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农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908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装箱农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集装箱农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集装箱农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集装箱农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集装箱农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装箱农场.docx

《集装箱农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农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装箱农场.docx

集装箱农场

8.5万美元成本,年产5万棵生菜,这个集装箱农场据说毛利50%,但目前并不适合中国

都市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在欧美落地,短短几年成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由BradMcNamara和JonFriedman二人于2010年创立的FreightFarms,更是众多都市农场的佼佼者。

将集装箱改装成微型农场,使用水培模式,FreightFarms不仅解决了固定地点种植,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在商业上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业形式。

他们为集装箱农场取了个有趣的名字:

LeafyGreenMachine(LGM)-枝繁叶茂的绿色机器。

以生菜为例,每个LGM周产量1000棵。

还有现在越来越火的羽衣甘蓝,周产量100-110棵。

培育盆

紫外线产生光合作用

FreightFarms自己研发了HandfarmApp,用于管理LGM的种植。

目前FreightFarms只对美国本土开放。

只不过即便进军海外,对中国的农业初创者而言,启动成本过于高昂。

而且市场时机也不是太好,未必适合。

模式可供参考,意识也应该培养。

当然,接地气是最重要的。

集装箱里种蔬菜

用更小的空间和更低的成本生产有机蔬菜,FreightFarms用集装箱农场做到了。

在集装箱里种植蔬菜?

货车司机出身的美国运输大亨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McLean)

在发明集装箱货柜的时候八成没有想到,60多年后会有人这么疯狂。

在波士顿,技术创业公司FreightFarms已经开始这么做:

把一个个远洋集装箱货柜塞

进楼顶、校园和楼宇间的空地里,能够组成一个高效率并且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

在FreightFarms已经把这套系统销售给了若干个用户,包括万怡酒店和多家农产品分销商,

并在今年12月拿到120万美元的A轮风险投资。

FreightFarms的设想来自设计师,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

Friedman)参与的一个环保项目。

当时弗里德曼和环境科学硕士毕业的好友布拉德•麦克纳

马拉(BradMcNamara)一起为一个大规模屋顶温室农场项目提供设计咨询。

培育盆

紫外线光合作用

FreightFarms自己研发了HandfarmApp,用于管理LGM的种植。

用更小的空间和更低的成本生产有机蔬菜,FreightFarms用集装箱农场做到了。

在集装箱里种植蔬菜?

货车司机出身的美国运输大亨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McLean)

在发明集装箱货柜的时候八成没有想到,60多年后会有人这么疯狂。

在波士顿,技术创业公司FreightFarms已经开始这么做:

把一个个远洋集装箱货柜塞

进楼顶、校园和楼宇间的空地里,能够组成一个高效率并且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

在FreightFarms已经把这套系统销售给了若干个用户,包括万怡酒店和多家农产品分销商,

并在今年12月拿到120万美元的A轮风险投资。

FreightFarms的设想来自设计师,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

Friedman)参与的一个环保项目。

当时弗里德曼和环境科学硕士毕业的好友布拉德•麦克纳

马拉(BradMcNamara)一起为一个大规模屋顶温室农场项目提供设计咨询。

目前FreightFarms只对美国本土开放。

只不过即便进军海外,对中国的农业初创者而言,启动成本过于高昂。

而且市场时机也不是太好,未必适合。

完!

经过半年的实验,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作物在11月初发芽。

弗里德曼和麦克纳马拉选择的首批作物是意大利菜常用的香料罗勒(Basil)。

因为种植气候的限制,当地分销商的罗勒一般需要从墨西哥进口,由飞机空运至加利福尼亚,然后再通过卡车运送到波士顿,大部分成本被消耗在运输途中。

目前FreightFarms的集装箱农场只能用于莴苣、甘蓝、菠菜、芝麻菜、罗勒、豆芽等绿叶菜的种植。

不过该公司已经在根据客户反馈开发两种新的货柜,分别用于种植菌类以及番茄、青椒等藤类作物。

麦克纳马拉在接受福布斯网站采访时表示,按照一台集装箱目前每周136千克的产量计算,用户将罗勒卖给分销商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2万美元,而集装箱农场的售价和安装费用不过7.5万美元,当中包括了种子、营养液等种植所必需的材料。

