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助视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385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助视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光学助视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光学助视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光学助视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光学助视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学助视器.docx

《光学助视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助视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学助视器.docx

光学助视器

低视力学

低视力光学助视器

低视力助视器的定义

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均称为助视器(visualaids,typoscope)

在低视力康复中,助视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分类

光学助视器

远用助视器:

如望远镜等

近用助视器:

如放大镜等

非光学助视器

大字印刷品

闭路电视助视器(又称电子助视器)

光学助视器

定义:

是一种借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

凸透镜——放大作用,放大程度取决于透镜的屈光度数

棱镜和平面镜——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

望远镜——放大作用

低视力患者常需要一种以上助视器

一、远用助视器

——望远镜系统

目标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

最简单而实用的增进低视力患者远视力的方法,是缩短患者与目标之间距离

患者从离目标20英尺处

移近到10英尺,可放大2倍,

移近到5英尺,可放大4倍,

余类推

目标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

如果观察者与目标间的距离固定,只有靠望远镜才能缩短患者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事实上没有任何其他光学助视器能代替望远镜来提高远视力

望远镜的作用是通过对远处的物体产生一个观察的像而增大视角(角放大作用)

望远镜系统

最简单的包括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

物镜通常是正透镜(屈光度标记为Dobj或D1)

目镜是屈光度较物镜大得多的负或正透镜(屈光度标记为Doc或D2)

目镜的正负与望远镜的类型有关(分别为Keplerian或Galilean望远镜)

望远镜系统

伽力略望远镜(Galilean):

一个正透镜的物镜和一个负透镜的目镜组成

望远镜系统

开普勒望远镜(Keplerian):

一个正透镜的物镜和一个正透镜的目镜组成

目镜较物镜的屈光度数大许多

产生倒像,如天文望远镜

镜筒较长

望远镜的放大率

放大率MTS=Doc/Dobj

Doc为目镜的屈光度数

Dobj为物镜的屈光度数

物镜与目镜间的距离d=fobj+foc

fobj为物镜的焦距

foc为目镜的焦距

d就是该望远镜筒的长度

望远镜的放大率

例:

设物镜焦距为10cm;目镜焦距为-5cm,求该望远镜的放大率。

Doc=-20D

Dobj=10D

M=-20/10=-2倍

两种望远镜的比较

伽利略开普勒

放大率2倍高达10倍

棱镜不需要需要

调焦可有一定有

设计简单复杂

长度眼镜式不能眼镜式

畸变大小

镜筒较短较长

望远镜的用途和局限性

优点:

能够放大远距离目标,是提高病人远视力的可行的方法

缺点:

视野明显缩小,目标变近变大;

病人头转动时目标呈快速反向转动;

景深短,不美观;

使配戴者走路困难

二、近用助视器

1、近用助视器的放大原理

放大作用(magnification):

是目标外观的增大,即增大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

有4种方法:

相对体积的放大作用

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

角放大作用

投影放大作用

相对体积的放大作用

(relative-sizemagnification)

是目标实际体积或大小增大,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也相应放大,二者关系成正比

例如大字印刷品

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

(relative-distancemagnification)

即将目标向眼前移近而产生放大作用,又叫移近放大作用(approachmagnification)

目标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

患者从离目标20英尺处

移近到10英尺,可放大2倍,

移近到5英尺,可放大4倍,

余类推

在视网膜成像的质量、亮度

及视野大小等方面均无任何

明显改变

相对距离的放大作用

如果以40cm为基准,则

放大率M=屈光度/2.5

即需要增加的近附加(屈光度)=2.5×M

所需屈光度数可由眼镜、调节力、未矫正的近视等分别或同时提供

下表说明了距离、放大作用、屈光度之间的关系

40厘米距离为标准(M=屈光度/2.5)

目标距离cm放大率(倍)屈光度(D)*

4012.5

2025

10410

5820

41025

22050

140100

25厘米距离为标准(M=屈光度/4)

目标距离cm放大率(倍)屈光度(D)*

2514

12.528

6.25416

5520

4.25624

3.33832

2.51040

放大镜或光学助视器的标明

常用的放大率不是以40cm,而是以25cm为基准

所以低视力专家愿意以屈光度数,不愿以放大倍数标明

放大率M=屈光度数/+4D或

M=25cm/屈光度的焦距

举例:

求+10D的放大镜的放大率

M=10/4=2.5;或M=25cm/10cm=2.5

角放大作用

(angularmagnification)

亦称放大力(magnifyingpower),是指通过光学系统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与不通过光学系统视网膜成像大小之比。

角性放大作用最常见的光学设备是望远镜

入射角i,出射角e,e/i便是角性放大作用

投影放大作用

(projectionmagnification)

即把目标通过CCD或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和闭路电视

投影放大作用=投影像大小(cm)/目标大小(cm)

主要用于教学

2、眼镜助视器

与普通眼镜相似

常用+4.00D~+40.00D

放大原理:

