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99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4.docx

高中物理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4

2019-2020年高中物理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4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四章第3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

 

  2.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线电波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4.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

 

  【教学重点】

 

  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含义及调制方式。

 

  2.无线电波接收原理。

 

  【教学难点】

 

  1.无线电波调制的含义及调幅和调频的区别。

 

  2.“电谐振”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示波器。

 

  【教学方法】

 

  讲解法,学生自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古代人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烽火台,鸽子,驿站,邮差等)

 

  2.请问现在我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广播,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等)

 

  (过渡):

现在的传递方式有线和无线之分,无线主要依靠电磁波,在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振荡的知识,知道: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场主要集中在电容器的极板之间,磁场主要集中在线圈内部,电场能和磁场能主要在不同元件之间相互转化,辐射出去的电磁能或者电磁波很少。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呢?

 

  二、新课过程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师:

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

 

  生: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因为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电磁能(电磁波)传播出去。

 

  师:

要满足上述两述条件,就需要把振荡电路改造变成开放电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图2、图3、图4),那么如何改造呢?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1到图4是如何变化?

 

  师生讨论得出:

图2中,电容器的极板倾斜,张口变大,便于把电磁能辐射出去;线圈的匝数变少,其自感系数变小,便于发射高频率的电磁波。

图3中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正对面积减少,线圈匝数进一步减少,便于发射较高频率的电磁波,图4中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正对面积减少至为零,线圈匝数为零,以便能够发射更高频率的电磁波。

 

图1          图2           图3             图4

 

  师:

那么,实际中的开放电路是如何发射电磁波的呢?

 

图5

 

  师:

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

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

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

电视发射塔要建得很高,是为了使电磁波发射得较远。

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置中还需在开放电路旁加一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5所示,振荡器电路产生的高频率振荡电流通过L2与L1的互感作用,使L1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发出电磁波,向四周发射。

 

  调制:

调幅与调频 (以教师讲解为主)

 

  师:

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

要想电磁波传得远,就必须使用高频率的电磁波。

但我们要传递的信号却是一些低频信号,如:

声音信号频率只有几百至几千赫兹,图象信号频率也不过上万赫兹,不可能把它们直接发送出去。

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如果把这种电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那么,载有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磁波(也就是载波)就载着要传送的信号一起发射出去.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

高频振荡电流,类似于可远飞的信鸽;要传送的信号类似于要发出的信件,调制类似于把信件绑在信鸽的身上。

 

  师:

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这种调制叫做调幅(结合课本相应图讲解)。

 

  另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强弱而改变,这种调制叫做调频(结合课本相应图讲解)。

 

图6

 

  电波的发射:

结合图6阐述低频信号的调制和发射过程。

低频信号电流叠加在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调制后的振荡电流通过互感作用经开放电路向外发射出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接收

 

  师:

发射的无线电波如何被接收到呢?

(学生先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生:

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频率跟激起它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

因此利用放在电磁波传播空间中的导体,就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了。

 

  师:

如何使我们需要的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呢?

 

  生: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在无线电技术里,是利用电谐振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

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

(用示波器观察电谐振波形)。

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如图7,调节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可以改变调谐电路的频率,使它跟要接收的电台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这个频率的电磁波在调谐电路里激起较强的感应电流,这样就选出了这个电台。

图8中收音机内的接收电路就是调谐电路。

 

  

图7                                图8

 

  解调(以教师讲解为主)

 

  由调谐电路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还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或图像信号。

因此还要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来。

 

  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调制信号过程,叫做解调。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调制的方法不同,解调的方法也不同。

如图9是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解调类似于把绑在信鸽的信取下来。

解调之后的信号再经过放大、重现,我们就可以听到或看到了。

      图9

 

 

  (三)无线电波知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无线电通信以及航空、航天中的自动控制和通信联系,都离不开电磁波。

 

  无线电报的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

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和微波等几个波段。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相应表格中数据,让学生比较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简述各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以及主要用途。

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它知识,如:

调幅广播(AM)一般使用中波和短波波段。

调频广播(FM)和电视广播都采用调频的方法来调制,通常使用微波中的甚高频(VHF)和超高频(UHF)波段。

 

  例题1:

一台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从f1=2.2MHz到f=22MHz;设这台收音机能接收的相应波长范围从λ1到λ2,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相应电容量变化范围从C1到C2,求λ1:

λ2; C1:

C2

  

 

 

 

  引导学生解答:

 

  由得,所以

 

 

  例题2:

请设计一个方框图说明调制、调谐、解调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以有效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为线索,学习了开放电路以及调制、调频、调幅、解调、电谐振等概念,教学时要求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不宜分析太深太细,对于电谐振这一概念可以类比机械波中的共振现象进行学习。

对无线电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阅读有关书籍、组织课外讲座与实验小组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特长。

 

2019-2020年高中物理14《人与机械》示范教案鲁科版必修2

【内容与地位】

本节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第一个二级主题“机械能和能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

内容标准中有关的条目是:

“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本节主要讲述功率与机械,以及机械的使用两个方面的内容。

前面已经学习了机械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机械功的原理,而我们引入这些物理概念的目的就在于研究机械做功的问题。

谈到机械做功就不得不谈到机械效率的问题,所以这节课将更多地和生活相联系。

机械的使用就是为了代替人力做功,所以我们要认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机械。

初学“机械效率”,往往对这些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与学过的功率相混淆。

通过分析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认识机械效率的高低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剖析额外功产生的原因,从而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办法和途径,突破掌握这一概念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巩固机械功的原理;

2.能熟练计算机械效率,并知道其代表的物理意义;

3.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4.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水平。

过程和方法

注意初中旧知识的扩展、迁移。

通过举例和分析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不同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领悟到不论什么情况下提高机械效率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还能提高人们的效率意识,而讲究效率正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2.树立崇高的理想,大胆地发明、创造,以不断改造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机械效率,并知道其代表的物理意义;

2.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2.辨证认识智能化机械使用的利与弊。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器材】

投影仪、投影片、视频资料、自行车、小型机器人模型等简单机械。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功率的概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引入功率这一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加深对功率的理解,为更好地了解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异同服务。

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大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就越多;

3、……

教师:

机械是不是可以随意地增大自己的功率呢?

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不可以随意地增大自己的功率,任何机械都有一个最大的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

2、可以增大自己的功率,只要加大油门;

3、可以增大自己的功率,只要换个发动机就行了;

4、……

(引发学生联系实际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加以指导,指明加大油门只能是实际功率未达到额定功率时可行,换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在实际中不切实可行,除非另行安装发动机备用,从而得出不可以随意地增大自己功率的结论)

新课推进

一、功率与机械效率

教师:

功率的大小是衡量一个机械做功能力的重要物理量,功率越大说明该机械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就越多,那是不是功率越大的机械就越好呢?

大家不妨思考这样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

是不是学习时间越长的同学,学习成绩就越好呢?

事实是不一定的,为什么呢?

除了要有时间保证,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可以。

由此联想到机械做功是否也有一个效率问题呢?

(提出悬念,引发思考,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机械效率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P16内容,经过思考、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和平稳过渡。

1.机械效率的计算:

η=(板书)

教师:

如何理解“机械效率”呢?

请举例说明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预测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可能列举的实例有:

(1)利用滑轮组在竖直方向提高重物,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用=G物h;克服滑轮与其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做功、克服动滑轮及绳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2)利用滑轮组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物体,克服物体所受阻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用=f阻s;克服滑轮与其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是额外功。

(3)利用滑轮组在斜面上移动重物,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即W有用=G物h;克服滑轮与其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做功、克服动滑轮及绳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4)……

说明:

对学生所举的各种实例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教师:

上述实例中,我们把重物提高到一定高度,或在水平、斜面上使重物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我们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对使用机械是有利用价值的,所做的功是有用功;而滑轮组克服滑轮与其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提升重物过程中克服动滑轮及绳子重力所做的功等是额外功;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就是总功,即W总=F动s,或W总=W有用+W额外。

教师:

机械效率是不是总小于1?