他说,“目前全美有4400多个为餐厅、医院和大学供货的蔬菜分销商,我们目前主要瞄准年收入在300万至7500万美元之间的中小型分销商。

仅这一块就意味着8.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投资方对屋顶温室农场的概念很着迷,但看到费用以后就没那么激动了。

”弗里德曼

在波士顿的一次TEDx大会上说道。

他们选择用双层聚氯乙烯保温,但屋顶温室农场用于加

热、制冷和通风的电力成本依然太高,做不到收支平衡,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

再加上屋顶温室农场需要根据房屋形状单独设计,而且很多楼宇的屋顶根本没有空间,

大规模推广屋顶温室农场成本太高、可行性很小。

因此在项目完成后,两人开始探索温室以

外的途径,最终他们看中了长途货运常用的40英尺(11.8×2.13×2.18米)集装箱。

麦克

纳马拉回忆说:

“当时的挑战是如何在尽可能高效率、占地少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种植空间。

乔纳森想到了二手集装箱的点子,它的空间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并且能盈利。

作物生长受四个要素所左右:

土壤、光线、气候以及营养。

弗里德曼的设计能够在40

尺集装箱的空间里满足这些需求。

集装箱农场最里端是一排排生长架,摆放着用绝缘矿物纤维包裹的作物种子。

待种子发

芽后,用户手工将其移入竖直吊起的长条状水培架,作物会横向长出。

这样的立体设计能够

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弗里德曼说每个集装箱农场最多能够同时种植3600株绿叶菜。

FreightFarms用水培代替了传统的土壤种植,在集装箱农场内设有1250升容量的蓄水

池。

循环系统将内含氮、磷、钾等养分的营养液顺着水管一滴一滴滴在数千株作物的根部。

水培种植已经相当成熟,芝加哥奥黑尔(O'Hare)机场的绿色花园2011年引入了垂直水培

种植,一排排生菜、西红柿、花菜树立在航站楼内,为机场餐厅提供新鲜食物的同时也颇具

观赏价值。



集装箱农场内无法自然采光,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线来自一条条LED灯带。

这些灯带上交

替排列着深红色和深蓝色的LED灯泡,能够比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阳光更好地催生作物。

体种植的作物在采光效率上高于平面种植的传统水培温室。

麦克纳马拉说一个集装箱农场每

年用于照明的电费只需要大约2600美元,而同等规模温室的照明开支则要高出几倍。

FreightFarms集装箱农场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依靠集装箱自带的气候系统。

每一台集

装箱都内置了恒温器、空调、二氧化碳气阀和风扇,能够带来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

此外还

有一个除湿器,会在湿度过高的时候将空气中的水分吸入蓄水池循环利用,减少水分消耗。

根据弗里德曼在TEDx大会上提供的数据,集装箱农场每年用水只有传统农业耕种的1/10。

弗里德曼说集装箱农场天然的密闭性是他选择这个载体的重要原因。

密闭环境意味着作物不

会受虫害和杂草的影响,种植过程可以完全脱离农药和除草剂,最终产出的食物更健康,也

能卖出比传统土壤种植更高的价格。

此外集装箱农场厚实的外壁能比传统温室的塑料薄膜更

好地保持温度,解决了他此前在设计屋顶温室农场所遇到的能耗问题。



整套系统能够在无人的状态下自动运作,内部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与网络相连。

通过购买

集装箱农场附送的平板电脑,用户可以看到实时拍摄的监控画面,以及湿度和养分数据,并

且不用进入集装箱农场便能通过软件控制气候和光照。

除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外,为标准化而生的集装箱农场具有运输方便的天然优势,而且搭

