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80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docx

电动双梁双钩桥式起重机专项施工方案教材

 

坝后电站电动双梁单钩桥式起重机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批准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编写人:

日期:

 

福建省水利水电机械有限公司

年月日

 

1、编制依据

a)由业主提供的有关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b)国家及行业部门颁发的现行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卫生的规定;

c)湖北省武汉市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有关的行业规章制度;

d)施工现场场地情况,周围环境及现有设备情况。

国家现行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2、作业范围及工程量

作业范围为泵房上部黄海标高32.4m~37.2m之间。

起重设备由电动葫芦、行走机构、桥架、轨道、供电装置等组成。

主要设备工作量和技术参数为:

电动双梁单钩桥式起重机

工作级别A3,起重量主钩10t,起升高度主钩9m,跨度8.3m,N=59.6kW,起升速度主钩7.2(19.5)m/min,运行速度大车44.2m/min。

1

3、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工期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土建完成标高32.4m的起重机配套轨道安装,基础检验合格并对轨道端面、直线度和扭曲进行检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工期:

15天

施工进度计划:

日期

工序

1天

3天

5天

7天

9天

11天

13天

15天

施工准备

基础轨道验收

吊装、拼装

电气安装

调试

验收、交工

4、施工人员配备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安全员

1

2

电工

2

具备特种设备作业资质

3

钳工

2

具备特种设备作业资质

4

焊工

1

持证上岗

5

普工

6

6

起重工

2

持证上岗

合计

14

5、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设备

(1)机具及材料计划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50吨汽车吊

1

2

脚手架钢管

6m

80

3

竹跳板

300×50×3000

20

4

道木

160×220×2500

20

5

千斤顶

2T

2

6

倒链

5T

2

7

倒链

2T

2

8

大锤

8#

2

9

扳手

2

10

钢丝

0.5mm

50

(2)计量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水准仪

DS3

1

检验合格

2

钢卷尺

0~30m

1

检验合格

3

钢卷尺

0~5m

2

4

钢直尺

0~500mm

2

5

测力计

0~100KN

1

6

弹簧称

250N

1

检验合格

7

水平仪

0.02mm/m

1

检验合格

8

塞尺

200A20

1

9

U型管

0~50mm

1

10

百分表

0~10mm

2

检验合格

6、工艺流程图

 

7、主要施工方法和步骤

7.1施工准备

7.1.1桥式起重机安装前需要审查的资料如下

1)设备质量证明书

2)安装(使用)说明书

3)产品电气接线图

4)产品电气原理图及符号说明

5)产品部件安装图

7.1.2编制施工方案(措施)

7.1.3办理审批手续,并出示下列资料

1)安装许可证副本

2)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

3)随设备出厂的有关图纸以及技术资料

4)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

7.1.5安装前,对施工机具、计量器具进行确认

7.1.6安装前,应进行技术交底

7.2设备材料验收

对于该新安装的桥式起重机,应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制造商家四方人员到现场认真清点检查。

确认零部件齐全,质量合格方可安装,若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在“设备检验记录表”中填明,报有关单位处理,并取得书面的处理意见。

7.2.1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以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符合设计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书及必要的出厂实验记录。

7.2.2机电设备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7.3基础验收

7.3.1工序交接:

交付安装的吊车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并填写“工序交接单”(附完整相关的测量记录)

7.3.2桥式起重机轨道安装前按下表要求对吊车梁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及器具

基础梁外观

无裂纹、露筋、蜂窝、麻面

观察

梁中心线对设计定位轴线的位置偏差

≤5mm

尺量检查

混凝土强度

≥70%设计强度

检查试验报告

行车梁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

±10mm

水准仪测量

表面平整度

≤5mm

2m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预留螺栓孔

位置偏差

≤5mm

尺量检查

螺栓孔孔径

比螺栓直径大2~3mm

尺量检查

找平层

外观

找平、压光,不得有石子外露和凹凸不平

观察

螺栓处400mm宽度范围内顶面不水平度

≤2mm

水平仪

任意6mm长度范围内各螺栓处顶面标高差

≤±3mm

水准仪测量

沿车间全长各螺栓顶面标高差

≤±5mm

水准仪测量

7.4轨道检验、车挡安装

7.4.1轨道检查若有弯曲、扭曲等,应对其进行矫正合格后方可安装。

7.4.2起重机轨道跨度S的极限偏差值ΔS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ΔS=±4mm。

(见图1)

 

测量方法:

(见图2)

 

将量尺在轨道的A点固定,另一端用弹簧称以固定拉力拉钢尺沿轨道中心线划弧,量得最小值B,即为AB两点对应间的轨距。

7.4.3轨道顶面相对于理论高度的极限偏差为±10mm,用水准仪测量轨顶的标高值,测点的距离一般为6~10米,并绘制轨道顶部的标高图,计算纵向不水平度。

两根轨道的高度差最大10mm,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每2m测量长度内不得大于2mm。

7.4.4在轨道的总长度内,侧向极限偏差为±10mm。

沿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弯曲,每2m测量长度内的极限偏差不得超过±1mm。

(见图3)

