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960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docx

汉语专题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

汉语专题

(2)词汇部分问题解答

第六章对古汉语词汇的基本认识

  1.认识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的特点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

  答:

古代汉语(主要指上古汉语,下同)的单音词占优势地位,而在现代汉语中,复音词特别是双音词占优势地位,我们所以感到古代汉语的词汇面貌与现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阅读古书的时候,首先应当注意的是不要把两个单音词的组合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

  其次应该知道,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中,有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

  第二,从结构方面看,前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

  2.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汉语词汇的复音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一个长期的过渡时期

  中,有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

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意义方面看,可以拆解开来分别训释。

如:

《论语?

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郑玄注: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第二,从结构方面看,前两个语素有时可以倒置。

如:

《韩非子?

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又《八奸》:

“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yuè)民人。

  3.分析联绵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

关于联绵词,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联绵词的性质。

从构成词的意义看,可以分为合成词和单纯词两类。

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单纯词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几个音节。

如果不是一个音节,就可能引起误解。

一般地说,构成联绵词的两个音节(书面上看到的是两个字)只是表示读音,分开来没有什么意思,合起来才有意义。

这就是说,联绵词是一种单纯词,遇到这类词,我们不能死抠字面意思强作解释。

所以如果过分注重字形,就会把一个联绵词看作两个词。

  第二,联绵词在语音上(指古代的读音)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有的是声母相同,称作双声(如果两个音节都是零声母,也是双声)。

如崎岖(溪母)、踟蹰(定母)、鸳鸯(影母)。

有的是韵(指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称作叠韵。

如崔嵬(微部)、婵媛(元部)、蹉跎(歌部)。

有一些联绵词,过去有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到了现在这种关系已经没有了,这是因为语音发生了变化。

  第三,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既然只是表音的,就可以看作一个记音符号。

汉语中的同音字多,所以用字就不十分固定,一个词有时有好几张面孔。

如果一个联绵词有几个书写形式,有的常用,有的不常用,转换成常用的形式就比较容易理解。

  4.什么是重言?

答:

重言是指两个音节相同的双音词。

又称叠音词。

表现在书写形式上,记录这两个音节的字也往往是相同的。

  5.叠音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

关于叠音词,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有一部分叠音词是单纯词,两个字只是记音,分开讲没有意义。

对这一部分叠音词,不要硬拆开来讲。

也有一部分叠音词是一个语素重叠以后构成的,也就是说每个字都有意义。

有的字虽说有意义,但并不怎么单用。

从语音上看,叠音词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关系密切。

当叠音词中的一个音节略有改变时,这个叠音词就可能变成一个联绵词,反过来也一样。

  第二,有一部分叠音词,用字同联绵词一样,也不十分固定,一个词往往有几种书写形式。

  第三,叠音词主要用来描摹性状。

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夸张其事,铺陈张扬,就

  需要多用叠音词。

  6.什么是偏义复词?

  答:

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在“好歹你都要来一趟”这句话中,正反两面的意思都有。

在“万一有个好歹”这句话中,“好歹”指的只是“歹”,没有“好”的意思,“好”。

仅是一个陪衬。

由此可以看出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

  7.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是什么?

  答:

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是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一般并列复合词两个语素都有意义。

  8.分析偏义复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对于偏义复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阅读古书时注意将偏义复词与一般的复音词区别开来,以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

  第二,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以意义相反相对为多,相对的两个意义一正一负,表示正义的语素有一般放在前,表示负义的语素一般放在后(如“得失、利害”)。

在偏义复

  词中,多取正义而少取负义。

一般的并列复合词有的时候偏指一义,是由一定的上下文决定的。

  第三,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用语也还有偏义复词的用法。

如:

动静(有动无静)、褒贬人(一

  般有褒无贬)、同甘苦(有甘无苦)、人马齐全(有人无马)、计较得失(偏指失)、不计

  成败(偏指败)。

  9.什么是“别言”?

什么是“浑言”?

  答:

从器物的形制区别的角度解释的词义的,称为“别言”;不讲区别的,是“浑言”。

“别言”就是今天说的专名,“浑言”就是今天说的通名。

  10.通名和专名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答:

通名和专名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大类和小类的关系,通名表示大类,专名表示大类中分出的小类。

第二种情况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通名表示整体,专名表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之为总分关系。

  11.如何看待通名和专名?

  答:

第一,一种语言中名称的确立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分类,专名和通名就是这种分类的结果。

这样的分类构成一个系统,大的系统又一层一层地分成小的系统,每一个名称(也就是词语)都在一个特定的语义范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或者说空间。

古代汉语的一个语义系统中有很多个词,有很细致的类别划分;到了后来,有些词不再用了,所对应的语义系统的划分就不那么细了,这就构成了通名和专名的对立。

专名和通名是就词在同一个词汇系统中的语义范围讲的。

  第二,专名和通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语言,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词汇系统,就可能构成专名和通名的不同对立。

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

语言的根本特质之一就是它的社会性,这是我们考察专名和通名的出发点。

  第三,专名和通名的变化是考察语言词汇变化的一个方面,考察汉语古今词汇的变化,应当重视专名和通名的变化。

第七章古代汉语中词汇与文字的关系

  1.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情况?