建足够简单,只需要将集装箱农场运送到客户的指定地点便可以开始生产,甚至能够将多个

集装箱农场叠在一起,在城市里有限的空间下种植更多作物。

2011年11月,弗里德曼和麦克纳马拉带着FreightFarms的设计登上Kickstarter众筹

平台,希望通过环保支持者获得2.6万美元捐助,以建造第一个集装箱农场,向潜在客户和

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设计切实可行。

但FreightFarms的筹款不算顺利,截至结束前一周离目标还差35%。

一方面因为两年

前Kickstarter还不够热,这个以支持艺术家创作为初衷的大众募资平台真正进入大众视野

得等到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融资近千万的智能手表、游戏机项目获得媒体关注以后。

一方面,Kickstarter最顺利的项目大多为支持者提供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比如一台其

他渠道买不到的游戏机。

但FreightFarms没法这么做,因为每个集装箱农场的建造成本就

要上万美元,他们只能向支持者回馈一些诸如小模型、购物袋、有机种子之类的赠品或者把

捐助者姓名印在集装箱农场上。

好在Kickstarter在最后几天将FreightFarms放在网站首页的项目推荐里,在8天内吸

引到大约1.4万美元捐助,成功实现筹款目标。

FreightFarms订购的第一个二手集装箱在

2012年5月送到。

为增加产量,首个集装箱农场选择了更大的53英尺货柜改造,四壁经过

密封处理,并内置了通风系统和电子控制面板。



经过半年的实验,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作物在11月初发芽。

弗里德曼和麦克纳马拉选

择的首批作物是意大利菜常用的香料罗勒(Basil)。

因为种植气候的限制,当地分销商的罗

勒一般需要从墨西哥进口,由飞机空运至加利福尼亚,然后再通过卡车运送到波士顿,大部

分成本被消耗在运输途中。

目前FreightFarms的集装箱农场只能用于莴苣、甘蓝、菠菜、芝麻菜、罗勒、豆芽等

绿叶菜的种植。

不过该公司已经在根据客户反馈开发两种新的货柜,分别用于种植菌类以及

番茄、青椒等藤类作物。

麦克纳马拉在接受福布斯网站采访时表示,按照一台集装箱目前每周136千克的产量计

算,用户将罗勒卖给分销商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2万美元,而集装箱农场的售价和安装费

用不过7.5万美元,当中包括了种子、营养液等种植所必需的材料。

他说,“目前全美有4400

多个为餐厅、医院和大学供货的蔬菜分销商,我们目前主要瞄准年收入在300万至7500万

美元之间的中小型分销商。

仅这一块就意味着8.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波士顿当地农作物分销商KatsiroubasBros是FreightFarms的最早的客户之一。

在这

家公司位于Newmarket广场的库房边上,两个漆着天蓝色油漆的集装箱农场叠在一起,里

面种植着3000多株罗勒。

和FreightFarms标准的集装箱农场不同的是,这家分销商只在一

个集装箱里种植作物,另一个集装箱与之相连,用作工人在收获时打包的工作场所。

也就是

说,KatsiroubasBros在市内种植的罗勒从种子到封装都在集装箱内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证

了香料的新鲜。

集装箱农场的销售目标还包括餐厅、学校、房地产开发商甚至个人用户。

这类用户可以

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将多余的蔬菜卖给农产品分销商。

这也是FreightFarms两位创始人从

事农业科技创业的初衷:

帮助建立一个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利用标准化的集装箱农

场在城市空地种植作物,减少因远距离运输、保险所消耗的能源。



用更小的空间和更低的成本生产有机蔬菜,FreightFarms用集装箱农场做到了。

在集装箱里种植蔬菜?

货车司机出身的美国运输大亨马尔科姆·麦克莱恩(MalcomMcLean)在发明集装箱货柜的时候八成没有想到,60多年后会有人这么疯狂。

在波士顿,技术创业公司FreightFarms已经开始这么做:

把一个个远洋集装箱货柜塞进楼顶、校园和楼宇间的空地里,能够组成一个高效率并且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

