,守护果园的任务就会落到父亲头上。

他常缠着父亲带他一起去守园。

在他小小的心里,果园的夜晚是那么神秘和美丽!

苹果、梨子、大枣静静地散发着果香,秋虫在“叽叽”地叫个不停。

墨蓝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果树的枝枝叶叶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水银。

满天密集的繁星,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温柔地俯视着他,仿佛一阵风就会吹下一颗,落到他的掌心。

他躺在果园的床上,仰望满天星子,让父亲给他讲故事。

父亲劳累了一天,想早点入睡,但又不忍他失望,于是打起精神给他讲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他常常听着听着就在父亲的臂弯里睡着了。

童年的果园有他最美好的记忆。

长大后,他去县里读中学。

由于平时住校,学业紧张,他再也没有时间和父亲一起守护过果园。

后来,他到南方读大学,大都市的生活五彩缤纷,让他眼花缭乱。

夜晚,整个城市就是灯的海洋,再加上南方雨量充沛,花果繁多,相比之下,家乡的果园、星空实在是魅力尽失。

他爱上了那些新鲜的大学生活,一到假期就和同学背着画夹,去外地四处写生。

父亲和故乡在他心里占的位置越来越小。

从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到南方一家企业工作,业余仍然痴迷绘画。

刚开始的那几年,他灵感充沛,才思敏捷,佳作频出。

但随后不知怎么了,他的灵感好像枯竭,心也变得非常浮燥,对自己的画总是不满意。

他为此苦恼不堪,后来索性搁置画笔,每天只是读书、练字。

有天晚上,他在电话里跟父亲闲聊,无意间说起他现在的烦恼。

他说他没有灵感,心也静不下来,画出来的画连自己都不喜欢,家里堆了好多废弃的画。

电话那边父亲有些着急,说,那怎么办哪,咱得快想个法子啊。

他笑说,现在年龄渐长,常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时晚上睡不着,常想念小时和你一起去看守果园的事情,那果园上空的星星又亮又大,在城里难得看见那样美两年的星空,哪天我回去了,一定要再去果园感受一番,说不定灵感就这样找回来了。

父亲连声感叹,真是可惜,村里的果园早没有了,说到这里,父亲又问,孩啊,你说的灵感是什么?

他说,灵感就是能帮助我画出特别好的画。

父亲沉吟片刻,说,那咱多想想办法,找找灵感。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春天来了。

有天,表弟忽然在微信上告诉他,父亲把准备租给别人的三亩地全部种上了果树。

最近这段时间,成天在地里忙活,又是浇水又是施肥,风里来雨里去,把自个累得不轻,劝他休息,他也根本听不进去。

他听了大吃一惊,休了公休假,匆忙赶到乡下。

他到家的时候,父亲没有在家。

他沿着田边小道寻找,离好远就看见父亲新栽的果树。

那些低矮的果苗整整齐齐地栽种在田里,有的挂着三五朵花,有的已萌发出新叶。

父亲正低着头,弓着背,给果树追肥。

许是累了,他直起腰,看看果苗,然后扯起衣角,擦擦脸上的汗水。

他只觉心酸,大声地叫着父亲。

父亲抬起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待到看清是他,他满脸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他心疼地责备父亲,这么大年纪了,又干嘛种这些果树?

父亲的嘴角漾起一抹得意的笑,说:

“傻小子,这是为你种的。

这些苹果树,桃树长得都很快,几年光景就成大树了。

到时,你来咱家果园画画,找找灵感,再感受一下果园上空的星星,一定能画出更好的画。

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只不过是随口跟父亲发的牢骚,没有想到他竟然记在心里,为他打造了一座梦想中的果园!

父亲的心里总是装着孩子,很少有他自己。

当他历尽千山万水,青春将去的时候,他才明白,在这世界上,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无论他走到哪里,父亲永远是他爱的故乡,为他守候着梦想的星空。

17.“童年的果园有他最美好的记忆”具体表现在那两个方面?

请简要概括。

18.阅读下面的句子,完成题目。

(1)墨蓝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果树的枝枝叶叶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水银。

(从修辞角度赏析)

(2)父亲抬起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待到看清是他,他满脸皱纹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9.文章为什么详写父亲把准备租给别人的三亩地全部种上了果树这件事呢?

20.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21.文章以“果园上空的星星”为题,有什么含义?