  答:

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三种变化:

  第一,两者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如“賣、遲、處”对应的简化字“卖、迟、处”。

  第二,原来的几个繁体字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简化后成了一个字。

比如“複”和“復”、“饑”和“飢”、“穫”和“獲”。

  第三,原来的几个繁体字在意义上没有关系,简化后成了一个字。

如:

后——後(简化为“后”)、發——髮(简化为“发”)、面——麵(简化为“面”)、谷——穀(简化为“谷”)、里——裏(简化后作“里”)、汇——彙匯(简化后作“汇”)。

  以上三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后两种。

汉字的简化,一方面是笔画减少,另一方面是汉字数量的减少。

汉字数量减少带来的后果是,原来用几个繁体字分别表示的几个词现在用一个字来表示,这样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有可能混淆几个不同的意思。

不光是有碍于阅读,对于深入了解古汉语词汇的面貌也增添了困难,所以对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应当有所了解。

  2.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表示词与字的什么关系?

  答:

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

如果从文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异体字就是表示同一个词的几个不同的字形。

  3.异体字常见的字形结构类型有几种?

  答:

从字形结构看,异体字常见的类型有下面四种。

  第一,同为形声字,义符不同;不同的义符在意义上往往相同或相近。

如:

暖煖貓猫

  第二,同为形声字,声符不同。

如:

綫線螾蚓猨猿綉繡

  第三,同为形声字,声符和义符相同,但位置不同。

如:

鄰隣胷胸畧略稾稿

  第四,一个是会意字,一个是形声字。

如(会意字在前):

岳嶽邨村泪淚

  4.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在判定异体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

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在于要看几个不同的字形表示是不是一个词。

这里说的是不是一个词,是指几个字原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而不是指后来的借用或混用。

  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看,在确认异体字的时候,下面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有些字,在某一些意义上经常通用,后代的读音也相同,不能简单地看作异体字。

  第二,有一些字,在意义和读音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表示的毕竟还不是同一个词,所以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第三,几个字意思根本就没有关系,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在文献中常常混用,

  也不能看作异体字。

  5.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是否可以采用两种标准?

  答:

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中,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标准。

1955年12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从语文政策等方面考虑,这个《整理表》采用了一个宽式的标准。

比如“憑”和“凴”,《整理表》是作异体字处理的,有的书把“凭、凴、憑”三个字都看作或异体字。

  6.什么是同形字?

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有什么不同?

  答:

同形字是指字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也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同的字。

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正相反,异体字是异字同词,同形字是同字异词。

  7.同形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

同形字的产生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造字而造成字形混同。

或者说分别造字,不谋而合。

造一个新的字是为了表示一个新的词,在创制一个新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或无从想到)新造的字和旧有的另一个字在字形上会混同。

  第二,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包括字数的减少和每一个字笔画的减少),这种趋简的发展造成了字形的变化和字形的混同。

比如隶变之后,有些原来不同的字形就合成了一个。

  8.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

  答:

同形字和假借字的区别在于同形字是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把新出现的同形字看作一个创制的新字也未尝不可,而假借字是把已有的某个字借过来使用。

一个是造字的问题,一个是字的借用问题,性质是不同的。

其次,汉字的假借是有条件的,借过来的那个字要和借以表示的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借用是“有选择”的,而同形字只是一种无意的偶合。

  9.判定假借字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答:

判断假借的根本条件必须是读音(指古音)相同或相近。

  10.什么是区别字?

为什么这里把古今字称作区别字?

  答:

由于词义的引申或文字的假借,某些汉字的意义或用法发生分化,需要另加偏旁在字形上加以区别,后来加偏旁的那个字就是区别字,原来的那个字称作本原字。

  11.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答:

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类型有三类:

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12.什么是本原词?

什么是滋生词?

什么是借表词?

  答:

一个字原本表示的词叫本原词。

由于词义的变化而生成的新词叫滋生词。

一个字借用后表示的词叫借表词。

  13.什么是同源词?

什么是同源字?

  答:

在古汉语词汇的研究中,把有共同语源的一组词叫做同源词,把用来记录一组同

  源词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叫同源字。

第八章古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

  1.什么是词义?

