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628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docx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操作规程初版

300m³/d渗沥液处理系统

 

 

 

 

 

一、总则

1.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1.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本渗滤液处理系统最大处理规模为300m3/d。

1.4.设计水质

本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见下表1-1。

表--1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

类别

CODCr

(mg/L)

BOD5

(mg/L)

SS

(mg/L)

NH3-N

(mg/L)

pH

设计进水水质

60000

30000

6000

3000

4.0—6.0

出水水质

<120

<30

<70

<18

6.0—9.0

1.5.工艺原理

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汇集进入渗滤液池,由泵送至本渗滤液处理系统。

垃圾渗滤液处理包括调节、气浮系统预处理系统、水解、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MBR膜及纳滤膜处理系统、浓液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最后达标排放。

 

一、渗沥液处理工艺

 

垃圾渗沥液

调节池1

气浮反应器

调节池2

 

水解反应器

调节池3

UASB池

 

UASB沉淀池

 

反硝化池

污泥螺杆泵

硝化池1

上清液回流

污泥脱水机

硝化池2

污泥回流

污泥外运

MBR池

NF系统

达标排放

 

二、要求

2.1运行管理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处理站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2.2安全操作要求

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5%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2.3维护保养要求

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

3.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

5.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

6.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

7.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料或油封的密封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更换填料、润滑油、润滑脂。

8.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量大于原直径10%,或其中的一股已经断裂时,必须更换。

9.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或制造厂的要求进行大、中、小修。

10.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必须保证其同轴度、静平衡等技术要求。

11.不得将维修设备更换出的润滑油、润滑脂、实验室废水及其它杂物丢入污水处理设施内。

12.维修机械设备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13.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雷、防爆装置的测试、维修及其周期应符合电业和消防部门的规定。

14.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

三、各系统操作规程

3.1、调节池操作规程

由于渗滤液来水呈峰、谷不均匀状态,渗滤液处理系统设置一定容积的调节池,以缓解来水质、水量不均匀有可能给后续处理系统带来的冲击负荷。

1.超声波液位计常开;设有高低液位点,联动调节池提升泵;

2.PH仪控制原水进入调节池后酸碱的投加量,同时控制后续工艺所需要的PH参数;

3.开启渗滤液坑提升泵将渗滤液打入后续工艺,调节池1、调节池2、调节池3的进水电动门一开一闭,当进水的调节池液位升至高液位时,超声波液位计联动开启提升泵,同时关闭调节池的进水电动门(手动阀门需手动关闭);当调节池液位低至低液位点时,超声波液位计联动关闭提升泵,同时打开进水阀门(手动阀待提升泵停止后手动开启);

4.随时观察进水流量计的流量,如发现流量下降及时检查,保证渗滤液坑提升泵运行正常,如发现异常即时按规程进行检查、检修等处理。

3.2、气浮系统操作规程

气浮法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

用于从废水中去除比重小于1的悬浮物、油类和脂肪,并用于污泥的浓缩。

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污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污水得到净化;主要为了去除SS,为膜处理运行的准备。

彻底清扫气浮装置的各个部分;检查气液搅拌机及加药搅拌机的完好程度,包括水泵的润滑加油、填料的松紧、等;检查电源、线路,并作短暂的空载运转,以判断泵与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有无杂声及发热现象;按要求配置混凝剂,控制好浓度,并根据小样试验,初步确定药剂投加量;对各部分的阀门进行启闭,并按要求分别置于开或关的位置;拆下所有释放器,检查堵塞情况。

1.将两个搅拌机和进水门依次开启,

2.检查出水水箱液位后,开启气液搅拌机,调整出水蝶阀,保证真空状态,

3.开启刮泥机,及阀门,

4.开启进水提升泵,流量控制在12.5m³∕h左右,打开加药泵,

5.巡检时要注意观察池面情况,如果发现接触区浮渣面高低不平、局部水流翻滚剧烈,这可能是个别释放器被堵或脱落,需要及时检修和更换。

如果分离区浮渣面高低不平、池面常有大气泡鼓出,这表明气泡与杂质絮粒粘乎不好,需要调整加药量或改变混凝剂的种类及PH值(控制在7.5左右),冬季水温较低影响混凝效果时,采取增加投药量的措施,为了不影响出水水质,在刮渣时必须抬高池内水位,因此要注意积累运行经验,总结最佳的浮渣堆积厚度和含水量;根据反应池的絮凝、气浮池分离区的浮渣及出水水质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剂的投加量,同时要经常检查加药泵的运行情况,防止发生堵塞。

