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76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ocx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2

1.1研究背景2

1.2研究意义3

二概念界定3

2.1信贷消费的基本概念3

2.2旅游信用卡的基本概念4

2.3影响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的变量定义4

三研究方法4

3.1描述性统计法5

3.2因子分析法5

3.3交叉分析法5

四研究综述6

4.1关于信贷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6

4.1.1消费者心理或态度方面的研究6

4.1.2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感知风险方面的研究7

4.1.3兼容性和个人创新性方面的研究7

4.2关于旅游信贷消费研究综述8

4.3人口统计特征对信贷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8

五实证研究9

5.1研究区域背景介绍9

5.2问卷的设计和调研10

5.2.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10

5.3研究结果分析11

5.3.1描述性统计分析11

5.3.2因子分析12

5.4人口统计特征对旅游信用卡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14

5.4.1男性比女性的猎奇心更强14

5.4.2不同年龄相辅相融因子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15

5.4.3未婚人士对旅游信用卡的使用意愿更为强烈16

5.4.4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旅游者对风险感知都很大16

5.4.5职业对优惠有用因子呈现差异17

5.4.6收入水平越高,越愿意使用旅游信用卡17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18

6.1研究结论18

6.2建议18

七研究不足20

参考文献22

致谢24

城市居民旅游信用卡消费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以株洲市为例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7级肖铭超)

摘要:

旅游信用卡消费是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支付境内外旅游费用一种新型信贷方式。

它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还能刺激旅游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以消费者对旅游信贷消费业务的使用意愿作为研究主题,研究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信贷消费业务使用意愿的因素,包括感知有用性、兼容性、使用态度、感知风险、个人创新性。

人口统计特征也对旅游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未来发展旅游信贷消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使用态度

FactorsthatAffectUrbanResidents’willingnesstousetourismcreditcard

——ACaseStudyofZhuzhouCity

Abstract:

Thetourismcreditconsumptionisanewwayofcreditwhichisprovidedbythebankforconsumerstopayfortravelexpenseslocaloroverseas.Thiscreditismoreconvenientforconsumers,andcanstimulatetourismdemandandpromoteseconomicdevelopment,thisarticleaimstostudytheconsumerintentiontothetourismcreditconsumption.Factorsincludeperceivedusefulness,compatibility,attitude,consumerinnovation,perceivedrisk.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arealsohaveinfluenceonthefactors.Atlast,weputforwardseveralproposalsforthedevelopmentofthetourismcreditconsumptioninthefuture

Keywords:

TourismCreditConsumption,UsageIntention,Attitude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信贷旅游又称“储蓄旅行”。

是指旅游者只要在银行立有储蓄帐户,就可以由银行给予担保,先旅行,然后分期付款。

旅游信贷是旅游者向银行借款用于个人旅游消费的一种信用消费形式,信用卡信贷消费最主要的载体。

旅游信贷消费业务有两种形式:

指明用途的旅游信贷消费(即个人旅游贷款)和信用卡旅游分期付款。

自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以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率先于1999年8月推出个人旅游贷款业务。

它是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支付旅游费用、以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权利作质押担保或者有具有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存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借款金额在2000元至50000元、期限在六个月至二年、且提供不少于旅游项目实际报价30%首期付款的人民币贷款。

如:

中国银行推出的“旅游度假消费贷款”,光大银行的“旅游信贷业务”等。

而信用卡是具有循环信贷、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和“先消费,后还款”、无须担保人和保证金、可按最低还款额分期还款等特点的个人信用和支付工具,近年来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灵活之优势开始渐渐普及,同时也带来了分期付款这种小额信贷消费模式的快速增长,其业务覆盖了旅游、汽车、留学、装修和家电等多种商品或服务。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2010年建设银行信用卡发卡累计超过2700万张,年消费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快速增长,实现交易额超150亿元、业务收入9亿元,分期业务的高成长性、高贡献度日益显现。

目前旅游信贷消费市场中,旅游贷款已逐渐被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即分期付款业务所覆盖。

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旅游信贷消费主要是以信用卡旅游分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对旅游信贷消费研究仅仅停留在旅游信贷消费现状评述等一般的阐述性层面上,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从消费者视角进行的实证分析更是少见。

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结合科技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探讨旅游信贷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旅游信贷消费意愿研究模型,丰富了信贷消费以及旅游研究的内容,扩展了研究视角。

同时,本研究力图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旅游信用卡的使用需求,为旅游企业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关服务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概念界定

探讨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获得一系列解释消费者行为的结论,对发展旅游信用卡消费非常重要。