现在FreightFarms已经把这套系统销售给了若干个用户,包括万怡酒店和多家农产品分销商,并在今年12月拿到120万美元的A轮风险投资。

FreightFarms的设想来自设计师,也是公司联合创始人乔纳森·弗里德曼(JonathanFriedman)参与的一个环保项目。

当时弗里德曼和环境科学硕士毕业的好友布拉德·麦克纳马拉(BradMcNamara)一起为一个大规模屋顶温室农场项目提供设计咨询。

“投资方对屋顶温室农场的概念很着迷,但看到费用以后就没那么激动了。

”弗里德曼在波士顿的一次TEDx大会上说道。

他们选择用双层聚氯乙烯保温,但屋顶温室农场用于加热、制冷和通风的电力成本依然太高,做不到收支平衡,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

再加上屋顶温室农场需要根据房屋形状单独设计,而且很多楼宇的屋顶根本没有空间,大规模推广屋顶温室农场成本太高、可行性很小。

因此在项目完成后,两人开始探索温室以外的途径,最终他们看中了长途货运常用的40英尺(11.8×2.13×2.18米)集装箱。

麦克纳马拉回忆说:

“当时的挑战是如何在尽可能高效率、占地少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种植空间。

乔纳森想到了二手集装箱的点子,它的空间能够实现高效利用并且能盈利。

作物生长受四个要素所左右:

土壤、光线、气候以及营养。

弗里德曼的设计能够在40尺集装箱的空间里满足这些需求。

集装箱农场最里端是一排排生长架,摆放着用绝缘矿物纤维包裹的作物种子。

待种子发芽后,用户手工将其移入竖直吊起的长条状水培架,作物会横向长出。

这样的立体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弗里德曼说每个集装箱农场最多能够同时种植3600株绿叶菜。

FreightFarms用水培代替了传统的土壤种植,在集装箱农场内设有1250升容量的蓄水池。

循环系统将内含氮、磷、钾等养分的营养液顺着水管一滴一滴滴在数千株作物的根部。

水培种植已经相当成熟,芝加哥奥黑尔(O'Hare)机场的绿色花园2011年引入了垂直水培种植,一排排生菜、西红柿、花菜树立在航站楼内,为机场餐厅提供新鲜食物的同时也颇具观赏价值。

集装箱农场内无法自然采光,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线来自一条条LED灯带。

这些灯带上交替排列着深红色和深蓝色的LED灯泡,能够比受天气变化影响的阳光更好地催生作物。

立体种植的作物在采光效率上高于平面种植的传统水培温室。

麦克纳马拉说一个集装箱农场每年用于照明的电费只需要大约2600美元,而同等规模温室的照明开支则要高出几倍。

FreightFarms集装箱农场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依靠集装箱自带的气候系统。

每一台集装箱都内置了恒温器、空调、二氧化碳气阀和风扇,能够带来作物生长所需的环境。

此外还有一个除湿器,会在湿度过高的时候将空气中的水分吸入蓄水池循环利用,减少水分消耗。

根据弗里德曼在TEDx大会上提供的数据,集装箱农场每年用水只有传统农业耕种的1/10。

弗里德曼说集装箱农场天然的密闭性是他选择这个载体的重要原因。

密闭环境意味着作物不会受虫害和杂草的影响,种植过程可以完全脱离农药和除草剂,最终产出的食物更健康,也能卖出比传统土壤种植更高的价格。

此外集装箱农场厚实的外壁能比传统温室的塑料薄膜更好地保持温度,解决了他此前在设计屋顶温室农场所遇到的能耗问题。

整套系统能够在无人的状态下自动运作,内部的传感器和摄像头与网络相连。

通过购买集装箱农场附送的平板电脑,用户可以看到实时拍摄的监控画面,以及湿度和养分数据,并且不用进入集装箱农场便能通过软件控制气候和光照。

除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外,为标准化而生的集装箱农场具有运输方便的天然优势,而且搭建足够简单,只需要将集装箱农场运送到客户的指定地点便可以开始生产,甚至能够将多个集装箱农场叠在一起,在城市里有限的空间下种植更多作物。

2011年11月,弗里德曼和麦克纳马拉带着FreightFarms的设计登上Kickstarter众筹平台,希望通过环保支持者获得2.6万美元捐助,以建造第一个集装箱农场,向潜在客户和投资人证明自己的设计切实可行。