由于目标移近增大了视角,增大了视网膜成像

配戴眼镜助视器注意的问题

低视力病人的高度眼镜助视器对散光的考虑:

助视器度数>+10.00D时,<2.00D的散光可忽略

由于阅读距离特别近,书写困难;在书写时,可以考虑给一半的屈光度

单眼戴助视器的病人,差眼可能干扰好眼的功能,出现视力疲劳等症;可把差眼镜片贴上

用眼镜式助视器阅读

配戴眼镜助视器注意的问题

双眼眼镜助视器

双眼戴助视器的病人,超过>+6.00D以后,

必须加底向内的棱镜或者通过镜片移心完成

棱镜度(△)=瞳距(cm)/2辐辏(MA)

如果瞳距=60mm,单眼前所加的棱镜度数:

1米距离时,辐辏是1MA;棱镜度=6.0/21=3△

33厘米时,辐辏是3MA;棱镜度=6.0/23=9△

10厘米时,辐辏是10MA;棱镜度=6.0/210=30△

3、近用望远镜

光学原理:

在望远镜的物镜上加一个正透镜(阅读帽)

变远用望远镜为近或中距离使用

阅读距离取决于阅读帽的焦距

3、近用望远镜

阅读距离取决于阅读帽的焦距,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无关。

例如:

加+8.00D的正透镜,则该近用望远镜的阅读距离为

100/8=12.5cm

加+10.00D的正透镜,则该近用望远镜的阅读距离为

100/10=10cm

近用望远镜的放大率计算

远用望远镜在物镜上加阅读帽(正透镜)以后,其放大倍数也发生改变:

M=MaMd

M为综合放大倍数

Ma为阅读帽的放大倍数

Md为原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近用望远镜的放大率计算

举例:

阅读帽屈光度=10.00D,则Ma=10/4=2.5

如果望远镜放大率Md=2.5,

则M=MaMd=2.52.5=6.25

近用望远镜的优缺点

优点:

工作距离比眼镜助视器远,适合中距离工作

双手可自由活动,易获得较好照明

缺点:

视野小,景深较短

DFVTELEMICROSCOPE

4、手持放大镜

是一种目标与放大镜距离可以任意改变的近用助视器。

低倍放大镜:

<+10.00D

中等放大镜:

+10.00D~+20.00D

高倍放大镜:

>+20.00D

 

手持放大镜

对同一放大镜来说,当物距为一倍焦距时,放大镜的放大率是一定的

放大率M=放大镜屈光度数D/4

手持放大镜随着物距的变化,放大镜像的放大率也发生变化

目标越接近焦点,放大率越高(见下表)

手持放大镜

1个+10.00D的手持放大镜,焦距=10cm

标准M=10/4=2.5

物距像距M

2cm2.5cm1.25

5cm10cm2

8cm40cm5

9cm90cm10

不论放大镜屈光度大小,将目标置于其1/2焦距处,均产生2

的放大作用;为获得最高放大倍数,目标应该在焦距内近焦点处

手持放大镜

放大率M=放大镜屈光度数D/4,例如+12.00D放大镜的放大率M=12/4=3×

上述放大率的计算基于以下假设,即物体位于透镜的焦点处,上述M表示为放大镜的放大率,即在明视距离(25cm)处像的放大率。

手持放大镜

当手持放大镜和患者的调节或阅读近附加联合使用时,等效屈光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DE=DM+A-d·DM·A

放大率M=DE/4

手持放大镜

DE=DM+A-d·DM·A

放大率M=DE/4

当眼镜平面(或眼睛)与手持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

一个正视眼的患者通过一个下加光为+2.50D的双光镜和+10.00D的手持放大镜阅读报纸。

如果患者用手持放大镜紧贴双光镜进行阅读,问系统的等效屈光度是多少?

放大率是多少?

3.125

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手持放大镜和双光镜的距离越远,等效屈光度越小,系统的放大率越低。

手持放大镜

当物距变化时,其等效屈光度:

DE=DM+A-d·DM·A

放大率M=DE/4

假设在相同调节(或阅读近附加)A=2.50D情况下用同一屈光度的手持放大镜。

设DM=10.00Du=-5cmA=2.50D

手持放大镜

1/u’=1/u+DM=100/-5+10=-10

u’=-1/10=-10cmd=|-1/A–u’|=|-40+10|=30cm

等效镜度DE=DM+A-d·DM·A=10+2.5–0.3*10*2.5=12.5–7.5=5D

放大率M=DE/4=5/4=1.25x

手持放大镜

如u=-8cmDM、A值同例1

1/u’=1/u+DM=100/-8+10=-2.5

u’=-1/2.5=-40cmd=|-1/A–u’|=|-40–(-40)|=0cm

等效镜度DE=DM+A-d·DM·A=10+2.5–0*10*2.5=12.5D

放大率M=DE/4=12.5/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