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515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校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校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校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规划.docx

《学校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规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规划.docx

学校规划

古北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8.9-2011.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抓住长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契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概况:

古北路小学,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良好,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目前,学校有教学班17个,学生413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47人(农民工子女200人)。

教职工5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大学本科学历28人占在岗教师65.1%,大专14人,2人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在职在岗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优势:

在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我校坚持以校为本,与时俱进,确立2008—20010学校的三年发展目标,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了以校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学校坚持依法治教,以德立校,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全体师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始终坚持“面向全体、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办学方针,学校各项工作基础较为扎实;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科研促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注重学校特色培育和学生特长的培养,儿童诗、“机器人”等项目特色得到彰显,丰富了学校发展的内涵,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平安单位”“长宁区文明单位”、“长宁区绿色学校”,“长宁区花园单位”、“长宁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长宁区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学校”、“长宁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长宁区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中被评为先进教学单位”等。

课题《实施困难学生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在长宁区第九届教科研成果评选中均获三等奖。

问题:

   1、学校现代管理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现代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

学校现代管理的理念在认知上有差异,落实到管理行为上有不到位的现象,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方面还须进一步完善。

   2、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校教师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也获得了发展,但是,就整体而言,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平衡。

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要进一步提高。

学校还缺少在区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怎样构建人才培养机制,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环境,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激活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拓展教师的培养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发展学校特色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等等方面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与解决。

   3、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师育德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生活德育的实践研究需不断深化。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校就读人数的增加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去实践与探索。

 

三、学校发展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办学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管理科学民主,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和谐发展,争创办学特色。

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努力将学校办成“理念新、文化浓、质量优、特色显”“人民满意”的好学校。

   理念新——学校秉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育公平,校园和谐,全面发展”办学理念。

   文化浓——校园充满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艺术氛围,追求“典雅、和谐、快乐、创新”的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师生文化内涵。

   质量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师生个性化发展,教有特色,学有特长,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特色显——形成科技、艺术和儿童诗教育的学校特色,促进校本发展。

校风:

文明向上,求实创新

教风:

求真务实,严谨创新

学风:

乐学善思,合作进取

培养目标: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

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学有特长、个性发展,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发展目标:

在实施学校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坚持以校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学校特色培育,通过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主要工作与任务:

 

(1)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教育公平。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加强中心组和全员学习,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将依法治校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修订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用制度建设来规范学校管理。

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推进校务公开。

 ●加强管理人员的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养,实行层级管理,注重目标管理、抓好管理“细节”。

明确职责,落实岗位责任,加强考核,改善和优化管理行为,提升管理绩效。

 ●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办教育,增强学校凝聚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2)坚持以人为本。

进一步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优化管理行为,为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努力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乐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关爱特殊群体,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使学生学有特长。

 ●挖掘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运用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条件,提供支持,努力使教师教有特色。

 (3)坚持校本发展。

夯实各项工作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心培育学校特色,以特色发展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夯实各项工作基础,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大对学校现有特色项目“儿童诗”、“机器人”的建设,在人力、物力、智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做实、做细、做精上下功夫,扩大学生参与面,扩大项目影响力,

 ●加强师资培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促进更多有专业特长教师的成长,为学校特色的发展奠定师资基础,以特色发展来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达成标志:

  

(1)学校各项制度健全,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在争创文明活动中继续保持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社区和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继续保持学校儿童诗、机器人项目特色,并有新的发展与突破,成为学校教育的亮点,社区和兄弟学校的认可度达到90以上。

 

2、学校队伍建设工作目标

   队伍建设工作发展目标:

以塑造和锤炼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为工作重点,以课改实践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主要工作与任务:

   

(1)完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以教师发展为本,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塑造和锤炼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

   ●加大师训力度,形成合理梯队,保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培训以及十一五期间的240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的学历水平及专业能力。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结合教师实际和教师个性特点,采取跟踪、定向培养模式,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区第三轮学科带头人项目负责制学习活动,帮助教师增强“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意识和能力,加速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管理、监督网络,依靠全体教师、家长和社区百姓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

   ●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教育教学法规,建立制度健全、运作有序的师德建设管理体系,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育德能力。

   ●通过学习引导、榜样示范,努力提高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树立学习理论的求真意识;二是树立爱岗敬业的务实意识;三是树立追求高尚的审美意识,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

●以提高教师的师德和育德能力为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

紧紧围绕“生活德育”主题,根据学科特点、教育活动特点,适时、适地、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的德育网络,组织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定期发放家长问卷,接受社区、家长监督。

