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513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docx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新闻稿

在西部书写青春和梦想

——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十年记

商艳凯

写作提纲:

前言

十年支教之服务地篇:

为西部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天空

十年支教之人物篇:

向孩子们传递梦想的使者

十年支教之故事篇:

支教生活的平凡和感动

后记十年支教,留下了什么?

附录:

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大事记

十届研究支教团队员名单(合影)

 

前言

每年的“五四”表彰,在学校公布的学生“五四”奖章的名单中,都会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

可以说,这样一个集体,已经成为学生先进典型的代名词。

而到了秋天,当研究生支教团开始招募的时候,很多优秀的学子都会竞相报名,因为在他们心中,成为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是一件神圣和光荣的事情。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这已成为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共同的誓言。

2013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迎来了它10岁的生日。

这十年,支教团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从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蹒跚起步”,到如今茁壮成长为在全国高校共青团系统有一定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已成为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009年,国内首部以研究生支教团为题材的影片《青春的力量》在浮山县开机,70%的拍摄地选在寨圪塔乡。

浮山和寨圪塔乡正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曾经支教8年的地方。

影片以全国首位支教博士生、我校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陈苏的真实个人经历为原型,是继新中国青春系列著名影片《青春之歌》和《青春万岁》后的反映21世纪当代青年的第三部曲。

经过10年的发展,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向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2013年10月,由校团委指导的“中国梦·西部情”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官方网站正式开通上线。

整个网站以公益活动为主线,着力打造“志愿者风采”、“走进支教地”、“爱心行动”等主要栏目,运用视频、图文结合等形式,向校内外传播介绍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优秀传统、特色活动、公益募捐等。

官方网站设置链接了许多自媒体功能性栏目,如支教团人人网、微博、淘宝网站等,方便大家更快地找到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以及爱心捐赠的渠道,定期在网站上对爱心捐赠进行公示,以此加强与支教团志愿者的互动交流,吸引更多的学子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十年支教之服务地篇:

为西部教育事业撑起一片天空

从山西浮山到西藏拉萨,从云南宁蒗到四川南溪,10年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足迹踏遍了祖国西部的大部分省份,难能可贵的是,队员们大多选择的是当地最艰苦、最基层的学校,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推动西部教育事业的进步有所贡献。

在山西省浮山县教育界,说起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几乎没有人不竖大拇指。

从2003年开始,我校每年选派研究生到浮山县的中学支教,从2005年起,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78个支教团中率先从县城下到乡里,从高中下到初中,在太行山最基层的乡村中学里,向那里的孩子们播种梦想和希望。

浮山县寨圪塔乡寨圪塔中学,从创建就惨淡经营,从来没有过变化。

历任校长面临的都是师资不足、教师素质较低、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直到2005年的9月,学校里来了两名哈工大的支教研究生陈苏和李开聪,其中陈苏还是我国首位博士生支教志愿者。

从此,寨圪塔中学一点一点变了,用校长卫俊剑的话说:

“从有哈工大的支教研究生后,寨圪塔中学就实现了华丽转身。

山西省浮山县是享受西部扶贫政策的贫困县,全县13万人口,寨圪塔乡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当年八路军总部曾设在这里,是不折不扣的老区。

据了解,浮山县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不足10人,一个乡几年也出不了一个大学生。

乡里的初中很多还是“代教”老师,“能够留得住的老师,要么是教学水平不高,要么是积极性欠缺的。

”寨圪塔中学的校领导直言:

“如果没有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我们的中学常常会出现没有老师上课的尴尬局面。

浮山县北王乡的北王中学,是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另一个支教点。

2005年,两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于航、姜雯雯被派到了那里。

与寨圪塔中学一样,她们是北王中学里来过的学历最高的老师,此前北王中学的老师没有一个第一学历是高中毕业的,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就留下教初中。

时间转眼过了8年。

2011年7月,张剑桥和其他6名队员结束了在浮山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他们成为了我校向当地派出的最后一批支教队员。

由于团中央对服务地的调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在浮山服务的年数定格在“8”。

这8年来,变化最大的就是寨圪塔中学。

这个乡镇级中学,8年前教学成绩在全县排名一直靠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来了后,学校排名逐年上升,2011年,初一年级在全县排第一,初二年级在全县排第三,升学率更是年年递增。

更可喜的是,受支教队员们的影响,这个山区县学生的心里都有了更高的学习目标,不仅要考大学,还要上研究生,不少学生还说:

