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docx
《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
十三、扎制技艺
1、源流和发展
2、制扇技艺
431Ⅷ-81制扇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431Ⅷ-81制扇技艺
王星记扇浙江省杭州市
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市
龚扇四川省自贡市
3、风筝制作技艺
438Ⅷ-88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北京市海淀区
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天津市南开区
438Ⅷ-88风筝制作技艺
潍坊风筝山东省潍坊市
南通板鹞风筝江苏省南通市
拉萨风筝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4、制伞技艺
923Ⅷ-140伞制作技艺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油纸伞制作技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绸伞
十四、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1、源流与发展
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432Ⅷ-8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432Ⅷ-8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北京剧装厂
十五、生产与生活用品与运输工具制作技艺
1、源流与发展
2、生产、生活用品制作技艺
397Ⅷ-47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
398Ⅷ-48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甘肃省兰州市
399Ⅷ-49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安徽省休宁县
437Ⅷ-87黎族钻木取火技艺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394Ⅷ-44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北京市朝阳区
394Ⅷ-44弓箭制作技艺
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98Ⅷ-115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北京市
926Ⅷ-143土碱烧制技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924Ⅷ-141藏香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墨竹工卡县
3、运输工具制作技艺
396Ⅷ-46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396Ⅷ-46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
433Ⅷ-83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906Ⅷ-123蒙古族马具制作工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
920Ⅷ-137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江苏省兴化市、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921Ⅷ-138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福建省晋江市、宁德市蕉城区
922Ⅷ-139龙舟制作技艺广东省东莞市
十六、花炮制作技艺
1、源流和发展
436Ⅷ-86浏阳花炮制作技艺湖南省浏阳市
436Ⅷ-86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南张井老虎火河北省井陉县
万载花炮制作技艺江西省万载县
萍乡烟花制作技艺江西省上栗县
蒲城杆火技艺陕西省蒲城县
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艺陕西省洋县
十七、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1、源流与发展
2、字画装裱修复技艺
919Ⅷ-136装裱修复技艺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北京市荣宝斋、故宫博物院
3、古籍修复技艺
919Ⅷ-136装裱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技艺国家图书馆、中国书店
十三、扎制技艺
1、源流和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有着无穷无尽的自然资源。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先民利用这些资源,用他们的巧手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工艺性很强的生产、生活用具或生活小什物,其中扎制技艺在我国传统的工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扎制技艺生产的工艺品一般是以硬质材料为其框架来造型的,如:
扇、风筝和伞等。
扎制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制扇技艺
扇子是我们在夏天的必备之物,但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扇”却不是用来“摇风”解热的,而是用来遮尘蔽日的东西。
属于仪仗的一种。
扇风的扇子是战冈时出现的。
湖北江陵战国楚墓出上过一柄用细竹薄蔑片编织的竹扇,样子像我们现在用的菜刀。
这是我们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扇。
我国古代的扇子自汉以后多团扇和羽扇,不能折叠。
纸扇是隋唐时出现的,但它并不是现在的折扇样式而是团扇的形状,是团扇的普及品。
折扇是宋明以后才出现的。
1965年,江苏江阴出土一把剪纸折扇,这把扇子扇骨色泽老效,扇面以“梅鹊报春图”剪纸作装饰,很有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特点,是研究我国古代折扇发展的可贵资料。
明清以后,我国古代的扇子发展很快,品种特别多,加工艺术也更加精巧。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统计,这—时期.我国的扇子至少有折扇、绢扇、羽毛扇、竹扇、棕扇、蒲扇、葵扇、麦秸扇几类,仅制作的材料.就有纸、绢、骨、牙、木、棕、竹、蒲、葵、麦秸、羽毛等。
这一时期,我国备地形成了石少专门生产某一类型扇子的地区,其中流传到现在比较著名的有:
江苏省苏州市(苏扇),浙江省杭州市(王星记扇),重庆市荣昌县(荣昌折扇),四川省自贡市(龚扇)等。
这些地区以他们各自的传统创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个性化的产品.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制扇工艺的发展。
431Ⅷ-81制扇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苏扇,包括绢宫扇、折叠扇、檀香扇等,制作风雅娟秀,同称为“雅扇”。