   (3)开展教学“五环节”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减负增效”目标,积极推进“教学五环节”的研究和实践,实现有效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培训计划,紧密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改中的生成问题为出发点,加强学习研究,加强探索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推广、运用教育科研成果,继续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将农民工子女和学困生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拓展实践的“面”,强化实践的“点”,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开展联动校的优势互补,进行校际的交流合作。

学习、借鉴先进学校、教师的教育经验,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发展。

   (4)着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打造个性化的教师队伍。

   ●加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教育细节,把教师日常规范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教师发展。

   ●通过“经典阅读”、“走进经典”、“实践天地”、“互动空间”等活动形式引导教师“走进经典”,拓宽教育视野,增强教学底蕴,提升文化品位。

   ●加大对具有个性特长教师的培养力度,关注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提供适切的服务,在制度、政策上予以支持、倾斜,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达成标志:

(1)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不同层次的教师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形成有效的教育梯队。

骨干教师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青年教师趋于完善、成熟。

(2)教师育德意识增强,能自觉融入学科教学,育德能力有提高,为学生、家长、社会认可。

   (3)教学“五环节”规范率达到100℅,随堂课的优良率有提升,教师在市、区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奖项。

(4)培养出2-3名在市、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品牌教师。

   3、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两纲”精神,以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纲要为指导,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活德育”校本课程。

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途径和教育网络为保证,突显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形成德育管理科学畅通、德育队伍精益优良、德育方法务实创新、德育资源广泛优化的工作新局面。

   主要工作与任务:

(1)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提升全体育德能力。

●在教师群体中,开展全员育人的教育,让教师、员工成为育人的主体,总结并传承德育工作优势,完善德育内化机制,将家委会、社区对学校德育的参与评价一并纳入德育管理网络,构建有效德育工作评估制度,营造“个个是主人、人人都参与”的育德氛围。

●立足课堂教学,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新课程中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德育课程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结合长宁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的工作,拓展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让学生在生命教育中获益,教师在生命教育中提升,学校在生命教育中发展。

(2)深化“生活德育”活动探索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活德育”整体框架。

●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分段制定相应的“生活德育”方案,从传统佳节、文明礼仪、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形成专题教育特色。

围绕“雏鹰世博文明行动”主题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以五色和谐行动为指引,倡导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的理念,引导队员成为城市文明的小主人。

●通过校园文化节(美育节、科技节、体育节、校园诗会)等活动,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

(3)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其功能。

●形成校内外德育网络,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社区资源,不断寻找“三结合”教育新的增长点,把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社区,着力整合育人资源。

●加强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利用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学生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探索形成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促进学校教育开放和提高管理的水平。

(4)以课题研究引领,加强校本德育课程的研究开发,突显学校德育特色。

●运用《小学困难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的研究》的课题成果,让每一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认真承担起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的工作,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激励发展。

●申报以“儿童诗”为主的新一轮德育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师生行为的转变。

   达成标志:

   

(1)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德育工作,全校形成“精心育人”的氛围,学科教师有育人总结或案例,获得区德育研讨活动先进集体的称号。

   

(2)形成我校的德育校本课程系列化,获得新一轮区行为规范示范校。

   (3)建立社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有关工作与活动的资料收集和存档工作。

   (4)德育课题成为区级重点课题。

 

   4、学校教学工作目标

   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目标:

以“二期课改”为契机,严格课程管理,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五环节,通过有效研修和有效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课改执行力,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主要工作和任务:

   

(1)聚焦有效教学,优化教学五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常规流程管理,注重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环节,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依据区域制订的“教学五环节”规范,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我校学科教学各环节的规范要求和评价指标,形成完善的学科教学常规细则、备课、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制度、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建立质量监控网络,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实施差异教学,面向全体,采用个别辅导、跟踪帮教等方式,培优补差,力求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实际,创造条件,整合提升有质量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全面特长个性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2)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提升教研组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培训计划,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整体安排,教学互动,以学促变,讲究实效。

   ●努力提升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品质,扣住“问题”脉博,培养教师“问题意识”,倡导“问题即课堂、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

借助校园网论坛的网络教研,通过教研主讲、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评价反思等教学行动研究,整体提高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积极参与校际联动教研,激励教师重视课改实践,和兄弟学校学科教师进行对口交流。

邀请专家为教师作业务培训,并充分发挥校教学能手在校本教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达成标志:

   

