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0065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说明:

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l页至第5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u64Cl35.5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实验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

A.在pH=1的无色溶液中:

SO42-、Cu2+、Na+、Cl-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

K+、Na+、Cl-、HCO3-

C.有Fe3+存在的溶液中:

CO32-、NH4+、SO42-、C1-

D.在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

Na+、K+、S2-、CO32-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一部分。

短周期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Z单质可在空气中燃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B.Y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烧碱溶液

C.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D.Z、W分别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前者的半径较大

4.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产生C12最多的是

A.MnO2B.KClO3C.KMnO4D.Ca(ClO)2

5.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C12,则C可能为FeCl3

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Cl3

C.若X为O2,则A可为硫化氢

D.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可能为CO2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8gD2O含有电子数为10NA

B.常温下,4.6g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D.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7.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2SO2+O2

2SO3△H=-196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B.a+c=196C.2p2<p3D.a1+a3

8.青铜器的制造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

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各电极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负极c被氧化

B.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十Cl-===Cu2(OH)3Cl↓

C.若生成2.145gCu2(OH)3Cl,则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氧气体积为0.448L

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去除铝表面的氧化膜:

A12O3+2OH-+3H2O==2+H2↑

B.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H++SO42-十Ba2++OH-===BaSO4↓+H2O

C.NH4Cl溶液的水解:

NH4++H2O

NH3·H2O+H+

D.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

2A13++3CO32-+3H2O===2Al(OH)3↓+3CO2↑

10.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l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L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

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11.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烧杯A中发生反应:

3Cu+8HNO3===3Cu(NO3)2+2NO↑+4H2O

B.红棕色气体消失只与NO2和烧杯C中的KI发生反应有关

C.烧杯C中溶液变蓝只与NO2和C中溶液发生反应有关

D.若将铜片换成铁片,则C中的液体也可能变蓝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HSO4溶液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

c

B.室温下向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

不变

C.0.2mol/LHCl溶液与等体积0.05mol/L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l

D.0.2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H2CO3)=c(CO32-)+c(OH-)

1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NO3-物质的量为0.4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5mo1.L-1

1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C.在1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内N2减少了1mol,因此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0.1mol/(L·min)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l5.图像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SO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molMgCl·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3表示分别稀释1mL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100mL

D.图4表示平衡2NO2(g)

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

16.室温时,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一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B一定是弱酸

B.在x点,c(A-)=c(B-)

C.稀释前由水电离出的c(H+),HB溶液是HA溶液的10倍

D.取x点时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HA溶液的体积一定小于HB溶液的体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请将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17.(14分)天然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CO2(g)+4H2(g)

CH4(g)+2H2O(g)△H=-162kJ·mol-1。

其他条件相同,实验测得在T1和P1与T2和P2条件下该反应的H2平衡转化率相同,若T1>T2、则P1__P2(填“>”“<”或“=”),平衡常数K1________K2(填“>”“<”或“=”)。

(2)另一合成CH4的原理:

CO(g)+3H2(g)

CH4(g)+H2O(g)。

某温度时将0.1molCO和0.3molH2充入10L的密闭容器内,10min时达平衡。

测得10min内v(CO)=0.0009mol·L-1·min-1,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mol-2·L2。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乙池中盛有1L1mol·L-1CuSO4溶液。

a电极通入的气体为CH4,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电极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内乙池中溶液的pH由2变为1,则在这段时间内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

18.(12分)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

 

则方法I发生的反应:

2CuO(s)+C(s)===Cu2O(s)+CO(g)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ol-1.

(2)工业上很少用方法I制取Cu2O,是由于方法I反应条件不易控制,若控温不当,会降低Cu2O产率,请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II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III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来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电极反应式: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I和方法III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H2O(g)

2H2(g)+O2(g)△H>0,水蒸气的浓度(mol/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实验的温度:

T2

b.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5mol/(L·min)

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Cu2O催化效率高

d.实验①、②、③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

K1=K2<K3

19.(11分)氨气常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1)下图是当反应器中按,c(N2):

c(H2)=1:

3投料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NH3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加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C.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___________。

(2)工业制硫酸的尾气中含较多的SO2,为防止污染空气,回收利用SO2,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

当氨水中所含氨的物质的量为3mol,吸收标准状况下44.8LSO2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及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