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623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明至清中叶经济与文化课教学设计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九中学罗宁城

一、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封建专制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重点是要说明:

明清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本课第15课讲明清的经济与文化一方面侧重于经济文化科技等出现新的变化,在归纳梳理新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这些新变化的原因以及阻碍新变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炼信息、归纳观点、分析原因,从历史情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时空的横向联系,乾隆盛世与欧美大事对比,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以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优势: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学期的中国古代史,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明清的历史剧,对明清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

劣势:

对明清历史只是碎片化的,没有建立一个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结构,另外,对中外历史的联系也是割裂的,不容易理解18世纪中后期中西历史潮流。

三、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文献史料的研读,了解明清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在明确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分析明清阻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对明清新经济因素的缓慢发展进行合理解释;

在了解明清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史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对思想界提倡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进行合理解释;

在了解明清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对明清市民文化的繁荣原因进行合理解释;

通过了解明清科技著作、历史典籍以及世界地图等,分析史料,对比中西方对外来思想和科技的态度,利用时空的横向联系,乾隆盛世与欧美大事对比,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对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进行合理解释。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明清经济文化的新变化

难点:

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五、教学资源

图片、文字、微视频、PPT等

六、板书设计

明清时期

中国

西方

固守传统走向近代

七、教学过程

【导入】第四单元课题展示,找出本单元的特点是繁荣与危机,危机是与当时的西方社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点明本课的主旨,激发学习兴趣,迅速融入课堂。

【环节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材料: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教师设问:

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材料体现了明清农业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1)雇佣农民劳动说明有雇佣关系吗,可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农副产品出卖,说明农副产品商品化,商品经济繁荣。

2.图片: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教师设问:

农作物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与世界历史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识读地图回答:

高产作物迅速推广,与新航路开辟有关。

3.材料:

吴(苏州)民生齿(户口)最繁,恒产(固定资产)绝少,家杼(zhu4)轴(织布)而户纂组(编织)。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不事耕作),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教师设问:

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材料:

新都(新安,即徽州),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

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

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

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

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

他俗习懒习赚,有贾无副,则贾不行。

其数奇贩折,宁终身漂泊死,羞归对乡人也。

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

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教师设问:

商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

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出现了商帮,长途贩运等现象,商业集资等经营方式,诚信等商业精神。

5.材料: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

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教师设问:

阅读材料,并思考这些经济领域的新因素还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从市场、资金、政策、思想等因素使经济领域的新因素发展缓慢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经济新因素的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经济的变化(史料实证水平1),并理解这种变化在明清时期的局限性(时空观念水平2)。

【环节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材料: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大正》

2.教材内容:

王守仁:

致良知

李贽:

提倡热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工商皆本

顾炎武:

经世致用

王夫之:

唯物思想

3.历史背景

1)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腐朽,社会危机加剧

3)程朱理学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4)市民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

教师设问:

阅读教材的思想主张,思考这些主张和传统的主流思想有什么不同?

有哪些因素推动了这些新倾向的出现?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自由、批判君主专制等新倾向,从明清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思考推动新倾向的因素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思想的变化(史料实证水平1),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水平3)。

【环节三小说与戏曲的繁荣】

1.教材内容:

文学:

《水浒传》(明初)《三国通俗演义》(明初)《西游记》(明中期)

《儒林外史》(清中期)《红楼梦》(清中期)

戏曲:

汤显祖(明)、孔尚任(清)

昆曲(明)、京剧(清)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京城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2.历史背景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需求增多。

教师设问:

阅读教材内容,思考这些文学艺术都是为了适应哪些阶层的口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市民阶层,商品经济繁荣似的市民阶层扩大

【设计意图】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分析市民文化繁荣的原因,并明确市民文化并非明清的主流文化。

(唯物史观水平3)

【环节四科技的成就与特点】

1.教材内容

代表成就

医学:

《本草纲目》李时珍“东方药物巨典”

农学:

《农政全书》徐光启介绍西方水利

工艺学:

《天工开物》宋应星“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地理:

《徐霞客游记》

典籍:

《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2.材料:

明中期以后,西洋数学、天文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中国。

意大利人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徐光启等聘请传教士参与修订历法,引进西方先进天文仪器测量,完成《崇祯历书》。

——摘自教材第93页

3.材料:

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但)康熙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为“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皇宫)清谈”。

——《康熙对待西方科技的历史教训》

教师设问:

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材料,思考明清科技有什么新特点和局限性?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①总结性著作居多,但创新不足;

②西方科技传入,但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设计意图】锻炼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信息,确定明清科技的特点和局限(史料实证水平1)

【小结】

教师设问:

比较乾隆盛世时期中西历史大事件,思考中西方各自的发展特点?

