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94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doc吴丽红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也是为后续学习乘除法中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实际应用作铺垫。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此基础上教材以启发引导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意识,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同时还具备提出简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基本上能正确运用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对于“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的算式,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另外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类算式,准确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困难,比如:

运算顺序不准确、书写不规范、脱式计算得数不准确、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没有看清楚不认真等。

三、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出混合算式的过程,理解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意义和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3.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合理性以及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混合运算(两步),激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五、课时安排

11课时

1.小熊购物2课时

2.买文具2课时

3.过河2课时

4.练习一1课时

5.单元测试2课时

6.试卷讲评2课时

课后回忆

 

课后回忆

混合运算

第1课时小熊购物

(一)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创设超市情境。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

谈话引入:

今天,小熊胖胖和壮壮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超市买些东西。

2.学生寻找数学信息。

师: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3.提问题并解答。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设计意图:

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二、趣中探索,培养情趣。

(一)探索小熊胖胖的问题:

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1.课件出示小熊的问题。

(1)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

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2.学生独立解答。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师板书相应的算式。

①3×4=12(元),12+6=18(元)(让学生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②3+3+3+3+6=18(元)

③3×4+6=18(元)6+3×4=18(元)

(如若学生没有列出第③个算式,则引导学生把第①种方法中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

师:

开动脑筋想一想:

这两个算式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答:

小熊胖胖应付18元。

5.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

师:

现在我们观察一下: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一个算式中含有几种运算?

(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它属于混合运算。

(板书:

混合运算)

(2)说一说:

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用横线画出先算的)

课件展示:

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

3×4+66+3×4

=12+6=6+12

=18(元)=18(元)

7.即时练习:

5×3+49+7×5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自己的发现,逐步的体会,自然的探究出乘加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了脱式计算书写格式后,及时巩固所学,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的1、2、5题

第1题.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第2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第5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集体交流订正。

4、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集体交流(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5、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

3×4+6

12+6=18(元)=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学反思:

课后回忆

第2课时小熊购物

(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的试一试及第4页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

谈话引入:

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读图,找到图中的数学信息。

说出商店饼干每包4元。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小熊壮壮拿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怎样列算式?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作为答辩人对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接受其他同学提问。

(1)每一个算式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2)混合运算的算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为什么?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3.如何计算。

(1)你知道这个算式解决什么问题吗?

7×3+530-4×57+6×2

(2)讨论:

在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如果给你20元钱,你准备买什么?

你还能提出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家解决。

(4)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练习

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再算一算。

20-2×75×3+44×6-20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2)看图找到题目中的数据,再根据理解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根据理解进行脱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有减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5、作业

第4页的第3、6题。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二)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第3课时买文具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第6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

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1.提问:

“原价每本3元”、“现价每本5元”和“现价5本10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1.提出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后,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1)方法一:

在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表示的意思,再引导他们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表示;还可以怎样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2)方法二:

让学生对应图示,说说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3)方法三:

结合情境说说思考的过程,以及每部分的实际含义。

3.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1.出示: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

3.独立解决

4.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

为什么先算10÷5,为什么3-要写在10÷5前面?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么?

5.集体计算3-10÷5。

三、讨论总结

哪种做法对?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合适的方法判断算式的正误。

适时追问:

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

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

你有没有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引导学生总结:

除加、除减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不参加运算的部分照抄,保证等号两边相等。

四、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第2题。

5、作业

课后练习第1、3题。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分步:

10÷5=2(元)综合:

3-10÷5

3-2=1(元)=3-2

=1(元)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第4课时买文具

(二)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除加、除减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观察情境图。

提问:

“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一:

1.提出问题(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后,引导学生理解,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从情境中选择哪些信息可以解决问题。

2.要求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

3.讨论交流,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怎样列算式?

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4.怎样书写呢?

有除法又有减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解决问题二:

1.结合上面的情境说一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2.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即“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花了多少元?

3.再次体验运算顺序,根据算式说说每部分的实际意义,并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3题、第4题。

四、总结

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师生小结:

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板书设计:

买文具

(二)

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第5课时过河

(一)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园游玩,他们要租船到河的对岸去,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2.出示主题图,请同学提出问题。

仔细看图,找到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

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9人。

至少需要几只船?

二、探究新知

1.问题:

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几只船?

