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25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4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全册教案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案(全册教师版)

说明:

部编版新教材,精心准备的教学案,实用性强。

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2.梅岭三章/陈毅

3.短诗五首

月夜/沈尹默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断章/卞之琳

风雨吟/芦荻

统一/聂鲁达

第二单元

4.海燕/高尔基

5.孔乙己/鲁迅

6.变色龙/契诃夫7.溜索/阿城

8.蒲柳人家/刘绍棠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孟子》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2.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14.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15.无言之美/朱光潜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郭沫若

18.天下第一楼/何冀平

19.枣儿/孙鸿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左传》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2.出师表/诸葛亮23.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案(教师版带答案)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案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

1952年6月6日生,福建省人。

她的创作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主题上,侧重揭示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矛盾,表现那一代青年从迷惘到觉醒的痛苦、探索、欢乐的感情轨迹。

她把个人的许多感情内容和心理过程写进诗中。

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

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她充满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己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

2.关于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

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

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的现实的感受。

3.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

干瘪(biě)驳船(bó)蜗行(wō)胚芽(pēi)迷惘(wǎng)隧洞(suì)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

二、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

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

不是单一的。

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

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

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

4.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

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和第三节基本一样,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

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

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

三、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

1.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

怎样理解诗中的“我”呢?

诗作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指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华夏儿女,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本诗将“我”与“你(即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是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的。

“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他们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2.每节诗末的“祖国呵”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

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四句“祖国呵”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

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

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

“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

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四、拓展阅读

双桅杆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赏析: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

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

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

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

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

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

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

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

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

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

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

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

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

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

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

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

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诗的最后四名: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五、积累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六、同步检测

1.选词填空。

疲惫疲倦

(1)、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疲惫)。

(2)、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疲倦)。

悲哀悲痛

(1)、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悲哀)。

(2))、人们心情非常(痛悲)。

挣脱挣扎

(1)、被压迫人们(挣脱)枷锁求得解放。

(2)、贫困人在死亡线上(挣扎)。

深思沉思

(1)、我们做事前要(深思)熟虑。

(2)、他(沉思)了片刻,立刻做出答案。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新的背叛”指的是背叛什么?

答:

背叛的是传统的爱情观和家庭观念,体现出女诗人真挚坦诚的感情和对真爱的渴望和追求,女诗人发出了女性自主的声音。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

结合全诗,请说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答:

这是诗人对新时期的女性发出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她呼吁女性们大胆的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了什么“贞女节妇”的虚名牺牲自己的幸福的爱情观。

七、总结

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写过这样一段话:

“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

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

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

”“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

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者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通过学习欣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向诗的知己迈进一大步吧!

八、后记

2、《梅岭三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

3.能够体会并学习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等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因“左”倾冒进主义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红军主力被迫作战略转移。

陈毅因伤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

当时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

陈毅和战友们转战在深山密林中,已有两个年头。

由于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大家非常着急。

这时,有个派在敌军内部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叛变投敌,他写信上山谎称中央派人前来联络。

要游击区负责人下山前往县城接关系,妄图诱捕我游击区领导人。

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群众报告陈海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

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

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

陈毅以伤病之身伏丛莽间,幸得脱险。

《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二.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三.整体感知

1.朗诵全诗,读出节奏;把握乐观、豪迈的情感基调。

2.本组诗歌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3.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总领全诗

4.本诗后两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想象的表现手法,写出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力量的浩大,表现出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

5.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至死不渝的革命斗争精神

6.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族十万斩阎罗。

(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7.如何理解本诗前两句?

“烽烟十年”表明革命事业之艰难与诗

(一)相呼应;“头悬国门”化用伍子胥的故事,具有悲壮之感。

抒写了诗人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

8.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后两句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意之上,更增加一份豪壮之气,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和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能否换成“飘”“传”?

为什么?

不能。

“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

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

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10.如何理解诗歌前两句?

诗人投身革命便义无反顾,面对枪林弹雨的惨烈斗争,坦然面对生死,甘为革命献身,并且坚信人民终究得到解放。

11.最后一句“人间遍种自由花”有什么表达效果?

是对诗

(一)自问式起句的最终回答,是诗人所追求的革命理想,表现出诗人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诗。

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

“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

“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

【细读感悟】

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第一首:

写自己。

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表现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

给同志。

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首:

望未来。

展望未来,表现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板书设计】

3、《短诗五首》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能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教学过程】

(一)月夜——沈尹默

一.新课导入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

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他发表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二.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三.背景资料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

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3.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

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注: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实则运用象征的手法,蕴含深沉的情感和思绪。

4.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要点: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二)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

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相关介绍: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二.整体感知

1.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2.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

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

”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

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

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细读感悟】

1.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了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三)断章——卞之琳

一.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二.背景介绍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三.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

2.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3.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

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4.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5.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四)风雨吟——芦荻

一.作者简介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

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

曾与人合编刊物。

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

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内涵。

2.开头两句“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磅礴,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自然的将大地与大海联系起来。

3.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五)统一————聂鲁达

一.作者简介

【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二.细读感悟

1.读出节奏;体会哲理。

2.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

“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3.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明确: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