教师小结,学生感悟:

明清虽然出现了康乾盛世,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分析,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了,为之后的近代历史埋下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伏笔。

居安思危,是我们今天需要谨记的历史教训。

【设计意图】对比乾隆盛世时期的中外大事件,明确中国的发展与局限(时空观念水平2)点题:

明清时期的特点就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的中国固守传统,而同时期的近代西方逐步走向近代化,中国必须面临西方的挑战。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鉴往知今。

(家国情怀水平3)。

八、教学反思

1.优点

本课主题线索明确,突出了发展与危机的时代特点,对新课标的理念和解读落实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通过设问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层层设问,步步引导,并根据学情在课堂中随时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基础上进行史料阅读、概括、阐释和评析等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通过分析明清思想和文化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通过对中西比较,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中西对比,培养反思历史,汲取经验教训的理性思考能力,由此,培养了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2.不足

经济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多,材料也很多,但思想部分用时很少,没有充分展开,学生活动不够,课堂显得沉闷,面面俱到就显得重点不够突出。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七大)

会议

时间

地点

介绍

一大

1921年

上海

嘉兴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年

武汉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

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综合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

论述:

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前两次大会都在上海举行。

2、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中心转移到广州、上海和武汉。

3、国共合作破裂后,情况危急,六大在莫斯科举行。

4、随着长征的胜利,延安成为革命中心;5、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新中国,北京成为首都,故八大以后均在北京举行。

6、历次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

观点: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

论述:

中国共产党注重实事求是。

1、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2、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四大、五大及时调整,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主张。

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果的法宝。

【解析】

【详解】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者整体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一个主题,本题可从历次代表大会得出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按照逻辑论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

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到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代表人物有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国勤工俭学,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代表人物有李彦宏,张朝阳等。

——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评述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这一现象。

【答案】

阶段

信息

分析

 

第一阶段

官费,留学美国,主要是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

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

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

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

 

第二阶段

留学日本,主要是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

自费留学人数大增。

留学逐渐成为风尚。

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

清末新政。

科举制度被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

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

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阶段

主要是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

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

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第四阶段

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

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

规模空前,双向。

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因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

思想解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全球化潮流。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影响: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解和沟通。

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总论

 

【解析】

【详解】

分析结合每一个阶段特点,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角度分析回答。

比如:

第一个阶段可从“官费,留学美国,主要是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

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分析,背景从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等角度分析,影响从近代教育、工业、国防等角度分析。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

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

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

(要求:

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

赞成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

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观点二:

反对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

“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观点三:

对董仲舒思想应该一分为二地客观评价。

史实依据:

可以参考上面两个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在回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如果是赞成主要从其思想有利于社会发展、政局稳定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如果是否定则从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禁锢了人们思想,“天人感应”学说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结合上述材料一分为二地全面分析。

4.有学者以“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为基础,对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进行统计,绘制成下图。

解读材料,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参考示例如下:

示例1:

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900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改革”的使用次数明显多于“革命”。

戊戌变法失败后,随着革命思想影响的扩大,“革命”一词的使用出现了两次高潮。

1906年清廷推行预备立宪这一重大改革,遏制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示例2:

革命最终取代了改革,成为推动近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

1900年前,“革命”一词的使用次数相当少,维新改良仍是主要的新思潮。

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尽管清廷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试图用改革来抵制革命,但最终还是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1919年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革命取代改革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示例3:

革命与改革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论述部分:

可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史实,说明其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作用。

示例4:

改革与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1905年孙中山等革命者成立同盟会,鼓吹革命共和。

立宪派与革命派进行激烈的论战,“改革”与“革命”的使用出现了两个高峰,改革与革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思潮。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据材料“1890-1926年间报刊文献中‘革命、维新、改革、改良’的使用预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革命与改革思潮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例如:

改革和革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再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即可从1900年以前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一词出现高潮、1919年五四运动、1924年国民大革命等方面加以论述。

观点合理,史论结合即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

1912年

简介

1月

颁布《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规定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权。

3月

公布《南京府官制》,改革了地方行政机关的模式。

3月

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禁止刑讯逼供。

3月

颁布《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文》,规定各户人等均享有公民权利。

3月

颁布《商业银行暂行则例》,鼓励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3月

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法令,奖励女学,规定教科书内容务须合乎共和国宗旨。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活动的影响。

【答案】影响:

改革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趋向;在法律上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体现了平等自由的理念;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颁布《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规定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权”“公布《南京府官制》,改革了地方行政机关的模式”可归纳出南京临时政府立法活动改革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趋向;根据材料“颁布《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禁止刑讯逼供”“规定各户人等均享有公民权利”等信息可归纳出在法律上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体现了平等自由的理念;根据材料“颁布《商业银行暂行则例》,鼓励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可归纳出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禁用前清各书通告各省电文》等法令,奖励女学,规定教科书内容务须合乎共和国宗旨”可归纳出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同时有利于移风易俗的作用。

6.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时候,物质文化的交流也物化着丰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内容。

试以汉唐、宋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为例,叙述中外交流的历程。

【答案】水平l:

按照三个历史时期的进程,运用史实叙述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是同步互进、相伴交流的。

汉唐时期:

一方面,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而同时,中国特有的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也随之向外传播。

尤其是中国文化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如儒学在这些地区影响不断扩大,他们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

另一方面,西方的物品在输入中国的同时,外域的音乐、舞蹈、绘画和宗教信仰等也由此输入中国,如南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至唐代形成了多个宗派,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深远。

宋元时期,一方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输出丝织品、茶叶等商品的同时,中国的三大发明,如活字印刷、火药武器、指南针等科学技术也向外传播,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外域在输入香料、珍宝、药材等商品的同时,西方使者多次来华。

其中,涉及到当时中国重大政治事件和风土人情等内容的《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在西方广为流传。

明清时期,在原有的“朝贡贸易”和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教士纷纷来华。

在传播基督教神学和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及人文学术的同时,他们也认真钻研中国儒家文化典籍和中国礼仪,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西传,远播西方。

水平2:

按照三个历史时期的进程,运用史实叙述不同层次的文化交流。

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造纸、瓷器等工艺技术源源不断运往西方,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的进步。

汉唐时期,借助丝绸之路,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医药、宗教等文化艺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尤其是唐代佛教的中国化,形成多个宗派,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