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051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docx

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训练卷二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生物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主要来自

A.父方的染色体B.母方的染色体

C.精子D.卵细胞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自始至终都有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加倍和中心粒倍增发生在同一时期

D.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二倍

3.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B.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5.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B.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

7.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核DNA含量—定不同的是

①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③卵原细胞和卵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⑤体细胞和极体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D.②④

8.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的分离一般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9.下列对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遗传行为,概括准确的是

A.一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各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

10.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1.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基因A、a与B、b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2种精细胞

C.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C或abc

D.该个体与另一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9∶3∶3∶1

12.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13.下列不属于科学家提出“遗传染色体学说”的依据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基因和染色体在细胞中都是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C.基因和染色体都可以发生可遗传变异

D.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都会发生分离和自由组合

1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红眼和白眼)的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的假说。

如图所示为果蝇眼色杂交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通过观察蝗虫细胞的染色体变化规律,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的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C.若让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性别

D.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具有隔代遗传和白眼雄果蝇少于白眼雌果蝇的特点

15.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

R∶r=1∶1精子:

R∶r=3∶1

B.卵细胞:

R∶r=3∶1精子:

R∶r=3∶1

C.卵细胞:

R∶r=3∶1精子:

R∶r=1∶1

D.卵细胞:

R∶r=1∶1精子:

R∶r=1∶1

16.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②原核生物③无性生殖④有性生殖⑤细胞质基因⑥细胞核基因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⑥D.①③⑤

17.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非等位基因

B.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同时含有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C.基因cn、cl、v、w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D.该果蝇的成熟生殖细胞中,不能同时出现基因cn、cl、v、w

18.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其遗传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都不符合分离定律

C.人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女儿

D.在人的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

19.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如图为某动物的性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该动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Ⅰ片段和Ⅱ-2片段都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C.该动物种群中,Ⅰ片段和Ⅱ-2片段都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别

20.某男孩患红绿色盲,其祖父也是色盲,其余人员如父母、外祖父母、祖母均正常,那么该男孩的色盲基因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B.外祖父→母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D.外祖母→母亲→男孩

21.某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且男患者不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发病率男女相当B.女患者所生儿子不育的概率为1

C.男患者的双亲均表现为正常D.男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2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人类的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故性别决定的时间为男性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

C.人类位于X和Y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3.若图中III6与患同种遗传病女性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A.1/6B.1/4C.1/3D.1/8

24.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25.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

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

B.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C.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和ZLmZL

D.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6.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理过程,通过减数分裂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1)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_______时期。

若只考虑非同源染色体是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种。

一个女孩有23条染色体与其奶奶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同时产生了极体,极体最终会退化消失,极体产生的意义是(_______),保证了卵细胞既大,遗传物质又是体细胞的一半。

A.与卵细胞均分染色体,不均分细胞质

B.与卵细胞均分细胞质,不均分染色体

C.与卵细胞均分染色体,也均分细胞质

D.与卵细胞不均分染色体,也不均分细胞质

(3)如果有一个AaXX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AaaX的极体,则这次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7.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

(5)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在图2的细胞类型__________中体现。

28.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

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29.菠菜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现有抗霜抗干叶病和不抗霜抗干叶病两个菠菜品种。

已知抗霜与不抗霜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显隐性基因);抗干叶病与不抗干叶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用B、b表示显隐性基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以抗霜抗干叶病植株为父本,不抗霜抗干叶病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如下:

不抗霜抗干叶病

不抗霜不抗干叶病

抗霜抗干叶病

抗霜不抗干叶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