  答:

词义是词的词汇意义。

词的意义是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最基本的内容。

  2.词的各种意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答:

词的各种意义的性质并不相同。

(1)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它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

(2)联想意义。

一个词在长期的运用中,由词义的基本特征而产生出对另一些特征的联想,由此而生成的意义叫联想意义。

(3)社会意义。

由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思想观念、职业阶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意义就是社会意义。

(4)色彩意义。

对理性意义而言,色彩意义是一种附加意义。

色彩意义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

感情色彩就是通常说的褒义和贬义,它显示说话人的好恶。

风格色彩又叫语体色彩,同样的意思,书面语用词典雅,口语用词通俗;重要的场合用词庄重,一般的场合用词随便,显示出不同的风格色彩。

  3.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什么?

  答:

理性意义(又称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

它反映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基本认识,显示人们对不同客观对象的区分。

  4.词义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

词义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

(1)词义的概括性;

(2)

  词义的社会性和民族性;(3)词义的模糊性。

  5.认识词义和确定词义需要注意哪些关系?

  答:

认识词义和确定词义的时候,必须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词义与概念(指逻

  辑上的概念,下同)的关系;

(2)词义与所指事物的关系;(3)词义与语音的关系;(4)

  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5)就古汉语词汇来讲,还要特别注意词义与汉字的关系。

  6.词义与概念有什么关系?

  答:

词义与概念是有关系的,但词义并不就是概念。

概念属于逻辑范畴,而词义属于语言范畴,是语言中词这一级语义单位的内容部分,它和一定的语音形式相结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其次,概念有真概念和假概念之分,词义则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释义才有正确不正确的问题)。

第三,上面说到词义和人们的认识有关,这里说的人们是某一特定语言社团的人。

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面对的客观事物是大致相同的,但他们的认识未必完全一样,这种不同认识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7.为什么要将词义和所指区别开来?

  答:

词义并不就是所指。

第一,就词来讲是一个,但不同的上下文中所指的具体对象可以有不同。

第二,所指的对象是一个,但词义并不相同。

  8.言语义与语言义有什么不同?

  答:

语言和言语不同,它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

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显示出来的具体意义都是一种言语义。

言语活动是个人的,而语言则是社会的,语言义是对言语义的抽象和概括。

  9.为什么义位、义素都是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

  答:

义位、义素都是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因为它们是对言语义的抽象和概括。

  10.什么叫“因文生义”,什么叫“望文生义”。

二者有什么不同?

  答:

因文生义是用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词的词义,,望文生义是让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

因文生义比较有客观的标准,各家注释比较容易趋于一致;望文生义则各逞臆说,可以弄到‘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11.什么叫术语义?

什么叫语文义?

为什么掌握词义首先应当了解词的语文义?

  答:

术语义是从事物科学特征角度的释义,语文义是从语言角度的释义。

  12.什么叫文化义?

如何分析认识文化义?

  答:

对词的解释所显示的是一种特定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或者道德准则,释义表达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社会意义,是一种文化义(不过这样一类表达有的只是一种释义,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单独的义位)。

文化义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背景。

对文化义要作具体的分析,很多这样的释义在我们看来是荒谬的,但它所反映的思想认识和文化背景又值得我们研究。

  13.接触古人对词义的训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

古人对一些词的训释那么精确分明。

特别要注意的是词的语文义、术语义、文化义有时候是混杂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细致分辨。

如果是一个多义词,那么这个词可能既有语文义,也有术语义或者文化义。

最重要的是掌握词的语文义。

  14.什么是义位?

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汉语词汇有什么意义?

  答:

词的每个意义称作义位。

词是一级语义单位,义位是词下面的又一级语义单位。

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汉语词汇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系统及其变化,一个系统是由若干单位构成的,所以必须首先确定研究的语义单位。

就古汉语词汇来说,词(或者说语素)和义位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清楚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词义关系的研究都要以义位为单位,所以在各级语义单位中,义位是特别重要的一级。

  15.义位与义项是什么关系?

  答:

大致来说,一个义位相当于词典中列出的一个义项。

但两者并不是等同的:

第一,义位是对词而言,不是对字而言的,而字典词典对字和词的划分并不是很严格的(汉字与词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字头对应的不一定就是一个词,所以词典中一个字的下面列出的义项并不一定就同属于一个词;如果一个字头对应的是几个词,那么它下面的义项就是分属于几个词的义位了。

一个字对应几个词,有的好判断,有的不好判断。

比如在字典中,“播”有播种的意思,又有流亡的意思,能不能看作是一个词的两个义位,就值得考虑。

就古汉语词汇来看,很多是不好判断的。

第二,通常认为,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一个字的下面列出的几个意义即使有明显的联系,其地位也不一定是等同的。

  16.词义与语素义有什么区别?

  答:

实词是能够单说单用的,如果一个语义单位不能单说单用,应当看成是语素而不是词。

这就是说,字典中列出的既有词义,也有语素义。

语素义往往是古义的遗留,它和词义在语义系统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即使都看作义位,也应当区分开来。

  17.如何归纳义位?

归纳义位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那些问题?

