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338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docx

品检培训基础知识39页

深圳其真实业有限公司

品检培训基础

文件制定单位:

玩具事业处制定

制定时间:

2004年5月10日

第一章方针与目标

1.1公司的质量方针

1.2质量目标

第二章品质管理的意义

第三章品质控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应用

3.1品质控制的演变

3.2品质概念的延伸

3.3品质控制在工业发展上的应用

第四章抽样检验

第五章来料品质控制

5.1运作程序

5.2检测判定标准

第六章制程品质控制

6.1啤机巡查运作程序

6.2胶件检测判定标准

6.3喷油、移印巡查运作程序

6.4喷印产品检测判定标准

6.5装配巡查运作程序

6.6车间半成品检测判定标准

第七章最终品质控制

7.1运作程序

7.2成品品质判定

7.3成品检验项目

第八章测试

第一部分:

安全性测试

第二部分:

可靠性方面的测试

第九章附录

附录1品质术语

附录2美国、欧洲和中国玩具物理测试比较

附录3玩具重金属要求

i

第一章方针与目标

1.1公司的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全体员工必须从我做起,严

格把关,认真做好每一项工

作,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企

业的兴旺发展贡献力量。

1.2公司的质量目标

1.公司质量目标:

验货合格率≧95%

客户退货批≦1

客户满意度≧95%

2.物控部质量目标:

入货准时率≧90%

3.计划部质量目标:

合同评审率≧95%

4.货仓部质量目标:

账目准确率≧95%

5.人事部质量目标:

培训合格率≧95%

6.啤机部质量目标:

检验合格率≧95%

7.喷油部质量目标:

检验合格≧95%

8.移印部质量目标:

检验合格≧95%

9.装配部质量目标:

检验合格≧95%

10.品质部质量目标:

来料检验合格率≧95%

11.文控中心质量目标:

文件控制失误率≦3

12.工模部质量目标:

修改模一次合格率≧95%

13.工程部质量目标:

产品工艺技术资料及时供给率≧90%

以上目标仅供参考

 

第二章品质管理的意义

品质管理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使用在各行各业和日常生活中.包括:

1.国防飞机,大炮

2.医疗做手术时检测病人的血压和心跳.

3.工业电器,玩具

4.建筑楼房

5.食物饮品的成份控制等等.

有句俗语,广告是先锋,品质为后盾,品质为什幺这幺重要呢?

原来品质可以提高一间公司的信誉,令公司繁荣,品质可以留住客户、吸引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品质从用家开始。

简单地说,人们在购物时,可能会经过如下三个步骤:

1)在购买一个产品之前,可能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

问问朋友,找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经验看看哪个牌子的产品好,然后才决定选择.

2)在购买之后,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你会作出比较,看你买的东西好不好,值不值得.

3)之后,你会决定将会不会再买该牌子,而且会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亲朋或对劣货进行投诉.

在以上的步骤中,第三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很多公司都非常重视产品的品质,因为如果你买到一件很满意的产品,你会免费为它宣传,甚至于你会觉得使用一间信誉好的公司的产品会引以为荣.

品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反应在各个层次中:

1.价钱所谓一份价钱一份货.

2.产品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功能、外观。

3.售后服务维修、保养.

4.礼貌乐意解答客人问题.

5.技术支持提供有效的技术等等.

作为生产厂家,作为人员,我们的工作大部分会在第2和第4上,如果我们能保证产品本身的品质,便可以保证了客人使用我们的产品的信心,如果我们对人有礼貌,他人亦愿意接近我们.

由于品质是这幺重要,所以人们便想,怎样才能将品质做得更好.为此,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品质管理概念:

如9000、、和品质圈等.

由于产品本身的生产需经过很多过程,而每个过程均会相互影响,而影响品质,在每个过程中,我们都需将这个过程的品质做好,从而使下一个过程能顺利进行,我们有、、建立在这些过程中.

虽然我们的人员会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我们都是在同一个位置,面对同一情况:

就是同时面对供应商和用家,为什幺?

因为上一个工序的人员就是我们的供应商,而下一个工序的人员便是我们的客人(用家),所以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是同样的重要,每一个工序的好坏均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和成本.

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我们都希望把缺点在开始的时候发现.所以在生次开始的时候,我们均应特别小心,多问为什幺?

是什幺问题?

是什幺原因?

让每一个步骤均能做出良好品质的产品.这对提高我们公司信誉,令公司繁荣的首要步骤,这是非常意义重大的工作,希望大家在的每一天寻找不平凡的意义.

第三章品质控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应用

3.1品质控制的演变

学习品管、品检,首先了解它的进化史,它的发展至今主要经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

操作者之品质管制:

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所有工序的制作,都是由同一个人来完成,所以产品质量的优劣也就由同一个人负责控制。

第二阶段:

班组长之品质管制。

在19世纪,随着工场的出现,生产方式逐渐变成由多数人集中在一起作业,以一个组或班为编制单位,并设置一个班组长来负责整个班组的管制。

第三阶段:

检验员之品质管制。

一战后,由于工厂管理工作的日益需求,班组长的精力基本放在了组织生产,提高效率上,已很难兼管品质,因而提出了设置专职品质检验员来协助班组长工作。

第四阶段:

以统计学进行品管制。

利用统计手段进行品质管制,是以一张管制图来描绘抽样结果,并判定批量产品的质量状况,此为一个划时代的阶段,从此品质管制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第五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将原来的厂内部品质管制延伸到从产品构想,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的品质管制,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

