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08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教学检测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教学检测: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

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

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更需要人民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

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

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

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

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门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

仍然表现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

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

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政府积极畅通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與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人民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水平。

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

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

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

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

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生态又明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度高并不能说明其参与生态维护和治理的自觉性高。

B.提升环保认知,

人们要正面环境议题,而不是去负面环保问题。

C.

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只能通过生态治理中的奖惩机制去实现。

D.

积极畅通的众参与渠道就是指健全的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二段阐述人们在环保认知上存在的矛盾是为了论证提高人们环保认知水平的必要性。

B.

文章分别从政府及人民众两个主体责任者的角度,论述了生态维护和治理的问题。

C.文章对生态问题辩证分析,

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D.对于生态环境问题,

文章先提出观点,再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得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B.人们生活水平高,

对于周边生态环境尤其是环境污染的度就会高。

C.对于生态保护,如果人人提高认知水平,积极参与,就能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

D.要发挥生态环境治理合力,除政府外,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l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4-6题。

空鸟巢

刘照进

春天,总是在繁花绿叶间看到一些被遗弃的空鸟巢,像是村子的角落里失去烟火气的破败茅屋,房檐上蛛网密布,主人已不知去向。

大多数鸟儿并不选择去年的旧巢孵蛋育雏。

一棵树,一处房檐,石壁间长满荒草的缝隙,都有可能成为乌儿暂时相身的村庄。

它们在这块地域上衔草筑巢,构筑临时的家园,培育孩子,然后又勿匆地搬迁一一这成了乌儿世界难解的一道谜。

或许有一个词能够解开这样的谜团:

安全感。

飞翔在空中的乌儿,早已洞悉了脚下的危险。

一棵树似乎总是逃不开这样的宿命:

风摧,雨打,雷劈,火烧,砍伐……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树的命运的不确定性让鸟儿失去准确而明智的判断,逃离是唯一的选择。

灾难来临,飞翔的姿势已无所谓优不优美,像战乱时期的难民,乌儿匆匆从一棵树逃离到另一棵树,卑小的命运里饱含许多沧桑和流浪感。

细小的鸟巢依附树身,临空危悬,仿佛警惕的眼睛。

几乎无人知晓鸟儿的仇恨,它们内心的悲恸与哀怨常常被暗藏花香的语言忽略。

小时候,总喜欢上山去寻找树丛中藏着的新鲜乌窝,这几乎是整个童年的乐趣和向往。

小小年纪,隐含许多成年的狡谲。

拇指大的几枚乌蛋,颜色雪白,或者暗褐中夹杂着斑纹,婴儿一般地安睡在巢里。

一对幸福的夫妻携手在林间觅食,全然不知灾祸濒临。

一双幼嫩的小手手取走了乌蛋,仿佛偷摘邻家未成熟的瓜果一样随心所欲。

肇事者并不逃逸,仿佛有意滞留现场,观看伤心欲绝的父母怎样扯开喉咙怒骂。

强者的霸道遮掩了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弱者只有通过一张相对自由的嘴巴远距离地发泄愤概。

恶毒的举止来源于对未知事件的好奇,对悲惨结局的出现毫不在意,人类的心灵永远无法装下对弱小生命的尊重。

家毁子亡,一春的希望瞬间化为乌有,鸟儿的伤心不亚于未亡人的恸哭,凄楚的衷叫电线一般绵长地划过那无边旷野……

再次见到鸟巢的时间是今年三月。

阳台的花盆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筑起了一只鸟巢,妻子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完全成型。

饭碗大的体积依旧做工精巧,仿佛记忆中某只鸟儿的手艺。

已经无法确切叫出这只鸟儿的姓名了。

玲珑小巧的身体,擅长飞翔,灰褐的羽毛,两翼有一抹雪白,像流线形的飞机,每天升降于我的生活周固。

惊喜之余,居然没敢告诉女儿,担心女儿毁了它的家。

幼时掏鸟蛋的一幕,依旧历历在目。

每一天,怀着期待暗中观察鸟儿下蛋、

孵化小鸟、嘴对嘴地喂孩子们虫子,直到它们长大,把身体完全交给飞翔。

一只鸟儿从旷野迁徒到喧嚷的城市,是不是对高楼如林的城市的误读?

