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拙政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00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 拙政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论文 拙政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论文 拙政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论文 拙政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论文 拙政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 拙政园.docx

《论文 拙政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 拙政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 拙政园.docx

论文拙政园

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

摘要

近几年来,“智慧景区”建设成为我国景区发展的未来之路,但是在“智慧景区”建设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后续资金的缺乏、相关技术的缺乏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等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我国智慧景区的进一步调查,探讨了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着的问题,重点提出了进一步进行智慧景区建设的相关措施。

其中将苏州拙政园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且提出了将苏州拙政园打造成为智慧景区的建设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智慧景区;未来效应;营销策略

 

Onthethoughtsofsome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ofChinesewisdomscenicspot

——ToSuzhouhumbleadministratorgardenasanexample

Abstract

Inrecentyears,the"wisdomofthescenic"isbecominganewstyleoftourismactivityconcerningChina'sscenicspotsinfuture.However,therearesomeproblemsaboutitsuchaslackoffollow-onfunds,weakinformationtechnology,lowintegrationbetweendifferentsystemsandlackofuniformstandard.Thisarticlemakesthefurtherinvestigationregardingthe"wisdomofthescenic"andinvestigatesitsdevelopingstatusquoandproblems,soastotakemeasurestoaddresstheseproblemsaccordingly.Lastly,wecangetsomethoughtsandrecommendationtomaketheHumbleAdministrator'sconstructionofSuzhouawisdomscenicthroughtheexample:

TheHumbleAdministrator'sGardenofSuzhou.

Keywordswisdomscenicspot;futureeffects;marketingstrategy

 

目录

1绪论1

1.1智慧景区的概念及特点1

1.1.1智慧景区的概念1

1.1.2智慧景区的特点1

1.2研究内容2

1.3研究方法2

1.3.1文献研究法2

1.3.2个案研究法2

1.3.3SWOT分析研究法2

1.4研究意义3

2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现状4

2.1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现状4

2.1.1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监管体系初步建成4

2.1.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中央数据库建设初步成效4

2.1.3重点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4

2.1.4现代高新技术得到迅速应用6

3我国智慧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7

3.1数字化和智慧化区分不清7

3.2智慧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7

3.3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支撑7

3.4后续资本不足8

3.5不同系统之间的集合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8

3.6盲目跟风导致资源浪费8

3.7信息更新和维护动力不足,难以实现与游客的及时互动8

3.8在线网络缺乏电子商务功能8

4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的主要对策10

4.1构建景区的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和加强危机管理意识10

4.1.1构建学习型组织10

4.1.2建立战略联盟10

4.1.3具备危机管理意识10

4.2游客社区的建设11

4.3加强智慧景区与智慧城市互联互通12

4.4扩宽景区的宣传营销12

4.4.13D虚拟旅游景区的营销方式12

4.4.2景区演艺营销方式14

4.5加强景区定量分析,突出智慧的管理与服务14

4.6我国智慧景区建设方案的预测价值16

4.6.1景区品牌效应为产品多元化提供智力支持16

4.6.2景区人性化建设促进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实现16

4.6.3智慧交通体系建设推动景区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16

4.6.4景区在线虚拟体验智慧化也将成为景区吸引物17

4.6.5景区在线虚拟体验提升景区资源边际效益17

4.7苏州拙政园智慧景区的未来预测17

4.7.1苏州拙政园智慧景区建设的SWOT分析17

4.7.2苏州拙政园打造成智慧景区的建设建议19

4.7.3苏州智慧拙政园的未来效益21

结论22

致谢23

参考文献24

附录A外文参考文献(译文)25

附录B外文参考文献(原文)29

1绪论

1.1智慧景区的概念及特点

1.1.1智慧景区的概念

2006年,美国人举行了智慧旅游的实验,他们在山谷中引入了一个名叫“腕带”的系统——RFID(无线射频识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能够用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商店、餐厅、水疗中心,游客只需要在消费的过程中用“腕”触摸一下就可以达到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项技术已开始落后,智慧旅游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

