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中国地理历年真题.docx
《专插本中国地理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插本中国地理历年真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插本中国地理历年真题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
⏹一、单选题
⏹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B)
⏹A、喜马拉雅山脉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D、秦岭山脉
⏹2、在下列分区中,经济相对最发达的区域是(D)
⏹A、西北区B、东北区C、西南区D、长江中下游区
⏹3、中国季风与印度季风比较(D)
⏹A、中国季风冬季风强而夏季风弱,印度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B、中国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印度季风夏季风弱而冬季风强。
⏹C、中国季风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印度季风冬夏季风都比较弱。
⏹D、中国季风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印度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
⏹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路游览的旅游景点是(D)
⏹A、避暑山庄、泰山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D、秦岭兵马俑、龙门石窟
⏹5、全国最大的港口是(C)
⏹A、香港B、大连C、上海D、厦门
⏹6、河南省位于(C)
⏹A、东北区B、东南区C、华北区D、西北区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C)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云南高原又有“红色高原”之称,其中中生代红色岩系主要分布在(C)
⏹A、滇西B、滇中C、滇东路南一带D、滇北
⏹
⏹9、本区棉田面积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45%以上,素有“棉海”之称的我国重要的棉
⏹花基地是(C)
⏹A、长江中下游地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D、西南地区
⏹10、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B)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B、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C、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11、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河流是(A)
⏹A、长江B、珠江C、黄河D、雅鲁藏布江
⏹12、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的为(D)
⏹A、香港特区B、江苏省C、青海省D、澳门特区
⏹13、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特点是(C)
⏹A、新疆地区都是干旱区B、湿润地区只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
⏹C、甘肃跨四个干湿地区D、黄河中下游都是半湿润地区
⏹14、江西省的简称是(A)
⏹A、赣B、陇C、桂D、黔
⏹15、西北旅游地理区的发展,应以哪些内容为主题(书本243旅游业是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全符合的只有B)(B)
⏹A、戈壁沙漠、森林雪山、文化古迹B、戈壁沙漠、古都古迹、民族风情
⏹C、森林狩猎、绿洲草原、民族风情D、文化古迹、山水风光、绿洲草原
⏹16、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指挥中心是(B)
⏹A、南京B、北京C、广州D、上海
⏹17、华南地区降水的分布,大致规律是(B)
⏹A、沿海、岛屿多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
⏹B、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
⏹C、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多于山地,背风坡少于迎风坡
⏹D、沿海、岛屿少于内陆,平原少于山地,迎风坡少于背风坡
⏹18、我国的疆域辽阔,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多少个?
(C)
⏹A、10B、13C、15D、12
⏹19、关于藏北高原的范围和自然地理现象(C)
⏹A、南起喜马拉雅山和唐古拉山B、青海湖与纳木错胡位于藏北高原
⏹C、水系稀疏,河流短小,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
⏹D、为全国冰雹出现最多的地方,但大风日数少,风季持续时间短
⏹
⏹20、根据邓小平同志设计,80年代开放沿海特区,90年代初实施(B)
⏹A、长江发展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海洋大开发战略D、持续发展战略
⏹21、向有“天府之国”美誉的盆地为(D)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D、四川盆地
⏹22、关于我国下列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长城以北为冬小麦产区B、长城以南为春小麦产区
⏹C、甜菜和春小麦的产区基本一致D、亚麻主要产于热带地区
⏹
⏹23、秦岭~淮河以北与以南地区秋温与春温比较(C)
⏹A、北部秋温低于春温,南部春温高于秋温。
⏹B、北部秋温高于春温,南部秋温低于春温。
⏹C、北部秋温低于春温,南部秋温高于春温。
⏹D、北部秋温高于春温,南部春温低于秋温。
⏹24、“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哪儿的自然特色(C)
⏹A、黄土高原B、云南高原C、贵州高原D、青藏高原
⏹25、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B)
⏹A、上海与江苏B、香港与澳门C、河南与山东D、浙江与安徽
⏹
⏹26、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经向过渡性的区域是(D)
⏹A、长江中下游区B、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区
⏹27、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形成原因是(A)
⏹A、环境湿冷B、古气候因素C、人类活动的因素D、海拔因素
⏹
⏹28、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B
A、泰山B、玉山C、黄山D、五指山
⏹29、内蒙古地区阴山以南部分与属于暖温带的华北平原北半部纬度相当,但前者气温低、积温少,主要原因是(C)
⏹A、前者海拔较低。
B、前者有阴山阻挡了西来的寒潮。
⏹C、前者的海拔比后者高。
D、后者的海拔高。
⏹30、西北地区的外流流域的河流是(C)
⏹A、塔里木河B、玛纳斯河C、额尔齐斯河D、弱水
⏹
⏹31、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A)
⏹A、捕捞过度,传统渔业资源衰退B、缺乏规划管理
⏹C、海洋环境污染加剧D、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突出
⏹
⏹32、青藏高原创世界最高农业种植上限纪录的主要原因是:
(D)
⏹A、人类农业活动向高寒区扩展。
⏹B、地处低纬度,太阳辐射强。
⏹C、地势高,空气稀薄,含尘量少,透明度好,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D、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
⏹二、填空题
⏹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人口众多的大国。
⏹2、北京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首都优势、经济优势、信息、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旅游优势。
⏹3、东南区中,闽粤琼三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发达。
