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docx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
时光如流水,在平淡与忙碌中,不知不觉,一学期就要结束了。
这一学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欣喜,看到了孩子在成长。
对于一个x年级的班主任来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
下面就我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于x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
因此我利用每周一的班会,做不同主题的教育。
此外,我还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和课堂学习中,把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
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
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俗话说:
“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
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在平时,我就做到上课从不迟到。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
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能力,我尝试让班级管理成为大家的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
因此尝试以下的做法:
1、由小组负责清洁卫生。
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不同成员分派不同的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
2、教育中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纪律稍差,在经过提醒之后仍旧不改的学生,我也会采取小小的惩罚,比如在他跑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会请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当然不忘对他说“可以预习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有些喜欢打闹的孩子,我则会请他来帮我做事,比如整理本子,收发本子,拖拖地,抹抹桌子……换个方式让他手不闲着,最后也不忘夸一句“你的手真会帮老师做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有所作为的快乐,从而进行文明的课间活动,秦佳轩就是最有代表的一个,由一个调皮生转化成了优秀生。
3、让学生展示自我,树立自信
x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能够让他们更加迅速快乐地成长。
在班级中,我努力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利用学习园地这样一个平台,将学生每周的作业,日常的书法等作品选取一些优秀的展示到学习园地里,让其他的孩子能够看到,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并且在课上朗读学生的优秀的写话作品,学生的反应热烈,写话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此外利用班会开展一些小活动,诸如:
讲故事、唱歌等才艺展示活动来益智身心,鼓励孩子为大家表演,增强自信。
四、家校沟通,携手共进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因此,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
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因此,在本学期中,我利用家访、家长会。
电话联系等平台,主动与家长们保持沟通,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或是平时放学时与多位家长进行交流。
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
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
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一方面,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班主任的工作确实很锁碎,很辛苦,是一种默默的付出,但也是很快乐的,有意义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多向他人学习经验和好方法,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
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
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
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
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
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
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
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
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
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
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
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
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
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
“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
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
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
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
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
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
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
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
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
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本学期,我担任x年二班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
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
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耐心劝导。
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教育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
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
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的指导。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
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
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谈话和活动指导。
三、抓班风,树新风
身为班主任,抓好班级学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优良的学风,是班集体的生命线。
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是看它在学习上的表现。
勤奋的学风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我再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多问,学生问学生,学生问老师,还有时让学生给老师讲。
使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习惯。
在学习中,“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让学生主动发问,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落实,教学相长,能起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