“将来我也要上哈工大。

坐落在青藏高原、海拔3650米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

 拉萨在藏语里意为“圣地”、“佛地”。

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因其“神圣”慕名而来。

来此的青年志愿者也逐年增多,他们有着更为神圣的使命——支教。

从2006年至2009年的3年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先后派出3届9名队员到拉萨支教。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64年由拉萨市文教卫生局主办的“师训班”。

197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

2006年,由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学校。

从2002年起,陆续有内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来此支教。

这里也是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首届西藏服务队3名队员张春禹、刘佳、雷磊曾经支教的地方。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西藏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学校受到师资和硬件短缺的双重困扰。

青年志愿者的到来,使师资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两年时间,先后有5名志愿者来此支教,他们是王亚松、周剑华、曹文涛、胡韬和赵琦。

成立于1989年的西藏藏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高等藏医药院校。

隋海鹏便在这里支教,是学校成立20年来第一个来此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

 这里的每个人都亲切地称呼隋海鹏为“小隋”。

 在团委书记拉巴次仁看来,隋海鹏非常能融入当地生活,在八小时工作之外,他会在茶余饭后向当地的老师请教藏语,周末时他还会跑到八角街,和那里的藏民交谈,了解藏族的文化和习俗。

一年下来,这个东北的小伙子已能随口说出日常用的藏语敬语。

    “这些汉族老师为藏族学生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带来了知识和文化,也为学生工作注入了活力。

要改变西藏教育落后的现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这些支教队员却用一年时间让它大大改观。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处长拉巴旺堆说。

 

    支教不仅带来了当地的改变,也使支教者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支教的大学生刚来时,我对他们说,你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跟我说,可一年下来没有一个人给我打电话。

”团区委权益部王慧文部长的话语里充满欣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西藏精神在闪光。

他们在这里支教一年比在内地工作几十年得到的锻炼和收获都要大。

” 

   西藏藏医学院团委书记拉巴次仁以隋海鹏的例子告诉每一个大学生:

“小隋用行动证明了,内地的大学生越是到困难的地方,越能在磨练意志中更快的成长。

在中断了几年后,我校又再次派出志愿者到西藏支教。

2012年7月,我校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队队员秦瑞松、王淮卿来到西藏藏医学院进行义务支教一年,他们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完成心中的梦想。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个神秘而又落后的地方,那里有着高原上特有的湛蓝天空、清澈如镜的湖水以及耀眼的阳光,这就是俗称小凉山的彝族自治县——宁蒗。

在这个国家级特困县里,年人均收入不到百元,全县23万人口中,有19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下过山。

对于这里的孩子而言,可能接受教育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地处偏远,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不足以承担起把所有孩子都送进教室的重任。

承载着“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2009年8月26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5名支教队员从东北的哈尔滨坐了近40个小时的火车,两个小时的飞机,又赶了3个小时的盘山路来到了这里。

从此以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就与宁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校连续4年派出队员到这里义务支教一年,通过一届又一届队员的努力,宁蒗的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孩子们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南溪,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有着1500多年的建城史。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南溪成为宜宾百万人口大市的一个新区。

同年8月,我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四川服务队6名队员首次踏上南溪这片土地。

闫欢、刘鑫岩、李家强、郑凯4人服务于南溪职业高级中学,李欣然、马楠两名女队员服务于南溪第三中学。

“他们的到来,足足顶起了4个专业教师的上课任务,不仅缓解了学校教师不足的矛盾,而且给课堂注入了活力。

他们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们尊敬的对象。

”副校长邓方钦对在南溪职业高中支教的队员赞赏有加。

    一年远在他乡的支教,让这些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0后”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蜕变”。

大学期间一直在团委作学生干部的李欣然、马楠坦言,她们受到了当时的校团委书记陈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四那年放弃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出国、保研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支教。

马楠用“摸爬滚打”来形容自己这一年的支教生活。

由于南溪三中地处乡镇,停水停电是经常的事。

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和李欣然已经习惯了“灰头土脸”地去给学生上课。

 

十年支教之人物篇:

向孩子们传递梦想的使者

在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过的这十年时间里,总共有130名队员先后到4个服务地进行义务支教一年。

在这个以“80后”为主的志愿者群体中,支教队员们选择暂时告别“象牙塔”,到最基层的西部山区去体验一种别样的生活,在自身得到磨砺的同时,将梦想传递给当地的孩子们。

在这里,笔者选取了4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讲述他们与山区孩子们的成长故事,纪念全体支教队员曾经走过的青春岁月。

张晓东:

支教团的首任队长

    

 2003年8月,作为我校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的张晓东和其他6名队员一起,响应团中央号召,作为青年志愿者来到山西省浮山县支教。