学生经分析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是的,因为W有用总是要小于W总。

教师:

引入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它和功率又有什么区别呢?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比较,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16~P17内容,经过思考、归纳、自主得出结论,体现新课程中提倡的自主性学习。

2.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区别:

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能量的利用率。

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板书)

教师:

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做功或利用机械实现能量转化的有效程度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多,额外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少,同学们能否找到提高机械效率的例子呢?

(让学生列举例子,并归类总结)

预测学生可能列举的实例有:

(1)在建筑工地上把一车水泥运到楼顶,采用吊车比工人用手搬运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2)用水泵抽水比人工提水灌溉农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3)乘自动扶梯或电梯上楼比直接走上楼更省时、更轻松。

(4)……

 

二、机械的使用

1、机械使用的意义

教师:

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使用着机械,可以说人类已经很难离开机械了,那么人类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什么呢?

预测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可以代替人力做功

(2)可以完成超越人力的工作

(3)可以使人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效率

(4)……

说明:

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身边所熟悉的问题,认识机械的使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认识到提高机械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效率意识。

2.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教师:

同学们能联系实际说说使用机械的好处吗?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各找一个熟悉的机械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交流总结所研究的机械使用的妙处,最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总结小组研究的成果。

(激励积极思考,寻找熟悉的机械使用例子,体验合作交流学习方法的益处,拓宽各自的知识面,感受得出研究成果的喜悦,达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知识拓展

接着教师播放视频介绍现代机械的发展,播放结束后进行总结:

毫无疑问,智能化机械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这些成就,也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你能想象吗?

在医院的手术台前,机器人在为病人做开颅手术;在远离地球的月球表面,机器人在代替人类采集月球标本;在未来的战场上,可能有一种体积宛如昆虫的武器,竟能使一座城市的电力全部瘫痪……这些并非是科学幻想,而是正在或将要成为现实。

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机器,也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机器人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一种幻想。

这就是说,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具有超人的能力。

那么,目前世界上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又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

在机器人时代向我们走来的同时,让我们走进机器人,了解一下机器人的世界吧!

被称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忠实的伴侣”的机器人,近几年来取得飞速发展,引起世人的关注。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机器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近百万人的“王国”,机器人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国际上依据其技术特点和规模大小的不同,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1990年在工业机器人国际标准大会上把机器人分为四类:

(1)顺序型。

很多固定作业的装配机械手都属于此类。

(2)沿轨道作业型。

这类机器人能执行受控过程。

(3)远距离作业型。

这类机器人可接受遥控,对操作者的行为反应可通过编程实现,应用于核工业、真空、宇宙、海洋开发等应用领域。

(4)适应型或者智能型。

它们具有感知、适应或学习功能。

具体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特种工作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体育机器人、讲解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战场机器人、“小人国”机器人等等,其中“特种机器人”又可分为太空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深海机器人以及救灾机器人等。

在这个机器人王国中,目前主要成员是工业机器人,它占总数的70﹪以上,全球正在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共有74万,我国有3000台左右。

这只新兴工业大军的形成,必将为人类的工农业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的生产线上,它是机器人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

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问题,由机械手臂、控制装置、机座、能源装置和驱动装置等几部分构成。

工业机器人大部分在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行业从事焊接、油漆、装配、包装、零件加工、搬运等专业性工作。

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机器,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正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代替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

1.核事故机器人(板书)

在法国希农A2号核反应堆的一个特别场地,聚集着各种负责核干预任务的机器人,一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的严重事故,人们就可以借助它们对事故进行处理。

这些机器人可以进行认知、提取和测量。

2.仿生机器人(板书)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

目前在西方国家,机械宠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机器人可以担任环境监测的任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21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美国研制出一种机器金枪鱼,它身长6m,躯体由铝链环组成,游动时它的时速只有9.7km,但可以横渡大西洋漫长的海域。

它主要用来测量海水的温度、密度和流速,并把这些数据通过卫星传送到世界各地。

3.昆虫机器人(板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一种有趣的昆虫机器人,它的特点在于能够由感应的信息直接导致类似人类条件反射活动的反应。