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总结出了智慧景区的涵义。

大范围上的“智慧景区”是科学管理理论与当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高度荟萃,完成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低耗能的智慧运营景区。

小范围上的“智慧景区”是指可以改善和提升“数字化景区”,从而实现智能化操作和可视化管理,对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此中,小范围的“智慧景区”主要强调技术成分,大范围的“智慧景区”不但强调技术成分,还需要强调管理成分。

可以说智慧景区不光普遍选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慧、数据开采、交际汇集、学问办理等技术工具,也非常看重用户介入和以人为第一。

本文所讲的智慧景区主要是指大范围上的智慧景区,主要涉及到景区的管理数字化、旅客办事智能化、操纵技术信息化等方面,将旅游变为可视化旅游,游客在家里和旅行中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旅游目的地情况,也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旅游信息,便捷地优化旅游线路。

单一地说,“智慧景区”便是实现旅客与网络的及时互动,让游程准备进入“触摸时期”,让景区进入“智慧时期”。

1.1.2智慧景区的特点

智慧景区可以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自然资源、地域事物、旅游者活动、景区基础设施、景区工作人员和服务方法进行可视化的经营,从智能化经营、资本投资、企业同盟等角度来完成景区的优化再生,从而提高对旅客的服务质量,完成社会、经济和景区情况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智慧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分别是定量的,动态的和智能的。

1.2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情况,其中是将苏州拙政园的智慧发展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中探索出我国景区智慧化发展的进程。

全文共分四章,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基础,主要讲了我国智慧景区目前建设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是对关于如何建设智慧景区提供了相对应的措施,其中将苏州拙政园作为建设智慧景区的研究对象,也为拙政园如何成为智慧景区提供了相应的措施。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总之,景区数字化管理是智能景区的重要手段。

当前,景区数字化运营通讯和经营最重要的是囊括智能监控、电子门禁、GPS车辆调节、多媒体演示、电子商务、LED讯息公布和智能全景导游图等体系,经过这些智能技术措施的使用,能够让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充分的通过上网享受多元、快速、环保与高效的“智慧景区”服务,从而提高景区资源的边际效益。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通过将姑苏拙政园作为智慧景区的研究对象来进一步的知道我国智慧景区的建造近况和将来成长对策,这样能有助于肯定研究课题,有助于能够准确的获得大量关于拙政园景区与其他智慧景区建设情况的现实资料。

1.3.2个案研究法

案例研究是一个特定的对象在研究中发现,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方法,明确其特征及形成过程。

1.3.3SWOT分析研究法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苏州拙政园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我国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对象,从而对它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有着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成分包含机遇成分和威胁成分,它们是外部环境中直接影响景区成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

内部环境成分包含优势成分和缺陷成分,它们是景区在向智慧景区发展的道路中本身出现的积极和消极成分,属于积极因素。

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拙政园目前发展状况,而且更要考虑拙政园智慧景区未来发展对策。

综述,分析苏州拙政园智慧景区的发展优势、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

1.4研究意义

本文以苏州拙政园智慧景区的建设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战略营销理论、竞争战略理论、游客满意理论等理论,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研究手段。

研究了目前我国智慧景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对苏州拙政园的智慧化发展和未来的价值效应进行了一个预测,从中对我国智慧景区的智慧化发展做出一个全面的总结。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智慧景区的进一步建设发展以及提升景区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些建议,同时也为苏州拙政园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意见以及为其他旅游城市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

我国景区在进行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移动通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来实现四大目标:

第一是显著提高景区旅游的信息服务的能力。

加强和改善旅游目的地网站,目的移动门户,旅游信息中心,旅游服务热线和其他旅游信息等服务能力,建立旅游监管,诚信,贸易和旅游产品的服务舞台,从而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第二是显著提高景区旅游产品和服务在线营销的能力。