但FreightFarms的筹款不算顺利,截至结束前一周离目标还差35%。

一方面因为两年前Kickstarter还不够热,这个以支持艺术家创作为初衷的大众募资平台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得等到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融资近千万的智能手表、游戏机项目获得媒体关注以后。

另一方面,Kickstarter最顺利的项目大多为支持者提供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比如一台其他渠道买不到的游戏机。

但FreightFarms没法这么做,因为每个集装箱农场的建造成本就要上万美元,他们只能向支持者回馈一些诸如小模型、购物袋、有机种子之类的赠品或者把捐助者姓名印在集装箱农场上。

好在Kickstarter在最后几天将FreightFarms放在网站首页的项目推荐里,在8天内吸引到大约1.4万美元捐助,成功实现筹款目标。

FreightFarms订购的第一个二手集装箱在2012年5月送到。

为增加产量,首个集装箱农场选择了更大的53英尺货柜改造,四壁经过密封处理,并内置了通风系统和电子控制面板。

经过半年的实验,第一批大规模种植的作物在11月初发芽。

弗里德曼和麦克纳马拉选择的首批作物是意大利菜常用的香料罗勒(Basil)。

因为种植气候的限制,当地分销商的罗勒一般需要从墨西哥进口,由飞机空运至加利福尼亚,然后再通过卡车运送到波士顿,大部分成本被消耗在运输途中。

目前FreightFarms的集装箱农场只能用于莴苣、甘蓝、菠菜、芝麻菜、罗勒、豆芽等绿叶菜的种植。

不过该公司已经在根据客户反馈开发两种新的货柜,分别用于种植菌类以及番茄、青椒等藤类作物。

麦克纳马拉在接受福布斯网站采访时表示,按照一台集装箱目前每周136千克的产量计算,用户将罗勒卖给分销商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2万美元,而集装箱农场的售价和安装费用不过7.5万美元,当中包括了种子、营养液等种植所必需的材料。

他说,“目前全美有4400多个为餐厅、医院和大学供货的蔬菜分销商,我们目前主要瞄准年收入在300万至7500万美元之间的中小型分销商。

仅这一块就意味着8.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波士顿当地农作物分销商KatsiroubasBros是FreightFarms的最早的客户之一。

在这家公司位于Newmarket广场的库房边上,两个漆着天蓝色油漆的集装箱农场叠在一起,里面种植着3000多株罗勒。

和FreightFarms标准的集装箱农场不同的是,这家分销商只在一个集装箱里种植作物,另一个集装箱与之相连,用作工人在收获时打包的工作场所。

也就是说,KatsiroubasBros在市内种植的罗勒从种子到封装都在集装箱内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香料的新鲜。

集装箱农场的销售目标还包括餐厅、学校、房地产开发商甚至个人用户。

这类用户可以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将多余的蔬菜卖给农产品分销商。

这也是FreightFarms两位创始人从事农业科技创业的初衷:

帮助建立一个对环境友好的城市农业系统,利用标准化的集装箱农场在城市空地种植作物,减少因远距离运输、保险所消耗的能源。

“我们自己没有十几年温室种植经验,也不希望强求用户有这样的经验。

”麦克纳马拉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集装箱农场的易用性。

他说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农场,FreightFarms会通过平板电脑提供种植教程,未来还计划推出手机应用,帮助各地的集装箱农场用户在线交流种植经验。

过去8个月里,FreightFarms已经交付7个集装箱农场,另有5个将在明年1月发货。

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已经在今年获得超过50万美元收入。

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到来,弗里德曼计划先在波士顿建立一个高密度的城市农业社区,然后再推广到全国其它大城市。

“我们自己没有十几年温室种植经验,也不希望强求用户有这样的经验。

”麦克纳马拉

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集装箱农场的易用性。

他说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农场,FreightFarms

会通过平板电脑提供种植教程,未来还计划推出手机应用,帮助各地的集装箱农场用户在线

交流种植经验。

过去8个月里,FreightFarms已经交付7个集装箱农场,另有5个将在明年1月发货。

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已经在今年获得超过50万美元收入。

随着新一轮融资的到来,弗里德

曼计划先在波士顿建立一个高密度的城市农业社区,然后再推广到全国其它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