张晓东被分配到浮山县惟一的一所高中——浮山中学,担任英语科任老师。

张晓东并不是学英语专业的,但由于学校的英语老师奇缺,听力教学水平极差,他抱着试试的心态答应了。

半年时间下来,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张晓东自己却消瘦了不少。

 张晓东家在苏北农村,生活非常困苦,父母每年省吃俭用挣到两三千元钱,根本不够他和妹妹读书之用。

1999年,张晓东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为减轻家里负担,张晓东申请了助学贷款,并靠常年做家教维持日常的生活费用。

大学4年,张晓东拼命学习,几乎得到了国家和学校设立的所有奖学金。

 然而,在张晓东教的班里,有一个家境比他还糟的学生,她的名字叫王优优。

王优优家在浮山农村,父母几年前去世,前年爷爷又离开人世,现在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和残疾的妹妹。

王优优每星期回家都背回一大袋馍馍,作为一周的伙食。

虽然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但平时需要交的书费和学习资料费还是无处可出。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晓东经常从自己并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一部分资助王优优。

  

 一周中最令张晓东感到轻松的事情,就是周末几个同来支教的学友聚会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做几个爱吃的小菜,吃一顿平时吃不到的白米饭。

还可以借此机会相互交流一下经验,回首大学生活,或者唱一唱歌,缓解一下思乡的惆怅。

 在一次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张晓东说:

“学雷锋,不仅仅是扫马路、擦栏杆。

我们来这里,重要的是用所学的知识,以恰当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虽然支教只有半年时间,我们惊讶地发现,学生们一天天地成长,我们也在一天天成熟;学生们取得了进步,我们也得到了收获。

回去后,我要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讲给同学们听,讲给老师们听,讲给所有关心和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人们听。

2004年7月,结束了一年的支教生活,张晓东回到了学校。

让张晓东没有想到的是,他收到了很多来自山西浮山自己学生写来的信笺。

其中一封这样写道:

“昨天,我们开学了。

看到了您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时在黑板上留下的工整的板书,看到了您写下的字,我们仿佛看到了您,想起了您离别的那天,您和我们都落下了滚烫的泪珠、泣不成声。

我们真的太想见到您了。

今天,要上课了,但谁都不愿去擦您写的黑板。

吉海红(学生名)今天值日,刚走到讲台拿起板刷,就听‘等会!

别擦,那是张老师写的字!

’后排几个同学一齐喊道。

最后,直到数学老师走进教师,吉海红才把黑板擦掉!

”看到这里,张晓东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他回想自己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有辛苦也有快乐,但就是这种平凡中的感动,值得终生铭记。

陈苏:

全国首位支教博士生

   陈苏,在哈工大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经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确认,他是我国实施扶贫接力计划以来,第一个参加支教的博士生。

   成为一名志愿者,一直是陈苏心中的梦想。

2003年,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招聘志愿者时,陈苏因为在外地实习而错过了机会,同学张晓东去了,还当上支教队队长,令他羡慕不已。

假期回来时,他们常常促膝长谈。

   考上研究生后,陈苏想参加支教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招聘通知发出后,他毫不犹豫地前去报了名,“激动得一夜没有入睡”。

第二天,当他兴冲冲地准备把精心填写的表格交上时,却被女朋友知道了。

“她知道后就哭了,眼泪噼哩啪啦地往下掉。

当时我的心就软了,哎!

最后我们只好互相让了一步,约定明年再去。

”陈苏不无遗憾地说。

   此后的1年里,陈苏几乎天天都在盼望着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招募的海报贴出来了,陈苏挤在最前面伫立良久,把每一个字都读到了心里。

“我觉得这张海报,就是为我而写的!

我觉得我有责任去,我必须去!

”陈苏一直保存着去年填好的表格,贴上照片后就直接交了上去。

   身边的同学都不理解。

有人说:

“陈苏有病吧,放着好好的博士不念,中断学业去做什么志愿者?

”在选拔面试的时候,考官也问他:

为什么要做志愿者?

   直到踏上黄土高坡,真正体验了支教生活的酸甜苦辣后,陈苏才懂得了国际著名志愿者德兰修女所说的一句话的真正含义,也真正明白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这句话就是:

“爱,就是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

黄土高原夏天干燥闷热、冬天则寒冷入骨。

浮山县乡下的中学也没有暖气,室内外温度都差不多,“晚上睡觉时穿上羽绒服还觉得冷呢”!

