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434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docx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第十八课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教学内容:

  本课包括两框内容:

第一框—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

  教学重点:

  “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计划用四课时授完,其中辅导练习一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

讲授第一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

(见教材引言)

  2、板书课题:

  第18课

  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二、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框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一:

讨论下列行为分别会产生的结果(见教材P89页)

  活动设置目的:

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议一议:

(引导学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不同角度去讨论)

  ①初一学生小明经常和同学一起到社会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

  ②刘刚对老师的批评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依旧经常迟到。

  ③赵新和父母商量,决定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出一部分,帮助经济上有困难得同学。

  教师赠言:

  人在社会中,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

  情境活动二:

(见教材P90页)

  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都会给周围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事例。

(见教材P90页)

  活动设置目的:

一是印证以上观点,二是教育学生要注意生活中的小节,不要因为细小举动给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想一想:

  ①自己是否遇有过类似的举动?

  ②这一举动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影响?

  实践探究:

(相关链接—见教材P90页)

  想一想:

  链接材料分别说明了行为的影响。

  你能说说这两种行为分别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

  教师讲述:

  前者偏重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后者偏重于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所以说不同行为有不同的结果。

(板书)

  2、不同行为有着不同结果

  情境活动三:

(见教材P91页)

  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小结)

  人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先阅读P91页教材,再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教师讲述:

(对材料中“方斌拨打‘110’报警电话的事例的分析。

  方斌拨打‘110’,就其动机是为了满足对‘110’报警电话的好奇心,其目的是为了验证警察接警后到现场的速度,其采取的手段是谎报险情,其行为的程度上未使用更为恶劣的手段,未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故而其行为的结果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了社会秩序,构成了违法,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刘浩同学面对歹徒毫不退缩,机智勇敢的行为,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惩罚,得到了老师、同学的称赞。

而方斌谎报险情的错误行为,既违背了社会公德,又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

  实践锻炼:

(详见教材P91页材料)

  请你为这个材料续写可能的结尾——

  (学生阅读材料后,相互交流,然后在课堂上交流续写内容)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

  四、作业

  (详见《课时新突破》)

  第二课时(总第23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内容:

讲授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2、板书框题:

  第二框——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讲授新课

  、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情境活动一:

小华和小强的故事

  议一议:

  小华和小强如果能事先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将会是一种什么结局?

  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在做某件事之前,自己是否都能对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判断?

  讨论:

  ①一些人不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原因是什么呢?

  ②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

  教师赠言:

  我们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提高判断能力,在做一件事之前预先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我做事我负责

  ※怎样做到我做事我负责呢?

  情境活动二:

(见教材P93页)

  议一议:

  晓琳为什么能这样做?

  教师讲述:

  晓琳面对家庭生活的困境,在家中,用于承担繁重的家务,尽心照顾病重的父亲,唤起父亲生活的勇气;在学校,关系集体,乐于助人,学习刻苦努力,获得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晓琳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她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她无论在家里,还还是在学校里,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把自己该做的事认真做好。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板书)

  

(1)要做到该自己做的事认真做好

  填一填(做为课后作业)

  “我”今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扮演的角色:

  我的责任

  学生:

  遵纪守法,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子女(社会成员)

  自己的事自己做;孝敬父母,团结邻里;遵守社会公德。

  “我”明天扮演的角色和可能扮演的角色:

  我的责任

  学生:

  遵纪守法,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学好本领,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打好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者(公民):

  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敬业奉献,认真履行职责,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学生阅读教材)

  名言:

(见教材P93页)

  读一读:

(见教材P94页)喀喇(kala)昆仑女神

  教师赠言:

  “读一读”中介绍的“喀喇昆仑女神”姜云燕的事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足本职,认真履行职责的典型。

中学生晓琳和“喀喇昆仑女神”的事迹,告诉我们,不论现在和将来,不论现在做学生,还是将来从事了某种职业,都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把自己应做的是做好。

  情境活动三:

(见教材P94页)

  出谋划策:

  告诉高朋,他应该怎么办?

  教师讲述:

  这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

  该自己做的事应认真做好,不该自己做的事坚决不做。

因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是对做对的事还是做错的事都要负责。

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带来损害,并对自己有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去做。

在是与非、善与恶的选择面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宁可得罪朋友,也不要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板书)

  

(2)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情境活动四:

(见教材P95页)(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述)

  ◎评议一下小周的做法。

  ◎从这件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

  事例中小周的做法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价。

他因为工作的疏忽给顾客报错服药的剂量,这是不应该的。

但当他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后,能够及时地补救,从而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事故,又体现了他勇于自我负责的精神。

因此对小周的做法还是应该肯定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做到对自己做错的事勇于承担责任。

  (3)我做错的事我负责

  ①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做事情不可能保证都不出差错(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②如果是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损失,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允许犯错误,但犯了错误要勇于承担责任。

  ③即使是与同伴一起做了错事,也不要推卸、逃避责任。

  那么,做错事后勇于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呢?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事例。

  情境活动五:

(见教材P96页)

  想一想:

  自己有过做错事的经历吗?

采取了一种什么态度?