改善旅游服务和产品在线营销与在线预定的能力,实现旅游电子商务交易流程安全、规范和标准。

第三是显著提高景区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

旅游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特点的,它们会不断地加强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从中为中小型旅游企业提供了廉价、高质量、安全的服务。

第四是显著提高景区运营的监管能力。

加强旅游景区的应急调度和实时监控能力,有效地保障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的安全。

第五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在云计算和数据仓库基础上对数据中心的完善。

第六是通过应用RFID的手机二维码系统和电子票务系统来方便游客的旅游行程。

 

2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现状

2.1我国智慧景区建设现状

从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景区智慧化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从地理区域上讲,景区的智慧化建设程度是不一样的;从景区星级来讲,4A,5A景区的智慧化建设程度要比1A、2A、3A景区的智慧化程度比较高。

当前我国许多景区都会配有电脑与上网配置,创建了自身的Intranet或局域网,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公司本部信息盘查、计调、财务管理等事情。

有的景区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中实行了摸索与实验,主要用于企业推介旅游线路、宣传公司形象、推广旅游相关产品和景点、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和销售旅游产品等。

有些景点还设置了为旅游者办事的触摸型屏信息查询体系、景区智能监控体系、景区电子门禁体系、LED信息系统公布、GPS车辆调节体系等。

2.1.1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的行政监管体系初步建成

我国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实行了遥感监测调查,其中卫星数据采集面积总共超过了16万平方公里,监测面积总共超过了6万多平方公里。

利用国际上的0.6米和2.5米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来收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变化情况,对其中有疑问的新增工程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实行了现场检查和处理。

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依靠科学技术取得进展的,大大加强了各级政府包括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保护和监管力度。

2.1.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中央数据库建设初步成效

到目前为止,在建的中央数据库已经存储了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资料、地理信息资料、监测核查资料与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慢慢从纸质化文件向电子化文档过渡。

中央数据库的建设不仅仅是为卫星遥感监测提供了基础,而且推动了国家级层面的风景名胜区信息化管理。

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之后将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网络平台和日常管理的开放型的公众服务功能提供技术支撑。

2.1.3重点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在许多家的5A景区当中,大多数已经建成电子门票系统。

还有一些4A景区正在根据5A景区的标准积极实施数字化工程和实现景区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完善的电子监控系统、语音导游与游客服务中心,并且完善了网上预订系统和支付系统。

2004年,九寨沟和黄山成为我国科学技术攻关重点规划项目的数字景区中的模范景区,初步建成了以景区办公自动化为基础,以触摸屏幕和大屏幕技术为载体,以风景名胜区的数字系统形式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形式,通过视频监控和GPS技术直接实现了对交通的指挥,对旅游消费者实行了人身安全监控,以帮助游览目的地实行网络经营等为根本目的,从而获得了旅游专业人士的支持,颁布了我国智慧化景区建设的新条例。

九寨沟和黄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智慧化建设比较好地把古代风光旅游管理和信息产业管理实现了结合,充分保护了旅游资源,提升了管理效能和水准,降低运营成本,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演示效果明显。

“智慧九寨沟”的最大经验来源于“功能模块化、管理精细化、信息网络化”的总体技术想法的设计。

智慧九寨沟就是要实现让每个系统既能够运作独立、功能独立,又通过网络来实现权限信息共享的应用的舞台。

九寨沟进行智慧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创新和统一的管理模式,集成新的应用技术,构建基于各种系统于一体的并且采集各种数据的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多元化的应用平台。

协调好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智慧九寨沟”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代表景区。

“智慧黄山”的最大经验就是紧紧围绕着黄山“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功能定位,来全面加强和推动城市的信息网络功能、信息化产业、智慧化政府、数字化生活与旅游信息化等5大主要任务。

