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80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docx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

2014年中考课外文言文专练

姓名:

(一)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

人名。

②笈(jŠ):

书籍。

③庵:

茅草小屋。

④麻蒿(h?

o):

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B.暗则缚麻蒿自照(捆扎)

C.负笈从师(背)D.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虽然)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⑵常以净衣易之。

3、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答:

(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

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

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

丢下。

④班军:

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

(3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3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

译文:

        

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

               

(三)范缜治学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

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

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

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于路。

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

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④。

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唯与外弟萧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注:

①缜(zhěn):

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王献(hun):

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juē):

草鞋.(④《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的合称.⑤萧琛:

南朝人.】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少:

⑵从:

⑶善:

3.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

(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性格.

4.选出对画线句子”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A.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

B.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C.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

D.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 

5.用自己的话说说刘王献亲自为范缜举行冠礼的原因。

6.读了这篇短文,你对范缜有什么评价?

请谈谈理由。

 

(四)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其人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

“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识:

封存的标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何岳尝夜行()

俟他日来取()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答:

3、何岳拾金不昧的美行,值得赞扬,请你对这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答:

(五)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

①越:

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

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

—个接着一个。

⑤绐:

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六)宋濂尝与客饮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

坐客为谁?

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

“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①帝:

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

皇帝自称。

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本文写宋濂的故事。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濂具以实对

(2)间问群臣臧否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诚然,卿不朕欺。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七)芒山有盗临刑

宣和间①,芒山②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③。

盗对母云:

“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

”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

盗因告刑者曰: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故恨杀之。

”呜呼!

异矣,夫⑤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注释:

①宣和:

宋徽宗赵佶年号(公元1119-1126年)。

②芒山:

山名,在河南省砀山北。

③诀:

永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盗因告刑者曰(  )②以至不检(  )③夫语“教子婴孩”(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少时,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②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芒山有盗临刑  ②盗一菜一薪  ③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④母与之乳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八)要做则做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

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

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古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1.下面各句中不表判断的一句是()

A.环滁皆山也B.此大谬也C.夫战,勇气也D.不做则安能会耶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①渐近临之,则一螳螂居顶上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④后生家每临事

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下面句中的“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

    B.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4.《明日歌》给人的启示是:

(九)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②,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③忽④长者,轻慢⑤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⑥。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

发语词。

②学者:

学习的人。

③凌:

欺侮。

④忽:

轻视。

⑤轻慢:

轻视、怠慢。

⑥鸱枭:

两种鸟。

古人认为是恶鸟。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②人疾之如仇敌(     )

2.翻译下列句子: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4.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十)不孝者五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①,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②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③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

①四支:

即“四肢”。

②从:

通“纵”,放纵。

③戮:

羞辱。

④很:

通“狠”。

1、解释加点词语:

世俗所谓:

            私妻子:

2、给下边语句加上标点符号。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写出下边语句大意。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语段的主要内容。

                                    

十一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

“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

孟母又曰:

“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

孟母曰:

“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注释:

(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3、简答题(3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参考答案及译文:

(一)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

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

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

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

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

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

临死时告诫后人说:

“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答案:

1、D

2、

(1)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就事业?

(2)(门徒)经常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

3、学习贵在勤奋

(二)译文

苟巨伯大老远来看望朋友病情,恰好胡贼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

“我今天死定了,你走吗?

”巨伯回答说:

“大老远探望,你让我离开;损害做人准则而求活命,哪里是我荀巨伯(能)做出来的?

”贼来到了,对巨伯说:

“大军到来,整个城池将洗劫一空,你是什么人,而敢单独一人阻挡?

”巨伯回答说:

“我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换朋友活命。

”贼相对说:

“我们是一群不讲仁义的人,却进入了讲仁义的国度!

”于是整肃军马回去了,全城也得到保全。

参考答案:

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我现在是活不成了,您快离开吧!