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讲述:

  这是一位母亲在孩子做错事后,一定要让孩子向售货员阿姨承认错误的事例。

这件事的意义就在于:

做错事后勇于承担责任,对于自己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关系到能否培养起自己的自我负责精神的问题,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坚持错误、不承认错误是可怕的。

“我做错的事我负责”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读一读:

(见教材P96页)

  在这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勇于对自己负责的典型,它告诉我们:

做一个自我负责的人要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即使面对权威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责任。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首先想到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有责任感的人。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四、作业

  完成《课时新突破》第十八课练习题。

  第三课时(总第24课时)

  探究与实践

  教学内容:

1、走进生活;2、我在成长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实践

  一、走进生活

  、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情境活动一:

(见教材P97页材料)

  材料1:

  议一议:

怎样看待小何的这种表现?

  材料2:

  ①张明和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对吗?

  ②张明应该怎么做?

  2、活动在线

  

(1)观察社会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交流收获,进一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2)召开一次以“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为主题的讨论会,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义、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问题充分展开讨论,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二)创新实践平台(略—更具实际情况,此项目不进行。

  (三)我在成长

  、我的进步

  

(1)对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的影响,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

  

(2)对如何提高自己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有了什么新的打算?

  (3)自己过去有过不良行为吗?

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谈谈今后打算怎样约束自己。

  (设置意图:

以上三个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4)学习了本单元后,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方面,应当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设置意图:

通过学生对照所学,对自己进行认真地分析,真正找到自己的差距,也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自我状况,从而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改进。

  2、还有什么困惑或问题

  3、我还希望

  (2、3两个板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好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做好解答和反馈)

  4、倾听他人的心声

  (本版块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虚心听取、积极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相应的改进。

  四、活动小结

  五、作业

  教材P97页:

  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材料1:

  议一议:

怎样看待小何的这种表现?

  材料2:

  ①张明和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对吗?

  ②张明应该怎么做?

  第四课时(总第25课时)

  作业辅导

  辅导内容:

《课时新突破》第十八课—“跟踪训练”。

  辅导过程:

  一、相关知识复习

  本课知识框架结构:

  、

  行为不同

  

(1)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P89)

  结果不同(P89)

  做一个对自己

  

  

(2)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P91)

  行为负责的人

  

  

(1)对自己行为的后果

  2、

  如何做到对

  做出正确的判断(P92)

  自己的行为负责(P92)

  

(2)我做事我负责(P93)

  2、指导学生阅读知识点(见《资源与学案》P50页:

“我的新知识”

  二、辅导“本课自测”

  

(一)慧眼识金(1-17)

  

(二)学以致用

  答案:

(详见《课时新突破》)

  (三)感悟空间

  答案:

(详见《课时新突破》)

  (四)、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补充答案

  生活领域

  我的责任

  我做的不好的方面是

  在个人

  生活中

  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积极进取、为人正直、

  善良宽厚……

  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在家庭

  生活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做力所能及的及务劳动等

  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在学校

  生活中

  尊敬老师、热爱集体、友爱同学、刻苦学习、

  遵守纪律

  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在公共

  生活中

  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

  尊老爱幼、爱护保护环境

  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

  三、作业:

完成《课时新突破》上的练习。

  期末学习评价辅导

  第26课时

  辅导内容:

《课时新突破》——期末学习评价

  辅导过程:

  一、判断与选择题(指名学生口答后教师更正)

  (详见《课时新突破》)

  二、收获与进步(先让学生口答,然后教师讲解更正)

  3题:

  本学期你是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的?

(略)

  本学期你是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的?

(实事求是地写出来即可)

  你认为你交往的哪些方式是恰当的?

哪些方式是不恰当的?

  恰当的方式有:

①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②与异性交往要尊重、真诚

  ③与异性交往要广泛

  不恰当的方式:

(详见教材P18-20页;P18页相关链接)

  今后应该怎样改进?

(略)

  4题:

(略)

  5题:

(略)

  三、理解与认识(指导学生填写)

  6题:

身临其境,采取对策

  当遇到

  我将采取的办法

  考试不及格,家长对你进行殴打

  .

  2.

  一位陌生人来学校找你,说你家

  有急事,你父母亲让他来接你回家

  .

  2.

  在家或在公共场所遇到火灾

  .

  2.

  下晚自习,教学楼突然停电

  .

  2.

  有人向你勒索钱财

  .

  2.

