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docx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广东省高等学校领导干部暑期读书班学习体会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关志强
2012年8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也提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党和国家在战略高度上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期待。
2012年5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应用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战略、“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双服务”战略、“社会化,国际化”的开放办学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一、协同创新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院校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
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划转广东省管理之前,一直由国家石油化工主管部门或由行业集团公司管理。
在长期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主要围绕石油化工产业链进行专业群设置,逐渐形成了与石油化工产业链对接的较为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鲜明的行业背景、行业特色、行业声誉和行业资源,在深入开展面向石油化工产业的协同创新中拥有行业办学积聚形成的先天优势。
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发生了改变,由国家部门(行业集团)划转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两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
体制划转克服了传统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的弊端,学校也面临着体制划转后的转型定位问题。
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与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地方化发展趋势同步进行的。
行业划转地方的高校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的并行发展与协同互动,是学校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显然,体制划转和合并升本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既是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学校,也是地方性院校,推动学校与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是学校必然的战略选择。
当前,广东省打造世界级华南石油化工产业带,茂名市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不言而喻,学校服务地方与服务行业两者的定位是一致的。
基于上述背景,学校的办学定位应是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继续发扬服务石油化工行业传统的基础上,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拓展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好发挥行业特色优势与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之间的关系,谋求两者的统一。
因此,学校党代会提出的服务地方和服务行业的“双服务”战略定位是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这是学校参与和开展面向行业和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的先决条件。
协同理论认为,任何结构之所以能够实现稳定的功能,都是因为组成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实现了协同,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协同创新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地方性院校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证明,许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通过不同的主体提供不同的资源和要素,进行深度交叉融合与相互合作最终完成的。
事实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科技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它们对资源和要素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的创新主体在不同的创新环节承担不同的创新任务,只有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融合与合作才能实现创新效率的最大化。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2011计划”的总体要求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以建立协同创新组织为实施载体,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协同创新平台,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和内在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虽然国家层面的“2011计划”实施主体是高水平大学,但“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为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开展协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引导,尤其是对于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更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划转广东省管理之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上,提出了“双服务”战略定位。
一方面,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战略方针,确立“以石油化工为特色”的重点学科发展定位,主动应对脱离行业管理后出现的行业关系淡化、行业支持弱化、行业特色消退等诸多困难与挑战,不断加强与石油化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服务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以工为主,石油化工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目标,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学科专业,在强调培育石油化工学科特色的同时致力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双服务”战略的实施,为学校开展面向行业和面向区域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
但是,当前学校的协同创新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大多是停留在与各相关社会组织达成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实现单个或若干项目合作等层面上,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之间合作互动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共建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文本阶段。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作为具有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性院校,有着先天的协同创新优势,更应在协同创新中承担重任。
基于上述认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必须主动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推进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不断完善校内资源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创造条件争取参加区域性或地方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努力促进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以及与国际优势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稳定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
二、构建大学协同创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协同创新的实施,要有宏观战略思考。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必须加强协同创新方案的顶层设计,设立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着力在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以体制机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努力实现学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1、内源创新要素协同创新模式
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学科的外延不断拓展,学科之间的原有“边界”逐渐模糊,出现了许多学科“交集”,新的科学发现往往需要突破学科藩篱,强化学科交叉才得以实现。
据统计,20世纪的诺贝尔奖将近半数发生在跨学科研究领域。
以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为目的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研究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往往需要多个学科队伍和条件的有效整合才能完成。
但是,学校长期在以学科专业为组织建制的管理体制下运行,习惯于院系行政管理思维,学科或学院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壁垒。
一些研究项目从申报立项开始就设定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小科学研究,“单打独斗”的现象依然存在;各学院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被视为学院所有,资源共享的机制还没有健全;仅有的跨学院合作项目往往也只是停留在申报书的形式合作上,并非基于攻克某个重大问题前提下进行的多学科的通力合作。
推动协同创新,首先要促进学校内源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必须根据协同创新的本质要求,从体制机制上突破学校内部院系行政壁垒,强调跨学科背景,倡导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组织精兵强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在学校层面建设“开放、多元、流动、共享”的跨学科创新平台,逐步建立跨学科创新与交叉创新机制。
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整合校内各种资源要素,重点建设四个一级学科,建设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研发平台,组织重大项目的联合申报,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在促进内源创新要素协同研发上下功夫,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内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模式
构建内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模式,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和国际协同,是地方院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推动学校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
大学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把政产学研结合作为推动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促进学校与行业、区域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机结合。
构建以共同发展需求为基础、政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组织,建立优势互补、职责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更加注重政产学研合作,以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把外源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与内源创新资源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先后与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32家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方式强化合作内容,形成稳定的联系载体,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项目联合攻关。
与茂名石化公司等特大型企业联合申报和共建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与清华大学和茂名石化公司、阿尔斯通(深圳)公司等行业骨干企业联合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组织石油化工产业核心技术的联合研发;与茂名市宣传部门和文化组织联合申报和共建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与茂名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联合申报和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展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与国外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在协同创新的新背景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将进一步按照协同创新的要求,不断完善内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
围绕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选定若干个战略性领域或关键共性技术,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石油化工企业深度合作,以茂名市高新区石油化工技术研究院为载体,构建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汇聚各方资源和要素,联合承担石油化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借助“外力”大幅度提升学校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能力。
围绕茂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动融入茂名滨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组建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研究院和茂名地方文化研究院为载体,以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为重点,构建学校参与共建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文化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加大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协同的力度,推进学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多样化进程,拓展学校协同创新空间,促进学校协同发展。
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
2008年,科技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并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
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协同创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更高层次。
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产学研结合的主体不再是个别企业与个别高校的联合,也不是个别项目的联合攻关,而是以高校群、研究所群、企业群的集聚形态组合,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共同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围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链,自愿组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行业合作组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产学研实质性合作大多是基于某个企业的发展需求、依靠学校个别或若干学科的简单配合,围绕某些项目形成的合作,这类合作缺乏政府参与,缺乏战略层面的谋划,没有形成政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思想的引领下,学校要借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推进更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培育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全国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参与高校大多是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积极开展内源创新要素协同创新和内外源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石油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以及其他优势学科资源,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参加区域性或地方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组织地方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2011协同创新中心”模式
为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年初启动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技术前沿、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面向区域发展、面向文化建设重大需求的四种类型协同创新模式;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011协同创新中心”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都是产学研合作的更高层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主体是高等学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主体是行业骨干企业。
国家层面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主体是高水平大学,鼓励和引导所有高校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踊跃参与协同创新。
为贯彻落实“2011计划”,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将按照计划的总体精神与要求,把“2011计划”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运用于各类协同创新模式之中,准确把握“2011协同创新中心”模式的本质要求,健全和完善各类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
按照“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战略定位,整合校内石油化工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参与或组织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区域性或地方性“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创造条件组建面向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地方性“2011协同创新中心”,借助“协同”之力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提高学校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贡献率。
5、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整合创新主体资源,促进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
高校要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开放式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通过学校与各创新主体的联合,让创新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创新主体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创新主体实践平台,传授实战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建立创新主体参与的质量保障和评价的多元体系。
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充分利用历史上行业办学积淀的传统优势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大力加强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高校,立项建设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进一步强化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协同创新的新背景下,学校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协同理念,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协同,建立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协同,开展毕业生就业与跟踪评价工作;加强与高水平大学的协同,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加强与国(境)外大学的协同,推进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加强与董事会、校友会的协同,推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同办学。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不断完善创新主体深度参与的开放式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深入开展协同创新,是高校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行业划转地方高校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协同创新之路,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