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129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docx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总结

常见地理计算题类型举例

(包括地方时、区时、昼长夜长、日出日落、正午太阳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有关地理计算题的比例有所增加,体现了地理学科文理交叉的特点。

这些计算题大多出现在自然地理及地图知识中,一小部分在人文地理的图表判读中。

从数学角度看,这些计算题均较简单,作为一个高中生完全有能力解答。

考生之所以在这部分失分较多,很大程度在于对计算题所考查的地理知识、原理掌握不够,以及对地理计算题题型的不熟悉。

这里就中学地理出现的计算题列举一二,供高三复习的同学参考。

一、一般计算题

在地理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它们的数据及数据的变化、应用可通过计算题来体现。

按其计算的复杂程度及包含地理知识的多少又可分为简单题和较难题两种。

例1推测本世纪地球上见到哈雷彗星的年份是()

A.2034B.2062C.2056D.2016

考生只要知道哈雷彗星运行周期为76年以及地球上曾在1986年观测到哈雷彗星两个知识点就可以得出答案为B。

(此题为简单题)

例2某山山麓海拔200米处某日气温为30℃,山顶2200米处气温是()

A.12℃B.16℃C.18℃D.20℃

该题只考察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减少(高度上升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6℃)这一知识点,很容易得出答案为C。

(此题为简单题)

例3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东西两端点长约20厘米,南北端点长约22厘米,该图比例尺是()

A.1/3000万B.1/2500万

C.1/2000万D.1/1500万

正确选项为B。

该题考生必须知道两点:

①我国政区东西宽5000千米,南北长5500千米。

②比例尺是如何计算的。

(此题属较难题)

例4若黄赤交角(α)增加为30°,则北温带范围应跨____个纬度。

此题考察的是黄赤交角对热量带的影响,回归线和极圈是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回归线的度数就是黄赤交角的度数α,极圈的度数就是(90-α),温带的范围(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范围)为极圈度数减去回归线的度数,即为90-2α,因此答案为30。

(此题为简单题)

例5北半球纬度为α,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正北面盖新楼,欲使此楼底层全年太阳光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A.Hcot(90°-α-23°26′)

B.Htan(90°-α)

C.Htan(90°-α+23°26′)

D.Hcot(90°-α)

正确选项为A。

此题为应用题。

解题思路为:

①要使正北面底层阳光全年均不被遮挡,也即当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那一天也不被遮挡住。

②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为冬至日。

③根据该纬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南面楼房层高H,利用三角函数即可计算出两地的最小距离。

利用夏至日或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应用题还有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安装等。

(属较难题)

例6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8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10月2日15时B.10月2日3时

C.10月1日15时D.10月1日3时

正确选项是C。

本试题主要考查对时区、日界线的理解和换算能力。

由于飞行14小时加入考题,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上海与旧金山的时差为(8+8)为16个小时,上海早于旧金山(东早于西),我们先不考虑飞机飞行时间,当上海10月1日17时飞机起飞一瞬间,旧金山的区时即为10月1日1时(比上海晚16小时),再加上飞机飞行了14小时,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为10月1日1时加上14小时,即为10月1日15时。

二、图表分析计算

在地理中许多图表用来说明某些地理现象或原理,出现的有关计算的内容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表)析图(表)能力。

考生在遇到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意,并能寻找隐含条件。

传统的读图计算题主要有地球经纬度计算、地方时和区时计算、等高线图中比例尺和高度的计算、锋面移动速度和时间的计算等。

例7读下图,回答:

(1)A点经度为东经120°,B点为____经____度;C点为____经____度。

(2)当A点为3月21日18时时,B点为3月____日____时,C点为3月____日____时。

本试题主要考查对时区、日界线的判读能力及经度与区时的换算能力。

该题的隐含条件是相邻经线间相差30°,因此,B、C与A均相差90°,再根据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的规律,得出B点为东经30°,西经150°;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所以B、C均与A相差6个小时,再根据东边早于西边的规律,B点为12点,C点为24点。