3.3、水解、UASB厌氧操作规程

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反应系统选用两级UASB,中温(35℃±1℃)条件下消化。

第一级的功能是:

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即称为水解酸化系统;缓冲和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将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第二级的功能是:

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生长--称为厌氧系统;降解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并截留悬浮固体,以改善出水水质。

该系统使用外循环装置,严格控制厌氧出水,不合格循环至调节池3;出水进入初级沉淀池,上清液进入SBR好氧系统,匀化水质、调节水量,为好氧做准备。

1.两级UASB池先后连续进水,提升泵开启的同时,打开需进水池的进水电动门,进水前检查水封液位并保持一定液位,并用仪器检测是否有沼气漏出。

2.水解酸化,UASB厌氧的进水流量控制在10~12.5m³∕h左右,具体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流量,注意,当UASB出水不合格时开启回流阀门至调节池3,同时根据SBR的BC比控制回流阀门。

3.系统按24小时运行,12小时为一班,每天运行2班,每天开启每组UASB污泥回流泵2次,每次60min,间隔时间12h,每次运行在每次进水4h后开启一级回流30min,第4.5h开启二级回流30min。

4.水解、厌氧污泥浓度较高时,定时启动排泥泵进行排泥

5.每班要记录池内的水温,池内的温度控制在35℃;并且每天的温度波动不能大于1℃.

3.4、初级沉淀池操作规程

初级沉淀池采用中心筒竖流式沉淀池,是较为典型的固液分离式沉淀池,污水经中心筒进入,筒底部带有倒置的雨帽,经过雨帽的阻挡液体向上泛起,而比重较大的固体及颗粒物往下沉淀,起到很好的固液分离的效果。

定时巡检时观察沉淀池出水效果,如出水浊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等情况,检查各管道,阀门,渣浆泵等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堰口是否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3.5、SBR好氧操作规程

采用曝气系统给待处理水充加足够的氧气,使好氧菌能有足够的氧气利用水中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从而使水中的污染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无机物。

根据液位变化提供适宜的曝气量,保证生化处理段的高效稳定运行。

SBR处理系统SBR反应池采用间歇进水、间歇出水方式,因此好氧系统包括SBR调节池、SBR反应池、SBR贮水池三部分。

SBR反应池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

SBR处理系统内添加新型弹性立体生物填料,以提高SBR处理系统处理效果,SBR出水进入贮水池,为进入膜处理做准备

1.SBR池先后进水循环运行,每天运行四个周期,每个周期6h。

2.每班(12小时)总进水量150m³分两次,75m³/次间隔6h,SBR进水调节池的渗滤液,每次当进水阀门开启,开启相应潜水搅拌机,搅拌1h后,开启空气压缩机曝气10h(具体时间需根据水质及水温情况经行调整,SBR池的液位5m,曝气是注意池内液位,液位过高时及时调整曝气量或加入冲扫水,防止溢出)停止曝气关闭空气压缩机,开启潜水搅拌机继续搅拌1h及污泥回流泵1h,之后关闭潜水搅拌机后静沉1h(刚停曝气时根据SBR内的情况决定是否开启冲扫水消泡10min),排水、排泥、闲置1h。

3.每次停止曝气前半小时在取样口出取样测池内的SV30。

看SV30的情况(SV30控制在30%左右)如需排泥,每次排泥量控制在5m³左右(大约开排泥泵6-7min)。

4.SBR池运行时注意池内水温(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如果超过范围时;必须考虑换热或冲水。

5.SBR排泥是注意观察出水水质,排水切勿带泥,如果发现出水带泥,延长静沉时间,保证出水水质正常。

6.每班的SV30观察完后的水样,做生物相观察用,观察的情况并好记录。

7.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C:

N:

P=100:

5:

1比例投加营养源。

C源为碳源(由BOD5确定,必要时补充液糖、面粉等),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3.6、膜处理系统操作规程

一、MBR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1.简介

MBR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简称MBR),是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