为了全面完成智慧化目标,“智慧黄山”重视土地建设和智慧化建设的齐头并进和相辅相成。

该中心包括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信息及时发布和一卡通等14个子系统,将充分利用移动物联网、互联网和大屏幕显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功能,以黄山地区作为目标,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2.1.4现代高新技术得到迅速应用

在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的进程中,卫星定位技能、移动通讯技能、遥感技能(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RFID技术等纷纷参与。

这些技术大大地提升了旅游景区智慧化的建设程度与功效,进一步提高了旅游景区的办事能力,使得旅游景区成为旅游业中应用信息新技术最多的领域。

总之,越来越多的智慧旅游景区意识到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和游客需求水准越来越高,要想将旅游产业做强做大,使旅游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联合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服务模式,以及用网络将涉及到的所有的旅游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为游客提供智慧化的旅游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管理的方法;并且提供更有效的营销平台,为旅游企业提供广泛的客源市场。

 

3我国智慧景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景区的发展水平不断地上升,但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景区,还只是处于数字化建设阶段,但是已经表现出巨大的远景优势,成为现在景区发展中争相模仿的对象。

然而,景区想要真正的做到智慧化建设成为智慧景区其实并不容易,根据中国的智慧景区的建设情况,可以将在景区进行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数字化和智慧化区分不清

目前我国国内许多景区把智慧化仅仅理解为数字化,其中也包括一些学者对概念存在着的误解。

其实数字化和智慧化是不一样的。

虽然数字化和智慧化都可以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的,但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数字化更加注重技术上的应用与更新,比如引入新的电子门票系统,因此可以说这是景区数字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不能仅仅因为拥有一个电子门票系统,就说景区是智慧化景区。

数字化是对技术应用的总结,并且根据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景区的数字化水平也不相同。

而智慧化更是强调技术和人文的交融,在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基础上来实现技术的标准化,从而实现景区总体的优化再生。

3.2智慧化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如今不少景区都在打“智慧景区”、“智慧旅游”这一概念,然而真实投资到进行景区智慧化建设的其实并非很多,尤其是很多5A和4A级的景区,它们仅仅是实现了半智慧化的水平。

许多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者主要是为了引进一个名叫“智慧旅游”的概念,其管理理念的本质仍然是相对落后的,智慧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并不是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当中去,这一理念严重的妨碍了景区智慧化的进展,从而致使了不少景区的名存实亡。

3.3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支撑

首先,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大多是景观设计,人文地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学科背景的人,虽然支持了景区智慧化建设,但缺乏自己本身的知识。

其次,在景区的管理过程中引入相关的信息技术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

3.4后续资本不足

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拨款、旅游经济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这些收入对于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来讲是有限的,对于整体的信息化建设,高额的前期投入本钱,景区表现得力不从心。

3.5不同系统之间的集合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景区的智慧化建设也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的运行模式,从而导致了很多风景名胜区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由于系统不一致,而很难统一。

3.6盲目跟风导致资源浪费

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使得许多风景名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走智慧化建设的道路。

为了增强景区信息化建设,纷纷开始建立网站、电子监控、购买门票系统等设施配置,部分景区因为在合理科学的管理下,成为智慧景区的示范点。

然而有的景区为了迅速登上智慧景区的列车,盲目购买电脑和科技终端设备,但是因为他们购买了电脑不联网,买了设备不使用,建了网站不维护,不仅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对景区的良好现象发生负面影响。

3.7信息更新和维护动力不足,难以实现与游客的及时互动

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景点都是在网上寻找网络公司来帮忙代理维护的,但是由于员工的工作岗位的变化,资金缺乏等各种各样的因素,公司与网络公司失去联系,从而导致网站很久没有得到更新。

其中游客留言板块是实现网站访问者和游客互动并且进一步推动风景区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景区管理处的回复一般到到第二天或更长的时间,不能达到一有问题就出现答案或及时回复的状态,不能及时为游客解决问题,这个已经成为了阻碍旅游景点和游客互动的瓶颈。