(1)严格执行上级制定的课程设置,开发和完善机器人、儿童诗等校本课程。

三年内合格率达到100%,留级率低于1%;辍学率为0;小学按时毕结业率达98%。

   

(2)校本研修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成效明显。

有物化成果:

教师教学案例\论文汇编;争取有1至2个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校级、区级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30%以上。

   (3)形成学校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行机制。

课堂教学评课好课率达30%以上;区各类质量调研中获得好成绩,争取获得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称号。

   (4)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占20%以上,在小班化教学的深化和双语教学的探索中,将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等文选编辑成册。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功能明显提升,全校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率达到60%。

 

   5、学校科研工作目标

   科研工作发展目标:

   注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和完善科研制度,通过学习、实践和校级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结合校本研修,围绕“儿童诗教育”这一重点发展项目,认真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并申报新一轮的区级课题。

   主要工作及任务:

   

(1)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进一步健全各项教科研工作制度,修订和完善《古北路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细则》。

进一步加强课题组建设,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进行。

●完善“主管校长—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的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用科研的成果去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把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内化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行为。

   

(2)加强学习,营造氛围

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组织教师人人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

我们将邀请教科室的专家来校指导,组织观看专家的录像讲座,以帮助教师了解正确的科研思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研究课题不断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同时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参与式学习、研讨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教师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网上学习,汲取知识营养,启迪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突出重点,校本研修

儿童诗创作是我校近几年着力打造的学校品牌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有目有共睹的成绩,在市区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

在今后的三年中,我们将围绕儿童诗教育工作的重点开展研究,将儿童诗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中取得的经验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在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方面实施研究,并申报新的区级课题。

   (4)科研促教,多出成果

●引导教师自觉地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在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为载体的研究活动,自觉地将一些问题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形式。

加强对校级课题的研究过程管理,力求多出研究成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鼓励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我们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研究目标,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多动笔、多投稿,提高论文的质量,争取有更多的论文获奖、并出版学校的论文集。

   达成标志:

   

(1)学校的科研制度得到完善,科研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2)90%以上的教师参与学校主课题或其他区级课题的研究或承担校级课题的研究。

   (3)新课题的申报达到区级重点课题水平。

   (4)有2—3篇教师论文在区级层面上获奖或发表,出版学校论文集。

 

   6、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目标

   学校体卫工作发展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和阳光体育活动为主渠道,以“四固定”运动项目训练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坚持以健康教育为抓手,与德育整合,加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与任务:

(1)确立有关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科研课题,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行动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研究成果,实现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精心设计,认真组织,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创设条件。

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学校运动会,根据不同年级,进行不同形式的体育知识和实践活动,丰富“体育节”的内涵,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古北校园中形成浓浓的体育氛围。

(3)进一步加强运动队训练,坚持“四固定”。

重点完善做好学校已有的射击队和乒乓队校本课程,初步形成“排球”校本课程的教材,将学校体育优势项目成为品牌项目。

(4)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利用健康教育课、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保护等教育活动,并与德育整合,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心理健康的知识带到全校师生身边,不断优化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5)加大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力度,规范学生体检、防病工作,使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达成标志:

(1)完成《把握教学五环节,探究小学体育课题教学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将课题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发展。

(2)开展“两会一节”校园体育活动(一年两次学校运动会、体育节),阳光体育得到有效落实,校园体育氛围浓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校运动队基本形成梯队模式,保持乒乓、排球等优势项目的良好成绩,巩固原有两个校本课程并初步形成“排球”校本课程的教材。

(4)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使生命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5)做好学生健康检测工作,各项形态指标达区均值。

有效控制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病率。

7、科技、艺术教育工作目标

科技、艺术发展目标:

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水平入手,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依托校“科技节”“美育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科、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推进学校科、艺教育发展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进一步抓好学生社团活动建设,在普及中提高与发展,注重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积极创建区级特色团队和示范点,争创新一轮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

主要工作与任务:

(1)加强科、艺教师的校内外培训力度。

创设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学校创设条件,采取搭平台,给任务,让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竞赛等方面施展才能增长才干,并实行对科、艺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

(2)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科技艺术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增强问题意识,着重对科技、艺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积极探索科技、艺术教育规律,在实施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3)学校科、艺教育以课堂教育和社团建设为主渠道。

定期开展学校“科技节”“美育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4)加强“儿童诗社”和“机器人”特色项目建设,丰富学校学生社团的种类(咕咕画苑、合唱、舞蹈、生物、化学),提升特色项目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