7.4.5轨道接头应对准,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该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600mm,且不应等于起重机前后车轮的基距。

7.4.6轨道接头采用直头夹板联结,接头处伸缩缝≯2mm。

7.4.7轨道下采用弹性垫板作垫层,弹性垫板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前,轨道应与垫板紧贴,当有间隙时,应在弹性垫板下加垫板垫实,垫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应比弹性垫板大10~20mm。

7.4.8轨道中心与轨道梁腹板中心之间的偏差不得超过轨道梁腹板厚度的一半。

(见图4)

 

7.4.9轨道顶面偏离理论位置的倾斜不得超过以下数值(见图5)

长度方向:

tgβ≤0.003;

横向:

tgβ≤0.005。

4.4.10两根轨道的端头共四处,必须安装车挡,车挡制作安装按照

标准图95G325中的CD-3制作。

车挡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车挡制作前应先测定吊车梁上联结车挡的螺栓或螺栓孔的实际位置,以便相应调整车挡上螺栓孔的位置。

b.同一跨度内两条平行轨道上的车挡与吊车缓冲器的接触面应在同一平面上,若不在应用橡胶板进行调整,使两者至定位轴线的偏差≤4mm。

c.车挡及缓冲挡板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安装吊车行程限位开关。

4.4.11轨道安装完毕进行检查验收,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验方法及器具

轨距与设计尺寸偏差

≤5

钢卷尺加150N拉力时测量

单轨中心线

平直度偏差

≤3

拉线测量

与基准线偏差

≤3

拉线测量

轨道

纵向水平度

<1/1500柱距,且≯10

水准仪测量

横向水平度

<1/100轨宽

水平尺测量

全程轨顶标高高、低差

±10

水准仪测量

道轨同断面两轨顶标高偏差

柱子处

±10

水准仪测量

其他处

±15

水准仪测量

轨道间隙

1~2

塞尺测量

轨道接头

横向错口

≤1

平尺、塞尺测量

高低差

≤1

平尺、塞尺测量

7.5起重机的安装

7.5.1桥架组装

7.5.1.1起重机桥架分两片到货,组装时利用50吨吊车分别将两片桥架吊至已安装好的轨道上,然后进行组装,且应保证大车行走的四个车轮底部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7.5.1.2桥架组装以端梁螺栓孔或止口板为定位基准,按起重机安装连接部位标号图,将起重机组装起来,拧紧螺栓。

组装用螺栓按下表要求进行连接。

项次

项目

质量要求

1

螺栓紧固

不得使用打击和超过螺栓的许用应力

2

双螺母防松时

薄螺母在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两个相同的垫片

3

装配精致螺栓、高强螺栓

按设计要求检验螺孔直径的尺寸和加工精度

4

螺栓、螺母

螺栓不宜过长,螺栓露出2~4扣螺母的长度

5

多螺栓连接

旋紧交叉进行,并分几次拧紧

6

连接螺栓的数量与材质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5.1.3桥架对角线检测方法:

(见图6)

用弹簧秤拉钢卷尺测量L1、L2的距离,把钢尺上的读数加上附表的修正值,作为桥架对角线的实测数据。

 

7.5.1.4主梁水平旁弯的测量:

(见图7)

将钢丝绳固定在所要测量的主梁上盖板中心线上,作为测量中心线,测量两边缘的距离X1,X2(此值应该在离上盖板100mm的腹板处测量)两距离的平均值,即为主梁的水平旁弯,计算公式为:

X=1/2(X1—X2)

7.5.1.5主梁上拱度(下挠度)的测量方法:

(见图8)

选用一根直径为0.49~0.52mm的钢丝,一端固定在带有滑轮的固定架上,另一端通过滑轮并坠有重锤(15Kg)拉紧,主梁跨中上拱度(下挠值)可通过测量并按照下式计算:

上拱度:

F=H—(h1+h2)当F为负值时说明有下挠度。

H------固定支架的高度(包括滑轮径),一般为150~160mm;

h1-----测得任意点钢丝与上盖板间的距离mm

h2-----钢丝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垂度mm

7.5.1.6车轮对角线、跨度的检测方法:

(见图9)

以轨道为基础,对准车轮踏面中心划一条直线,沿直线吊一线坠,将坠尖对准所在的直线打洋冲眼A11,A22,A33,A44,然后把车开走,将弹簧秤拉钢盘尺量L1、L2车轮的跨距,以及对角线L3、L4的距离,都加上修正值,就是实测的数据。

7.5.1.7车轮水平方向偏斜的检测:

选择一条平直的轨道为基础,在同一端梁上,与轨道外侧相平行拉一条钢丝(距车轮踏面的中心线均为a),然后分别测量车轮在水平方向的直径最外侧b2、b3和最内侧b1、b4的距离,车轮水平方向的倾斜数值为:

ΔL1=b1-b2及ΔL2=b3—b4

同一端梁的同位差为:

δ=(b1—b2)/2—(b3—b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