空荡荡的鸟巢并不能给予答案。

好在,它依旧置于我家阳台,作为怀旧时抵达疼痛的路径。

每次回到老家都要惊叹故乡的变化,只是屋檐下再没见到燕子的新巢,地里迷惑鸟兽的稻草人也不见踪迹,曾经被祖母用来驱赶麻雀的竹制响器早已变成灰烬。

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但那声音与儿时听到的鸟声大合唱简直无法相提并论……

尚记着许多鸟儿的俗名:

红肚儿,水鸦雀,啄木官(啄木鸟),地麻雀,夜老鼠(蝙蝠),牛屎雁,鬼鬼阳(阳雀),薅草包谷(布谷鸟),扁茶罐(脚鸡)……像幼时一同玩耍过的伙伴,多年之后,依旧能够轻易喊出他们的乳名。

是人的欲望打断了鸟儿的飞翔。

那么多的鸟儿巴被死亡收藏。

那么多的鸟儿,像宝贵的眼泪,被我们随意挥霍。

天空是一只倒悬的巨巢,

衔着地球这枚鸟单——一枚病变的鸟蛋,正在加深天空的空度。

(选自陶或易碎的片段,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段以繁花绿叶的生机反衬被遗弃鸟巢的落寞,又采用比喻手法描述出空鸟巢的破败,突出鸟巢之空,表达出伤感之情。

B.

第四段将鸟巢比作警惕的眼睛,承接上文突出鸟儿内心的不安全感,并为下文写人对鸟巢的破坏给鸟带来的悲痛做铺垫。

C.

文章写我惊叹故乡的新变化,但故乡的鸟却越来越,主要是为了表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对传统乡村的巨大冲击。

D.

本文语言朴实而灵动,如房脊上挂着几滴细微的鸟鸣,在朴素的叙述中用挂滴等词语将鸟鸣写得具体可感。

5.文中详细记叙了幼时掏鸟蛋的事情,有何用意?

(5分)

6.结合全文,说明文章标题空鸟巢的内涵。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7-9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

邱苑婷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

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重文学作家们,

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曾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神偶像一一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至踮脚也不行,只能远远仰望。

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儿童视角写作。

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

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汪曾祺。

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

这话不假:

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重新扔回自然。

1997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

他说,去哪儿都可以。

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地名。

行!

海拉尔?

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就这样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

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曾文轩自己。

他不讳言,说《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

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难甚至死亡。

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廖本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回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经验如出一辙:

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忽地就有孤独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展……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

他不停插绘那片田野:

苦难,坚韧,悲悯,孤独,干净……

这重复,形成了曾文轩儿童文学纯美的标签。

北大老师邵燕君是曾文轩带的第一个硕士,她用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来形容恩师。

但当年他如果不这么固执的话,就不会变得如此强大,也不可能拥有如此独特的回野。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里,曹文轩其实是不吃香的,他坚持古典美,但现代主义的主潮却是强调深刻、批判、夸张、揭示。

所以,他的作品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被归入儿重文学。

曹文轩自己是这么说的:

负隅顽抗,活路一条。

写完《火印》初稿,他照例请亲近的朋友、学生看,得到最受用的评价是:

这是曾文轩写的。

在变法中自有不变,他觉得保守未必是件坏事。

在北大课堂小说的艺术上,开宗明义第一讲,他要批评当今文化批评的泛滥,讲评价文学必须回归文学性,他将美与善放在最高位置上,极度反感现代主义作品几近变态地表现大便、肮脏、恶心、绝望——如果世界已经这么糟糕,为什么连文学都不能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

他对美有近乎执念的精神洁癖。

他的故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敏感、温润、细腻、干净、纯粹,而在他看来,文学也当和水一样,是净化之物。

每每提到中国经验,曹文轩总会说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

一个巴西孩子为了寻找宝藏,历经波折来到遥远的埃及金字塔,最后却发现,宝藏就在自家教堂的无花果树下。

中国有中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多瑰丽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有过那么多深重的苦难,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开采挖掘的富矿。

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故事,对孩子们说,对北大学生说,对阅读推广人说,对媒体说,对所有关心文学的人说。

说了很久。

最终,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南方人物》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曹文轩和其他儿童作家不同,他写作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根本管不上儿童,作品有沈从文、汪曾祺的风格。

B.曹文轩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写风景,他经常把自己置于真实的自然之中,甚至为了写

作乘飞机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

C.曹文轩的作品因为与现代主义的主潮不相融合,长时间受到冷落,

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归入儿童文学。

D.曹文轩认为中国写作的富矿应该从中国的故事中开采挖掘,他坚持呼吁多年,

最终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曹文轩是孩子们的精神偶像,他不想让孩子们了解他和他的纯文学作品,只能远远仰望,所以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家。

B.不管生活场景怎么变,曹文轩作品中表现生命寂寥的本质和孤独经验不变,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

