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97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主题:

珍爱我们的家园

一、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述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情感。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

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资源的现象,一方面启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了铺垫,通过以“珍惜资源”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活动,以及针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或根据漫画写环保故事的习作练习,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

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图,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

2.重点探究关键句,深入感悟“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的主旨。

3.个性品读,交流感悟,让学生培养个性化阅读的习惯。

4.辨析讨论,品味语言,对科学小品文有较完整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学方法:

以文字信息为媒,以品读交流为主,以导向生活结束,从而入情入境。

展开想象,积累语言,指导行动。

教学准备:

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

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5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6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

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

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

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

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

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

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

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

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

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

很有感染力、号召力。

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

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

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具体特点人类破坏行为造成后果

教学反思:

 

 

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中国国情设例,再设悬念,激发兴趣。

2.速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共鸣。

3.跳读课文,探究关键内容,在对比中加深印象,深化认识。

4.回顾全文,分析写法,体会效果,指导自己的写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方法:

对比中阅读,交流中碰撞,合作中探究,联想中拓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

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

鹿

过渡: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

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

指名读句子: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

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

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

“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它想毁灭自己吗?

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板书设计:

14*鹿和狼的故事

事   例                            

人类(  罗斯福)护鹿——屠狼——鹿增——林毁——鹿亡

道理--------尊重        自然规律

教学反思: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2.探究神圣,理解感情,引发共鸣。

3.领略神圣,品读语段,感悟想象。

4.深化神圣,联系生活,引导行为。

5.回味神圣,配乐诵读,升华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2.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情感,并懂得要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