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7020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国君主立宪制.docx

英国君主立宪制

人民版高中必修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堂实录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

这两幅图片是英国当今政坛二大风云人物,一位是头戴王冠、精神矍铄的老人,她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另一位是英国首相布莱尔。

随着历史的变迁,当今的女王和首相与中世纪相比,其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权威人士说:

“议会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即使将女王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说明当今女王是虚君,没有实权,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这体现了今天的英国实行何种政体吗?

以此为话题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根本上是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的

[教师讲解]16、17世纪,英国封建制度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因素有了相当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过程:

1640年革命爆发处死国王护国主政治

光荣革命斯图王朝专制统治

3、意义:

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

[教师讲解]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是迈出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第一步。

要想确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

[教师提问]

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有力的提出了《权力法案》,《权力法案》的提出又从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呢?

[学生回答]

(1)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王权.

(2)内容:

法案规定: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

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限制了国王的军事权;

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

2、[教师提问]为了进一步限制王权,1701年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又进一步限制了王权,而提高议会权利的?

[学生回答]《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中。

从以上我们来想一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解]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把实际的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从而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第一个阶段。

这些法案包括:

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君权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成为这一时期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再也恢复不起来了。

[学生活动]

史料链接

材料一:

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二世。

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荣革命”。

问: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答:

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国家权力从英王开始向议会转移.

[教师讲解]君主权力衰微,议会权力不断提高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总趋势,但是当时行政权仍然掌握在国王手中,请同学们思考议会又是怎样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的?

下面我们学习君主立宪制度的发展。

(三)、发展——从小密室到“第三院”的演变

[教师提问]阅读课文,找出议会通过什么制度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的?

[学生回答]内阁制

[教师提问]内阁制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1、内阁制的形成

(1)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721年,下院多党领袖沃波尔当选为第一任内阁首相,开创了由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教师提问]责任内阁制度形成后,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思考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英国:

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

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四)、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教师讲解]随着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17世末到18世纪中期,议会选举规则仍然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举权严格受到财产限制,而被选出的议员大多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但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他们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参与国家政权。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大增.

2、具体原因:

(1)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存在种种弊端.

(2)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参政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3、内容:

(1)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

(2)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

(3)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为选区

[教师提问]通过这次议会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资产阶级在谋取参政权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

4、影响:

积极方面: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对减少.

.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更趋民主化.

局限性:

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学生活动]

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又是谁?

对些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工人阶级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推动者。

但是改革后,工人阶级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利之外,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同时也说明当时英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做指导。

[教师讲解]从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通过一系列法案和改革,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体现了夺取政权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权力的需求,而19世纪后期,英国也开始了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出现,使英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行政权力,使英国政治趋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内阁权力的膨胀。

(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教师提问]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趋向?

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1、趋向: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

2、表现:

1.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达全部时间的84.5%.

2.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权.

3.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4.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变的极其微弱.

[教师讲解]

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内阁几乎垄断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而已。

并且,一部分立法权也直接转入内阁手中。

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甚至连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这种传统上被认为最有效的手段,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内阁权力开始膨胀,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知识总结]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2.限制王权的一列法案的颁布把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基础。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逐步形成、完善的?

以及内阁所控权力的演变?

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和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的惯例。

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①英国议会的形成

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

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

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

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

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

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

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英国议会是在王权衰落中产生的,它对王权有着限制性的作用。

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光荣革命”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自1603年起,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认为“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所以,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命亲信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

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宗教问题上,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

这些政策,使资产阶级和王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638年的苏格兰起义,严重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

为了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以合法的形式筹集经费。

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和特别税的权力,政府征税须经议会授权成为传统。

因此,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结成反对派利用这个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他们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责,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

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声势日盛。

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同国王进行斗争和较量。

内战爆发后,由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内战的结果是议会军打败王军。

查理一世成为议会的阶下囚,经议会审判以叛国罪将国王处死。

它意味着对“君权神授”思想的否定,是历史的进步。

此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开始了克伦威尔的统治时期。

克伦威尔为巩固统治采取一些措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他本人逐渐擅权专断,并先后多次解散议会。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表现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和复杂。

在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的形势下,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

(参照教材中的【追根溯源】)这正是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

詹姆士二世不仅大力压制反对派,而且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这引起了辉格党人的反对,也遭到一部分托利党人反对。

从而发生了在英国历史上为英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场政变,即“光荣革命”──1688年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以“光荣革命”的形式完成了革命的任务。

课后反思:

1、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2、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但是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因此,因材施教还并未落到实处。

3、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

可能是对学生迁就太多所致。

4、对新课标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有时感觉又有点无从下手,因此,肯请同行多指导。

1、《权利法案》的内容、意义和影响、局限性。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

它以法律的形式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

议会的权利开始超过国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构成、特点与意义。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递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制政府”。

由于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手中握有行政和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控制下院立法程序。

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而作为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首相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等。

4.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亦称“君主立宪”。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特点:

①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②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作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

第二目“《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本目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①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③责任制内阁形成。

本目讲述的内容,实际上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重要成果。

建议教师要对相关内容作一定的补充,以便于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和政治制度的有关概念,最好是用通俗的语言予以说明。

①1689年的《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议会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

教师可补充适当有关材料进行介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权利法案》的内容

在1689年召开的议会上,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也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谴责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要求国王今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

他们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

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权利法案》内容:

(具体条文见教学案例)

●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议会所拥有的“自由”。

由此说明: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它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建议教师先通过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和补充资料介绍思想家洛克的主张,然后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们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和见解作个简要的说明,为学生理解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背景或原因作个铺垫,也有助于对多种政治制度模式在不同国家应用的理解和认识。

约翰·洛克(JohnLocke),英国革命后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

洛克既反对君权神授理论,也不同意霍布斯的君主专制论,提出了较为彻底的法治原则:

国家必须以正式的法律来统治;执行已经公布的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不排斥个别场合的执法的灵活性。

洛克是分权理论的主持者,他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他认为,这三种权力不是平行的,立法权高于其他两种权力,处于支配地位。

三种权力应由不同机关分别掌握,其中国王掌有很大的权力。

洛克的思想在当时的英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从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过程来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坚持以新的政权和原则替代旧的一套是必须的,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但毕竟发生了克伦威尔的执政曾引起内乱又只能将旧王朝请回来执政的一幕,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旧王朝绝对不行,民主共和制也行不通。

唯一可行的,就是改造君主制度,使它在形式上保留君主制,但在本质上要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议会民主制,以保障国会下院掌握最高的权力(立法权等),这就是君主立宪制。

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

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

(18世纪以来,英王从来没有否决过议会通过的法案。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教师可以把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作对比,说明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

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英国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特点、作用作个完整的理解。

并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加深认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③责任制内阁形成。

责任制内阁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对于它的形成,教师可通过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和教材中的文字叙述作简单的追溯,使学生易于理解。

“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召集重要大臣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的意见。

当时,因为这种会议在一个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称这个会议为内阁会议,意思是在小的密室中举行的会议,小集团成员即内阁成员。

不过,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它只是少数主要大臣参加的会议。

后来,到了汉诺威王朝时期,国王中很多人不懂英语,往往不参加内阁会议,而且,1714年以后,国王也没否决过内阁的决议。

于是有的重要大臣就出来主持内阁会议,并把内阁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国王汇报,这样,他的位置就日益突出,慢慢成为后来人们所称的首相。

内阁制就这样逐渐形成并完善起来。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对于责任制内阁的组成、内阁政府的权力、首相的权力参看教材,理解他们的地位和拥有的权力。

对内阁制可概括为三点:

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

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

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

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

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