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73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docx

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讲话

在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上的发言

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XX

(2010年3月日)

尊敬的向市长及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09年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2009年,市本级和九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省中心的各项要求,围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重点,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全面推行标准化建设和服务体系延伸,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和提速项目办理,加快打造一流效能平台,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较快较好发展。

2009年,市本级和九县(市、区)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件、办结件,按时办结率100%,项目实际办理提速%,为群众节约办事时间万个工作日,群众评议满意率%。

市政务服务中心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项目推动工作三等奖”。

顺庆、嘉陵、阆中中心分别被同级党委政府评为“项目推动工作二等奖”、“项目推动工作服务先进集体”、“服务重点项目先进单位”。

一、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

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09]18号),明确标准化建设涉及行政审批、办事制度、政务服务、场地及设施五大方面的具体工作任务。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级迅速落实,加快推进,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行政审批项目逐步规范。

对照省上公布的通用目录,市法制办牵头对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第5次全面清理,共取消、下放164项,保留206项,在2008年提速30%的基础上,去年一律再提速20%,实现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按“应进必进”的要求,保留项目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按照受理—审批—办结—取件“四环节”确定标准办理流程,按照项目名称、法律依据等“八公开”确定标准办事指南。

各县(市、区)按照省市的要求,对本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加快规范统一进程,使全市行政审批项目办理程序由繁变简,办理速度由慢变快,办理方式由暗变明。

其中西充、顺庆等地行政审批项目精简50%以上,高坪、蓬安等地将项目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50%以上。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部门、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信息,均以政府文件、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办事指南、电子显示屏、窗口吊牌等多种形式对外公布,方便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标准办事制度初步建立。

市政务服务中心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在所有入驻部门窗口全部设立首问责任岗,明确首席代表为首问责任人,印发了《首问责任岗制度实施办法》,建立了“首问事项登记册”、“去向留言公开栏”。

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

逐项目、逐环节确定审批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全部输入行政审批通用审批软件系统,实行网上直接生成问责;建立《行政审批项目超时预警督办制度》,网管人员每天对在审项目实行网上巡查,发现即将逾期及时督办办理,实现了办件0超期。

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

比照省中心的模式,重新制定了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量化、细化了考核指标;制定了《工作人员违规行为警示通知书》制度;以《部门窗口行政效能月度考核》、《政务服务信息》、《考勤通报》的形式,将部门推进“两集中、两到位”、窗口工作运行情况、窗口人员出勤等情况每月5日前通报给市领导和相关部门。

认真落实投诉举报制度。

在一楼服务大厅设立了投诉举报窗口,制定了《受理投诉、举报办法》,对外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

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围绕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在服务大厅或部门窗口设立了首问责任岗、咨询投诉窗口,明确了职责标准,实行群众办事一次性告知、窗口人员去向统一公示,确保了群众办事来有人理、问有人答、事有人办;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在《受理通知书》上明确承诺办理期限,并统一输入全省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实行网上运行、限时办结、超期预警、超时问责;同时,为了切实规范服务大厅现场管理,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部门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考核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加强了视频巡查和现场管理,实现了全市政务大厅运行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政务服务方式不断优化。

市政府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重大项目服务处,制定了《工作运行规则》,发放了项目“绿卡”,明确了主办、协办部门,开展了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建立《节假日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预约服务制度》、《中心联系企业(项目)工作制度》,开展了预约办理服务和上门办理服务;在大厅设立法律查询(咨询)服务处,派专人值守,开展行政审批办理法律咨询服务。

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建立健全了大厅接待、全程代办、延时办理、特别通道、上门办理、信息查询等服务,初步建立了标准化服务体系。

在政务服务电子系统标准化方面,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对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先后进行了4次全面升级,该软件系统使用更方便,功能更完善;市中心对门户网站升级在全省率先接入行政审批软件系统,协调移动公司开通短信查询功能,办事群众可通过互联网、手机信息随时查询申办事项的办理情况;各县(市、区)中心在2008年全部建立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去年又着力丰富网站栏目,拓宽信息内容,拓展网上查询、办件统计等功能。

目前,市本级和9县(市、区)中心门户网站点击率达到万人次,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中心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市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拓展至5500平方米;仪陇中心场地达到2200平方米;阆中、南部正加紧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新的办公场地,西充、高坪、营山等地正积极规划拓展中心场地面积。

按照省上规定的标准模式,顺庆、高坪、嘉陵分别在火车站、机场、成南高速入口设置了96196政务服务公告牌;其余县(市)均在城区主要入口设置了96196公告牌和交通指示牌。