  答:

在归纳义位的时候应当注意:

  第一,要将言语义和语言义区别开来。

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我们前面已经说到。

我们说的义位是语言义,不是言语义。

前面我们说到有的字典对“盘”的义项划分不当,就是因为在划分的时候考虑的是言语义而不是语言义。

  第二,义位的划分与实际事物的区分要区别开来。

前面讲到所指有两方面的意思。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与某个词相联系的事物本身的实际状况。

  第三,词义的转移是词义范围的一种变化,一个词的意义转移之后,其意义由一个意义范围到了另一个意义范围,自然就应当分为两个义位。

  第四,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这是词义变化的规律。

一般的说,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应当分作两个义位。

  第五,义位既然是一种语言义,那么它在社会交际中就具有稳定性,所以一个意义能不能看作是一个义位,稳定性也是衡量的标准之一。

  18.什么是“泛指”?

什么是“特指”?

什么是“本指”?

  答:

泛指和特指都是对词的“本指”而言。

“本指”是指本来的意义。

“泛指”是指类别的意义。

“特指”是指特定的意义。

  19.什么是义素?

  答:

义素是词义的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

  20.如何分析义素?

  答:

义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与音位的分析比较。

如果一组音位有共同的区别特征,就可以构成一个音位的聚合群,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时候,要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区别所在。

同样的,在进行义素分析的时候,也要把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放在一起,从若干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所在。

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可以称为一个聚合词群,进行比较的若干方面就是义素。

  21.什么是聚合词群?

分析聚合词群需要注意什么?

  答:

聚合词群是指有共同语义特征的一组词。

分析聚合词群需要注意聚合词群有层级的不同,进行比较的聚合词群应当是同级关系。

不同的聚合词群,其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

确定了聚合词群之后,要进一步分析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语义构成成分进入一个词的语义表达式。

  22.什么是指称性义素?

什么是区别性义素?

它们在分析义位时有什么作用?

  答:

一个义位由几个义素构成,这几个义素表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如果把一个语义表达式简化为两项的话,其中一项是表示义位指称的对象,其中的另一项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区别,表示指称对象的义素称为指称义素,另一项表示区别性特征的义素称作区别性义素。

指称义素又叫中心义素,区别性义素又叫限定性义素。

对义位进行义素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一个词的意义,认识词和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了解词义的发展变化。

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

  1.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答:

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这种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所以我们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

学习古汉语词汇,就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以今律古。

  2.如何考察考察词义的变化?

  答:

考察词义的变化,一是要看词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二是看这样的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还要看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变化的途径、原因和规律)。

  3.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

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

基本词汇变化相对比较小;不少的词意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的情况有两类。

有的词义变化很大,古今意义悬殊,很多意思已经没有了。

  4.什么是词的本义?

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答:

词的本义是指一个词生成时的那个最初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延伸派生出来的意义。

本义和引申义都是对词而言的。

  5.分析词的本义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什么?

  答:

通过字形结构认识词的本义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6.掌握词的本义对分析词的引申义有什么作用?

  答:

掌握词的本义有着特别的重要性。

本义如同是根,引申义是枝叶;一个复杂的意义引申系统,掌握了本义之后,就可以从根本入手,以简驭繁。

  7.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或主要的趋势是什么?

  答:

就词义变化总的趋势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或主要的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8.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几种类型?

  答:

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辐射型、连锁型和综合型。

辐射型中的引申义以一个意义(往往就是词的本义)为核心向不同的方向派生出去。

连锁型是一种逐层引申的意义序列。

综合型是指一个引申序列中既有辐射型,也有连锁型。

很多较为复杂的引申关系都是综合型。

  9.如何断定一个引申义是由它的前一个引申义派生出来的?

  答:

断定一个引申义是由它的前一个引申义派生的一个可靠的办法是对前后两个意义作义素分析。

  10.词义变化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

  答:

词义变化的结果有两种情况:

第一,义位的增加或减少。

第二,词义范围的变化。

前一种变化是就一个词义位的数量说的;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当我们说一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或者增加了新义的时候,就需要分清是义位数量的变化还是意义范围的变化,两种情况需要分开加以考察。

  11.义位的增加和减少有几种情况?

最值得注意的是哪种情况?

  答:

义位的增加和减少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一些词的意义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大的增减。

第二种情况是义位的减少。

一个多义词,有的意义消亡了,有的还在用。

第三种情况是义位的增加,新的义位生成后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三种情况比较起来,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

因为第一种变化不大,第三种是新的意义还在用,我们比较熟悉。

第二种是有的意义不用了,对于那些消亡的意义我们一般总感到陌生,需要下功夫掌握。

  

  12.如何分析词义范围的变化?

  答:

  13.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

  答:

词义的扩大指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词义的缩小是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词义的转移是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移动到了另一个范围。

转移有两种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