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00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A.限制农民的自由流动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2、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6488个。

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

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

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B.准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

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方面问题

3、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这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罗斯福新政D.公私大合营

4、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

“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

但是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5、《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6、1976~1980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额达33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4.5倍以上;进口额约为659亿卢布,比1961~1965年增长约5倍。

1981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

这反映出()

A.苏联体制改革效果较为明显B.苏联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

C.苏联机器以及设备的生产依赖西方D.当时苏联政府重视发展重工业

7、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联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

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

这反映出()

A.战争局势阻碍政策推行B.新经济政策阻力重重

C.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D.斯大林体制完全确立

8、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

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的重要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

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优先发展农业和军事工业

9、以下为1913-1926年俄国的工业生产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13

1920

1925

1926

总产值(按1926年度价格计算,单位:

亿卢布)

102.51

13.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以1913年为基数100)

100

13.8

75.5

108.1

上表中出现1926年这种工业生产情况的因素是()

A.多种所有制并存,恢复商品交换B.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

C.完善计划管理,刺激工业发展D.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10、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经过充分的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失去了公平性B.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经济的包围封锁

C.苏俄人民强烈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社会性生产力的水平

1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12、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苏联经济的年增长率(1951年—1985年)(单位:

%)

时间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4.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B.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1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改为农产品采购制。

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

这些做法(  )

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

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

14、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玉米,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大量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

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15、1957年,赫鲁晓夫《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组织》的报告中提出,“关于工业改组的原则和设想:

(1)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

(2)改“条条”管理形式为“块块”管理形式;(3)建立经济行政区;(4)改进国家计划工作;(5)扩大地方在经济管理中的权力;(6)发挥工人群众参加管理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  )

A.是“新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B.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D.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

16、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

17、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收人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

这反映出苏联(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B.政府对经济建设不够重视

C.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D.国民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18、《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时期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戈尔巴乔夫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19、有观点认为: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D.实行政治多元化,取消党的领导地位

20、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关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初期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上,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

B.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

C.在政治改革中,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D.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共5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摘自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

材料二1952年,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比预想的顺利得多,朝鲜战争大局已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在陈云领导下,中财委开始第二次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

计划主要包括《关于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以及钢铁、有色金属、机器、汽车、船舶、电器、化学、建筑材料、电力、煤矿、石油、纺织、轻工业、交通、邮电等发展计划。

5年基本建设计划投资505亿元,拟请苏联援助我国工业建设项目91个。

——摘自新华网《新中国理财专家陈云与“一五六项工程”建设》

材料三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其背景。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时期中国“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的重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认识。

22、税制的调整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3月,列宁提出: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常地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

税额应当比粮食征收制少。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

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

”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著《苏联真相》

(1)依据材料,指出在农民征税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主张的不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两人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

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的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

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

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材料三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此后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的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或统治分别有哪些缺点?

其共同的缺点是什么?

(2)从苏联三次改革的失败和苏联最终解体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可以得出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把农民拴在土地上,让农民安心的从事农业生产,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农业原料,也就是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和“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出6488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苏俄(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下的私人资本主义,可以是本国资本家,也可以是外国资本家)发展经济,故选C项。

苏俄(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并向社会主义过渡,而非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故排除A项。

当时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谈不上改革,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举借内债来解决民生方面问题,故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从“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和“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体现其以公有制为主体,故C项错误;“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说明其在公有制下允许私有现象,排除斯大林模式、公私大合营两项,故B、D两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实施的是新经济政策,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故选C.

5、B

6、【答案】D

【解析】材料“1976~1980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说明当时苏联政府比较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发展重工业,说明改革的效果不明显;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材料“1976~1980年”“机器及设备的出口”“机器及设备的出口占苏联整个出口的13.7%,进口占苏联整个进口的大约30%”是解题的关键。

7、B

8、C

9、【答案】A

【解析】1926年是新经济政策推行的时期,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故A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公有制,属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当时,斯大林模式没有建立,故B错误;完善计划管理,刺激工业的发展,强调计划经济,不符合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的特点,故C错误;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本题解题关键是“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出现的因素”,本题考查学生图表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及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本因素要从生产力水平、经济水平之类的角度去解释,即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是由苏维埃俄国当时的社会性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是根本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1921年苏俄人民强烈要求恢复经济而非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赫鲁晓夫“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未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其改革最终失败,D项符合题意。

A项是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表现之一,排除。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C项与赫鲁晓夫无关,排除。

12、C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A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可知,这些做法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故B正确;

CD材料未涉及,故CD错误.

14、B

1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并概括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关于工业改组的原则和设想:

(1)加强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

(2)改“条条”管理形式为“块块”管理形式;(3)建立经济行政区;(4)改进国家计划工作”的信息说明对苏联经济促进作用,故B项正确;A是浓烈日你润肤改革措施;C说法不符合史实,没有摆脱;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根据材料“以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可判断该观点肯定赫鲁晓夫改革的长远影响。

A项“彻底”一词太绝对,故排除;B项符合赫鲁晓夫改革的长远影响,故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故C项错误;D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故排除。

17、A

18、C

19、D

20、【答案】B

【解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初期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上,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勃列日涅夫改革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中,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1.

(1)政策:

苏俄新经济政策

实质:

在共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

影响: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2)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以重工业为重点,苏联援助

背景: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政权的到巩固。

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新中国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3)举措: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

要从国情出发,依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解析】

(1)第一小问政策和实质,据材料“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得出这一政策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其实质就是在共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3)首先明确时间是新时期,其次注意政策调整的重大举措,注意这两点就可以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此问属于认识类问题,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不是随意发挥而是结合上述材料及答案谈认识,就是说你的认识一定是围绕上述材料展开。

22.

(1)不同:

列宁主张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减轻税额;斯大林主张向农民征收一般的税之外,还要征收超额税(或“贡税”)。

(2)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过度推行陷苏俄于困境;列宁为了缓解严重的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苏联处于发展工业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斯大林执行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

【解析】

(1)根据“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概括分析。

(2)根据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的背景和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分析即可。

23.

(1)缺点:

赫鲁晓夫提出的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且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扩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军备竞赛,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不但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的目标,反而使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

共同的缺点:

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

(2)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曲折复杂的;社会主义改革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一定要切合实际,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改革要稳步推进等.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考查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缺点和共同的缺点;从苏联三次改革的失败和苏联最终解体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可以得出的启示.需要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1)第一小问的缺点,依据材料一“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可以得出赫鲁晓夫提出的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且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而扩种玉米,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依据材料二“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可以得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为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军备竞赛,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高涨;依据材料三“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可以得出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不但没有实现“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的目标,反而使经济增长率进一步降低.第二小问的共同的缺点,依据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共同的缺点是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

(2)本小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曲折复杂的;社会主义改革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一定要切合实际,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改革要稳步推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