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241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docx

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宣传资料

2013年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等。

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

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

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

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缺碘导致植物、动物缺碘。

人吃了缺碘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

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中碘不足。

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

而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

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

这就是世界地区土壤中的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人类想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食用碘盐等措施来补充碘。

  宣传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

目前,中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

中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

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委员长在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在文件上签字、承诺。

中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

  碘缺乏病防治日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于1993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讨论通过了《行动计划纲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支持和援助。

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

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

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

缺乏病病因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

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

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颗粒和有机物的粟色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地带少见,泥炭土中含碘虽多,但碘和土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不能吸收,因而这些地带也流行地甲病。

膳食因素

(1)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缺碘可影响植物性食品的含碘量;

(2)低蛋白、低热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促使酷氨酸分泌减少,降低碘的有机化;

(3)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

(4)食物中的硫氰酸盐(如木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豌豆、生姜、杏仁都含有硫氰酸盐),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的输送,使碘排出增多。

(5)蔬菜如甘蓝、卷心菜、芜青、大头菜、芸苔、芥菜等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

开展活动

(6)食物中的钙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饮水因素

水碘含量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有关。

药物因素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碘的有机化和偶联过程;治疗精神病的碳酸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他巴唑、雷锁辛、洋地黄、四环素类药物均有一定的致甲状腺肿作用。

编辑本段缺乏病病状

  宣传

碘缺乏病(简称IDD)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八日,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字承诺,2000年在中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

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乃至残疾。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至2007年止,有4.25亿人口生活在缺碘环境里,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

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缺少碘缺乏危害及预防知识,因此普及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当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十分紧迫的任务。

为此,中国提出:

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此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碘(化学符号为IDD),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

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每升海水含50-60微克)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水中的含量都很低微。

自然环境碘含量低微到不能满足人体最低需要时称之为环境缺碘。

同样,人体内碘营养不足称为体内缺碘。

科学家们一致公认碘缺乏是碘缺乏病的最重要致病原因。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等。

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

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

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

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缺碘导致植物、动物缺碘。

人吃了缺碘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

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中碘不足。

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

而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

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

这就是世界地区土壤中的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人类想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食用碘盐等措施来补充碘。

正确使用碘盐

正确使用碘盐方法是:

(1)要买带有碘盐标识的袋装碘盐,不要买小商小贩推销的散装盐;

(2)每次买碘盐不要太多,并放在密封的罐内保存;

(3)不要用碘盐爆锅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简称IDD)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

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

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化学符号是“I”)人体非常需要它,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

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

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摄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

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编辑本段原因

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

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

因此,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

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

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我国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称为瘿(Ying)病,晋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藻、昆布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中的一种疾病)。

直至二十世纪人们才普遍认识到可以用碘来预防碘缺乏病并获得成功。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

 

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

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

表现为聋、哑、呆、傻。

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

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

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

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

碘缺乏危害人类健康

碘缺乏威胁着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约有7.27亿人口受到碘缺乏的威胁,几乎占世界全部缺碘地区人口的一半(46%)。

不仅广大农村受到碘缺乏的严重威胁,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点地区,大、中、小城市也未逃脱碘缺乏的困扰。

碘缺乏病同样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全世界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碘缺乏问题,15.72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其中有6.55亿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大,1120万人患有地方性克汀病,4300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碘引起的智力低下问题,因碘缺乏导致3万名尚未出生的胎儿死亡,约12万名新生儿出生之时就己存在明显的身体和神经缺陷。

碘缺乏病犹如浸在海水中的巨大冰山,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在水面之下是看不见的、数量巨大、表面“正常”实则已受危害的人群。

如何知道我们体内缺碘或居住地区缺碘

如果我们居住环境中,过去曾有过“粗脖根”病人,就可以大致确认自己的居住地是缺碘地区。

要回答目前我们是否存在碘缺乏,则要从人们生活的外环境和身体内环境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外环境包括土壤和水等。