苏州雅扇制作集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精。
湛技艺于一体,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
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是苏州文人的一大爱好。
扇面画已独立成为绘画中的一个门类,或绘以鲜艳的牡丹,或绘以清逸的山水,配以相同题材的诗词,"雅扇"之名名副其实。
苏州的水磨骨折扇、檀香扇久负盛名,誉满中外。
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电扇和空调的出现使扇子的重要性急剧下降。
晚清民国时期仅上海一地苏州扇庄及经营苏州扇面扇骨的文玩店就达上百家,现在只剩下王星记和朵云轩两处。
目前苏州本地制扇艺人仅剩三四人,有些工艺已濒于失传。
431Ⅷ-81制扇技艺
王星记扇浙江省杭州市
王星记扇子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百年老字号扇子生产厂家。
和浙江丝绸、龙井茶并称“杭产三绝”。
主要产有黑纸扇、檀香扇、香木扇、白纸扇、绢扇、装饰扇和舞扇。
杭扇,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扇面装饰优美,是中国著名的传统产品。
荣昌折扇重庆市荣昌市
荣昌“四宝”之一——荣昌折扇,经历代艺人刻苦钻研、精工创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荣昌折扇造型轻盈灵巧,线条外园内方,明快流畅;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是实用与工艺相结合的日用佳品。
由于品种齐全,花色繁多,高、中、低档产品均有,可谓男女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龚扇四川省自贡市
蜀中名扇之一。
四川自贡竹编扇(自贡龚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
龚扇一向以薄似蝉翼著称,所以又曾被赞为“蝉翼扇”。
扇面仅几钱重,龚扇采用四川特产的一年青慈竹,以无竹花心,无黑黄斑纹,竹质老嫩适中者为宜。
竹丝细如发丝,薄似蝉翼,能透光显影。
龚扇是工艺竹编扇,呈桃形,直径约25厘米,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绫,光滑如镜。
用象牙或牙骨做扇柄,饰以丝制“流苏”,玲珑剔透。
正面对光看,扇面现白色,花鸟人物忽隐忽现;向左侧视,花纹闪青色,树叶现白色;向右侧视,花纹现白色,树叶闪青色,更为难得的是轻叩扇柄,有悦耳鼓声,令人玩味不已。
这样的扇子至少能保存百年。
3、风筝制作技艺
清明是一年:
:
十四节气中最令人高兴的节令。
据说,清明这天一定要放风筝。
风筝.又名纸鸢,俗称鹞子。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午前。
相传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匠师公输般制造的。
他曾经“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并“作木鸢”来侦察宋国的军事情况。
这是我国古代有关飞行器最早的记载。
虽然“木鸢”不等于“纸鸯”,但说“木鸢”是“纸鸢”的前身恐怕没有什么问题。
唐、五代的时候,风筝已成为人们游戏娱乐的工具。
唐代诗人元程曾在他的诗里描写过小孩放风筝。
五代后汉的李邺,曾在军营里用纸糊扎成“纸鸢”,让战士们放.以为游戏。
后来他对纸鸢加以改进,在上边安上丝弦弓,放起来后迎风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响声,所以后来纸鸢才有了“风筝”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城市商业空前发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客彩,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迅速发展起来,许多民间艺人以此谋生。
。
在农村,放风筝也成为儿童喜爱的一项活动。
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民间风俗,不仅小孩,游春士女也都把它看成是一项非常高雅有趣的活动,文人士子更多以放风筝为遣兴之雅.诗文唱和。
放风筝的盛行推动了风筝制作枝术的发展。
清代风筝不仅在质量、数量、花色品种上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还出现厂有关风第制作的专门著作,这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
在中国,风筝产地众多,以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最为著名。
438Ⅷ-88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风筝的代表作是扎燕风筝(又叫京燕风筝)。
其代表人物有两家:
一是出生于风筝十佳的金福忠兄妹,50年代中法合拍的彩色影片《风筝》中的精美风筝,就出自他们手中。
另一家是名誉中外的“风筝哈”,1983年在美国旧金山“国际风筝表演比赛大会”上获特别奖的瘦沙燕和串风筝,就是当时“风筝哈”的传人哈亦琦的作品。
近年来北京风筝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名家新手,在风筝的制作上各有千秋,有的擅长扎制巨型风筝,如长达90米、120节的巨龙;有的擅长扎制小巧玲珑的风筝,如仅几厘米的小掌燕等等。
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天津市南开区
天津风筝已有百余年历史,以高级真丝、纯纸、上等毛竹为原料。
以冷暖色对比为着色手法,做工精细.造型逼真,飞行平稳。
还创制了平板式、弓子式、串式和袖珍式等200余种风筝,曾在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称“风筝魏”。
继承魏元泰传统的天津工艺美术制作的“敦煌”牌风筝,1914年获国家百花奖风筝最高奖银杯奖。
现在的天津风筝品种众多,最大的长达百余米,最小的可装入信封。
均为拆叠式,便于旅游携带,既可放飞晴空翱翔,又可摆在室内观赏。
438Ⅷ-88风筝制作技艺
潍坊风筝山东省潍坊市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
那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
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
至乾隆年间(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
潍坊风筝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潍坊风筝的题材和内容带有浓厚的民俗特色。
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都被移植到风筝的绘制上,或扎骨架,填绘内容;或依据内容改制骨架,如此反复制成,不断改进,日臻完善,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
南通板鹞风筝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与北方的造型风筝分为南北两派。
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
“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
鹞面上并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
大板鹞需多人拉放飞,升空后大中小哨口分别发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婉似“空中交响乐”。
据说哨口有30多种型号!
