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366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宋史-司马光传》专练

《宋史--司马光传》专练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

帝曰:

“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

卿有文学,何辞为?

”初,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览,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

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

《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

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

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

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

“此司马相公也。

”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

起光知陈州,过阙,留为门下侍郎。

苏轼自登州召还,缘道人相聚号呼曰:

“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

元祐元年复得疾,诏朝会再拜,勿舞蹈[注]。

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

光不敢当,曰:

“不见君,不可以视事。

”辽、夏使至,必问光起居,敕其边吏曰:

“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

”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

“死生,命也。

”为之益力。

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谥曰文正。

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配飨哲宗庙庭。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注:

舞蹈:

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种礼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省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B.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C.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D.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还正确的一项是()

A.丁内外艰,丁内艰是母亲死了守制,丁外艰是父亲死了守制。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B.《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同《史记》一样都是通史。

C.谥,是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被追加的称号。

朝廷以“文正”对司马进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D.配飨,也作“配享”,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学识渊博。

他曾完成通志八卷,神宗认为他像董仲舒、扬雄一样善文章又有学问,不同意他的极力推辞,提拔他为翰林学士。

B.司马光爱君优国。

他编纂《资治通鉴》希望国君能以史为鉴;宋神宗亲赐书名、亲自撰写(序),并下令置局秘阁,让他继续写这部书。

C.司马光恪尽职守。

在他患病时,皇帝特意下诏命免除他上朝朝拜,准许他坐肩舆,三天到一次朝廷。

司马光不敢接受,认为不见国君不能够处理政务。

D.司马光鞠躬尽瘁。

他在病中仍然亲自过问朝廷事务,分昼夜地工作;甚至病危已不再有清醒意识时,说的还都是国家的大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

(2)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5.司马光深受百姓爱戴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A

2.D

3.B

4.

(1)《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

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超过荀悦的《汉纪》,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

(2)司马光见朝延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想要以身报国,于是他亲自过问朝廷事务,不分昼夜地工作。

5.

(1)他居住在洛阳的十五年,天下人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村夫野老、妇人孺子都知道他并尊敬他。

(2)皇帝去世后,司马光赴朝临丧,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拦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

(3)请苏轼带话给司马相公,请他不要离开朝廷了,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来救活他们。

(4)死后,举国上下对他的哀悼追念。

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祭祀他。

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是:

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在里巷间相聚号哭护送灵车。

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

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拜祭,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句式相同,应分别单独成句,排除BD;“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中,“都中及四方”是主语,“皆尽像”是状语和谓语,“以祀”是表目的的状语,补充交代“皆尽像”的目的,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配飨”,即合祭,祔祀,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功臣死后附于帝王旁享受合祭,是古代帝王奖赏功臣的一种形式。

文中司马光已经去世,不可能“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B项,“并下令置局秘阁”的是英宗,不是神宗。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就,完成;重,注重;贤于,比……好;终,结束。

(2)欲,想要;以,用;徇,献身,以身报国;躬亲,亲自;庶务,朝廷事务;舍,停止。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

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概括“司马光深受百姓爱戴体现在哪些方面”,可根据关键词“百姓爱戴”进行筛选。

由“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

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由“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日:

‘此司马相公也。

’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可以概括出第二点;由“苏轼自登州召还,缘道人相聚号呼日:

‘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可以概括出第三点;由“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省如哭其私亲,都中及四方皆尽像以祀,饮食必祝”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点睛】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

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

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

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

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

父母亲去世后,他守丧多年,谨守礼节以至容貌憔悴。

宋神宗即位后,司马光被提拔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推辞。

皇帝说:

“古时候的君子,有的治学问而不写文章,有的写文章而不治学问,只有董仲舒、扬雄二者兼之。

你善文章又有学问,为什么要推辞呢?