七、作文

22.请以“感动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滑稽(jì)——jī;

B.蜷(juǎn)伏——quán,中(zhōng)伤——zhòng;

D.分歧(qǐ)——qí。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由然而生——油然而生;

B.人声顶沸——人声鼎沸;

C.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A.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使用正确。

B.随声附和:

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贬词褒用。

C.亭亭玉立:

形容女子身材细长。

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使用正确。

D.不求甚解:

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使用正确。

故选B。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B.由“雨已经化了妆”和“飘然莅临人间”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C.由“小草偷偷的”可知是拟人修辞。

D.由“光明!

光明!

快给我光明!

”可知是反复的修辞。

故选A。

5.D

【解析】

【详解】

A.搭配不当。

把“参观”改为“学习”。

B.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

去掉“坏”。

C.否定词使用不当。

去掉“不要”。

故选D。

6.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②遥怜故园菊③影入平羌江水流④山入潼关不解平⑤回乐烽前沙似雪⑥我寄愁心与明月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

本题中的“笃、怜、羌、烽、罔”等字词容易写错。

7.

(1)十《旧事重提》

(2)示例一: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为童年的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示例二:

《父亲的病》,由于父亲的病而奔走药铺与当铺,看到那些所谓的“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他们勒索钱财、巫医不分、故弄玄虚,使鲁迅在受尽世态炎凉中引发了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走上了学医救民的道路;示例三:

《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改变了鲁迅学医的想法,从而有了后面的弃医从文。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2)《朝花夕拾》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任选一篇,谈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的影响皆可。

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琐记》中有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我”。

文集记叙了作者若干生活片断,写“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发叛逆思想,离家去异地走异路,成为青年爱国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思想变迁、生活道路、性格兴趣,历历可见。

8.

(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示例:

关键词:

勇敢课文:

《最后一次讲演》理由: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勇气。

闻一多的演讲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充分表现了革命者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这是真正的勇气!

【解析】

【详解】

(1)通篇阅读三个材料,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要点内容,找到关键词句即可。

材料一原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原句“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材料三原句“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选择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这篇课文的理由。

此题所选课文必须能支撑关键词,理由要充分,语句要通顺。

如:

关键词:

童年,课文题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

童年是天真快乐的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画了灿烂春光中的童真,严肃学习中的快乐。

9.

(1)振奋。

(2)疾行,指迅速逝去。

(3)缘故,缘由。

(4)离开。

10.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11.

(1)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2)鬼神见了你都要回避,何况我呢?

12.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

【解析】

9.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励”,本义即为“振奋”;“去”,古今异义,“离开”的意思。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

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

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本句的意思是:

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

因此断为: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

11.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无以,无法;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2)犹,还;况,何况。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题意,抓住关键句子回答。

“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

狐是日即去”,据此提取答案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沧州孝廉刘士玉,有间书房被狐精所占据,狐狸白天和人作答对话,还向人投掷瓦石,但却看不到他的形貌。

时任沧州知州的平原人董思任,是个优秀的官吏,听说这件事之后亲自前往驱赶作怪的狐狸。

刚刚走进书房,就听见房檐间朗声说道:

”你作官很爱民,也不贪取钱财,所以我不敢用瓦石砸你。

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

董大人你差不多就可以了,再不要多言自取尴尬了。

”董思任听后狼狈而归,好几天都闷闷不乐。

刘士玉的一个女仆很是粗拙愚蠢,但偏偏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用石头投掷攻击她。

有次对话的时候,有人因为这事向狐狸询问其中的缘由。

狐狸说:

“她虽然是个卑下的奴仆,但却是个真正的孝妇。

鬼神见了都要回避,何况我这样的狐怪呢?

”刘士玉就命令这个女仆住在这间屋子里,狐怪当天就离去了。

13.

(1)钟扬带领学生走遍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

(2)不顾医生劝阻三次援藏,为西藏大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14.坚韧不拔,矢志不渝;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甘当人梯,造福人民。

15.示例:

与白求恩同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患病也不可放弃。

对西藏大学师生非常关心,自掏腰包扶持他们。

16.示例:

一是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写钟扬自己穿29元的裤子与捐助几十万元给大学师生做对比,突出其甘当人梯、造福他人的精神。

二是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先是记叙,在此基础上发表议论,在议论过程中夹杂记叙,帮助读者理解钟扬的事迹与精神。

【解析】

13.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句子回答,抓住关键句子回答。

细读第一段,“钟扬带领学生们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

从绝迹70多年的高山雪莲到消失60余载的拟南芥,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写钟扬带领学生走遍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收集4000多万颗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

“钟扬不顾医生的劝阻三次援藏,指导西藏大学申请到历史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