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0766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docx

QZZN论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20专题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1)户籍制度改革专题练习

(一)户籍制度改革

存在问题:

(1)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对人口的迁徙进行限制,人为的划分城市和农村两个人力资源市场,从而使得价格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弱化,降低了经济的效率。

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实际上是提高了劳动力的使用成本

(2)从结构优化的角度看,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打破现有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

(3)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强化了城里人和乡村人的身份等级色彩。

这种限制不仅不是市场化改革的任何制度创新,而只能是户籍制度和就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一种倒退。

(4)对城乡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福利待遇。

很多的福利待遇往往是只是针对城里人的,相对贫困的农民却被排除了在了福利保障之外。

原因:

我国的户籍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登记制度,它承担着一些其他的社会功能:

区分了城乡户口的差别、对人口的流动,尤其是农村到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的人口流动进行限制、和不同的户口类别相对应,有不同的福利标准。

正是户籍制度的这些附加功能使得户籍制度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越不相适应。

对策:

当前户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来看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1)户籍和社会待遇脱钩。

户籍彻底和社会待遇脱钩,恢复户籍的本来面目,消除户籍所引起的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2)集中人口管理权,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减少人口管理的杂乱无章、政出多门的情况。

加强人口统计,统一协调管理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3)实行统一的户口,取消城乡的户口差别,取消户籍的区域歧视,解决“人户分离”的问题。

(4)逐步降低人口迁移的门槛,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

(2)公平与效率专题练习

(二)公平与效率:

出现的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的受益者与落后者之间的鸿沟正逐渐拉大,出现了种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尤其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及不同人群之间表现得极为突出。

造成的原因:

公平与效率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公平与效率存在对立的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成员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不同,在按劳分配原则下每个人报酬必然不同,结果形成收入差距。

同时,社会机制又要求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实现社会公平。

但社会财富分配得过于公平又会抑制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发挥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损害经济效率。

    其次,公平与效率又存在着统一的一面,即公平与效率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竞争的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促进效率的方式和手段。

社会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有利于消除社会对立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分配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根本手段。

效率为实现公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只有效率才能保障公平,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

对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应当两者兼顾,反对割裂两者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错误观点。

重公平轻效率会使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重效率轻公平会使社会陷入收入差距过大和社会不稳定的境况,这都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所以既不能追求效率而丧失公平,又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损害效率,只有两者兼顾,才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公平而不失效率,有效率而不失公平的理想状态。

我们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把效率绝对化,所以,在制定方针政策时应着力寻找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平衡点。

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1)建立起点公平、机会均等、信息透明的社会制度,为穷人营造平等的致富环境。

2)下大力量削弱权力货币化、打破行业或区域垄断,从根本上遏制体制外收入分配的差距。

3)政府通过制定更多帮助穷人的政策来实现。

 

4)鼓励民间投资,压缩政府主导型投资,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帮助穷人脱贫。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3)荣辱观专题练习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含义及提出的意义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八荣八耻”,即: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在新形势下,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与此同时,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们要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并使之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精神动力。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对分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对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尺。

二、现阶段提出荣辱观的必然性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

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

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第五、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同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4)科技与创新专题练习

(四)科技创新

面临的问题:

    当今世界由于能源、资源短缺问题,环保形势严峻,预防自然灾害和新的流行性疾病、解决人口膨胀、以及我国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缺乏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的知名品牌等一些问题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一些影响。

而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科技创新。

原  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所以加强发展中国家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

我们国家的专利发明主题大多数是科研院所和个人,他们无法独资承担起科技发明的投入,也无法承担起科技发明所具备的一些供销。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大概有80%以上的企业却没有自己的专利,科研院所、个人和企业的错位使大量专利没有办法转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很多染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但是如果不让企业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那么老百姓的创新力再强,也没有办法转化为国家的创造力。

    2)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人才的流动,企业产权的明晰等制度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活动的展开。

对  策: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的科技创新要*以下几方面实现:

    1)逐步建立健全的国家创新体系,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逐步实现关键性科学技术研究目标提供合理的机制和信息。

    2)政府的投入和支持。

明确各级政府的科技投入责任,合理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协调科技资源投入的区域平衡;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实行快速折旧,完善税前扣除制,积极运用税收减免和大力推进增值税。

    3)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链条中来,将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研究与企业资本相结合,以企业为主,反映市场要求,充分利用已经开发的新技术。