3.8在线网络缺乏电子商务功能

景区应加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功能,凭借这个来提高网络销售额的观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得到领导者的认可,但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景点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电子商务网站,或者是网站功能的欠缺。

例如,在山东省,A级以上的景区大约有200多家,并且大约已超过100家的景区已经拥有商务网站,但是可以提供在线预订服务的景区却是寥寥无几。

另外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第一,2011年山东省所有的景区景点通过网络销售的门票占居到整个景点门票总收入比重的0.22%;第二,山东省的各大旅行社通过网络来销售旅游产品占到旅行社产品的销售总收入比重的4.1%。

第三,全省所有的星级酒店通过网络订房取得的收入占到全省所有星级酒店客房的总收入大概只有5%。

由以上的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旅游电子商务功能是非常弱的,在全国的旅游电子商务中处于中上等地位的山东省旅游业信息化水平也就如此,在其他地区的电子商务可能会更糟。

由此可见旅游电子商务功能的欠缺是各大景区进行智慧化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

 

4我国智慧景区发展的主要对策

4.1构建景区的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和加强危机管理意识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战略联盟和危机管理三者之间一起构成了建设“智慧景区”的路径。

战略联盟的成立是成功建设智慧景区的一个因素。

而且对景区进行管理需要景区管理团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否则成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危机管理的成功,需要一支高质量的团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且还需要盟友们的强大支持。

4.1.1构建学习型组织 

  “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一支既具有团队精神又具有创造能力的团队,这支团队需要掌握当今最新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又需要懂得怎样管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型人才,还需要既懂管理景区又懂最新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来打造这样的管理团队。

旅游景区创建学习型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以建立“智慧景区”作为他们的共同愿望,改变“靠山吃山以及铁饭碗”等不思进取的想法;以团队一起学习为特征,以深度会谈为学习模式,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创新力、学习力和竞争力;实现个人超越,培养系统思考能力。

  

4.1.2建立战略联盟

“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旅游景区与研究机构、科研院校、酒店、非政府组织、航空公司、旅行社以及IT公司等相互合作而结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的战略联盟。

其中战略联盟具有成本的节省、资源的积聚、风险的降低、旅游景区竞争力得到增强等优势,还可以弥补建设“智慧景区”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

  

4.1.3具备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管理对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是否能够有效的应对各种危机是“智慧景区”建设成败的试金石。

“智慧景区”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景区的正常管理,更应该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

旅游景区应该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建设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智能监测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洪水、火灾、地震、泥石、极端天气流等自然灾害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巨大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旅游者、景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的伤害与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4.2游客社区的建设

成功的旅游就是景区能够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快乐的经历,实现景区资源,环境和文化的完整和统一。

在本质上,景区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剧院,它是由游客、居民和工作人员一起快乐演奏的。

智慧景区的产生、发展以及建设过程,其中从技术的开发到产品的设计,再到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无论是从景区的管理、服务还是从运营营销上来看,一直没有脱离“人”的核心因素。

作为景区未来的科学发展之路,智慧景区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景区发展以游客为本的出发点。

社区是一个能够让游客产生体验的重要的支柱,让社区参与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该地区居民对景区的发展具有最深刻的感受;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在景区内游客遇上一两个居民,会让游客们感到更加亲切,还可以从居民口中得到有关于景区的一些小故事,这样可以让游客对景区的内饰更加深刻。

重视景区的人性化建设,提供景区智慧的服务。

4.3加强智慧景区与智慧城市互联互通

相对于传统景区来说,将景区打造成智慧景区那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因为智慧景区的服务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精细化。

智慧景区能够使景区的运行更加有序、可控、安全、节能,景区内的服务更加简洁、高效、可靠、随身,处置突发事件更加快速、准确、并行、协同,达到实时信息,运营部,联动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