截止2009年底,通过该热线拨打各级政务服务窗口次,其中市内拨打次,市外拨打次,该热线日益在方便群众办事、方便企业投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按照省上的统一规定,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还统一升立了国旗、悬挂了国徽,统一了大厅布局和柜台设置,统一了窗口吊牌和内容公示,工作人员全部实行挂牌上岗、指纹打卡和去向公示,阆中、仪陇、营山等地在门口显著位置制作了LED电子显示屏,营山、蓬安、顺庆等县(市、区)还统一了窗口工作人员着装,全市政务服务中心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深入开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要求市(州)部门于2009年上半年、县(市、区)部门于2009年底完成“两集中、两到位”工作。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地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积极推进。

市本级本着不增加编制、不增加人员、不增加机构、不增加中层干部职数“四不”原则,26个市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新设或增挂行政审批科牌子,12个项目少、发生几率低的部门委托中心综合窗口统一受理。

在完成中心办公楼4-6层扩展装修、新增办公场地3000多平方米的基础上,“两集中、两到位”涉及的部门、项目和人员统一入驻中心。

市效能办、市监察局、市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动,对部门行政审批职能整合、行政审批科设立、行政审批专用章启用等关键环节逐一进行核查,对需进一步落实的,责成部门限期整改到位。

从7月起每月开展办件回访活动,随机抽取窗口上月已办结行政审批事项,了解受理和取件地点、有无超期办件和吃拿卡要等情况,并请服务对象再次对窗口工作进行评价,对服务窗口违规办件的,市监察局、市效能办及时进行效能问责,先后发出“行政效能监察建议书”4份,警示和整改通知书27份,对10人进行诫勉谈话或行政效能告诫。

各县(市、区)在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中,制定了工作方案,编委出文对有关部门内设机构行政审批职能进行调整归并,部门出文明确了行政审批股负责人及职能职责。

各单位明确了行政审批股股长或副股长在窗口担任首席代表,并按省政府统一印制的授权书授予首席代表行政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行政审批专用章使用权。

阆中市“两集中、两到位”所有进驻部门主要领导向党委政府签定承诺书,所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一律增设行政审批股,增加行政审批股编制,由编委办牵头组织对部门“两集中、两到位”方案进行审查组成工作督查组,效能办、目标办、政务服务中心对部门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了“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

顺庆区委、区政府出台“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工作的意见,全区22个部门均设立行政审批综合股,均在中心设立独立办事窗口,采取上随机抽查、问询办事群众、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等方式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进行监督。

“两集中、两到位”的全面推进,促进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能力的提升,促进机关行政效能的提高。

截至2009年底,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达到人、比去年同期增加%。

但由于受部门利益、传统观念、中心场地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全市目前“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仍然存在推进不平衡、改革不深入、工作容易反弹等问题,一些市级部门和县级部门在职能整合、行政审批科股成建制入驻、充分授权首席代表、项目在中心现场办结等关键环节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推进,与之配套的工作运行长效机制也需建立健全。

三、政务服务领域逐步拓展

去年以来,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在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的同时,积极适应发展需要,把握公众需求,逐步延伸中心服务领域,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市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将水电气、广电网络、电信邮政等6个公共服务部门、20项公共服务项目入驻中心。

特别是水电气收费进驻后,群众到中心“一门进入,流水交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将市国家投资工程项目招投标交易中心整体搬迁至中心六楼,实行全程电子监控、同步录音录像、开标与评标独立分区、评标与监管分离。

利用这一平台,将国有产权交易也纳入中心集中办理。

2009年,完成开、评标项目559个,交易金额44亿元;产权交易31宗、成交金额3500万元。

按照省政府要求,将一些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纳入中心集中办理。

协调市国土局将中介服务机构纳入中心,实行土地审批、土地登记、地产交易和地价评估“一条龙”服务;将工程建设招投标代理机构纳入中心,集中办理招投标代理业务。

各县(市、区)也整合利用场地资源,积极拓展中心服务领域,加快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比如,仪陇将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和户政大队成建制进驻中心,将劳动保障、邮政快递等公共服务项目也纳入中心集中办理;营山将建设工程比选、国有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转让、政府采购交易行为一并纳入中心;西充将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交易、公安出入境管理、临时身份证办理等资源交易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同时,还将政府门户网站“县长信箱”栏目交由中心承办;蓬安、营山等地将水电气、有线电视开户、过户、电信、邮政快递等公共服务项目纳入中心办理;顺庆、高坪等地将老年证、失业证等证件办理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南部将国税征管业务纳入中心办理。

四、并联审批工作全面运行

去年以来,各级以创新审批方式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服务,全面开展并联审批,切实方便了企业办事,有力推动了国家投资工程、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全面实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自2008年12月22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试运行。

去年以来,市本级和九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配合发改委等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2009年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共办理365个投资项目的相关事项,涉及投资金额总计191.25亿元。