拉萨风筝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拉萨风筝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地,并传播到邻国尼泊尔、不丹,清代盛行于藏族上层。
十三世达赖喇嘛偏爱风筝,曾为专供风筝和加工筝线的"上哉"加封印章。
拉萨风筝的制作具有季节性。
每年秋季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有人专门做风筝出售。
日喀则的拉达卡其和拉萨的次仁等家族风筝制作技术精湛、特色鲜明,颇有影响。
但现在一批有造诣的风筝艺人相继去世或年迈古稀,技艺面临失传。
4、制伞技艺
伞,我国古代发明很早,传说周代吕望制伞,这还要作进—步的研究。
我国古代伞写作“繖”,最早是一种遮阳蔽雨的仪仗,用绢罗制作。
不过这认是皇家贵胄或高级官员们的专用品,老百姓不能使用。
老百姓最早可以使用的伞叫“簦”。
“簦”是类似斗笠而有把可以举以遮雨的工具,形体较大,“簦”面不能落下,其实就是有把儿的大斗笠。
我们现在所说的防雨的伞,是南北朝时候才有的.当时民间最早的防雨伞是“油纸伞”,清代鳞庆编纂的《河工器具图说》引《玉屑》说:
“元魏(北魏)之时,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
”这种“油纸伞”,有带卡的伞柄和可撑、落的伞骨,伞骨外附油纸.用时沿伞柄向上撑起伞骨如辐状,伞面即可张开。
这种伞是综合古代伞、盖、簦等防雨工具简化而成的。
我网制伞的主要产地在江南,伞的品种有油纸伞、油布伞、绸布伞及青绢遮阳伞等。
923Ⅷ-140伞制作技艺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泸州油纸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文化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仿古工艺品。
泸州油纸伞保留几百年的传统制作手工艺制作方式,誉为“中国伞工艺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与传承性。
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特殊,继续保留湿糊伞技术与特殊的熟桐油配方,伞面经久耐用具有雨具功能,把美观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油纸伞制作技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绸伞
西湖绸伞:
全称“西湖竹骨绸伞”。
创始于本世纪(20世纪)30年代初。
造型灵巧、色彩鲜艳,既可遮蔽阳光,又可作为装饰品,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故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
西湖绸伞是杭州西湖伞厂生产的独特传统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其伞花色多样,采用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的丝绸作伞面,并绘有山水、风光、花鸟和人物等各式图案。
伞骨采用浙江独有的“淡竹”制成,粗细适度、匀适,色泽玉润,虽经日曝也不弯曲。
收拢时,伞面不露,外观仍如一段淡雅的圆竹,美观大方。
十四、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3、源流与发展
剧装戏具是戏曲演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出用品,它不仅能反映演员的身份角色和个性特点,而且能美化舞台、烘托剧情、渲染气氛,达到增强舞台效果的作用。
剧装戏具包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融入美术、刺绣、色彩、历史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印绘、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
剧装戏具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立的艺术品,高档的剧装已被不少知名作为艺术品收藏。
她使人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手工技艺,也使人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艺术,满足人们审美的想象和精神上的追求,她是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
4、剧装戏具制作技艺
432Ⅷ-8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可上溯至明代中叶,它是与当时南戏北调中最为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的。
明清以来,苏州一直是丝绸和棉布的主要产地,苏州的刺绣也因技艺精湛而名闻海内外。
在此前提下,苏州剧装戏具制作具备了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19世纪30年代,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剧装均在苏州定制。
剧装戏具制作包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服饰、美术、刺绣、神话等各种文化和艺术元素,结合了造型、印绘、缝制、制革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的、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
苏州剧装戏具每个品种的工艺均各有特点,迄今仍用一件一制的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道道把关。