因为在同一地区水里的碘含量代表了土壤中的碘含量,所以,只要取水样交给卫生防疫部门化验就能知道本地区外环境碘水平。

内环境碘缺乏可以从尿碘和有没有患甲状腺肿大两个方面考察:

1.尿碘:

我们每天从尿中排出的碘能反映身体内碘营养水平。

吃的碘多,尿碘就多,吃的碘少,尿碘少。

所以尿碘是判断我们吃碘多少的最敏感指标。

如果多次验尿发现人体存在碘营养不足问题,就应该引起注意,否则,时间一长,有可能患碘缺乏病。

2.甲状腺肿:

儿童体内碘缺乏持续3-4个月之后,甲状腺就会出现明显的肿大。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碘量多,因此儿童是碘缺乏最敏感的人群。

国家规定8-10岁的学龄儿童是碘缺乏病监测的主要目标人群,通过定期检查有多少儿童的甲状腺肿大,他们尿中含有多少碘,就可以判断该地人群碘缺乏情况,为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

在形形色色的碘缺乏病临床症状中,最容易被人们认出的是颈部的甲状腺肿大,俗称“粗脖根、大脖子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另一种是“傻子”或“呆小病”,即地方性克汀病,病人表现出较明显的智力缺陷,具有典型的痴呆表情,他们身材矮小,甚至聋哑等。

防治

综述

天然含碘较高的食品:

一般地说,大多数陆地植物的碘含量都较低,平均每公斤不超过1.0毫克,唯有菠菜和芹菜的碘含量较高,每公斤可达到1.64毫克和1.60毫克。

海产品中的碘是陆地植物的几倍,有的高达几十倍。

通常我们吃的海带,其碘含量每公斤就有10.0毫克。

海鱼和紫菜也同样是日常生活中补碘的较好食品。

经常吃海带不但可以补充体内的碘而且还可以同时摄入其它种类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所以,只有海产品是自然界中含碘较高的食品,平时应注意多吃这类食品,它是天然的最佳补碘产品。

疾病的特殊面容:

医生在诊断疾病时,常把面容观察当作诊断疾病的一个线索,这在中医学上又称为“望诊”。

事实上,通过察言观色,介绍几种疾病所具有的特殊面容: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是因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表现为面部消瘦,双眼睑缩短,黑眼珠上方露白,眼球突出,很少眨眼,炯炯有神,且带有惊愕的表情。

黏液性水肿:

为甲状腺分泌激素过少所致,病人面色苍白,颜面浮肿,眼睑松弛,头发稀疏,眉毛减少,表情迟钝而冷淡,少言寡语。

贫血:

病人面色苍白、干燥,严重时颜面浮肿,精神疲倦,少气濑言,动则气喘吁吁。

风湿性心脏病:

当左侧心房、室间的二尖瓣受损时,病人双颊暗红,口唇紫绀,舌色晦暗,动则气喘,被称为“二尖瓣面容”。

肢端肥大症:

多因成年人发生垂体脑瘤,瘤细胞分泌过多生长激素所致。

病人下颌增大向前突出,耳与鼻粗大,颧骨高耸,眉弓隆起,口唇及舌明肥厚增大,说话语音低沉不清。

皮质醇增多症:

是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或由于用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

病人脸面红润胖圆,犹如满月,常有痤疮,毛发增多(女性有胡须),同时脱发,而颈背肥厚。

震颤麻痹:

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呆板,毫无表情似面具样,称面具面容。

破伤风:

外伤数日后,病人表现头向后伸,四肢抽搐,牙关紧尊闭,面肌痉挛,状如苦笑,称苦笑面容。

严重脱水:

病人因腹泻或呕吐而大量失水以后,面容憔悴、眼容下陷、鼻梁瘦削突出、颧弓隆起清晰可见。

地方性克汀病:

亦称呆小症,因孕妇缺碘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病人面容发育差,面容愚笨,反应迟钝,头大,鼻梁下陷,两眉间短宽,舌厚而大,常外伸,流涎。

