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257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762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打字高手不看键盘就可以打字,这说明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意识调控减弱

B、利用细微线索

C、动觉反馈加强

D、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操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在操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受意识支配调节,否则,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

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时,意识调控会被自动化所取代,这时动作往往是自动进行的。

例如,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地打字。

2.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要以个人价值来实现,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的理论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3.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信息的方法是()

A、实践法

B、谈话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讲授法的优点之一。

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5.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

A、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B、动机斗争与确定行动的目的

C、选择行为方式和方法

D、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行动计划制订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关键步骤。

6.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

B、交互主体性

C、学生主体性

D、教师主体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

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育无知识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7.班级授课制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此思想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桑代克

D、夸美纽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8.以下不是托尔曼提出的概念的是()

A、中介变量

B、潜伏学习

C、顿悟学习

D、认知地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顿悟学习是苛勒提出的,其他三项都是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概念。

9.根据著名课程理论家拉尔夫,泰勒的观点,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包括()。

A、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育经验—完善实施方案

B、确定课程目标—组织教育经验—实施教育活动—完善实施方案

C、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育经验—评价实施效果

D、确定课程目标—组织教育经验—实施教育活动—评价实施效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即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育经验—评价实施效果,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10.下列哪项属于变相体罚()

A、罚站

B、拧耳朵

C、打手板

D、打屁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其他三项属于直接体罚。

11.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

可见,班级组织具有()

A、社会化功能

B、教育功能

C、个性化功能

D、文化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班级组织既具有社会化功能,又具有个体化功能。

题干描述的是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的表现。

1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时期。

下列关于前习俗水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阶段,儿童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人来决定的

B、这一阶段,儿童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

C、这一阶段,儿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D、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于对外力的屈从和对惩罚的畏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C项中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属于后习俗水平阶段的特点。

13.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的是()

A、行政复议

B、学校申诉

C、教师申诉

D、学生申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我国教育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申诉、调解渠道、诉讼渠道、仲裁渠道。

其中,行政申诉又包括教师申诉和受教育者申诉。

14.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应是多元的,故③说法错误。

15.学生已知“平行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意义,教师再通过“菱形是四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界定菱形,使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概念基础上学习菱形这一概念。

这种学习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

D、组合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下位学习包括:

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派生类属类似皮亚杰同化的概念,原有概念和看法没有变化。

相关类属类似于顺应,将原有概念或看法进行了改变。

如题目中菱形是四边一样长的四边形。

16.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知识

D、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技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17.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8.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应该坚持()。

A、表扬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表扬为辅

C、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9.狗听到主人呼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属于()。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第一信号系统: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二信号系统。

虽然主人叫狗的名字是以语言为中介,但对于小狗来说,它并不是因为理解语言的意义而产生反应.而是将这种语言作为一种物理性条件刺激。

20.若有人给你起绰号,你不做任何反应,绰号就不会流传。

这符合操作性行为的()

A、正强化规律

B、负强化规律

C、消退规律

D、惩罚规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

题干所述即是消退规律的表现。

21.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的研究重点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德育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人的行为是个体和环境交互的产物,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效能获得道德行为。

提升道德品质。

22.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2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

A、创新型社会

B、和谐型社会

C、学习型社会

D、发展型社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到2020年。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4.初三

(1)班在“每周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周乐于助人的同学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品德评价法又称奖惩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学生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评比、操行评定等。

题中的评比活动和张贴照片的奖励属于品德评价法。

25.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会了端坐在座位上,认真做作业,在英语课上学生也能做出类似行为。

这表明学习行为存在()

A、分化

B、泛化

C、类化

D、消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26.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A、教育主管部门

B、学校

C、教师

D、班主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2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意志

C、品德情感

D、品德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28.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杜威

C、罗杰斯

D、凯洛夫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学科中心(知识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社会中心课程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

29.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30.当不良情绪产生时,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以求得心理平衡,这属于心理调适技巧中的()。

A、自我提醒

B、自我安慰

C、情绪转移

D、适度宣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情绪转移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采取情绪转移的方法寻找一个新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

如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

进行自我娱乐,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中。

以求得心理平稳。

31.品德必须以()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出(),产生道德情感和()

A、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

B、道德伦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

C、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判断

D、道德伦理、道德行为、道德判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品德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32.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

B、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生命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多个方面。

生命教育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33.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德育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榜样示范法的典型体现。

34.某县学校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可以依法向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35.评价教育实施结果的依据是()

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目的

D、教育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6.教育科学研究要求在收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

这指的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A、伦理性原则

B、检验性原则

C、公共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略。

37.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D、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帮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仑联系实际。

故C项不可取。

38.“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

”——卢梭。

这句话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39.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推进当地教育发展,决定设置一批重点学校并给予财政、师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设置重点学校有余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B、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C、设置重点学校有利于打造本地教育品牌

D、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设置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4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

A、超前性

B、全局性

C、导向性

D、双重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意思是:

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性。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班级的个体化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A、促进发展功能

B、满足需求的功能

C、诊断功能

D、矫正功能

E、指导生活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1)促进发展功能;

(2)满足需求的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

2.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翻转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因此,选择ABC。

3.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学校作为法人或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学校()的统一体。

A、权益

B、权力

C、权利

D、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D

【解析】:

关于学校的法律地位,有多种典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体:

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法律地位是权利能力、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的统一体。

故该题答案为CD。

4.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

【解析】:

综合课程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5.学制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多轨制

D、分支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学制类型是由学制的结构决定的,由于划分的标准与方向的不同而表现出来不同的形式。

主要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6.下列关于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理解正确的有()。

A、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B、应当逐步提高

C、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

D、依法保障教师社会保险待遇

E、正常晋级不增薪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也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7.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包括()

A、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B、收集信息

C、组织材料

D、分析材料

E、报告结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略。

8.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9.常用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

A、头脑风暴法

B、直觉思维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包括:

①头脑风暴法;②直觉思维训练;③发散思维训练;④推测与假设训练;⑤自我设计训练。

10.下列观点中,属于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有()。

A、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为目标

B、课程的价值在于培养学习者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重建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C、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围绕社会重大问题

D、课程组织要心理学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

【解析】: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社会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群体应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11.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

A、自动化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分别是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故本题选ABD。

12.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多种,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更具()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广泛性

E、科学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

【解析】:

略。

13.“怒发冲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特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怒发冲冠”是一种激情的表现,属于情绪情感过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属于意志过程,还包括个性特征。

14.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有()。

A、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手段

B、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C、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具有传承文化的重大价值;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全面促进作用,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③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居于主要地位,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德育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B、智育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

C、体育以改善身体素质为基本任务

D、美育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情趣

E、劳动技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