我们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意愿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对以下概念或者变量进行界定

2.1信贷消费的基本概念

信贷消费指的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

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电、汽车等)、房屋和各种劳务。

消费信贷的形式主要有:

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

消费信贷又可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前者是对消费品的购买者直接发放贷款;后者则是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商业企业发放贷款,或由银行同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的商业企业签订合同,用现金的形式把货款付给商业企业。

2.2旅游信用卡的基本概念

信贷旅游又称“储蓄旅行”。

是指旅游者只要在银行立有储蓄帐户,就可以由银行给予担保,先旅行,然后分期付款。

旅游信贷是旅游者向银行借款用于个人旅游消费的一种信用消费形式,旅游信用卡是旅游信贷消费最主要的载体

2.3影响旅游信用卡使用意愿的变量定义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参考文献

使用意愿

消费者愿意去申办旅游信贷消费的可能性或主观意愿强度[6]

Fishbein&Ajzen(1975)

使用态度

消费者对于旅游信贷消费正面或负面的评价[6]

Fishbein&Ajzen(1975)

感知有

用性

消费者感知使用旅游信贷消费能提升其旅游绩效的程度[3]

Davis(1989)

感知易

用性

消费者感知学习使用旅游信贷消费的容易程度[4]

Davis(1989)

感知风险

消费者在使用旅游信贷消费时对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的感知和主观判断[10]

Stone&Gronhaug(1993)

财务风险

消费者使用旅游信贷消费时会造成的金钱的损失

Sandra&Bo(2003)

隐私风险

消费者感知使用旅游信贷消费会造成个人资料、交易据等隐私信息的泄露[10]

Stone&Gronhaug(1993)

绩效风险

旅游信贷消费产品实际不如预期或者无法执行应有功能[9]

Sandra&Bo(2003)

心理风险

旅游信贷消费行为带来的个人精神压力和心理折磨[9]

Sandra&Bo(2003)

个人创

新性

消费者尝试新产品或新服务的相对愿望程度[7]

Goldsmith&Hofaker(1991)

三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修改问卷并进行正式问卷的发放,再对搜集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将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利用execl2003对数据分层和交叉分析,利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各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3.1描述性统计法

该部分主要是通过百分比、频数等来对被调查者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3.2因子分析法

所谓因子分析是指通过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变量来反映大部分变量信息的方法。

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要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测度检验,一般来说显著水平值越小(<0.05)表明原始变量之间越可能存有意义的关系,如果显著水平很大(如0.10以上),可能表明数据不适宜因子分析。

而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

KMO测度的值越高(接近1.0时),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

通常按以下标准解释该指标值的大小:

KMO值达到0.9以上为非常好,0.8-0.9为好,0.7-0.8为一般,0.6-0.7为差,0.5-0.6为很差。

如果KMO测度值低于0.5时,表明样本偏下,需要扩大样本。

本文将进行因子分析,寻找出影响旅游者旅游信用卡使用的主因子,为后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建议。

3.3交叉分析法

通过探讨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前提和基础上,研究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与影响消费者旅游信用卡使用的变量进行交叉分析,意在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为最终的结论提供一个扎实的事实基础。

四研究综述

4.1关于信贷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4.1.1消费者心理或态度方面的研究

以从消费者心理或态度的角度来考察信贷消费的研究较丰富。

Chien和Devaney(2001)采用1998年消费者财务状况调查数据,从消费者态度,并结合社会经济因素来探讨消费者信用卡使用和分期付款的情况[1]。

其中,Chien和Devaney将消费者态度这一变量又具体分为一般信贷消费态度和特殊信贷消费态度,他们认为,特殊态度指数越高,信用卡消费越明显,而一般信贷消费态度越积极,则分期付款的贷款数额就更高。

EunyoungBaek,Gong-SoogHong(2004)指出消费信贷包括两种类型:

分期付款和信用卡刷卡消费。

而家庭生命周期、借贷意愿和偿还能力、谨慎性以及借贷需求是影响消费者选择信贷消费的重要因素[5]。

杨凤娟,董栓成(2001)运用判断矩阵就消费信贷心理预期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加以实证分析,选取“消费者消费行为”作最终目标,将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和影响消费行为的内部环境作为中间层,最后得出消费心理预期是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瓶颈”所在[19]。

陈忠(2002)在其博士论文中谈到,消费者是否使用消费信贷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从而决定了其使用消费信贷的合理水平;二是消费者对于负债消费的态度,决定了其使用消费信贷的意愿。