3.被荀巨伯舍身救友的义举所感动。

(三)译文

范缜年轻时死了父亲,家中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谨。

他不满二十岁时,跟随沛国学者刘瓛学习,天份比同时代人高出许多而且勤恳学习,刘瓛对此感到很讶异,亲自为他行加冠礼。

范缜在刘瓛门下好多年,始终穿着草鞋布衣,出门步行。

刘瓛门下大多是乘车骑马的王公贵族子弟,范缜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不感到羞愧。

范缜成年后,博通经学,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他生性质朴坦率,喜欢发表标新立异的宏论,友人都认为他这样做不合适。

他只有跟表弟萧琛最合得来,萧琛的口才是有名的,可也每每钦佩范缜言简意赅。

参考答案:

1、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2、年少跟从好3、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朴实4、D5、因为范缜表现非常优秀与别人不一样而学习非常勤奋,刘献感到很惊奇6、有理即可。

(四)译文:

何岳曾有一天晚上走路的时候,拾到200多两银子,但是他不敢告诉家里人,因为害怕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到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

问他银子的数目,与拾到的银子数目和标识都相同,于是就还给了那个人。

那个人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感谢他,何岳就说:

“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就全都是我的了,又怎么会要你给我的这些呢?

”那个人感谢了他就走了。

何岳曾在当官的人家教书的时候,那个当官的人有时要去京城,把一个箱子交给何岳寄放,箱子里面有几百两银子。

告诉何岳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来取回。

他一离开就是几年,没有任何消息。

何岳听说他的侄子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托人把箱子交给他的侄子了。

参考答案1、曾经等待

2、拾到银子却没人知道,那银子就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

3、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

(五)译文:

越国没有车,有个越国的旅游者在晋楚地的郊区得到一辆车,那车的辐条烂的车轮都塌了,车辕和车衡连接处的销子断了车辕便坏了,没有办法再用了。

然而因为他的家乡从来没有过车,他就用船装载了车回家在众人面前夸口。

观看的人听信了他的吹嘘,认为坚固车本来就是这样造的,效仿着做的人一个接着一个。

一天,有晋楚的人见了他们的车就讥笑他们笨拙,越人认为那是欺骗自己,没有理睬。

等到敌寇入侵他们的领地领土的时候,越人率领着破车抵御敌寇。

车子坏掉了,大败,但始终不知道真正坚固的车是怎么造的。

参考答案:

1、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2、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3、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六)译文: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

座中的来客是谁?

饭菜是什么东西?

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

皇帝笑着说:

“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

“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参考答案:

1.诚实待君2.

(1)全,都

(2)善恶3.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示例:

从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七)译文:

宣和年间,芒山有一个盗贼要行刑,母亲和他诀别。

盗对他的母亲说:

“我希望像儿时一样再次吸吮母亲的乳头,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母亲答应了,而盗却咬断了母亲的乳头,血流了满地,母亲死了。

盗对行刑的人说:

“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于是我杀了她。

哎!

俗话说:

“教育孩子要从幼儿就开始。

”这真不假啊!

参考答案:

1.①于是②约束,检点③发音助词2.①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②俗话说:

“教育孩子要从幼儿时就开始。

”3.B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意思对即可)

(八)译文:

年轻人每当面对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说:

“我不会做”。

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对了。

凡事只要去做也就学会了,不做又怎么能会呢?

还有,有些人每当要做一件事,就总是推脱说:

“姑且等到明天再做吧!

”这种想法也是非常错误的。

凡事要做就做,如果只是一心拖延,那就会耽误了一生的前途啊。

我们家族中有一位钱鹤滩先生曾作过一首《明日歌》,非常好,我顺便把它抄写在这里:

“一个明天啊又一个明天,明天是多么多呀!

我们这一生如果只等明天,那么一切事情都会被白白耽误了。

世上的人都苦于被明天所拖累,一天一天,春去秋来,不知不觉晚年就要来到了。

每天早晨看着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着太阳向西边落下去。

日子就像这流水和夕阳一样日日夜夜地流转不停。

就算能活到100岁,又有多少个明天可以指望呢?

请各位都来听听我的《明日歌》吧!

参考答案:

1.D2.B3.C4.要珍惜时光,若一味拖沓迟延,将一事无成。

(九)译文:

学习是为了求得长进。

我却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慢同辈。

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

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参考答案1.①用来②痛恨2.大家怨恨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恶鸟那样。

3.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4.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切忌傲气。

(十)译文:

孟子说:

“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

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参考答案:

1.说   偏爱

2、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3.性情懒惰,不供养父母,这是不孝的第一种表现(大意对即可) 

4.“不孝的五种表现”或“五种不孝的行为”

(十一)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

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

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

孟母见了说到:

“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处集市的近旁。

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

孟母又说:

“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就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

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

孟母说到:

“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

”于是,长久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1)离开

(2)等到,至。

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3、

(1)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2)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