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743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docx

09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总复习复习计划教案期末检测卷2套

总复习

复习计划

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通过本期学习,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

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对元、角、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学会了付钱、找钱,了解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了厘米和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在“图形的变化”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全班学生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

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复习的主要内容:

.

1.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5)第二单元“购物”。

 

2.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2)第六单元“测量”。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总复习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的重点:

1.对所学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进行梳理和回顾。

 

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能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

3.巩固对人民币面额的认识与换算。

4.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复习的难点:

1.运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知识。

 

2.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人民币的换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在某些情境下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测;进一步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复习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悄况。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制订复习计划,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部分要重点复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重点给予辅导。

2.突出知识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复习时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突出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突出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例如,解决问题的复习,要教会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间题;乘、除法的复习,要突出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乘法口诀的复习要突出口诀之间的联系;度量知识的复习要突出空间观念的培养。

3.精心选择练习题目,注重练习效率。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地重复操练,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复习时,不能随意超出或降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中的题目要用足、用好、用活。

要充分挖掘习题所蕴含的价值。

限于篇福,有的题目只是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题型,教师可以仿照这样的超型再自编一些题目。

结合本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适量补充一些题目,使复习更有实效性。

在期末总复习阶段,由于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学生容易丧失学习新鲜感。

教师应设计丰畜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还可适里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关注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总复习中的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相对于平时的学习而言,复习中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并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5.关注学习后劲.开发学生潜能。

根本上讲,复习要“面向未来”,就是要让复习充满生长的力量——生长知识、生长技能、生长思维、生长智慧……这种生长,应该贯穿在复习活动的各个环节。

相对于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既要重视对知识的复习,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6.注意培优补差,提高期末考核的合格率与优秀率。

 

坚持成立互帮互学小组。

多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交流,使他们能积极的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并能放下自卑、放下包袱,主动学习;同时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给每位学困生配备多名帮教人员,如同桌帮(重点是监督其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组员帮、优秀学生帮,并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促使学困生进步。

 在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同时,促优生,适当选一些拔高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中间生则强调夯实基础,对学困生则有侧重的辅导,争取人人都会做、会讲、会议,积极为他们创设说、讲、练的平台。

复习课时安排:

共4课时。

数与代数3课时

图形与几何1课时

 

总复习(第1课时)

加与减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第1题、P98相互启发、P100第6题、 P101第10、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

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整理、总结。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

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独立思考97页第1题。

 

先计算下面各题,再选一道题编一个故事。

32+15+2865-36-1236-8+19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 

结合3个算式让学生想一想,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后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彼此交流如何减少计算错误的经验。

还可以出示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一些典型错误组织学生进行辨析,让学生在错误的辨析中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可以鼓励学生口算。

学生选一道题编一个故事,所编的故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有悄节、有故事性。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

二、发展练习。

1.完成P98页第1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的。

在“相互启发”环节,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图中3位同学所说的话。

再说一说自己对前面问题的思考。

2.完成P101第13题。

34+37-6323+76-54100-58+41

79+9-2645-14+4277+14-69

巩固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补充练一练。

36-19+17=   48-16-23=  13+27+10=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完成P100页第6题。

(1)出示情境图。

(2)说一说表格中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

(4)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表格中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其他问题。

例如“参加游泳和跳高的运动员比参加跑步的运动员少几人?

”“参加跳高和跑步的运动员比参加游泳的运动员多几人?

”等。

2.完成P101页第10题。

(1)出示情境图。

(2)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

【为贫困母亲送“贴心包”的素材富含教育意义。

3.小朋友跳绳:

姓名

小玉

小红

小瑛

小丁

成绩(下)

45

36

53

60

(1)小玉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玉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1.学校有47只白兔,53只黑兔。

(1)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2)白兔比黑兔少多少只?

(3)拿走了2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

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小雁塔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

    

(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

4.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

  

5.填一填。

(1)70减去24,差是(),再减去27,得()。

(2)26加上53和是(),再减去39,得()。

(3)在73+18-25中,先算()法;在80-47+33中,先算()法。

(4)在○里填上“>”、“<”或“=”。

63-25○15+15       36+30○35+25      91-25○82-39 

6.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2+49-17=   45+26+29=     85-37-28=

7.填表格。

分类

班级

舞蹈

美术

英语

合计

一班

32

25

36

二班

23

40

90

三班

28

18

87

四班

35

23

85

8.猜动物年龄 

(1)小熊说:

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

(2)山羊说:

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

山羊多少岁?