而由A到C要穿过180°经线(即日界线),向东穿过日界线减一天,因此C为3月20日24时,这也是本题最易忽略之处。

例8阅读下图,回答:

(1)甲乙两山顶的实际距离是____米。

(2)甲山顶和河流干流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图中陡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8米B.65米C.46米D.53米

本图可考察的内容很多,如判断方向、山脊山谷等。

作为计算内容的主要如以上几种。

(1)为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通过量取甲乙图上距离(3厘米)即可换算为实地距离1500米。

(2)题首先要考生了解图中哪一条为河流干流,然后根据等高线知该河处在180~190米之间,再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度为834米~934米之间,同时,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时,根据其最高处在230~240米之间,可得出其相对高度大于30米而小于50米,因此(3)题选C。

当然,(3)题回答正确的前提是在图上能找到陡崖的位置。

例9读“199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填空回答:

(1)以5岁为一段,人口所占比例最多的年龄段是____岁,约占总人口的_____%。

(2)计算图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____,说明还未达到_____%社会。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口问题(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的认识,而读图能力是关键。

(1)题凭直观可看出20~25岁年龄段的最大,占总人口的比例为男性所占的7加上女性所占的约6.5%,总和为13.5%。

(2)题在图上量算繁琐一些,但一个总的尺度应把握,即中国还不是一个老龄化社会,因而60岁以上男性人口或女性人口的比例一定小于10%。

另一种计算题存在于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来说明某种人文问题中,这一般属于统计学范畴,计算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看懂题意即可。

例10读我国人口、粮食、耕地统计表,分析回答:

(1)1990年与1949年相比,项目1增长了____%,项目2增长了____%,两种增长速度相比,项目1____项目2。

(2)略。

该题在进行统计比较时,关键看清题目为“增长了”,而非“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因此计算时由1990年的数据减去1949年的数据,再与原有数据(即1949年)比较。

答案分别为110、80、高于。

例11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分析回答:

(1)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从1980~2001年,上升____%。

这表明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从1980~2001年,上升___%。

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3)从城市人口看,在_____年代内,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到2000年,两者之比约为_____,表明_______________。

该题通过数据变化来说明两类国家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在计算方面极简单,只要把相关两个数据相减或相比。

本题关键是在众多数据中选择有用的,因此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答案分别是:

(1)14.4,5.8,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变慢。

(2)12.2,1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3)70年代,2∶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成为世界城市人口主体。

作为地理考试中出现的计算题,基本包括在上述两类中。

另外,有些地理试题,表面看来要求回答数据,似计算题,实则该题根据某一地理知识即可直接获得。

而繁琐的计算不仅浪费时间,正确率也低。

这一点考生要留意。

见例题。

例12我国浙江温岭是大陆上最早迎来21世纪曙光的地方。

该地区第一道曙光的时间可能为()

A.5∶35B.6∶32

C.4∶50D.5∶43

正确选项为B。

该题通过复杂计算也可获得答案,但不必。

考生只需知道一个地理常识:

即1月1日为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阳光不可能早于6∶30出现,就可很轻易排除A、C、D选项。

例13当晨线或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6时

C.3月21日14时

D.8月24日13时

正确选项为C。

同样,本题不需进行任何计算,只要知道晨昏线与任一经线重合,只可能为春分日或秋分日,也即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

与大气相关的知识介绍

大气成份

在低层大气中,除水汽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从地面到90km高空,干洁空气中各种气体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不变的。

这是由于大气的运动和分子扩散使大气充分混合的结果。

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却是因时因地而异。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而变化。

水汽主要聚集在大气的低层。

一般是夏季大于冬季,低纬大于高纬。

固体杂质也多集中于大气的底层,随地区、时间和天气条件而变。

一般是陆上比海上多,城市比乡村多,早晨和夜间比午后多,冬季比夏季多。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很大削弱。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大气中的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和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吸收作用,而其他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