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消费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事物,而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传统的“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成为信用消费的主要障碍之一[12]

4.1.2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感知风险方面的研究

Davis(1986)和Venkatesh&Davis(2000)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直接影响使用态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有用性指的是消费者感知使用旅游信贷消费能提升其旅游绩效的程度;易用性指的是感知学习使用旅游信贷消费的容易程度;Taylor&Todd(1995)和Lin&Lu(2000)都认为当消费者感知到某一新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越高时,消费者对这一技术的态度也就越正向;而感知风险指的是消费者在使用旅游信贷消费时对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的感知和主管判断,包括,⑴、财务风险(金钱的损失的可能),⑵、隐私风险(个人资料、交易数据等隐私泄露的可能),⑶、绩效风险(消费产品可能无法执行其应有功能),⑷、心理风险(可能带来的精神折磨和心理压力),ShiBo(2003)在研究网络购物时发现感知风险对网络购物购买态度和购买意图有直接的负向影响。

Todd(1996)研究发现感知风险影响态度,但是同行为意图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4.1.3兼容性和个人创新性方面的研究

Taylor&Todd(1995)提出兼容性是消费者感知的使用旅游信贷消费方式与其原有价值观、个人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的相契合程度[11]

Limayem、Khalifa和Frini(2000)的研究中指出消费者创新性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态度。

黄应钦(2006)以网络电话为例研究消费者对于创新产品的采用行为时发现,消费者创新性对于新产品的使用态度有正向的影响

4.2关于旅游信贷消费研究综述

国内自1999年开始出现旅游信贷消费以来,就开始出现相关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旅游信贷消费的研究与信贷消费的研究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同样集中在旅游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黄海珠,2002;史灵歌,2004;颜庭干,2004;樊志勇,2004;向旭,2006;范方志,2006等)。

国内学者同样对旅游信贷消费市场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仅停留在目标市场定位层次上且缺乏实证依据,如武邦涛(1999)认为旅游贷款的发放对象是属于工薪阶层的潜在旅游者,他们具有旅游动机和空闲时间,但在经济上一时周转不开或希望以分期付款方式予以支付[16]。

樊志勇,熊元斌(2004)认为收入不高、积蓄有限、收入来源稳定、有一定还款能力且有强烈旅游欲望的个体消费是旅游信贷消费的主力军[13]。

余江,沈纪琼(2002)对开展大学生旅游贷款的合理性、安全性及其巨大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贷款的贷款对象、期限、金额、程序等进行了设计[18]。

向旭(2006)认为应将中等收入阶层和有较高消费预期的青年消费群体作为我国旅游信贷消费的主体[17]。

蒋丽芹,韩卫东(2007)认为旅游消费信贷的目标市场人群定位应为青年,类型定位应为境外旅游[14]

4.3人口统计特征对信贷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很多学者都认为人口统计特征的不同会对信贷消费行为意愿产生影响,这方面的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更加丰富。

Crook(2003)认为消费者获得信贷的可能性和年龄有密切关系[2]。

年轻消费者比老年消费者对信贷消费持更积极的态度Awh,Waters(1974),而且更愿意用自己将来的收入进行现时消费Lown,Ju(1992)。

Adcock,Hirschman和Goldstucker(1977)发现信用卡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有明显差异:

信用卡使用者更多的是处于中年阶段,已婚,受过更好的教育,且男性居多,中等或中等收人以上的人群。

Mathewa和Slocum(1969)发现,使用信用卡贷款的消费者(信贷使用者)的收入和社会阶层要低于为了方便才使用信用卡(方便使用者)的消费者,且具有较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更愿意使用信用卡购买奢侈品,而较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一般用信用卡购买耐用品及必需品。

另外,Mathews和Slocum(1972)又重新对收入与信用卡的使用关系进行验证,以收入作为控制变量时,社会阶层并不能解释信贷使用者与方便使用者二者之间不同的信用卡使用行为,而收入应与其他变量一同被考虑,结果证明高收入消费者比低收入消费者对信贷消费持有更积极的态度[8]。

有关人口统计特征与消费者信用卡使用行为关系的国内研究并不多。

江明华、任晓炜(2004)对信用卡客户的人口统计特征与透支行为关系进行列联表分析,发现学历、职业与信用卡的透支行为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15]

五实证研究

5.1研究区域背景介绍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

南连本省衡阳、郴州两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

株洲市面积1.1262万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382.8万人,其中市区年末总人口100.2万人综合实力继续保持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

株洲消费市场持续走旺。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334元,增长13.8%,高于可支配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064元,增长12.8%,高于纯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