这让他们开始怀念哈尔滨的冬天了——虽然室外滴水成冰,但室内温暖如春。

在这里,陈苏对于冬天的记忆就是围着火炉烤手。

   物质上的艰苦,并没有难倒支教队员们,倒是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太差让他们颇费脑筋。

“有的学生到了初三还不会小数加减法,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陈苏说,没办法只好从头补,尤其是英语,要从26个字母开始教起。

从到支教学校开始,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一有时间就给学生补课,甚至中午午休时也要给学生补上一课。

孩子们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也默默地记在心里,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这些年轻老师的支持。

有一天下课时,同学们站起来齐声说:

“Seeyoulater”、“Goodbyeteacher”。

陈苏一愣,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并没有教过他们,可他们自己却学会了,那一刻我真得很感动。

山里的孩子学习很苦。

每天早晨5点半就起床,早餐前要上一节早自习和一堂课。

除了午休,自习和课时一直要延续到晚上9点30分。

即使这样,像寨圪塔乡中学这样普通的农村中学,每年能考入高中的也不过5人!

即使在全县最好的初中,也有40%的学生不能升入高中!

而作为该县惟一的一所高中浮山中学,能够考过重点分数线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现实是残酷的,有一些同学因此看不到希望而放弃了学习。

陈苏说:

“原来以为,贫困的孩子学习一定刻苦,实际上,他们被物质上的贫困摧残得精神也开始贫困!

我们要为精神扶贫而努力!

   2006年元旦,天空中飘着雪花,陈苏就站在操场上为全校师生及乡干部发表了一次演讲。

陈苏讲到动情处热泪盈眶。

他说:

“同学们,我们是来学习知识的啊!

拿出勇气,拿出信心,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事实已经证明,只要努力,你们并不比城里的娃儿差,而且还能超过他们!

”在场的寨圪塔乡几位老干部落泪了。

他们说,落后山区要想脱贫,首先要精神上脱贫,陈苏的话发人警醒。

   后来,在陈苏的倡导下,支教团在浮山县各中学中开展了“我的成长路”巡回报告演讲,支教队员切身的成长经历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许多学生激动地说:

“原来以为博士、硕士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现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刘佳:

支教团中的娇小女生

眼前的刘佳,是个娇小可爱的女生。

说起去西藏支教,来自贵州的刘佳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拉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教师严重缺乏,全校近200名教师中只有6人是英语专业毕业的。

于是,刘佳被分配到英语教研室。

  面对身材魁梧的藏族学生,刘佳越发显得娇小。

在上第一课前,刘佳就告诉自己,上课时,声音一定要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拉萨平均海拔约3700米,平均氧含量仅为内地的一半。

在那里平地走路不能快节奏,爬楼就更不用说了,上一层楼比在内地爬三层还累。

刘佳所教的班级都在4楼,也就是顶层。

为此,刘佳每次上课,都要提前近半个小时从寝室出发、早到教室十多分钟,努力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然后热情饱满地走进教室。

  在缺氧的条件下,上课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更不用说用尽全力提高声音、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两个小时的课。

一节课下来,刘佳往往是喉咙冒烟,腰酸背痛,累得连下楼的力气都没有。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刘佳在讲课时尽量把复杂的语法简单化,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来举例,同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制作多媒体软件,还在晚上给学生们播放英文电影。

为此,她比同来的支教老师都要睡得晚些,常常要忙到深夜。

  或许是太忙碌的原因,刘佳在高原寒冷的一个冬日患上了感冒。

感冒对于每一个刚上高原的人都是致命的病,对于支教队的队员更是谈感冒而“色变”。

刘佳当时只有22岁,是团队里最小的,身体又看似“弱不禁风”,大家都为刘佳悬起心来。

刘佳讲起那段经历,却显得很轻松,“没什么,大不了献身在西藏了。

”在学校大夫的积极治疗下,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刘佳的感冒就好了,这期间,刘佳还多备出好几天的教学课程。

就这样,刘佳用自己的乐观、自信战胜了疾病,又重新站到了讲台上。

当年曾和刘佳共事的旺青清楚地记得,由于刚来时身体不适,他让刘佳先好好休息两天,可刘佳却要求尽快安排课程。

当天晚自习,他惊讶地在教室里看见了刘佳的身影。

等到适应后,她更是主动要求多安排一些课,晚自习也排得满满的。

支教队临走,她的学生拿着哈达到处找刘佳,眼睛里满含泪水。

“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了不起。

” 说到这儿,旺青竖起了大姆指。

 

刘佳看似娇小的身躯下,却隐藏着巨大的能量。

支教生活中是这样,大学生活中更是如此。

家庭并不富裕的她,靠着做家教和得奖学金,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大学前两年,她每周都要做好几份家教,很多时候只能在公交车上啃馒头解决午饭。

刘佳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07年,她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成为我校学子获得此项殊荣第一人。

 

杨云峰:

一个彝族小伙的支教梦

“老师,为什么要回到这里来当老师?