2.解决问题:

独立列算式。

想要先求出男女生总人数是多少,再计算需要几只船。

3.全班汇报。

(1)29+25=54(人)54÷9=5(只)

(2)(29+25)÷9

(3)29+25÷9

4.这样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请小括号来帮忙:

(29+25)÷9才能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5.在混合运算的算式中,一般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话,就先算括号里的。

6.提出问题: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你会做吗?

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

小组讨论: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有25个苹果,吃了4个后,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平均每盘放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这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交流汇报。

全班汇报。

师板书:

(25-4)÷3

=21÷3

=7(个)

2.超市的苹果和橘子都卖2元钱1斤,妈妈买了3斤苹果,4斤桔子,共花了多少元?

3×2+4×2

=6+8

=14(元)

或2×(3+4)

=2×7

=14(元)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算一算(小组比赛)

(24+25)÷7(30-16)÷2

(100-75)÷5(90-87)×9

四、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五、作业

教材第9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过河

分步:

29+25=54(元)综合:

(29+25)÷9

54÷9=5(元)=54÷9

=6(元)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教学反思:

 

第6课时过河

(二)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小括号纸板、计算评比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限乘”是什么意思?

“限乘”即大客车最多能坐46位乘客,面包车最多能坐8位乘客。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画图列式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结合情境解释自己的算法,总结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结合情境讨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算顺序。

(4)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观察情境图。

结合实例说说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第3、4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4、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5、作业

课后练习第5、6题。

板书设计:

过河

(二)

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对于一些问题在计算时没有小括号行不行?

 

第7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来解决,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对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括号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计算乘加、乘减或除加、除减的问题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思考并回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在计算带小括号的问题时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二、练习巩固

教材11页、12页练习一

1.说一说,算一算。

要让学生边画图边列算式,比如第一小题先将4个5圈起来写出5×4,然后在加6。

2、3计算并回答问题

先画图,再列式,最后列脱式计算。

先独立计算,回答问题。

4.赢1场得3分,平1场得1分,星星足球队赢了4场,平了3场,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

引导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

然后根据题意画图或直接列式计算。

(读题并分析题意:

知道星星足球队的分数由两部分组成:

取胜场次的得分和平局场次的得分。

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得分。

5.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几倍?

(1)复习倍的意思?

谁是谁的几倍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先求出白天鹅的只数,再列式计算。

(3)提醒倍的问题不加单位名称。

6.动物游乐园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小狗和小猴一共能坐满几节车厢?

(3)结合情境说说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算一算。

3×6-448÷(8-2)

四、游戏巩固

玩“24点”游戏。

游戏时4人一组,每人分得同样多的扑克牌,游戏开始后,每人从手里的扑克牌里任选一张,4个人就有4张牌,借助加减混合四则运算,可以运用小括号,用牌上的4个数凑出24,谁先凑出这4张牌就归谁,游戏结束时谁手中的牌多,谁就获胜。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测试(两课时)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一课时)

讲评内容:

第一单元试卷。

讲评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和解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

第2题算一算的第1小题,判断题第3题,填一填第5题,

讲评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情况

根据本次考试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困生提出下阶段要求。

二、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三、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看图列式计算2.算一算3.连一连4.填一填5.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和连一连学生掌握还不错.

2.算一算,学生出错的较多的是第1题,7+3×8学生先算了加法。

3.3.判断第3小题错的多。

4.4.填一填的第5小题学生要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5.5.解决问题第6题出现了错误率较高。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四、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课堂练习

投影呈现相应的娇正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考试你想说什么?

今后要注意什么?

要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七、作业:

订正试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一、单元教材分析:

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用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二年级已学过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二年级学习时,主要是通过不同位置观察直观物体,描述所看到图形的不同形状。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搭一搭”的活动,让学生根据一些指令,想象所搭立体图形的形状,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课时安排(共计6课时)

1.看一看

(一)1课时

2.看一看

(二)1课时

3.第二单元测试2课时

4.试卷讲评2课时

 

第1课时看一看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实物、学生从家中带的小动物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

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置?

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的?

(观察情境图,说出淘气、笑笑、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投票箱。

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观察;妙站在右前方对着箱子的一个角观察。

二、探究新课

1.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

连一连。

独立观察三幅图,思考和判断并连线。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组织集体交流:

这三幅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