不同成分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波长范围也不同,所以通常称为选择性吸收。

水汽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部分能力最强,它的吸收波长范围主要在0.93~2.85μm之间。

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是变化的,所以它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有个变化幅度。

大气中氧(O2)的含量虽然很大,但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强,主要吸收波长小于0.2μm的紫外线辐射。

大气中臭氧(O3)含量虽少,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由于臭氧的吸收作用,使小于0.29μm的紫外线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就保护了地球上生物不受强紫外线辐射之害。

臭氧对0.6μm附近的太阳辐射中最强的部分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因此,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很显著的,它对平流层的增温起着重要作用。

二氧化碳(CO2)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弱,仅对红外线4.3μm附近的辐射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部分的太阳辐射很微弱),所以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

悬浮在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杂质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滴、尘埃等杂质在大气中的含量。

例如在大城市上空或出现沙暴等天气时,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才比较显著。

在对流层里,对太阳辐射起吸收作用的成分主要是水汽、杂质和二氧化碳;在平流层里主要是臭氧;高层大气里主要是氧。

通过大气的吸收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部分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影响不大。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能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空间去,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

反射能力的大小通常用反射率来表示。

照射到某物体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00,其反射出去的能量占百分之几,即为该物体的反射率。

一般情况下,云的反射率平均为50%~55%。

高而薄的云反射率小,约为20%~25%;低而厚的云反射率大,在70%左右,最大可达90%。

赤道地区由于云量大,反射率高,明显地影响着地表对太阳辐射的接收。

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反射没有选择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发生散射作用,散射的辐射能称为散射辐射。

阴天时,见不到太阳直接照射的光,所见到的光都是散射光;在日出之前天就亮了,在树阴下,在房间里,凡是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仍是明亮的,这些都是散射作用的缘故。

散射作用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发生散射作用的质点是空气分子或微小的尘埃,它们的散射能力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这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分子散射定律。

因此,这种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

在可见光部分蓝紫色光波长最短,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在晴朗的天空,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天空呈现蔚蓝色。

另一种情况是发生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等,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散射,使天空呈白色,所以在阴天时,或者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

因散射作用使太阳辐射削弱的主要部分是可见光中的短波部分。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削弱的主要部分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可见光部分被削弱的较少,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可见光集中了太阳辐射一半的能量,它给予地球表面以巨大的能量,是发生在地理环境里各种现象和过程的最重要的能量源泉。

地球的热量平衡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能量转换。

就一般情况来说,地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以辐射最为重要。

除辐射能的转换外,大气中不规则的运动湍流和水的相态变化携入大气的潜热,都将热量从地面带给大气。

从整个地球(地面和大气)来看,收入的热量为:

进入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100个单位。

支出的热量为:

从大气和地面直接反射回宇宙空间的能量为34个单位,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返回宇宙空间的能量为66个单位,即由地球(地面和大气)返回宇宙空间的能量总计也是100个单位。

由此说明,就全球多年的平均状况来说,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

因而,全球的多年平均气温是比较稳定的。

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受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地区除外),使其运动发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当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说,它们的合力为零时,空气质点作惯性运动,形成稳定的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的风:

参照课本上的插图,图上表示了北半球平直等压线的情况。

初始状态时,空气质点垂直等压线运动(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最终状态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这个过程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逐步建立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质点始终是按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运动,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始终是垂直于运动方向之右侧,所以使得风向不断地右偏。

最后,风向平行于等压线,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合力为零,达到平衡状态,空气运动不再偏转而作惯性运动,形成了平行于等压线吹的稳定的风。

通常把这种稳定的风叫地转风,因为它只考虑了气压梯度力和地球自转的影响。

地转风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情况,它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是实际存在的。