先天愚型:

是常见的一种遗传性染色体疾病,是一副特殊的痴呆面容,眼睛小,眼距宽,塌鼻梁,张口伸舌,流口水。

吃加碘食盐、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所造成的一组疾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孕妇缺碘会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先天聋哑等;胎儿期和婴幼儿期严重缺碘可造成克汀病,病人成为矮、呆、聋、哑、瘫的白痴;青少年及成人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但影响面最大,后果最严重的是轻微缺碘造成的大量人口智力不足和智力低下。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用加碘食盐。

它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它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生活化的要求。

但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食盐中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致使碘含量越来越少。

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发挥碘盐最大效能。

1、注意保存碘盐的方法。

要将碘盐装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

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碘的丢失较在室温较低环境中存放时较快。

因此,保存碘盐方法要科学。

另外,一次买盐也不要太多,否则会花了碘盐的价钱却吃不到碘。

2、注意烹调方法。

我们在做菜时习惯于先加盐,而碘遇热会挥发掉。

因此,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炸。

3、注意吃盐的量。

按我国碘盐标准,每人每天吃6克盐约可获得120微克的碘,这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

因此,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等特需人群要补服碘油丸或常吃些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这样既可以不多吃盐又可补充适当的碘量。

碘缺乏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一)第一级预防:

1.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食盐加碘比例1:

50000可有效地预防地甲病;1:

20000可预防地克病。

加入盐中的碘化钾易氧化、升华,1993年以来已改为稳定性较好的碘酸钾。

在包装、贮存、运输及食用碘盐过程中,须注意保持碘盐干燥,包装严密不透气、防晒、存放暗处。

据测定:

不同存放方式半年后的碘盐中碘损失率为:

缸内10%;麻袋内29.4%;抽屉内57.8%;煮沸2小时损失1.9%;烘烤2小时损失66.1%。

2.碘油注射或口服。

碘化油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防治药物,特别适用于偏僻、交通不便、有土盐干扰地区,尤适用于育龄妇女。

碘化油注射后,供碘效能可达3~5年。

口服碘化油方法简便,群众易于接受,防治效果同样明显,供碘效能一般为1年半左右。

3.保证人体碘的需要量

(1)组别<4岁正常范围30--105ug/日;适宜量70ug/日;

(2)≥4岁及成人正常范围75--225ug/日;适宜量150ug/日;(3)孕妇、乳母正常范围150--300ug/日;适宜量200ug/日;4.育龄妇女孕期妇女补碘可防止胚胎期碘缺乏病(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甲低、新生儿甲肿以及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的发生。

(二)第二级预防1.碘防治监测:

(1)碘盐含碘量的监测:

包括碘盐加碘浓度、包装、出厂抽查、保管存放、销售点及居民家庭内的抽查,及时纠正问题,减少碘的损失。

(2)碘化油注射及口服的监测:

防止出现合并症。

(3)病情监测:

监测点定期调查和比较食用碘盐前后人群甲状腺肿发病率动态变化。

(4)碘代谢和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状态。

尿碘测定:

加碘后尿碘明显增加,群体尿碘测定有意义,当尿碘<25ug/g肌酐时,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并发克汀病的临界浓度;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24小时)表现为低于加碘前;血清T3、T4测定:

随补碘升高;血清TSH测定:

低于补碘前。

(5)儿童智商的测定:

不低于70。

2.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978年我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专业会议制订);

(1)居住在甲状腺肿病区;

(2)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有小于拇指末节的结节;(3)排除甲亢、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4)病区划分标准(以乡为单位)轻病区:

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3%;7~14岁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20%;尿碘25~50ug/g肌酐;重病区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10%;7~14岁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50%;尿碘<25ug/g肌酐;3.地方性克汀病诊断标准(1980年制订)必备条件:

(1)出生、居住于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

(2)有精神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智力障碍。

辅助条件:

(1)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及运动神经障碍;

