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61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讲座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地球的运动规律是各地高考题中的一个必考的考点。

下面

笔者通过实例,归纳出命题者常用的一些规律进行命题的方式,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克服典型的错误。

命题规律

地球的运动规律主要包括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公转的运动规

律,其主要表现为日期的变更规律、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等。

这些规律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如时差换算、

居民楼采光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是高考频繁考查

的考点之一。

热点预测

结合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分析,预测今后高考在本热点中命

题的角度如下:

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如7>2014巴西世界杯、我国“神

舟”系列的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射等材料,结合光

照图综合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

季节的判断。

2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室内光照及遮阳等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高考试题对这一部分能力点的考查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

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为主,注意考查变式训练图的能力、空

间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规律总结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空间变化规律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总是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

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

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

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值;南半球相反。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终年昼夜

平分。

如下图所示:

2.时间变化规律

除赤道外,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总是由夏至日的昼长最大

值变化到冬至日昼长的最小值,然后又由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

南北极点有半年极昼或极夜,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或

极夜,北极圈至北极点或南极圈至南极点,纬度越高,极昼极夜

的天数越长,如下图:

二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即太阳光线和地面的交角,一天中不同时刻

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如下图,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太阳高度

小于0为夜,太阳高度等于0时为日出或日落。

2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晨

昏圈上为零。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①极点

极点地区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无变化,其

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零度。

刚好出

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

度最小值为0;其他极昼地区该日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

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纬度。

某地某日刚好出现极昼,则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

射点纬度的2倍。

③赤道: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和为90°。

2.正午太阳高度

1分布规律

①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如下表所示:

②季节分布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要明确两个纬度?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

据以下公式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

3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

归线至极点之间地区为46°52′。

3.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应用

1确定纬度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之间的纬度差,

同理,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知道当地的正午太

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

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并进而判

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2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

地的地方时是12时。

3确定房屋的朝向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为了获得更充

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

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

坐南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5计算楼距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

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解题关键是

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

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如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等于h?

cotH。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

hcotH。

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

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

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

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

余角。

如下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

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

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

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8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阳光照进屋内面积的大小

一年中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向南窗户,在冬至日时正午太

阳高度达全年最小正午阳光照进屋内的面积达全年最大;在夏

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正午阳光照进屋内的面积达全

年最小。

针对训练

1.[2014?

金考卷]下图为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变化

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地在P地的东南方向

B.M地在P地的西北方向

C.M地在P地的东北方向

D.M地在P地的西南方向

2关于M、P两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两地同一时刻日落

B.两地同在西半球、北半球

C.两地区时相同

D.两地的自转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解析:

第1问,根据“6月某日”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

线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由图中该日M地的昼长大于12小

时可知其位于北半球,而P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则其位于南半

球;再根据M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于北京时间12时可知M地位于

120°E经线上,由P地最大太阳高度出现于北京时间14时可知P地

位于90°E经线上;从而可判断出M地在P地的东北方向。

C选项

正确。

第2问,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M、P两地都于北京时间

19时日落,即两地同一时刻日落。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两地都在东

半球,但M地在北半球、P地在南半球;M地区时比P地区时早

两小时;读图可知,M地昼长14小时,P地昼长10小时,故两地的纬

度值相同,因此线速度和角速度都相同。

A选项正确。

答案:

1C2A2.如下图所示,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划在一幢

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

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

新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

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并考查学生应用地

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第1题,该地

位于36°34′N,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小值,原楼的楼影最长,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H

=90°-纬差纬差=36°34′+23°26′,即H=30°。

根据三角函数

关系,两楼间最小距离x=20cot30°≈34.64≈34.7m。

第2题,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变大,据公式关系可判

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楼影变长,楼距应增大。

答案:

134.7m2间隔应增大。

3.读遮阳设施设计示意图,完成1~2题。

1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则低热期时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丰收时节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京的昼长大于银川的昼长

2假如图示装置位于悉尼,则过热期应是

A.3月B.6月

C.9月D.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