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96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docx

古诗分题材赏析训练二

古诗专题分题材赏析训练

(二)

一、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

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

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可怜的劳动成果并没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

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诗的第二层,抒写的则是作者经过生活的磨励和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

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

但是作者仍不辞劳苦,继续坚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所说:

“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

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

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他坚决走上了归隐之路。

为了不违背躬耕隐居的理想愿望,农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惧?

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为“惜”了。

这种思想已经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坚定信念,本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盘现出。

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

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1)“晨兴”是什么意思?

三、四两句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1)清晨起床。

表现了躬耕田园、辛劳而满足的诗人形象。

(2)希望豆苗能够茁壮生长,自己的劳动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自己在污浊社会中能够洁身自好,自耕自食。

2.(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赏析】

译文: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

(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

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渐渐离去。

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

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

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

《钓船归》从杜牧的《江汉》诗(“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化用而来,写词人的归隐生活。

词中展现了一幅田园美景生活图。

暮春时节,繁花已开过、凋落,大地只剩一片纯然的绿色,草绿树绿,绿得深浓,似乎可以拿来作为染衣的染料,绿得纯粹、绝无杂色,恰如退隐吴下的诗人那纯净的心地。

这绿色从诗人目力所及之处一直向身边漫延而来,又一直连绵铺展到了诗人住处的柴门的门槛边。

湖面上,水波荡漾,钓船容与,点点白鸥自在飞舞。

钓船上的诗人钓鱼、赏景、与白鸥相嬉戏,诗人和鸥鸟都毫无机心,与世无争。

诗人之外的世人来来往往,为名利忙碌,诗人自己却似乎游离于红尘之外,故人朋友稀少,自己一天天徒然地在时光中老去,一天天悄然地在自然中徜徉,当又一次夕阳西下时,残照有情,脉脉为钓船及钓船上已钓得肥美鳜鱼的诗人归去送行。

词人对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和闲适宁静的归隐生活津津乐道,主要表达了词人喜爱田园美景、以归隐田园为乐的心情。

另外,“忘机”“南来北往”,表达了词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自得感与自豪感;“徒自老”“故人稀”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年老无为、故友零落的无奈与感慨。

本词篇幅短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化用杜牧的诗句自不必说。

“绿净春深好染衣”,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绿的色彩之深纯浓重,“净”又一词双关,既写出了绿色的单一纯粹,又委婉道出诗人内心的纯净;诗人与白鸥“两忘机”,暗用《列子》中的“与白鸥盟”的典故,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鸥以人的没有心机、与世无争的品性,衬托诗人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与白鸥为友、物我两忘的心境;世人的“南去北来”为名利奔波与诗人“徒自老”的清闲、远离世俗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超然高洁;“夕阳长送钓船归”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夕阳以人的“送”的行为,以夕阳对诗人的深情来表现诗人与自然两相投合、依依难舍的和谐关系。

《钓船归》是贺铸的作品。

此词化用杜牧的《汉江》诗意: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首句中的“净”字用得很好,它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柴扉”“白鸥”“钓船”“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以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炼字以及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1)根据上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提示可写出下句,“鳜”字易错。

(2)“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

(3)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白鸥”“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二、边塞军旅诗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①。

将军分虎竹②,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①汉家:

唐代诗人常常借汉喻唐。

②虎竹:

古代授予将帅兵权,以兵符为凭信。

兵符有铜虎符和竹使符,就是诗中所说的“虎竹”。

【赏析】

译文:

匈奴为掠夺秋季丰收的粮食而悍然入侵,朝廷派出军队抗击。

将军受命出兵,战士们行军到塞外,在龙沙一带暂时安营扎寨。

边塞的月光伴着弓影,胡地的雪霜拂过剑锋。

战士们还远没有进入玉门关,少妇们不要长声感叹。

首联两句,分述了敌我两军的态势,指明了这场战争的性质。

“塞虏”,塞外的强盗,含有轻蔑、贬斥之意。

当时的北方诸胡,有的还是原始部落,有的则转向世袭王权制,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

他们对唐王朝的物质文明常怀觊觎之心,故边境屡遭蹂躏,边塞战争大都起因于此。

“乘秋下”,是指到了秋收季节,他们就乘隙而入,烧杀劫掠。

“天兵”,天朝的军队,含有歌颂、赞美之意。

他们堂堂正正,出塞去抗击胡虏。

通过措词的褒贬色彩,表明了诗人鲜明的爱憎。

颔联两句,与首联“天兵”照应。

“虎竹”,兵符,分铜虎符与竹使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

“将军分虎竹”,是指将领接到征战的诏令。

“战士卧龙沙”,指军队已抵达塞外战场。

“龙沙”,指白沙堆沙漠,在楼兰国附近。

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

从将军到战士,同仇敌忾,威严整肃,争相建功报国。

刚刚颁发诏令,很快就已深入敌区,表明进军神速,所向无敌。

清人吴汝纶说这两句“有气骨有采泽,是太白才华过人处”(《唐宋诗举要》),是深中肯綮的。

颈联两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斗生活。

“胡霜”与首联的“秋”相照应。

“边月”、“胡霜”,均为静物。

皎洁的月色,银白的寒霜,笼罩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上,造成一派朦胧苍凉的气氛。

而“弓影”飘移,“剑花”闪烁,则包含着战士的行动。

用“随”和“拂”这样两个锤炼而得的动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使静物和人物的动态融为一体,显得生机勃勃。

这就构成一种奇妙的意境:

于苍茫中见壮美,于异彩中显飘逸。

诚如沈德潜所说:

“只弓如月,剑如霜耳,笔端点染,遂成奇彩。

”(《唐诗别裁》)弓与月,形状相似;剑与霜,颜色相同。

诗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的某种共性,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显得自然、和谐,使艰苦的军旅生活衬托得轻松、愉快。

因此邢昉说:

“以太白之才咏关塞,而悠悠闲淡如此,诗所以贵淘炼也。

”(《唐风定》)

在尾联中以诗中主人公的口气抒发了“天兵”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把全诗推向了高潮。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是征人向少妇劝慰:

未获全胜,玉门关还不能入,请亲人耐心等待,不必长吁短叹。

大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

据《后汉书》,班超上疏云: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

《艺苑雌黄》云:

“直用其事,人皆能之。

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李白之善于用典,大率类此。

结局不落边塞诗以乡愁,闺怨作结的窠臼,而造成余音袅袅余韵无穷之感。

这别具一格的结尾,使贯串全诗的壮美情怀更加完善,崇高精神得到升华。

【东汉】十三将士归玉门:

公元74年,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

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

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

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

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

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

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

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

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唐】铁血郡王郭昕: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在勉强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之后,大唐帝国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侄儿郭昕,被委任为安西都护府留守,镇守安西四镇。

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大唐帝国的宿敌吐蕃国,趁唐王朝无力西顾之际,大举出兵,攻陷了连接大唐与西域、北庭都护府的甘州、肃州,切断了安西四镇与唐帝国的联系,使安西、北庭都护府成了孤悬海外的飞地。

公元772年,在足足等待了9年之后,西域终于收到了唐朝回音。

让外族闻风丧胆的西域将士,此时竟也哭成泪人!

《新唐书》载:

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兵力分别是2.4万与2万,经三次回调,安西仅余1.1万,北庭不足1万,如果算上战损,西域兵力共计不到2万。

此时,面对吐蕃、回鹘等强敌环伺,2万将士孤守广袤的西域已达9年之久!

他们还能守多久?

远超你的想象!

又过了9年,西域秘使最后一次抵达长安。

3年后,唐朝使臣也最后一次抵达西域,此时安西节度使尔朱某战死,郭昕正式接任。

又过了3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高僧,56岁的悟空从天竺回国,路经西域,在安西四镇宣扬佛法达两年三个月,于789年离开。

同年,吐蕃大军压境天山北麓,在坚守1年后,北庭都护府失守。

公元803年,北庭最后的西州沦陷,茫茫西域只剩安西都护府!

同年,吐蕃携灭北庭余威,进攻安西都护府重镇龟兹。

郭昕联合回鹘,竟于万马齐喑之际,围歼吐蕃军队!

5年后,公元808年底,寒风呼啸,万里雪飘。

吐蕃大军围攻唐军在西域最后的据点——龟兹。

从李隆基算起,此时的唐朝已经换了6任皇帝,中国历史已走过近半个世纪!

公元766年到公元808年,共42年。

西域老兵也孤守了一辈子,却依旧不死,只是凋零!

此役,包括武威郡王郭昕在内的所有唐军,全部壮烈殉国。

后人为祭奠郭昕,谥其为铁血郡王!

(1)概括诗的前四句所写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塞虏乘秋侵犯,朝廷出兵抗击,将士进军神速。

(2)“边月”“胡霜”“弓”和“剑”,这些实景、实物,交代了时令(秋天月夜)、地点(边塞)、人物(戎装的战士);用“随”和“拂”把景物连结起来,又逼真地表现了在边地凄清寒冷的环境中行军的情状;以“月”和“弓”、“霜”和“剑”互为比喻,增添了诗的意趣。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赏析】

译文:

湖海之滨冷风次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

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一直插上天山头顶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

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

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

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

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

从而自然转出末句:

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

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则不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

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

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

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

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

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

“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1)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两句写行军的环境极为恶劣: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海畔”的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被狂风刮光,枝梢也被狂风折断。

这些环境描写,竭力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恶劣的环境映衬出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昂扬坚强的精神风貌,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三、四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加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因为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现行军将士为保卫国家而不畏天寒路险、昂扬直上的崇高精神。

 

三、怀古咏史诗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注]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漫嗟:

空叹。

【赏析】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

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

一开头,用“登临送目”四字领起,表明以下所写为登高所见。

映入眼帘的是晚秋季节特有的白练般清澈的江水和连锦不断翠绿的山峰。

船帆飘动,酒旗迎风,云掩彩舟,白鹭腾空。

这图画难述其美的江天景色使诗人极为赞赏也极为陶醉,同时也引起他深深的思考。

换头之后写怀古:

在金陵建都的六朝帝王,争奇斗胜地穷奢极欲,演出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亡国悲剧。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枉自嗟叹六朝的兴亡故事。

但空叹兴亡,又有何益?

诗人在这里表现了政治家深邃的思想和雄伟的气概。

不仅批判了六朝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也批判了吊古者的空叹兴亡。

六朝的往事都随水逝去,空余寒烟芳草。

可悲的是,有些人如商女一般,不顾国家兴亡,还沉溺于享乐,吟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曲。

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反对“谩嗟”六朝兴废,在北宋这积贫积弱的现实面前,要汲取历史教训,从政治上进行改革,免致奢华靡费导致国力衰竭,重蹈六朝覆辙。

  本词以壮丽的山河为背景,历述古今盛衰之感,立意高远,笔力峭劲,体气刚健,豪气逼人。

多处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移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

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

“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

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

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

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

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

“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

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

“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

“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

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

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

此处用典。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千古弥永。

(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其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一种即可),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绘景物的色彩。

(答出三点即可)

(2)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出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①冶城:

在今南京朝天门一带,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地。

②征虏亭:

为东晋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郊。

【赏析】

译文:

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

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

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

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

它仿佛告诉人们:

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

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

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