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3570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docx

潢川一高届高三周考试题

潢川一高2012届高三第二次周考试题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阳神鸟”金饰

在已出土的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图案最为精美。

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太阳神鸟”金箔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达20克。

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

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红色衬底上,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由于太阳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民们对太阳天然地怀有一种敬畏崇拜之情。

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了。

“太阳神鸟”金箔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太阳崇拜习俗,更以其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向我们透露着商周时期古蜀国人的精神观念。

在图像语言能力远远超过文字能力的古蜀时代,古蜀人自然盛行采用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观念。

同时,考古发现还证明在古蜀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首次发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正是这一信仰观念的极好例证。

除了表达对太阳神的崇奉之情,金箔饰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可能还以此来表明他们就是《山海经》中所述能“使四鸟”的帝俊的后裔,表明他们与远古太阳神话传说中金乌化身的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的亲缘关系。

“太阳神鸟”的图案是中华先民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今天,这件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杰作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遗产!

1.对“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金箔饰分内外两层,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

B.金箔饰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均呈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状的按反时针方向飞行的鸟构成。

C.金箔饰内层图案就是一个喷射出12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等距离分布的弧形齿状光芒的太阳。

D.金箔饰图案中的鸟在红色衬底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

2.下列不属于从“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可以解读出的古蜀人的精神观念的一项是

A.古蜀人崇拜太阳,信仰太阳神话传说。

B.古蜀人的神鸟信仰与太阳信仰并存交融。

C.古蜀人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

D.古蜀人认为自己是传说中帝俊的后裔,与十日有亲缘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B.“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思想、复杂的宗教迷信观念、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C.“太阳神鸟”金箔饰,既是古蜀人对远古神话的一种生动解释和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的珍贵实物记录。

D.充分展现了中华先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

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朱普。

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园。

至王莽篡位乃归。

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

莽败,天下乱。

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极,后复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

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

“事沛国桓荣。

”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

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

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帝称善。

曰:

“得生几晚!

”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

荣叩头让曰:

“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摹弘。

”帝曰:

“俞①,往,女谐。

”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

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么举手捧之以拜。

帝笑指之曰:

“此真儒生也。

”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

谓曰:

“如有不讳,无忧家室也。

”后病愈,复入侍讲。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a博士张佚正色曰:

“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

为天下乎?

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帝称善,曰:

“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Q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

”即拜俠为太子太傅②,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

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

“今日所亭,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

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元卿嗤荣曰: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荣笑不应。

及为太常,元卿叹曰:

“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①俞:

叹词,表示允许。

②太傅:

与下文的“少傅”都是教授太子的官员。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 本:

原来的

B.每以礼让相厌         厌:

满足

C.今博士不难正朕       难:

困难

D.今日所蒙             蒙:

得到的,受到的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桓荣“为推崇古事而坚持讲诵或勉励后生”的一组是

①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

②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

③荣叩头让曰:

“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

④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

⑤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缓,曰:

“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⑥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宗令桓荣讲解《尚书》觉得他讲得好就授予j也议郎一职,赏赐十万钱,并让他教授太子,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适逢欧阳博士一职空缺,世宗想要任用桓荣,可是桓荣却谦虚地推荐了他的两位同门。

B. 世宗到太学视察,看到桓荣与各位博士辩论时温文恭让,以理服人,就特别地加以赏赐。

有一次,在朝中宴会时,诏赐群臣奇果,大家都接受并揣到怀里,只有桓荣依古礼举双手行叩拜礼后才接受。

C. 博士张佚不妄揣圣意坚持为天下选材,得到世宗称赞,被封为太傅。

桓荣也被封少傅,并被赐予车马。

桓荣广聚门生,陈列车马、印绶来鼓喷他们学习古学。

D. 早年时,桓荣虽然家境困厄可依然坚持讲诵学习古学。

他的族人荣元卿嘲笑他生逢乱世学无所用,后来桓荣以学致官,他的族人桓元卿揶揄道:

我是农家孩子,靠双手劳动,不像你,靠读书取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

(5分)

(2)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代春怨                              春怨

刘方平①                            刘方平

朝曰残莺伴妾啼,                 纱窗曰落渐黄昏,

开帘只见草萋萋。

                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庭前时有东风入,                 寂寞空庭春欲晚®,

杨柳千条尽向西。

                 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

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

②金屋:

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

③春欲晚:

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8,《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5分)

9,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如空缺部分。

(6分)

(1)古诗文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秦观《鹊桥仙》中的“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李清照《醉花阴》中的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乌鹊南飞”,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挟飞仙以邀游,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面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25分)

九公

你要是到村子里去打听九公,无论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九公是全村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老人,是远近有名的有趣人,他的趣事就如同他的胡须,多地数也数不清。

九公九岁的时候,被送去读私塾。

九公对那些摇头晃脑的“子乎者也”十分烦感。

先生也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学生,时不时出一些难题难为他。

一天在讲曹植七岁成诗时,九公却和周公秘密会谈去了。

先生十分生气,就让九公当场作诗一首,不然就挨板子。

九公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歪着头,略作思索,遂以《雨》成诗。

盆泼也,瓢倒也,一滴雨,一个大豆也

全班同学笑成一团,先生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九公的学业也就到此结束了。

“扫盲”的那几年,九公也和大伙一起去村小学学习。

那节语文课,老师教学“人”字,九公再次拜会周公,呼呼大睡。

老师辈分低,既要严肃课堂纪律,又要给爷爷辈的九公脸面,便耐心地开导他。

“其实汉字很容易学,一人为“人”,二人为“从”,是说两人在一起,三人为“众”,是说很多人的意思——多形象!