依地转风原理,可以推导出风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

人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

通常称之为风压定律。

2.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如果在近地面的大气层里平直等压线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其他两种力的合力达到平衡时,形成斜穿等压线吹的风,这便是近地面风的情况。

下图表示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其他两种力的合力达到平衡时形成风的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因为摩擦力永远和运动方向相反,即与风向相反,而水平地转偏向力又在运动方向右侧90°,所以,摩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

近地面风的形成(北半球)一般摩擦力的影响可达离地面1500m左右的高度,在这范围内的风向都斜穿等压线。

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α)越大;摩擦力越小,其夹角越小。

当摩擦力为零时(高空的情况)风向便平行等压线了。

因此,在实际大气中因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所以风向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右偏,即越往高空,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小,最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这就是风向随高度变化最一般的规律。

风速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

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的摩擦力不同,地面摩擦力大,洋面摩擦力小,所以在相同的气压条件下,陆地表面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洋表面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小,风速大。

风斜穿等压线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为风本身进行着大气质量的输送,风穿越等压线吹,就会把高压区的大气向低压区输送,它直接影响着高低压的兴衰状况。

高低压的兴衰又导致气流的变化,所以气压系统与大气运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千变万化的大气活动舞台。

大气环流

大气运动状况极为复杂,运动形式千姿百态,规模差别很大,活动的时间和发展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

按照它们规模的大小可概括为行星尺度系统、大尺度系统、中尺度系统和小尺度系统。

这些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构成大气运动的总体。

在这些系统中,以行星尺度系统的大气运动最为稳定,它又是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基础。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和变化特征,并制约着规模较小的气流活动。

通常把这种大规模的行星尺度的大气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不仅是各种规模运动系统的形成和活动的基础,而且是各地天气变化、气候形成和演变的重要条件。

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都是热力因素形成的环流,所以从成因上说属于热力环流;中纬环流是因动力因素形成的,所以属于动力环流。

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是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对各地区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信风本来是干热稳定的,经过广大洋面时变得越来越潮湿,这两支高温潮湿的气流在赤道地区汇合上升,凝云致雨,形成赤道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征。

赤道地区的降雨多为雷阵雨,主要发生在午后。

一年中平均100天左右有雷阵雨,个别地区如爪哇的茂物,年雷雨天数竟达320天。

在赤道上空的大气又以反信风的方向向副热带流去,这支由赤道向副热带流动的高空气流性质已经变得干热,因为大气中的水汽大部分都以降雨的形式落在赤道地区了。

这支干热的气流在副热带下沉,又发生增温作用,变得更加干热。

副热带下沉气流笼罩着副热带地区,形成这里的干热气候,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干最热的地区。

由副热带近地面奔向赤道的稳定而干热的信风,长途流经于广大洋面上,变得越来越潮湿不稳定,最终又归宿于赤道地区。

中纬环流与低纬、高纬环流有很大的不同,中纬低空盛行西南气流,而高空是西北气流,所以中纬环流的垂直剖面不是一个封闭的环流圈。

为什么中纬环流高空盛行偏西气流呢?

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解释。

有人认为,高纬、低纬环流的高空都盛行偏西气流,受它们的牵制作用,中纬高空也就形成了偏西气流。

中纬环流的高低空都盛行偏西气流,所以中纬地区的西风带非常深厚。

在中纬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暖空气交汇,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出现波动,通常称为长波,表现为大槽大脊的形式,还经常有锋面、气旋活动(它们常相伴而生,叫锋面气旋),形成西风带不稳定的天气,尤其是在海洋上常多风暴天气。

特别是在南半球中纬地区,强劲的西风,有咆哮的西风带之称。

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所以很早以来信风就有“贸易风”之称。

气团

气团是温度和湿度等物理性质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块。

它的水平范围可由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垂直范围可从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根据气团热力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冷气团亦称冷空气。

