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58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

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的知识。

大体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以及平年和闰年的认识,之后安排了练习六;第二学段教学24时记时法,以及简单的经过时间,之后安排练习七。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转换。

3、是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4、使学生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

认识年、月、日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

难点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具

准备

课件

课时

安排

6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年、月、日

教学课时

总第课时第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

×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

(年、月、日、时、分)

2.揭题:

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统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4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数

(2)小组交流。

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

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

讨论:

观察黑板上2014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各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1个月最多有31天,最少有29天,有31天的月份比30天的多……)

介绍:

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是小月。

引导:

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3)认识大月、小月。

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归纳。

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2月有28天即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

你有办法记住那几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

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

拳头记忆法:

(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儿歌记忆法:

A.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2.试一试。

提问:

2014年全年有多少天?

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

方法一:

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方法二:

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

(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

师小结:

2014年全年有365天。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2.第2题

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分别说说是星期几。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知道了一年有7个大月,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4个小月,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

认识平年和闰年

教学课时

总第课时第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

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年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问题导入

1.师:

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12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3棵“生日树”。

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

2.揭题:

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

二.探究发现

1.教学例2。

(1)课件分别出示2005~2016年的年历,将每年的2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

引导:

这是2005~2016年2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2月有多少天?

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年份

(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组织交流

反馈填写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

年份

(年)

2005

……

2014

2015

2016

2月的天数(天)

28

……

28

28

29

 

引导观察:

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008、2012、2016年的2月有29天,其他年份的2月有28天)

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

根据2月的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板书)

(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提问:

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展“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是平年。

(4)提问:

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

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

2月29日。

2.数学文化。

谈话: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一闰”的规律吗?

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48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理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如2000年、1600年是闰年,2100年、1800年、1700年是平年。

三.课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

2.“第3题”

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一年有4个季度,把12个月平均分成4份,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

师出示表格并追问:

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

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追问:

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四.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年和闰年,知道了平年2月只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学课时

总第课时第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题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

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

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

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

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第2题

(1)提问: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在今年的年历上把他们圈出来。

(2)追问:

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

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

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应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材第50页“动手做”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

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

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

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

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

还可以框出几个数?

怎样框?

试一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题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

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有区别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24时计时法

教学课时

总第课时第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

“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

”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