各种图案的选用沿袭了传统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刺绣色彩更显出苏州水乡淡雅秀丽的特色。
苏州剧装戏具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图案独特,色彩雅丽,工艺细致,制作精良。
现全国仅有苏州能胜任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六大类一千余个品种的制作,其中戏衣类378种,戏帽类246种,刀枪类276种,戏靴类41种,髯口头面类79种,头饰光片类23种。
432Ⅷ-82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北京剧装厂
北京剧装艺术是国粹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内人管这叫“行头”。
传统京剧的舞台布景和道具极为简单,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
而京剧演员的“行头”却繁之又繁,从化妆到服饰,点翠的头面到绣花的戏衣无一处不是艺术品,以简衬繁,十分妥帖。
人们在欣赏张艺谋执导的《图兰朵》时,除了赞叹戏剧本身,也同样被华丽精美的舞台布景和服装所折服。
演员所有服装都是北京剧装厂的工艺美术大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除《图兰朵》外,京剧《宰相刘罗锅》等近年活跃在舞台上的大戏的服装均出于此。
京剧行头的制作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也逐步走向兴盛。
最早的一家专营戏衣的戏衣庄名叫德厚春绣局,位于崇文区珠市口西草市街,是一个叫李春的刺绣艺人于20世纪初设立的。
李春是河北饶阳人,出身刺绣世家,经常给皇宫做一些绣品。
时间长了他与宫廷的管事很熟悉,就把宫中的戏装借出来仿制,再卖给各戏班。
京剧服饰的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宫廷演出所用的衣物尤其精致,甚至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督造。
一件戏衣的完成需要篦浆、裁剪、缝合等多道工序,只一个刺绣过程就有至少十五种针法,牵扯不同质地的面料十余种,其工艺复杂和讲究程度几乎逼近宫廷礼服。
但可惜的是,由于受“重文轻技”、“重道轻器”旧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戏曲服饰设计和制作工艺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优秀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成品散落于民间,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长期以来,传统京剧服饰的实物保留,一直是由剧团使用和管理的。
跟据文化部计财司2004年的统计数字,1952年,全国有350个京剧团,1960年代到1980年代保持在220个左右,从1985年开始逐年递减,到2004年,全国有京剧院团110个。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活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人们获取艺术信息渠道日益走向多元化,电影、电视,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戏曲艺术这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受到很大冲击,京剧舞台也面临进一步萎缩的可能。
传统京剧服饰的生存状况也岌岌可危,传统京剧服饰的制作工艺和穿戴技艺也面临失传和绝迹,北京专门制作京剧行头的国企仅剩北京剧装厂一家,会制作京剧盔头的仅有两位80多岁的老师傅,戏装厂的戏衣样子缺乏保存条件,千元一套的正宗髯口无人问津……
十五、生产与生活用品与运输工具制作技艺
4、源流与发展
生产与生活用品以及运输工具的制作技艺属于民间工艺,它们是劳动人民以传统的、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就地取村用手工制作的工艺。
它的特点是自生白发,土生土长,为劳动人民所创造,为劳动人民所享用,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民间工艺入;追求珍奇华贵,而以表现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直接抒发劳动人民质朴淳美的感情见长,因而受到劳动人民的珍视和喜爱。
民间工艺同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民间工艺因各地民族、民俗、信仰、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于姿百态的地方特点。
尤其像中国这样—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几千年来.几十个兄弟民族共同耕耘着960万平方公里广衰的土地,“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
积淀、创造的民间工艺就更加流派纷呈、种类繁复。
5、生产、生活用品制作技艺
397Ⅷ-47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西藏自治区
在西藏农区和部分牧区,人们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水磨坊,用来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其中以"甲米曲果"最为驰名。
"甲米曲果"意为甲米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距拉萨市中心6公里。
娘热沟山清水秀,恬静的村落散布在娘热曲(小溪)岸边,丰富的水资源使这里形成了拉萨市郊最具规模的水磨坊群,历史上这里共建有大小21座水磨坊,这在整个藏区是绝无仅有的。
娘热沟从古至今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