C.曹文轩说自己是负隅顽抗,活路一条,这与他的学生邵燕君用多年固执的美学坚持来形容他相一致。

D.在朋友、学生的评价中,曹文轩觉得最受用的是这是曹文轩写的,这反映了他的创作方法一成不变,思想是保守的。

E.曹文轩故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敏感、温润、细腻、干净、纯粹,说明曹文轩深受故乡影响。

9.曹文轩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调授四门博士,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

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

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

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摭:

拾取。

裴均:

宦官的养子,名声不好,人所不齿。

馆:

供给食宿。

践行:

设酒食送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子时/

B.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C.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D.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白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及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指离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调指调动官职,拜指授予官职。

B.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一定的。

C.元和,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

D.谈宴,指边宴饮边叙谈;与曹操短歌行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句中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生性直率,

敢于直言。

他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听取,他就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

B.韩愈很有才能,史才突出。

他仕途不顺、多被贬黜,就写《进学解》自明心志,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C.韩愈很重感情,记人恩情。

他曾受到裴均照顾,裴均虽为大不齿,但他在赠序中仍尊称其字;做裴度的行军司马,撰写《平淮西碑》时多记裴度的事迹。

D.韩愈宽宏通达,待人如一。

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待人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交往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愬妻出入禁中,

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

(5分)

(2)正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分)(韩愈《师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梦得:

刘禹锡的宇,开成二年(837)与白居易同在洛阳。

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均遭冷遇。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放达之中含有对身世的感慨。

B.

二人身居闲职生计艰难而酒价高昂,所以一起凑集了十千钱买了一斗酒。

C.

第四句表现主客二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相视中含着难以尽言之情。

D.颈联暗示自己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并以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歌题目。

E.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沉郁悲壮,语淡情深,通篇叙述却毫不平板呆滯。

15.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

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中揭示出空想不如学习的道理。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八个字描摹出曹操当年创作《短歌行》时的情景。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

(其一)》以物喻人、表达对家园故土留恋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或在家里或在单位收听收看开幕式直播盛况。

领导干部有品才有位,,要想让自己的官位永葆青春、节节升高,就要不断修养自身,危言危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拉声不绝如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本公司的招聘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条件优越,16个职位虚左以待,本公司期待你的加入!

A.

B.

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电影《十八洞村》

以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为原型,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打赢了一场脱贫攻坚战。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7年1-8月,全国餐饮收入25110亿元,收入规模增速保持西位数水平,同比增长11.1%。

C.砥砺奋进的五年

大型成就展引来近百万观众,在北京展馆中王爱国看见山东航模爱好者姚远航很高兴,子是两人来切地交谈起来。

D.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水经过的土地上种植,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人工造林在减轻洪水和沙尘灾害方面作用巨大,

其原因就在于过去的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林下其他野生动植物极少,无法形成完整的生物链,

不能为更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据调查,在支撑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越自然越好,纯林不如退耕农田,

人工混交林不如天然杂木林。

作为入工造林第一大国,今后我国将调整以人工纯林为主的造林计划,

,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更有利空间。

20.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析画直线句子的成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4分)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人们用文字感怀并奉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

文字又不是绘画,却能构国绘彩;

,文字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

(1)指出下面句子划线部分的成分。

人们

用文字感怀并摹写

它亘古如斯的美丽

(2)仿写:

21.请从《边城》中的爷爷、翠翠,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田晓霞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植物(具体的花、树等)来比喻他(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

要求:

要根据原著内容,有理有据,不超过60字。

(4分)

四、写作(60分)

22.某校举行喜迎成人礼,晒晒我成长报影比赛,假如你来参加这一活动,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示你身心的发展变化,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你学习、生活的场景,以成长,我为自己拍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要求:

内容具体,中心突出;有叙述,有描写;书写规范,标点使用正确。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7.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A(B.不是去负面环保问题错。

C.奖惩机制不是提高自觉性的唯一途径。

D.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不是众参与渠道的全部)

2.B(文章只是从推动人民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这个角度展开论述的)

3.A(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才产生了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

4.C(写鸟儿变少是为了和文记忆中的鸟儿的乳名情形对比,进一步加深人的欲望破坏了鸟类生存空间的主题)

5.生动真实地写出了人类恶行对鸟儿的伤害;记叙越详细,越能展现人类欲望恶行之重,越能使读者深入反思。

(2分)与下文我保护鸟巢的事情前后呼应,形成对比,表现我的反省与改变,使文章反思的主题更为深入。

(3分)

6.指被鸟儿遗弃不住的鸟窝;(2分,只答鸟窝给1分)指正在变空的天空;(2分,只答天空给1分);从空鸟巢写到变空的天空,引发人们对人类欲望造成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面对环境恶化、资源减少的地球,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