(2)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发育障碍,克汀病形象(傻相、面宽、眼距宽、塌鼻梁、腹部膨隆等);(3)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粘液水肿、皮肤毛发干燥、X线骨龄落后和骨骺愈合延迟、血浆PBI降低、血清T4、TSH升高)。

具备必备条件和辅助条件中的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而又可排除分娩损伤、脑炎、脑膜炎及药物中毒病史者可诊断为地克病。

(三)第三级预防:

干甲状腺制剂疗法:

对治疗发生胶性甲状腺肿以前的患者有极其明显的效果。

成人每日口服甲状腺片60~120mg,合并使用碘化钾10mg,3个月一疗程,一般2~4个疗程,疗程间隔半个月。

对胶性甲状腺肿和囊性增生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较好。

编辑本段形成因素

碘缺乏病形成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

第四纪冰川期溶解的冰层将地球表层的碘冲刷到海洋,这可能是大部分地甲病流行区缺碘的原因。

此外,土壤中碘含量和当地岩石与土壤的性质有关。

地甲病区常见于以石灰石、白垩土、砂土、灰化土及泥炭土为土壤主要成分的地带(因含碘少,空隙大,碘易随水流失),在岩浆地带或以黑土、红色土及含大量胶体颗粒和有机物的粟色土壤为主要成分的地带少见,泥炭土中含碘虽多,但碘和土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植物不能吸收,因而这些地带也流行地甲病。

膳食因素

(1)人体碘的供给有近60%来自植物性食品,如土壤中缺碘可影响植物性食品的含碘量;

(2)低蛋白、低热量可使血清中T3、T4、血浆PBI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升高,促使酷氨酸分泌减少,降低碘的有机化;(3)低蛋白、高碳水化物可影响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利用;(4)食物中的硫氰酸盐(如木薯、玉米、高粱、小米、黄豆、花生、豌豆、生姜、杏仁都含有硫氰酸盐),在胃肠道可逆转化成SCN-,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的输送,使碘排出增多。

(5)蔬菜如甘蓝、卷心菜、芜青、大头菜、芸苔、芥菜等含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可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6)食物中的钙可妨碍碘的吸收,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加速碘的排泄。

饮水因素水碘含量与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有关

其他

药物因素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碘的有机化和偶联过程;治疗精神病的碳酸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他巴唑、雷锁辛、洋地黄、四环素类药物均有一定的致甲状腺肿作用。

编辑本段补碘与健康

看待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的作用:

随着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逐步深入,近年来,国内有一些企业、工厂开发了许多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这在合格碘盐尚不能普及的情况下,对于提高人群的碘营养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它们不能作为国家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和辅助措施。

碘缺乏病的防治,不能每天靠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来控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可行性方面,现阶段都是不可取的。

只能采用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和简便易行的防治办法,这就是食盐加碘。

所以,我国政府明确规定以食盐加碘为主,碘油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来消除碘缺乏病,其道理就在于此。

其次,人们还应注意,只要正常食用合格碘盐就能够纠正碘营养不良,不需要再吃其它的含碘保健品或碘强化食品。

碘对人体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满足生理需要即可。

对现阶段上市的这些食品或保健品,我们历来主张通过市场机制由消费者自由购买,决不能以政府行为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单位推行某种含碘食品及保健品。

碘与人体健康:

碘是一种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营养素。

它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的含量平均仅为30mg。

尽管其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神经系统发育所必不可少的。

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而且必须每天摄入,所以是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体碘80%~90%来自食物,10%~20%通过饮水获得,5%的碘来自空气。

碘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是通过合成甲状腺素实现的,甲状腺素是机体最重要的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有:

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产热;促进体格发育;促进脑的生长发育和对垂体的支持作用。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引起一系列的损伤。

胎儿期缺碘,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影响胎儿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伤残,甚至白痴、聋哑。

儿童期和青春期缺碘,导致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体格发育落后等。

成人期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碘缺乏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