气团在移动中,比其所经下垫面为冷的气团称为冷气团。

冷气团所到之处,气温将下降。

夏季,冷气团中一般水汽含量较多,中午或午后常可形成积云或积雨云,甚至出现阵雨或雷暴天气。

冬季,冷气团中水汽含量通常很少,在其控制下为少云或碧空天气,垂直能见度和水平能见度都较好。

暖气团亦称暖空气。

气团在移动中,比其所经下垫面为暖的气团称为暖气团。

暖气团移动中使其所到之处变暖。

夏季出现于我国大陆上的暖气团常发生雷阵雨等不稳定天气。

锋面

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实际上它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宽几十千米。

其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千米到数千千米。

因为锋面附近是冷暖气团接触的地带,所以温度梯度很大,一般相距100km温差达几摄氏度,有时可达10°C左右。

由于在锋面附近狭窄的范围内温度变化很大,所以大气很不稳定,容易产生剧烈天气。

冷锋的天气状况依冷气团势力的强弱和暖气团湿热的程度而定。

如果移来的冷气团势力不强,而暖气团湿热程度又差,在冷锋上就形成层状云系,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如果移来的冷气团势力强盛,而暖气团又很湿热,在冷锋上便形成对流性的积雨云,可出现雷阵雨,甚至出现狂风暴雨。

暖锋天气不像冷锋那样复杂,一般在暖锋上形成层状云系,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冷、暖锋主要天气现象(云系和降水)的分布状况是不同的。

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面附近和冷锋后部,降雨带宽度一般不超过100~200km。

如果是阵性降雨,则只发生在锋面附近不超过100km的范围之内。

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暖锋前部,降雨带的宽度一般比冷锋宽,范围可达300~400km。

我国冷锋活动很普遍,冬季可遍及全国,夏季主要在黄河以北。

暖锋在我国活动范围较小,春季主要活动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这是我国暖锋活动最主要的季节和地区。

夏季在黄河流域也有暖锋出现,但不占重要地位。

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如果前面有稳定的高压存在,或者是高大的地形阻挡,锋面移动变慢,甚至徘徊不前,便形成准静止锋。

春末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梅雨”便是准静止锋的天气。

在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最常见的是昆明准静止锋。

它是冷锋南下,受西南山地阻挡,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停滞下来而形成的。

根据我国锋面活动的情况,可以概括如下几方面特点。

一、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中纬,是冷暖气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所以我国锋面活动非常活跃,并且常与气旋结合在一体,以锋面气旋的形式影响着我国广大地区。

二、我国锋面活动以冷锋为最显著,特别是在冬季更为突出,势力强,范围广。

三、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锋面特点和锋面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四、我国锋面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带,与气旋活动分布相一致。

五、冬季南北两个锋带基本上是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的极地大陆气团之间(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除外);夏季锋带主要发生在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之间。

气压场

分析地面气压场,可以看出大气最下层天气形势的特点。

分析方法主要是分析以气压为主的地面天气图。

在地面天气图上填有各地测站的气压、气温、露点、风向、风速以及天气现象等。

地面天气图是以海平面高度为基准,各地观测的气压必须订正到海平面高度的气压值,以便高度不同的测站相互比较。

根据各地观测的气压值,按一定的气压间隔划等压线,即把气压相等的地方用等压线连接起来。

通过这些不同数值等压线的分布,可以很清楚地把天气形势显示出来,如哪里是高气压区,哪里是低气压区。

再根据各测站的其他天气要素,如温度、露点和风等,还可以分析冷、暖锋面的位置和天气现象等。

在高空表示天气形势的方法,一般不用固定高度上的气压分布,而是在一个气压相等的等压面天气图上,分析这个面凹凸不平的状况。

由于气压自地面向上递减,因此自下而上有很多的等压面。

在天气预报业务上一般只选取其中几个等压面来代表整个大气,习惯上选用的有850、700、500、300、100hPa等压面。

对于某一等压面天气图来说,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