⏹4、中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表现在:
长江、珠江、浙闽、台湾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0%,而耕地仅占全国的40%;北方河流水量占全国20%,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0%。
⏹5、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6、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表结构以山地高原为主体。
⏹7、青藏高原向来有世界屋脊之称;总的气候特征是高寒干旱。
⏹8、长江中下游区居中国经济腾飞的龙头地位,是我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9、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
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10、铁路承担省际,长途客运的主力,在内河航运中,长江是我国东西长途客运集中的航线。
而货物运输即出现水运,铁路,公路并重的局面。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
⏹二、填空题
⏹11、东北区的地表结构,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丘陵地;最内是广阔的平原。
⏹1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通过我国的省区简称是云桂、粤台。
⏹13、京津唐经济核心区形成的基本条件可以概括为优越的区位、首都北京的作用、港口与资源条件、发达的交通网。
⏹14、长江中下游区的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长江沿岸处于我国经济网络的轴心位置,其经济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5、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为典型的红色高原;滇东、贵州高原
喀斯特地貌发育。
⏹16、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
⏹17、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
⏹括:
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
⏹18、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的特征。
⏹19、晋陕内蒙古区以其巨大的矿产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20、我国的四大直辖市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1、既不临海也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
⏹22、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23、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的高原、盆地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四川盆
地、塔里木盆地。
⏹24、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
⏹25、南水北调是以长江水北调为主要目标,解决华北和西北缺水问题。
⏹26、“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1978年确定兴建的一项跨世纪,跨地区的大
型生态工程,其范围东起黑龙江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7、我国城市以交通为指向,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
⏹28、我国石油工业应采取的布局方针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强海上油气开发,海陆并举。
⏹29、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
⏹30、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高原、山地,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高原、盆地,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平原、丘陵、低山。
⏹三、简答题
⏹1、晋陕内蒙区的地理概况
⏹一、山地与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二、季风边缘与自然气候地带的南北更替,晋陕内蒙古区是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南北跨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四个温度带;东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
⏹
⏹
⏹2、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征。
⏹人口因子、经济因子、政治性组织、政治体制及其它政治性因素、
⏹
⏹3、目前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哪些问题?
应
如何解决?
(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
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
(四)中国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一方面需要开源,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河川径流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提倡节约用水,降低工业和农田灌溉的用水定额。
此外,还需加强污水处理。
⏹4、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发展条件
⏹
(1)优越的区位条件:
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
(2)良好的空间资源:
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3)投资环境优越:
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
上海、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4)人力资源丰富:
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6)市场容量大。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
⏹
⏹5、中国气候有哪四个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
⏹
⏹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
⏹
⏹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
⏹
⏹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
⏹
⏹6、为什么华南热量条件最丰富,但粮食作物单位面
积产量并不是全国最高?
1,地貌:
低山丘陵为主,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范化;
2土壤:
属砖红壤到黄壤,肥力较低;
3气候:
年均温较高,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植物生长期短,营养物质积累较少;
4气象:
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成熟期时正是台风灾害在华南频发期,影响产量。
⏹7、中国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加深。
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
⏹8、解决华北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
⏹1、节约用水
⏹2、南水北调增加可供水量
⏹3、完善现有水利设施,提高供水能力
⏹4、提高储备淡水资源的科技能力
⏹
⏹9、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势?