多生动!

九公走上讲台,边说边在黑板上写。

“如果人上边有人,人下边也有人,人左边也有人,人右边也有人,人加人,人叠人,人连人,念什么字?

”九公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七八个“人”字。

老师有点生气。

“这不是字!

“不是字?

”九公面向大伙,手一挥,如同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

“这个字念——一堆人!

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许多地方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干旱袭击,大片大片的庄稼开始枯黄。

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大伙开始忙着抗旱保收。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匮乏,加之抗旱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所以效果不明显。

人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时,九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天,九公带领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伙计来到河边求雨。

九公说,河中心有个千年鳖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他年轻时曾见过有人在这里求雨,当天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方圆几里、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看热闹。

九公在河边支起一个供案,上面摆着供品,然后点燃三柱香,双手捧着擎过头顶,对着上天三叩九拜,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之后,真正的求雨过程开始了。

九公身背一个簸箕——此时他就是是千年鳖精的化身。

四个帮手分列东南西北,围成一个圈,每人手中还提着一壶水。

九公就在中间爬来爬去。

爬到东面,就抬头问:

“东海龙王下不下雨?

”帮手忙说:

“有雨!

”提起壶在九公身上浇一阵。

爬到西面,九公又问:

“西海龙王下不雨?

”西面的帮手忙说:

“有雨!

”提起壶在九公身上又浇了一阵子。

“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也都声称:

有雨!

九公就这样爬来爬去,衣服渐渐湿透了。

说来也怪,天真是渐渐地阴沉下来,起风了。

甚至还滴下几滴雨来。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响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的巨响在天空回荡。

“打雷了!

要下雨了!

老天爷显灵啦!

”九公激动地老泪纵横。

“都别傻站了,快跪下来求老天爷吧!

”九公向周围的人群喊去。

有两个老太太当即就跪下了。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村支书刘义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别瞎闹啦!

部队趁着今天的有利天气正在人工降雨呢。

炮弹已经打过了,马上就要下雨。

谁要是不想饿肚子,就赶快去地里挖沟引水,我只通知这一次啊!

”刘义说完又转头跑掉了。

人群一哄而散。

九公慌忙喊:

“哎!

别走!

哎!

”九公的四个帮手最后也随着人流不见了。

九公一下子瘫坐地上。

雨足足下了一天一夜。

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从此,九公就常常坐在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下,对着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不厌其烦地说:

“娃呀,好好读书。

将来有知识才能长本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九公不识字,从小对“之乎者也”之类的私塾教育就非常反感,这说明九公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反封建性。

B.参加扫盲学习时,九公不但再次拜会“周公”,而且还倚杖辈分当堂捣乱,这样描写既照应了上文,也突出了九公不尊重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

C.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语育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生动诙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九公求雨之后,天色的确变得阴沉,继而雷声轰隆,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最后-天一夜的透雨靠的还是部队利用天气条件进行的人工降雨技术。

E.接到村支书通知后,人们一哄而散纷纷回地里挖沟引水,连九公的四个帮手也随着人流不见了,小说这样描写隐含着对人们势利自私的委婉批评。

(2)小说中的九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详细描写了九公“求雨”的过程,请分析其作用。

(6分)

(4)右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

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

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

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

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

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

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

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

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

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

恰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度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

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对校方的特使说:

“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

钱钟书说:

“不卖。

”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他说:

“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

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

你要借多少?

答:

一千。

钱钟书说:

“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

”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

他问:

“需要多少?

”司机答:

“三千。

”他说:

“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

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

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

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B.“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C.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D.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麟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恃才傲物的个性与作品的深奥所致。

E.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2)文中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

请简要概括分析。

(6分)

(3)文中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

“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

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就能杜绝和减少盲目择校的现象。

B.春节期间,虽然相关部门强化了监管力度,但还是有多家商场被曝光缺斤短两、鱼目混珠、借机涨价等不法行为。

C.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的高素质和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决定的。

D.当代大众文化以其消遣娱乐作用满足了人的感性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理性的压抑,因此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

1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             。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广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且是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辨识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① 

16.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两题。

(5分)

时间分配

化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1)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要求20字以内):

(2) 按照“不能……,而应该……”的句式,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要求40字以内):

17. 仿照下面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恰当化用古诗文名句,内容贴切,三个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

(1)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2)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六、(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而灵魂却有巨大差异,正是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有所不同,才有了高贵和平庸之分,乃至高尚与卑鄙之别。

人的高责不在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他的灵魂。

体会这段文字的含义,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