(二)市区并联审批联动工作成效明显。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出台了《市、区并联审批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对市政府年度计划投资、重点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市中心牵头,三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市区相关部门窗口参与,实行行政审批联动服务,高效优质办理垃圾焚烧发电、华宝玻璃、家乐福、新世纪南充商都等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办理提速达90%以上。

特别是为切实搞好“汇源果汁”项目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市中心和嘉陵区中心迅速行动,发改、工商等市区有关部门窗口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简化程序,主动服务,仅用8个工作日就办完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创造了重大项目审批的“汇源速度”。

(三)“三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服务积极跟进。

根据省上统一要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把服务“三大招商引资活动”集中签约项目作为2009年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了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大力推行全程代办、绿色通道、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集中签约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09年度,我市三大招商引资活动集中签约的76个项目中,已履约项目75个,已到位资金约60.39亿元,已竣工并投产项目19个。

(四)一些地方并联审批方式进一步创新。

西充县出台《重大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并联审批办法》 ,明确在业主提供必备要件的前提下,并联审批期限不超过20个工作日;仪陇在中心设置“并联审批窗口”和“新办企业绿色通道”,开通审批“直通车”服务;阆中市全面推行并联审批联审会、项目秘书、上门服务、收费“一窗式”办理等方式,促进了项目建设。

五、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去年以来,根据省市的总体部署,9县(市、区)在加快推进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着力将政务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在乡镇(街道)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点。

顺庆、高坪、蓬安等地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负责人,到成都市新津、双流考察学习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联系点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

各地通过召开行政效能建设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形式,及时研究部署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出台有关文件和实施方案。

顺庆、高坪、阆中等地结合实际,统一明确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大厅布局、工作流程、办事制度等内容。

西充县为强化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的监管,全面启动决定44个乡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一些县(市、区)还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村级事务集中办理点,村“三职”干部逢场天值守,实行乡村两级同台办公,进一步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

为确保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这项群众关注、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不少县(市、区)千方百计从财政挤出资金给予补助。

顺庆区原则上按镇、街道8万元,乡5万元的标准给予财政补助;蓬安县为每个乡镇给予5万元财政补助,并为每个便民服务中心采购5台电脑。

目前,全市416个乡镇(街道)已建成便民服务中心363个,5561个村(社区)已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点4606个,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顺庆区按照“1373”标准(即成立一个机构,整合政务服务、惠民帮扶、群众信访三项职能,实行机构名称、标识标牌、进驻部门、服务项目、公开栏、管理和运行模式七个统一,实现场地建设、大厅管理、服务方式三个规范)推进便民服务中心的典型作法得到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王怀臣的先后3次批示,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嘉陵区火花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和任家桥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建设,受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肯定;阆中在飞凤镇探索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场地、服务事项、人员管理“三个一体化”模式,得到省中心领导的肯定;高坪在会龙镇吊建立全市首个村级片区服务代办站,辐射4个村2210户7000多人,同时该区白塔街道办事处梨树街社区便民服务模式被人民网报道;蓬安在相如镇藤茨沟村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便民服务模式,运行效果良好。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既方便了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办事,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六、中心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务服务中心自身建设,坚持把中心队伍建设、机关文化建设等工作与业务建设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政务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截止2009年底,市政务服务中心共有在编职工人,科室个,比去年分别增加%、%;9县(市、区)中心领导班子完成一正一副配备,9县(市、区)中心人事编制平均达人。

各地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日常管理,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建立健全窗口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窗口队伍建设,较好地展现了我市政务服务队伍良好的对外形象。

阆中规划和建设局窗口、仪陇规划和建设局窗口工作人员唐龙虎分别获得全省政务服务示范窗口和服务标兵称号。

同时,各级在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对外宣传。

2009年,通过南充日报、晚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达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届人士等视察了市政务服务中和部分县(市、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达人次;市本级及九县(市、区)共向省中心报送政务服务信息条,采用条,报送量及采用量均位居住全省第一,及时反映了我市工作动态,促进了政务服务交流。

同志们,2009年,对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而言,是加快发展的一年。

各地在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中,既瞄准规定工作,全面推进,又注意探索创新,展现特色,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去年底,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来到四川,视察了南充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并于2010年1月,以“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做法值得重视”为题,专门编发了一期简报报送党中央、国务院。

1月20日,XX副市长在市中心报送的《关于2009年工作总结2010年工作打算的报告》上批示:

2009年,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不辱使命,奋发有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延伸服务领域,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谨向你们表示感谢和祝贺。

望再接再厉,锐意开拓,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再出新招,再立新功!

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推进的强大动力。

我们一定要以建设一流政务服务中心为己任,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努力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