⏹
(一)类型多,分布广
⏹
(二)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互相映衬
⏹(四)风景奇特,历史悠久,观赏内容丰富
⏹(五)地方特色鲜明,分布集中
⏹
⏹10、中国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
⏹1、东部区季风典型化
⏹2、西北区干旱化
⏹3、青藏高原寒旱化
⏹
⏹11、解决长江中下游洪涝问题的综合整治措施
⏹
(1)结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
调整水利系统工程,适应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后长江中下游水利系统的变化。
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
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行洪能力。
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沙石。
⏹
(2)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和海堤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和抗御风暴潮的能力。
⏹
⏹12、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1、山地盆地高原相间分布的地貌特征
⏹2、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干旱少雨、多风沙和辐射强度高的气候特征
⏹3、平均河网密度偏小、补给形式多样化和冰雪融水补给比重大、径流深值整体偏低且地域差异显著、径流季节分配不平衡、除陇南外,西北区河流都有或长或短的结冰期的水文特征
⏹
⏹13、黄河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其主要措施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措施:
上游修建水利枢纽,防洪排浑蓄清;中游保持水土,治理中小流域,减少水土流失;下游整治河道与河口
⏹
⏹14、四川盆地自然地理特点
⏹1、盆地内部中生界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
⏹2、地貌分异显著,西为平原,北有低山、丘陵,东为平行岭谷。
⏹3、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但日照少
⏹4、降水量丰富
⏹5、河网密集,河流众多
⏹
⏹15、如何才能防止内蒙古的草场退化?
⏹1、退耕还草
⏹2、改变逐水草而生的游牧形式,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
⏹3、防治虫鼠灾害
⏹4、限制养殖草食性动物的数量
⏹5、采用轮耕轮牧制度
⏹6、人工增肥等方式培养草场
⏹
⏹16、东南地区资源环境的特点
⏹一、以热带、南亚热带气候为主体,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
⏹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三、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四、水资源丰富
⏹五、海洋资源:
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
⏹六、能源、原材料矿短缺
⏹
⏹17、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农业评价
1、大部分地方属于中温带气候,气温南北差异显著,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东多西少。
具有寒冷干燥而漫长的冬季,温暖湿润而短促的夏季,热量不足,并且年际波动较大,冻害平均3~4年发生一次,相比而言,北部和山区受害程度严重
2、本区是全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之一,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土壤肥沃,开发条件优良,质量较好,肥力较高。
3、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商品粮生产基地(日照充足,光合作用潜力大,夏季普遍高温,并且雨热同季。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一熟制(南部为两年三熟)作物种植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比重大、大农业结构完整、农林牧渔业俱全、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性
4、农业开发上存在有与生态不协调的问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8、中国近海渔场水产资源丰富的原因
⏹1、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
⏹2、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
⏹3、海洋环境类型多,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
⏹
⏹19、如何开发利用青藏地区的光能资源?
⏹1、在合适的地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利用光能发电
⏹2、发展一些适宜的种植业,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
⏹3、利用光能晒盐及其他东西等
⏹4、鼓励民众在生活中使用太阳能器具
⏹
⏹20、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
(一)地势特征:
地势高,高差巨大,地表起伏度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二)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各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不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
秦岭-淮河一线
⏹地理意义
⏹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气温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区域界限
⏹1、地理分区上: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
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
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
⏹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
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
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
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
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
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
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农业)的
⏹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14、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
⏹最重要的: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较重要的:
宜宾、泸州、万州、宜昌、荆州、黄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镇江、南通
⏹四、读图题
⏹4、熟悉全国各省(区)轮廓特征、主要城市、矿产和铁路干线分布特点,读图回答问题。
《中国地理》复习思考题
⏹五、论述题
⏹1、试述黄土高原整治的必要性。
⏹2、分析长江中下游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分析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4、黄河为患,症结何在?
应如何治理?
⏹5、论京津唐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对渤海湾地区经
济开发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何重要意义?
⏹7、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开发的影响。
⏹8、评述中国矿产资源结构与开发。
⏹9、举例说明沿海滩涂围垦的利与弊。
⏹10、你所在地近期进行了哪些主要国土开发与整治?
有何积极或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