    4)确定重点研究领域重点开发一些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增加其附加值的技术。

    5)重视高级人才培养。

    6)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度,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机构,鼓励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外开展紧密的技术合作。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5)奥运志愿者活动专题练习

(五)奥运志愿者活动

存在的问题: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但我国的志愿者活动有许多问题亟待完善。

    1、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

对志愿者活动认识不清、对志愿者的职责不了解、缺乏作为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2、我国志愿者活动发展还不是很活跃,志愿者工作的经验不足。

    3、沟通协调存在困难。

存在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沟通协调。

原因:

    1、因为中国是首次举办奥运会,所以在志愿者的工作方面经验不足在所难免,并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2、奥运会志愿者数量庞大。

预计直接服务于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总数约为7万人,残奥会的志愿者大致需要3万人,两项加起来应该是10万人的规模,如此庞大规模的志愿者,进行组织、沟通和协调必然较为困难,尤其是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沟通协调就更加困难了

    3、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缺乏稳定性。

项目进行时间长,并且主体多元,构成复杂。

在为期3年多的时间里,志愿者的流失在所难免。

另外,大家对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同也存在差异,这也是志愿者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4、我国志愿者活动机制不健全,会成为奥运志愿活动顺利开展的巨大障碍。

首先,志愿服务的规范性程度低,志愿服务具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而且可能危及到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其次,志愿者组织缺乏必要的经费,包括志愿者的活动经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事故补偿费用的处理等等。

对策:

    1、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吸收别国办奥运时在志愿者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尽早做出一些应急工作预案,为未来做好准备。

    2、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政府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合作单位、赞助商、供应商以及其他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到志愿者的工作中来。

    3、北京奥组委将通过表彰奖励和相关保障措施,确保志愿者队伍的相对稳定。

志愿者的激励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激发志愿者的内在热情,保持志愿者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使志愿者获得有价值、令人愉快的工作经历。

主要实施以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为基本依据的普遍激励。

开设志愿者维权热线和心理热线,切实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对做出突出贡献、表现优异的志愿者集体、个人以及志愿服务项目给予特别奖励。

奥运会结束后,开展志愿者评比表彰及纪念活动。

    4、对志愿者进行志愿精神和志愿理念教育,形成普遍认同,从而增强整个组织的凝聚力。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6)服务型政府专题练习

(六)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目前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过多;

(2)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3)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4)公共服务职能弱化;(5)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6)政府应急职能的不完善;(7)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消费者主权地位尚未明确。

(8)权本位、官本位现象严重。

(9)政府“越位”“缺位”和“错位”并存等现象。

原  因:

    首先,是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

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二,中国加入WTO后,WTO规则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转变职能。

我国加入WTO已经五年,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诺,我国政府都必须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行使其管理职能。

严格的WTO规则,迫使我国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职能转变。

    其三,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政府机关的行政,执法能力值得怀疑。

法律体系不够透明、公正。

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识严重。

    最后,我国政府行为存在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过去数十年,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光注意经济、注意GDP是而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医疗卫生和人类的健康问题。

从而出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强。

对    策:

    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根据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一个求真务实、一个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服务到位、廉洁高效、运转灵活的政府。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

    

(1)提升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实现政府行为的民主化;  

    

(2)政府要“放权”,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企业与政府各就其位。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从市场主体以政府为中心转向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

    (3)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政府机关要严格依法办事。

把清法、修法、立法和执法摆在首位,建立一个透明的、统一的、公正的、可预见的法律体系。

    (4)改善政府经济管理的方式,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办公信息化,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搜集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的监督,加大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5)加速政府管理经济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把部分职能让位给各类中介组织。

政府要培育和健全社会中介组织,使其成为承担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者和运行者;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使其成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切入点;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它们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7)突发公共事件专题练习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七)突发公共事件

存在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

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亡、175万人受伤。

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

比如说,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

    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

当此类事件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

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伤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原因:

    我国原有应急措施存在弊端:

    首先,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

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

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其次,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

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最后,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

对策: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3、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4、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5、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6、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8)和谐社会专题练习

(八)和谐社会

问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六大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目前,我国存在五大不和谐和、不公平因素:

第一,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带来贫富之间的冲突;第二,由于劳动关系失衡导致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带来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三,由于城乡发展失衡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化,带来城乡之间的冲突;第四,由于地区发展失衡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化,引起地区之间的冲突;第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值观扭曲,引发道德滑坡现象。

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

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