”“因为我想带你们走出大山!

”每一次和学生们聊天的时候,孩子们总会问这个问题,杨云峰已经记不清楚,这样的对话重复了多少次。

可无论说多少遍,都磨不掉他心里最初的信念——“这是我的家乡,这是和我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的地方。

在我有能力有机会为我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的时候,我定会选择义不容辞”。

杨云峰出生在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在这个彝族占了百分之七十的县城里,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知识改变命运”在这里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而土生土长于这里的杨云峰,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哈工大后成为了当地的一名“英雄”。

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杨云峰就刻苦努力。

基础教育落后,他就比别人多花一倍的时间去学习;能力和意识薄弱,他就积极加入到学生组织中去锻炼自己。

杨云峰付出了一切努力去提高自己,而激励他的,正是他始终怀揣着的那份对家乡的责任。

大三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云峰得知学校要新建立一个研究生支教点。

得知此事的杨云峰兴奋得一晚没睡,他想要是能把哈工大的研究生支教团引进自己的家乡,对孩子们来说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兴奋不已的他多次找到学校的领导,希望能把研究生支教团建立在自己的家乡。

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校决定在云南省宁蒗县新建立研究生支教点,并上报团中央批示。

最终,在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开展的第十一个年头,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正式踏上了云南这片土地。

2010年8月,作为我校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服务队的队长,杨云峰带领5名队员来到他的家乡,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9月10日,杨云峰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教师节,他并没有休息庆祝,而是带领着队员们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去看望两个孤儿。

在看到他们家破旧、漏雨的房屋、孩子穿的只剩半截的拖鞋,一无所有的厨房时,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贫穷”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更加坚定了要建设贫穷落后的家乡的决心。

家访回来以后,他带动队员们联系自己的学院、老师、同学,通过他们的努力,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为2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建立起了一对一的爱心资助,资助款共计发放2万5千余元。

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外面的温暖,他还带领大家创新思路做活动,在淘宝网上推出了“橙色淘宝·爱心文具”活动,号召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献出他们的爱心。

这个活动在学校和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便募集到了543套总价值1万多元的学习用品,为了亲自将这些文具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他们走遍了宁蒗县的许多小学。

因为宁蒗县山高路远,每次做完活动回来,他都筋疲力尽,可一想到孩子们领完文具后害羞却又天真的笑容,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再次上路,再累,一切都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他带领全体队员共同努力在宁蒗一中和宁蒗民族中学先后成立了广播站和学生艺术团。

在艺术团成立那一天,县电视台这样报道:

“今天,在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六名支教教师的努力下,宁蒗民族中学学生艺术团成立了,该艺术团是我县第一个学生艺术团,为我县的素质教育工作谱写下了新的篇章。

联系支教地,回家乡支教都不是他行动的终点。

如今,已经回到学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杨云峰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正在筹划一项名为“爱·回家”的行动,号召家乡像他一样的彝族大学生利用假期回到家乡,用青春让家乡的未来更美好。

正如杨云峰所说:

“那里的孩子们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索玛花,他们也渴望知识、也憧憬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在家乡点燃梦想的火种,让希望的曙光照亮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十年支教之故事篇:

支教生活的平凡和感动

在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这十年的时光里,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记录。

在支教队员们的眼中,支教生活很平凡,却充满着感动。

每一个让人感动的瞬间都值得记忆,笔者选取了其中几个比较经典的“镜头”,来看看10年来支教队员为当地都做了哪些事,与孩子们渡过了哪些难忘的瞬间。

“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

2007年12月25日,寨圪塔中学的孩子们收到了让他们惊喜不已的一件“圣诞礼物”——哈工大第五届浮山支教团爱心图书馆在寨圪塔中学成立了。

走进图书馆,给人的感觉是“有些简陋却很整洁”。

房间不大,铁制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

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上挂着《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牌匾,格外醒目。

《图书馆管理人员登记表》、《图书馆学生阅览卡》……一应俱全,像正规图书馆一样。

“为什么乡里的孩子不能享受图书馆?

乡里的孩子也要有图书馆。

”谈到建爱心图书馆的初衷,图书馆的全程筹备负责人、我校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朱宝峰说道,这里的孩子们求知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