最先进的步行智能机器人“埃尔玛”,是一种形似蝗虫的智能多脑机器人,每条腿上都有自己独立的人造神经系统,它的智力水平与昆虫大致相当,它是目前世界上步行智能机器人中最先进的。

4.飞行机器人(板书)

又名无人驾驶飞行器,这种机器人真正令世人刮目相看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用来巡查森林、防治火灾。

5.太空机器人(板书)

在人类建造大型的宇宙空间站的工作中,机器人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由航天飞机送往与太空站相同的轨道上,宇航员可以在太空站工作台上操纵这些太空机器人。

科学家把机器人送往太空,让它们清扫太空垃圾,建造太空站以及修理人造卫星。

日本研制的修理人造卫星的高性能太空机器人,它适于在失重的条件下工作。

美国研制的新型星球探索机器人“亥伯龙”号,这种机器人最特别的功能,就是可以在发生故障和陷入困境的时候,智能化地自动追踪太阳从而继续获得能量。

听起来很像是中国古代的“夸父追日”的故事。

6.机器人医生(板书)

麻醉,建立先进的闭式体外循环,在胸部打两个小孔,机械手伸了进来,“握”住了进入人体内的小摄像头。

切口,开始做手术。

这种名叫“利萨”的机械手为近30位病人做过手术,“利萨”在手术中负责“抓”着摄像头,“听”着大夫发出的“上、下、左、右移动……”的指令,用电脑进行声控,使他通过电脑显示屏,看清楚手术的视野,以便操作。

7.替身机器人(板书)

极限作业中替身机器人可上太空可下深海。

它可以代替人类从事许多人所不能及的工作,它除了能去人不能去的海底和太空外,如果在耳朵和眼睛上加上特殊的感测器,它还能看见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听到人所无法听到的声音。

8.微型机器人(板书)

机器人技术正在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无数微型机器人将在广阔的领域中工作。

微型机器人又称为“明天的机器人”,它同智能机器人一起成为科学家们追求的目标。

发展微型和超微型机器人的知道思想非常简单:

某些工作若用一台结构庞大、价格昂贵的大型机器人去做,不如用成千上万个非常低廉、细小而极简单的机器人去完成。

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正在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无数微型机器人将在广阔的领域中工作。

超微型机器人是一种极度缩小了的机器人,它只有人的头发丝那样粗细,可以在人体血管中穿行,消除癌变或修复损伤的组织。

美国国家安全实验室制造出了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小的机器人,这部机器人质量不到1盎司,体积为四分之一立方英寸。

它还拥有一个智慧的“大脑”——8KROM处理器,以及灵活的“腿”——皮带传动装置。

据悉袖珍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去完成许多危险的工作。

9.纳米机器人(板书)

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内容,第一代纳米机器人是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有机结合体,这种纳米机器人可注入人体血管内,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治疗。

还可以用来进行人体器官的修复工作、做整容手术、从基因中除去有害的DNA,或把正常的DNA安装在基因中,使机体正常运行。

第二代纳米机器人是直接把原子或分子装配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尺度的分子装置,第三代纳米机器人将包含有纳米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进行人机对话的装置。

这种纳米机器人一旦问世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10.消防机器人(板书)

 消防机器人的发展受到各国重视,它可以在城市失火的时候排除险情,小型的消防机器人移动方便,利于迅速靠近起火点,喷水压制火情。

总之,智能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机器人活动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

三、小结(多媒体展示)

1.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从两个不同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两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前者表示做功的快慢,后者表示机械对总能量的利用率。

2.机械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如果不能合理地利用,也同样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总之,我们要不断积极地去探索自然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大胆地发明和创造,不断改善人类自己的生存,并最终达到和自然和谐发展。

【案例评析】

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更多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机械的使用就是为了代替人力做功,鼓励学生认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机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

本设计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初学“机械效率”时,往往对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与“功率”相混淆,教师利用身边常见的现象,通过分析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认识机械效率的高低是反映机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