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39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贫困村调研报告.docx

贫困村调研报告

2018年贫困村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今年开始,自己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制定,先后多次深入自己联系的***镇***村,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宣讲政策、等方式,就***精准脱贫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辖9个社 229户859人,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94亩,人均7.44亩,退耕还林2000.3亩,产业以马铃薯、玉米、药材、蔬菜、草牧和劳务为主,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30元,属建档立卡贫困村。

全村现有五保户7户7人,低保户50户145人,其中一类低保12户14人,二类低保17户48人,三类低保9户28人,四类低保12户55人。

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户337人,其中,因病致贫25户80人,因学致贫15户65人,因残致贫6户15人,缺劳力15户23人,缺技术11户43人,缺资金2户9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4户7人,其他原因致贫4户13人,截止目前尚未脱贫87户275人,贫困发生率32.01%、较2013年下降7.22%;2013—2017年累计脱贫16户62人,2018年计划脱贫21户88人,2019年计划脱贫29户111人,2020年计划脱贫37户76人。

2020年全村可实现脱贫摘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严格政策标准摸清底数。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对申请农户进行“过筛式”调查核实,做到建档立卡家庭收入测算准、家庭情况核查准、致贫原因分析准、数据信息采集准、扶贫对象识别准。

二是严格程序识别定准对象。

严格对照到户11项指标、到村19项指标,通过逐社逐户走访调研,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建档精准。

三是严格精研细酌精准定策。

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干部逐户开展贫困人员核查,不断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及措施,建立精准扶贫台帐,实施贫困人员有退有出的动态管理。

四是严格责任落实。

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要求,对驻村帮扶队和镇村干部实行包社、包户、包人的“三包”责任制,确保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强化帮扶措施。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安全饮水方面,投资43万元对143户农户实施了供水入户工程,全村常住人口接水率达到95%,贫困户接水率达到98%。

动力电方面,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电网改造15公里,全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

道路建设方面,争取项目资金165万元,硬化通村道路3.3公里,筹资10万元,新修砂化道路9公里,实现了建制村通硬化路,社社通农路。

危房改造方面,筹资277.3万元,实施贫困户危旧房改建22户,易地搬迁安置农户14户68人(其中贫困户11户54人),插花安置贫困户12户57人。

二是抓特色产业培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先后注册成立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6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托管、订单种植、产品回购、散种统销的经营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药材和蔬菜产业,2017年,全村种植黄芪500多亩,示范带动药农80余户,成功注册了“金源鲜”蔬菜类商标,带动群众发展旱地蔬菜种植200多亩,农民从马铃薯、中药材、蔬菜产业收入比例逐年提高。

三是抓公共服务提升,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严格落实教育扶贫特惠政策,为65名接受学前、高中、高职和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落实免保教费、免学费和书本费、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扶贫政策。

严格落实健康扶贫优惠政策,建成60平方米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专业医师1名,巩固提高参合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757人,参合率99%;积极落实建档立卡户住院报销提高5个百分点和大病保险降低起付线政策,贫困户住院报销12人次、报销2.1万元;申报大病救助2户,发放大病救助资金1.8万元。

积极与区图书馆加强对接,争取社会力量捐赠图书1200余册,价值2.5万元。

(三)健全扶贫机制。

成立资金互助协会。

2014年,在帮扶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筹集资金22万元,成立了***资金互助协会,按照自主发放模式运行,发展会员60多人。

2016年,争取扶贫资金50万元,对互助协会进行注资,协会累计向农户办理互助资金贷款50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资金制约问题。

争取精准扶贫贷款。

积极衔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015—2016年为64户贫困户办理发放贷款273万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利用互助资金协会贷款占用费,提取10%的比例为公益金,用于村内公益事业。

围绕中药材、蔬菜、马铃薯、玉米等产业,组织成立农机服务队,开展生产、技术、销售等服务,提取服务费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探索开发利用集体经营的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加强市场主体带动。

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新型经营主体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模式,争取扶贫资金,培育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致富。

积极探索“田保姆”土地托管模式,建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大型机械7台,以“半托和全托”型两种模式提供土地托管服务,带动贫困户发展。

三、贫困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条件较差。

***属山区村,山大沟深,地形地貌陡峭,立地条件差,道路交通、引水入户等基础施工难度大,目前虽然已解决了通村道路硬化和95%的农户自来水入户问题,但由于地理条件原因,农户过于分散,还有5户20人未接通自来水,四、五社未通砂路,50户200人出行不畅,另有5户仍然居住在危旧土坯房中,基础设施仍需加强完善。

(二)产业支撑不强。

一是种类多,规模小。

***主要以种植马铃薯、玉米为主,辅以种植中药材、蔬菜(主要种植旱地辣椒)等经济作物和小麦、胡麻、豌豆等口粮作物,种植种类多,规模相对较小,养殖主要为牛、羊、猪等畜禽,且大部分为生活自用,经济效益不突出。

二是良种意识不浓。

缺乏技术支撑,农户对马铃薯种植和牛羊养殖的品种重视相对不够,存在杂、乱质量不高的问题,且由于主要劳力大多数为在家60岁以上老年人,缺乏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三)缺乏技术支撑。

***劳动力总数约为458人,占总人数的53.2%。

为增加收入来源,中青年劳力基本都外出打工,且大多数文化程度低,掌握技能少,外出务工大多数以建筑工地为主,下苦多挣钱少。

(三)内生动力不足。

***贫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全村现有丧失劳动力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29户,占总数的28.2%。

部分贫困户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信心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干部急、群众不急的现象普遍存在。

加之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了常年居住的主力军。

四、脱贫打算及意见建议

(一)增强脱贫“内源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发挥镇村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优势,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苦熬不如苦干”“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

一方面做好对群众的正面宣传、教育、培训和引导工作,动员贫困户抢抓近几年党和国家全面帮扶政策,不断提高信心和决心,比产业发展、比自我增收、比自我变化,进而调动贫困户自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组织部分贫困户代表走出家门,到全区已经成功脱贫的村、贫困户代表实地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激发活力。

三是组织一些自力更生、辛勤劳动的致富带头人典型和靠励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典型,让他们到贫困村介绍发展理念,交流致富经验。

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增强信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切实加大水、路、房等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砂化路1公里,下大力气解决四社、五社群众出行不畅的问题;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工程,保障群众有安全住房;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三)提升增收致富能力。

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联合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牛羊养殖等市场相对稳定的产业。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和就业愿望,开展厨师、家电、电焊、家政、种养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对有一定就业技能,但就业困难的,通过推荐引导就业。

对有创业愿望的,除进行创业培训外,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免费培训和推荐就业岗位。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结合当前农村“三变”改革,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优势,从村情实际出发,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三变”改革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增效。

(四)全面落实政策兜底。

从2018年开始,对无劳动能力及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一、二类低保,保障贫困户生活,缓解其困难,通过政策兜底脱贫 37 户 76人。

对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贫困户,通过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解决贫困户看病难、治病更难的问题。

实施社会救助、助学帮扶,对因灾、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活救助和助学帮扶,缓解其实际困难,阻止其再次返贫,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效,完成21户88人的减贫任务。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积极探索“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新模式,把脱贫攻坚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组织配套建设,提升村级领导班子凝聚力。

强化农村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培养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