”先前司马光常常忧虑历代史书浩繁,君主无法全部浏览,于是他撰写《通志》八卷,呈献给皇上。

英宗看了十分高兴,下令把他安置在秘阁局,让他继续写这部书。

在这个时候,宋神宗并赐名为《资治通鉴》,还为这部书亲自撰写《序》,让人每天为他朗读。

这时《资治通鉴》还没有全部完成,皇帝特别注重这本书,认为比荀悦的《汉纪》还要好(超过苟悦的《汉纪》),皇上多次催促他快些完稿。

书写完后,加授他为资政殿学士。

他(离开都城)居住在洛阳十五年,天下人却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村夫野老都称他为司马相公,妇人孩子都知道他是司马君实。

皇帝去世后,司马光赴朝临丧,守卫的士兵望见他,都以手加额说:

“这是司马相公呀!

”他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拦在路上,聚集在一起围观,以至于马都不能通过。

朝廷准备起用司马光作陈州知州,但在他到宫殿的时候,又将他留下任门下侍郎。

苏轼从登州被召回朝廷,沿路上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大声呼喊说:

“替我们带句话给司马相公,请他不要离开朝廷了,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来救活我们吧。

元祐元年,司马光又患病,皇帝下诏命他朝会时行再拜礼,不必行舞蹈礼。

免除他上朝朝拜,准许他坐肩舆,可以三天到一次朝廷。

司马光不敢接受,他说:

“不见君主,不能够处理政务。

”辽国和西夏的使者来了,一定打听司马光的起居和身体状况。

而且他们的君主命令边境官史:

“中国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了,不要轻率生事,发生边境纠纷。

”司马光见朝廷对自己言听计从,也想要以身报国,于是他亲自过问朝廷事务,不分昼夜地工作。

宾客们见他身体赢弱,就用诸葛亮吃得少而事情多的例子,劝他引以为戒。

司马光说:

“(什么时候)死,能多久,是命中注定的事,(别去管它)。

”于是他工作更加努力。

病危将死之时,他已不再有知觉,好像是在梦中喃喃自语,谆谆告诚,所说的还都是朝廷、天下的大事。

这年九月,司马光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谥号文正。

京城的人们罢市前往凭吊,有的人甚至卖掉衣物去参加祭奠,在里巷间相聚号哭护送灵车。

及到下葬时,哭者就像痛哭自己的亲人一样。

京城及全国各地都画他的像来拜祭,吃饭前一定要先祭祀他。

朝廷将他供奉在哲宗的庙里,与哲宗一起享受祭祀。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少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鞠其子如昆弟,时人多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

“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

“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

”帝大感动曰:

“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

“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

“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

“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

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命光按视  按:

巡查

B.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报:

批复

C.又奏赋以风  风:

使……知道

D.不赀之富             赀:

计算,估量

7.下列对文中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鞠其子如昆弟,时人多之。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6.C   

7.C   

8.B 

9.

(1)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2)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

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

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又奏赋以风”的意思是“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所以“风”同“讽”,意思是“讽谏”。

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题中C项,“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说法错误,“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设譬引喻”“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说法错误;异兽和日食事件中司马光并没有设譬引喻,还有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

(1)中的“没”,同“殁”,指死;“升堂”,上堂;“光升堂拜其妻如母”,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鞠”,指抚养;“昆弟”,亲兄弟;“鞠其子如昆弟”,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多”,称赞;“之”,代词,他,指司马光。

(2)中“臣”,臣子自称,翻译成“我”;“向”,先前;“意”,指心想;“即行”,立即施行;“春秋鼎盛”,指正当壮年;“遽”,立即;“为”,做。

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

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

“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

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

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

“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稍微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

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

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

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

“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

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

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

司马光说:

“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

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不敢说话。

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

到这时,司马光又对皇上当面说:

“我过去在并州作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好久,然后说:

“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

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光说:

“我说这个,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

”皇上说:

“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

”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

“我前面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立即(就)做不吉祥的事?

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拉拢他们所着重的和友善的。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

”皇帝大为感动,说:

“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

“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寸纸,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

”韩琦等双手作揖说:

“不敢不尽力。

”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

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

司马光说:

“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惠得多。

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

”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