  7、阅读漫画,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评析漫画中甲、乙、丙三人的言行。

(详见《课时新突破》P57页上—23)

  8、观察行为,谈谈启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1)(略)(故事的发展只要符合生活逻辑即可)

  启示:

青少年要提高警惕和加强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用智慧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2)(详见《资源与学案》P70页—

(2)漫画二中的汽车司机酒后驾车……

  9题:

案例分析,说明道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1)

(2)(详见《课时新突破》P70页)

  课后作业:

  完成《课时新突破》——“期末学习评价”各题。

  初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第27、28课时

  复习内容:

第十五课复习

  课时安排:

计划用2课时复习本课

  复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点复习

  第十五课知识结构:

  

  不良诱惑的危害(P52)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P52)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P55)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57)

  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P57)

  

  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二、实践训练

  一、

  例题1:

(辨析题)

  中学生小黄做作业遇到了一道难题,不想多费脑筋,就找要好的同学抄一遍县城的答案,说是“小意思,不要紧”;由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偷偷抽烟,还说这是“小意思,好玩”;另有一位同学跟邻居玩扑克赌钱,竟然说:

“钱不多,小意思,何必大惊小怪”。

  你认为这类“小意思”是小意思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我认为这类“小意思”不是小意思。

这类“小意思”,多数属于学习和生活中的缺点,玩扑克赌钱已经是一种赌博行为。

这些同学之所以认为是“小意思”,就是认为其行为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不严重。

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被“笑一死”之类的“蚁穴”开启绿灯,就会逐渐发展到恶习上瘾而不能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中学生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知道区别对与错父母,是与非,好与坏;要严于自律,做事多考虑后果,明白积小成大的道理,坚决抵制不良行为。

  例题2:

(材料分析题)

  刘某在学校读书时常偷同学和学校的东西,学校老师对他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

初中毕业后,他又在社会上行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多次。

但就在那一次拘留期满回家的第三天,他又抢劫银行,被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请回答:

  

(1)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刘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检查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的理解)

  答:

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法律法规的行为。

案例中刘某的偷窃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2)什么是犯罪?

刘某的什么行为是犯罪?

  (检查学生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答:

犯罪是指对社会危害性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但李忠刘某抢劫银行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3)刘某从小偷小摸到成为抢劫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

  答:

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人有了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注意改正,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4)我们应该从这个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

  (考察学生对知识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理解运用能力。

  答:

提示:

1要认识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关系”的观点是错误。

2要防微杜渐,自觉守法。

既要树立守法观念,有的养成自觉守法习惯。

  例题3:

  XX年九月,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联合组织开展打击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专项行动。

截至11月3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利用互联网视频聊天等从事淫秽色情活动的刑事案件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1名,其中刑事拘留123人,取保候审21人,逮捕了25人,治安处理了35人,现在已经移送起诉的17人;关闭清除了一批淫秽色情网站,净化了网络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

  

(1)因为色情活动对未成年人有何危害性?

  答:

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则极易诱发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危害。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活动的诱惑?

  答:

①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

②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

③要运用法律手段同各种不良诱惑作斗争。

  (3)因从事淫秽色情活动被治安处理的35人和被逮捕的25人,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这两种行为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

前者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后者属于犯罪行为。

区别: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犯罪行为触犯了刑法,对社会危害性大,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联系:

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由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可见,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作业

  将以上各题在作业本上完成。

  初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课

  第29课时

  复习内容:

第十六课复习

  课时安排:

计划用2课时复习本课

  复习过程:

  一、基本知识点复习

  第十六课知识结构: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P63)

  我们受法律

  特殊保护(P62)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P65)

  撑起法律保护伞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P68)

  未成年人的

  自我保护(P68)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P71)

  二、实践训练

  、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得“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

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

后来便放纵自己,增因头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可是他仍不悔改。

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请回答:

  

(1)陈某的行为哪些终于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哪些属于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说明了什么?

  (3)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

小陈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偷学校东西?

打骂同学是违纪行为。

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加赌博是一般违法行为。

拦路抢劫是犯罪行为。

  

(2)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人如果不加强道德修养,不注意杜绝不良行为,就有可能从犯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我们应该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许,增强法制观念,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才能防患于未然,健康成长。

  2、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国家文化部队网吧管理明文规定:

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材料二:

中学生小陈迷恋上网,不断旷课,还经常彻夜不归,其父亲老陈对此想尽办法,可儿子仍然不能自拔。

这次儿子又失踪了,老陈苦苦寻找了三天,走遍了当地的网吧,最后才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小陈。

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老陈发现,在一些网吧中,很多中小学生整夜泡网吧。

  材料三:

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日,山东全省重拳出击,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一批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被依法取缔,还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还校园一片洁净。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

  

(2)中学生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

为什么?

  (3)材料一、三体现了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

只要有了这项保护以及家庭、学校的保护,小陈就能改正错误吗?

请说明理由。

  答:

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2)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因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陈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他应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应该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小陈旷课泡网吧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而是违法的。

  (3)材料一、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有社会保护和家庭、学校保护,小陈不一定能改正错误,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还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小陈在依靠社会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增强自律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探究?

创新?

实践

  今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某中学的三位男同学在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正在路旁一居民家扒窗行窃的偷盗分子。

于是他们三人分工,一个去报警,另两个藏在路旁监视,不让犯罪分子溜掉。

报案的同学跑到附近的法院报告了情况,法院的值班人员说这不属于自己管辖,未予受理。

于是这位同学只好又跑到电话亭打110。

另两位同学看到犯罪分子作案后要溜掉时,大胆地迎上去与其周旋,最后于犯罪分子展开搏斗。

警察及时赶到,大家一起把犯罪分子扭送到公安机关。

  请回答:

  

(1)三位同学的做法体现了法律常识的哪些内容?

  

(2)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

  答:

(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②青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