第六阶段:

全员质量管理()

最先提出于日本,与/相比,它是按照企业的经营目的,要求公司所有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必须通力合作,为完成产品设计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品质管制,而达成共识,并全员参与,其强调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第七阶段:

质量保证模式下的品质管制

此一阶段亦称为.9000品质保证,是至今为止最为先进的品质管制系统之一,是结合中心工厂,协办厂,管销公司构成一个品质管制体系。

以文件管制程序来进行品质管制。

我们公司以6为点,推广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检验与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企业的兴旺发展,最关键的是产品的品质,一个企业内品质管制要成功,除了最高层的重视外,应该有专门的品质管制技术人员,要有全员的品质管制及教育。

3.2品质概念的延伸

品质工作要做得好,各项工作应持之不懈地进行,比如:

我们现在很多方面都有工作指导卡和程序,我们每一次做同样的工作是否都按已定的程序进行;在生产线上,工人的操作是否按指导卡操作;我们验货是否按要求进行;要打硬度的材料是否打了硬度;要做盐雾的是否做了盐雾;要对样办的是否对了样办;要对画稿的是否对了画稿;要对材料表的是否对了材料表等。

错处往往在我们松懈的时候发生,我们每一个员工必须从我做起,不断提高品质意识,严格按照已定程序进行工作,使品质工作一环扣一环。

员工要提升沟通技巧,从讲理开始,以理服人,吵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关部门不愿接受的见解,员应向上级汇报,员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对事物要进行分析,提高判断力。

比如:

从上次的缺点中,我们通过分析划出了原因,那幺我们便从中得到了学习,在下次的工作中判断力便自然提升了。

3.3品质控制在工业发展上的应用

1.食品-有无毒-初始时期由生产者自行检查。

2.由于产品种类的增加和各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有必要由产生者和买家都了解要求,从而出现了“工匠”和“品质信誉”由于城市的出现,买卖双方少接触,产品的特性也越来越多,所用的量具也越来越多,产品标准的建立,测试的进行,所以出现了品质检查。

1916年西方电话的出现-品质控制的出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对设备要求高了,所以引起了品质控制的一次发展。

1946年美国协会开始了品质控制,品质资讯和教育

1950年戴明先生在日本提出了以客户为本的品质概念。

出现了一次品质革命,包括品质圈,零缺点,和品质保证。

1980年美国开始在品质发展上追赶日本。

 

检查-对产品进行评估的一个活动,从而决定该产品是否合格。

品质控制-一个管理上的功能对工序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防止缺点发生。

品质保证-一个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提供足够的信心相信该产品是符合要求的。

100%第七步骤

消费者为本—消费者需求

第六步骤

成本为本—品质损耗机能

第五步骤

群体为本—健全的机能

第四步骤

40%人为本—培训

第三步骤

系统为本—9000应用

第二步骤

工序为本—应用

第一步骤

0%产品为本—检查

图;(资料来源香港理工大学1995年品质与可靠性教材)

第四章抽样检验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其生产的产品品质满足客户的要求,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生产所用的物料或所生产的产品品质进行检验,以判定其品质特性。

而检验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即:

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

1.全数检验

全数检验是将送检批的产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检验而不遗漏的检验方法,全数检验适用于以下情形:

1.送检验批数量较小,检验简单且费用较低。

2.产品必须是良品。

3.产品中如有少量的不良品,即可导致该产品产生致命性的影响。

2.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的方法是伴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在二战时,由于战争的需要,英、美等国将大量的民用工业转化为军事工业,此时,对产品逐一进行全数检验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送验批的产品中,随时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试验和测定,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将其检测结果与要求的品质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方法称之为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形:

①以产品的性能检验需进行破坏性试验;

②产品的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数检验;

③在送检产品中允许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④送检产品需要较长的检验时间和较同的检验费用。

(一)术语说明

1.抽样:

在送验批中抽取一定数量样本的过程。

2.批:

同样产品集中在一起作为抽验对象。

3.批量:

批中所含单位数量,其大小用N表示。

4.样本数:

从批中抽取的部分单位数量,其大小用n表示。

5.不合格判定个数:

样本中允许的最大不良品数,如该批产品被检出的不良品数超过此数量,判定该批拒收。

6.合格判定个数:

样本中的最小不良品数,如该批产品被检出的不良品小于此数量时,判定该批允收。

7.允收水准()

允收水准是供方在其现有的设备、物料、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下,认为某种程度的不良品率可为客方接受,且客方面军也认为可以接受的不良品率的品质标准。

当供方的不良品率低于此标准时,可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且为客方接受,反之,则判定为不合格且拒收,值的大小由不同的抽样计划决定。

在供需双方的采购合约中,一般都会对值进行具体的约定。

(二)单次抽样检验

单次抽样检验是从送验批中只抽取一次样本,根据其检测结果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一种抽样检验方法。

(三)双次抽样检验

双次抽样检验是在送验批中抽取第一次样本时,检验的结果可能判定该批为合格、不合格、保留等三种情况。

当该批判定为保留时,为了继续判定该批合格与否,应追加第二次抽样,根据第一、二次样本的检查结果,判定该批合格与不合格证的抽样检验方法。

5

(四)抽样检验

当生产的产品允许有一定的不良品存在且客户也认为一定程度的不良率可以接受时,运用抽样检验十分方便。

抽检察的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