人们的消费能力比较高

株洲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名的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2011年即将建成的国家5A级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以及国家地质公园攸县酒仙湖景区等等,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近年来株洲旅游产业稳步发展。

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932.6万人次,增长14.1%,接待境外游客3.85万人次,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55.8亿元,增长14.8%,其中旅游创汇968.5万美元,增长14.5%。

近年来,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株洲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收入逐年提高,普遍有着较高的出行愿望,因此我们以株洲市为例,研究影响城市居民旅游信贷消费使用意愿的因素。

5.2问卷的设计和调研

5.2.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此次调查问卷是在借鉴了国内外的问卷设计及研究方法,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设计而成。

问卷大体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也是问卷的主体,主要涉及影响消费者旅游信贷消费的因子:

使用意愿、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兼容性、个人创新性要求被调查者按l一5等级给每个指标打分,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第二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社会学特征,主要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状态、家庭月收入等

5.3研究结果分析

5.3.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83.33%。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如下表2-1所示。

表5.1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特征变量

选项

样本个数

比率(%)

性别

78

52.00

72

48.00

年龄

24岁及下

60

40.00

25~44岁

86

57.33

45岁以上

4

2.67

婚姻状况

未婚

115

77.18

已婚

34

22.82

教育程度

高中(中专)及以下

4

2.68

大专(非本科)

25

16.78

大学本科

70

46.98

硕士研究生或以上

50

33.56

职业

服务人员

11

7.48

专业技术人员

38

25.85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15

10.20

商业工作者

33

22.45

学生

50

33.33

家庭月收入

3000元及以下

54

36.49

3001~5000元

40

27.03

5001~8000元

29

19.59

8001元及以上

25

16.89

由表5.1所示,本次调查数据中共收回问卷16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0份,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

年龄上,57.33%的样本为25-44岁,这一部分样本处于事业打拼期,15-24岁的样本占40%,这一部分样本多为学生或刚参加工作。

45岁以上样本占2.67%。

婚姻状况上,未婚的样本占总体的77.18%,已婚样本占总体的22.82%。

教育程度上,大学本科学历的样本占46.98%,其次为研究生学历和大专(非本科)学历,分别为样本的33.56%和16.78%,高中(中专)及以下程度仅为4.5%。

职业方面,25.85%的样本为专业技术人员,22.45%的样本为商业工作者,学生占总体的1/3,其次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分别是10.20%和7.48%。

家庭月收入的样本分布比较均匀,3000元以下占总体的36.49%,3001~5000元占总体的27.03%,5001~8000元占总体的19.59%,8001元及以上占总体的16.89%。

5.3.2因子分析

 

表5.2影响旅游信用卡使用因子分析结果

Component

1

2

3

4

5

12.对我来说,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和还款的步骤很简单

0.769

14.总的来说,使用信用卡进行旅游消费很方便

0.752

11.我很容易就学会了申请信用卡旅游分期付款

0.674

13.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和还款不会花费我很多精力

0.659

10.使用信用卡申请分期支付旅游费用方便快捷、无需担保

0.635

7.使用信用卡旅游可省去办理出国担保费用冻结等复杂的手续

0.631

6.信用卡旅游分期可以让我享受先旅游后付款的服务

0.484

2.在需要的时候,我愿意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

0.795

1.我愿意学习如何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

0.784

3.我愿意经常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

0.702

9.总的来说,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对我是有用的

0.652

4.我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使用信用卡进行旅游消费

0.559

8.选择分期付款的旅游度假产品可以缓解一次性付款的压力

0.530

5.当我手头没有闲钱的时候,不会考虑用信用卡透支来进行旅游消费(R)

0.467

23与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相比,我对新产品和新服务更感兴趣

0.734

26与我的圈子中其他人相比,我对新产品和新服务了解的更多

0.729

24当我听说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时,我会第一时间了解它的更多信息

0.721

25我比我的朋友、同事(同学)更早使用新产品或新服务

0.681

17我担心会因为我的使用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费用

0.816

16我担心信用卡会被盗刷而给我造成财产损失

0.806

18我担心我的个人资料会被泄漏或转卖

0.785

15我担心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最终所付的钱多于应付的

0.658

22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不会改变我的生活习惯

0.752

21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和我喜欢的购物方式是相一致的

0.657

19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能满足我的旅游需求

0.593

20使用信用卡分期支付旅游费用与我的生活方式是相适应的

0.529

(1)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

由spss计算所得KMO=0.849,bartlett球体检验的χ²统计值的显著概率是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