 

9.小雁塔小学足球队有42人。

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

五、全课总结。

 

师:

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

你觉得你在数学学习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学生互议,回答、交流。

六、布置作业。

预习:

数学书第97~101页。

必做:

补充的课堂练习1~9题。

选做:

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把自己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复习(第2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第2、3、4、5、6题。

P99~102第1~5题、7~9题、11、12题、第16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能力目标:

学生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

1.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2.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整理、总结。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

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说一说,画一画。

8×7、35÷5分别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班反馈。

2.完成P99第3题。

(1)出示情境图。

(2)先说一说题意,再让学生列式计算。

(3)个别汇报、交流、反馈。

3.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

(1)第5题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来说明,也可以通过语言叙述来说明。

(可以参见教科书中第73页淘气和笑笑的回答。

(2)第6题先让学生看懂题意,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①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②先让学生画图表示肉饼的价格是油条的几倍,再列式计算。

③2×3可以表示买3碗粥需要多少元。

4.完成P99第1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互评。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表内乘、除法到学期未要求达到每分钟正确计算8~10道,如果有的学生暂时达不到这一要求,也应该允许他们经过努力逐步达到。

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设计意图:

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

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1)第4题:

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在列式计算。

(2)第5题:

从鱼嘴的两边开始,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计算,最后到鱼尾都是35。

(3)第8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从图中很容易发现3种面包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还可以知道笑笑有20元。

(4)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多,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爷爷”“奇思”“爸爸”3人所说的话,在解答每个问题时,要求学生能正确选择图中的相关信息。

(5)学生只要能够得出正确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即可。

左题先要算出4辆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再用这个数和26位进行比较:

等于或者大于26位,就能够坐得下;小于26位就坐不下。

右题的思路和左题基本相同,先要算出6袋洗衣扮一共需要多少元,再用这个钱数和50元进行比较:

小于或等50元,带的钱就够;如果大于50元,带的钱就不够。

2.完成P101页的16题。

(1)出示情境图。

(2)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

(4)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比较开放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乘、除法的意义、“倍”的概念。

解决买花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准与所求问题相对应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1.填空。

 

(   )×7=63    9×4=(   )   42÷7=(   )   (   )×(   )=24

(   )×7=14    4×8=(   )   28÷4=(   )  (   )÷(   )=8

36÷6=(   )6×7=(   ) 27÷9=(   )   (   )÷7=2 

24÷6=(   )    5×(   )=35  12÷2= (   )  48÷(   )=6

2.接力赛。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得数不是4的算式是()。

 

A12÷3       B16÷4       C24÷6    D36÷4  

(2)得数是1的算式是()。

 

A9÷9         B8×8        C8÷1     D1-1  

(3)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42÷6<7  B5×7>7×5  C49÷7<8 

4.你能写出几个得数是6的除法算式?

5.想一想、算一算。

(1)一共有()只蝴蝶。

□○□=□(只)

答:

一共有只蝴蝶。

(2)如果把这些蝴蝶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

 

□○□=□(只)

答:

平均分成份,每份有只。

(3)如果9只蝴蝶排成一行,可以排()行。

 

□○□=□(行)

答:

可以排行。

6.在表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有几个盘子

2

3

4

5

6

7

8

9

每个盘子放8个苹果

16

每个盘子放9个苹果

18

7.一套《格林童话》共有6本,每本定价9元,小瑛有50元钱,可以买一套格林童话吗?

8.看图编除法题。

五、全课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你在数学学习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学生互议,回答、交流。

六、布置作业。

预习:

数学书第98、102、103页。

必做:

补充的课堂练习1~8题。

选做:

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把自己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复习(第3课时)

“米和厘米.图形的变化”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第7题。

P98第1~3题,P102第14、15题。

P103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目标: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尺子。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整理、总结。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

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10厘米)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P98图形与几何相关练习。

独立思考

问题1:

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再让学生用手比画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让学生回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问题2:

先让学生回忆如何用尺子度量物体的长度,如何看尺子上的刻度,再让学生具体说出铅笔、蜡笔和曲别针的长度。

最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三个物体中谁最长,谁般短。

铅笔长5厘米,蜡笔长4厘米,曲别针长2厘米。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找出几件物品,量出相关数据。

最后,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问题3: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估计物体长度的方法。

相互启发:

在“相互启发”环节,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淘气和笑笑所说的话,再照样子说一说。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

(平移、旋转、轴对称)

2.完成P103第4题的练习。

让学生照样子做一做。

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感受对称之美。

三.复习元、角、分。

1.我们学过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

元、角、分。

2.说说“元、角、分”的进率。

谁能说一说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3.复习元、角、分的换算。

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2张50元;5张20元。

1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可以换5张10元。

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4张5元;20张1元。

……

较大一点的人民币的换算。

  

4.以P97第7题为例复习付钱的方式以及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知识。

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都认识过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接着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说出面值各是多少,再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组合,请学生说出总面值是多少。

然后再组织学生想办法拿出12元8角。

5.独立完成P102第14、15两题。

巩固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使用到人民币,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紧密性。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1.填一填。

1角+3角=(   )角     2元+7元=( )元

10元-6元=(   )元    9角-4角=(    )角

1元+6角=(   )元(   )角 

5角+8角=(  )角     3元-4角=( )元( )角

1元-6角=( )角      3元+2元7角=( )元(  )角 

2.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蜡笔长10()。

(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

(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

(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

(8)写字台高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