藏族人民食用糌粑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期的糌粑是用人力手工磨制,后来开始借助水力。
甲米水磨坊约建于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帕邦卡松赞岩洞闭关修行时,磨坊主人曾向他供奉过该磨坊所产的糌粑。
这些糌粑加工精细,纯白无杂,美味可口,五世达赖喇嘛对其赞不绝口。
到七世达赖时,娘热甲米水磨坊成为向达赖喇嘛供奉糌粑的定点磨坊,并获得正式命名。
为了表彰甲米水磨坊向历代达赖喇嘛供奉甲米糌粑的功绩,原西藏地方政府特赐给长2米、宽20公分的法棍两根,免去磨坊的税额和乌拉差役,并规定甲米水磨如有坍塌、损坏,由其他水磨坊协力修复,并给予甲米水磨坊优先使用水资源的特权。
水磨坊大都建在河边或大江支流沿边的草地上,水渠源头设有控制流量的闸门,水流通过从高到低的木槽注入磨坊底层,推动连接磨盘中轴的木转轮。
磨坊上层设有大小相等的上薄下厚同心圆(直径约1-1.2米)石质磨盘。
磨盘四周是糌粑蓄池,磨盘上方吊有盛青稞的布袋,布袋底部装有出料管并与磨盘接触,随着石盘的转动,青稞自动均衡地通过磨孔落入摩擦面。
最为称奇的是,在糌粑池边还有个升降木杆与转轮底座相连,通过杠杆原理调节磨盘之间的缝隙宽度,根据用户喜好加工不同粗细的糌粑。
按照习俗,水磨的转向必须是逆时针。
过去,每月藏历15日和30日为甲米曲果专门磨制达赖喇嘛糌粑的吉日。
届时,达赖贴身僧官和厨师前来监督,他们把达赖喇嘛享用的糌粑,装在一个黄缎小口袋里带过去。
其余糌粑则交给布达拉宫僧俗官员及达赖随从人员。
甲米水磨坊显现了藏族人民机械制造和谷物加工的杰出才能,它充分利用天然泉水,以节能、无污染的方式磨制糌粑。
但由于水磨效率不高、产量低,所以甲米水磨坊受到了电动磨面工具的冲击,发展前景不甚乐观,亟待保护。
398Ⅷ-48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甘肃省兰州市
据《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
“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
船河农民皆仿效焉。
”段续,字绍先,明嘉靖二年进士。
他在出任云南道御史期间,对当地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
后来因为他在朝廷疏奏论事获罪,被贬为河南郾城县县丞,又迁为杞县知县。
在此期间,由于他革除积弊卓有政声,又被擢升为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
晚年回归故里,致力于水车的仿制,经过多次反复,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获得成功。
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
开始架设在现今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
以后又在现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以灌溉附近的六百年多亩菜畦果园。
"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黄河水车利用水流冲力工作,成为一种廉价高效的灌溉工具。
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
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泾川、平凉、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促进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与南方的龙骨水车不同,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
轮幅半径,大的将近10米,小的也有5米。
轮辐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轮轴周边装有两排并行的辐条,每排辐条的尽头装有一块刮板,刮板之间挂有可以活动的长方形水斗。
轮子两侧筑有石坝,其主要用途,一是为了固定架设水车的支架,二是为了向水车下面聚引河水。
水车上面横空架有木槽。
水流推动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正中时,斗口翻转向下,将水倾入木槽,由木槽导入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
虽然它的提灌能力很小,但因昼夜旋转不停,从每年三四月间河水上涨时开始,到冬季水位下降时为止,一架水车,大的可浇六七百亩农田,小的也能浇地二三百亩,而且不需要其他能源,所以很受农民欢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期内,成为兰州黄河沿岸唯一的提灌工具。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兰州黄河水车形成了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由于兰州黄河水车当时的技术先进,成本低廉,是很好的水利灌溉工具,改变了黄河两岸靠天吃饭的局面,因此具有依附性特征。
第二,由于外藩的迁入和军队驻扎当地屯垦戍边,再加之黄河流域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因而具有广泛性特征。
第三,兰州黄河水车是由段续宦游西南诸省时,见当地用竹制筒车汲水灌溉,回兰州仿制而成,因而具有摹拟性特征。
第四,段续在制作水车时因地制宜,改用榆木、槐木、柳木等,所以具有简朴性特征。
第五,自从水车创制以来,一直都屹立在黄河岸边,随着黄河水的流动和惯力,带动水车的转动,因此具有观赏性特征。
兰州水车是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兰州及下游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对兰州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