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2633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docx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作者:

陈丰指导老师:

丽江市旅游局副局长聂天宇)

摘要:

国内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给云南省和丽江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当前丽江市旅游业正面临着整体转型时期,要使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准丽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实现丽江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丽江市旅游业;制约因素;对策

1.导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力促进,今后旅游者规模和需求将不断壮大,从而决定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世界旅游业在未来20年将以8-10%的速度增长,2020年将达到大约16亿人次。

国际旅游业的这种持续发展态

素,旅游市场散、乱的现象仍然存在。

一些问题的实质得不到归纳剖析,这些客观上存在的瓶颈影响了丽江旅游业顺利转型的进程,制约了丽江市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找准丽江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对制约因素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对策,这关系到丽江市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和中心城市”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2.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1法制及管理体制的相对滞后

2.1.1旅游执法监督体系的滞后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相互联系、比较协调,相对独立的旅游法体系。

究其原因,是由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立法委就开始对旅游法的起草工作,但由于旅游业处于其他产业的交集中,涉及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其他行业已有的法律,又多处涉及旅游业,因此旅游业的法制管理一直以其他行业法律作为参照。

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没有一部《旅游法》,不仅难以适应旅游现状,更难以适应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需要。

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部完整的旅游法有利于地方制定适应本区域发展的旅游管理条例,可以以其作为权威参照。

现在无法可依的状态,容易导致地方旅游管理规范制定上的麻木性,在旅游发展中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旅游条例》已经基本不适应转型时期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云南省旅游条例》的制定主要是立足于整个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是对整个云南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旅游经营规范、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的引导规范,是从宏观层面的指引规范性条例。

而丽江旅游业近几年已经朝着个性化、休闲化旅游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特色,因此该条例在转型时期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很难起到指引的作用。

丽江地方法规的不健全。

丽江旅游业发展迅速,作为旅游大市尚没有自己的地方旅游法规,难以对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规范。

丽江市人大应尽快颁布实施《丽江市旅游管理办法》。

2.1.2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旅游管理体制上,尚存在着权限界定不清,管理上缺乏权威性的现象。

旅游行政执行机构和各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在权力设置上属于平级单位。

虽然这样的权利机构设置有利于各景区更好的管理本景区的经营业务,但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核心,在协调整个丽江市旅游发展过程中,容易造成各自为政,造成权责划分上的不明确,在执行具体的旅游发展任务时,各管委会认为利于的自己则执行,不利于自己的则放弃执行,最后造成执行发展任务的不畅。

另外,旅游景区在管理上从属混乱,无统一领导,权责上不明确,多头管理。

目前,丽江市的旅游景区归属部门混乱,具体上管理机构有旅游局、各景区管委会、建设局、林业局、环保局、民政局、宗教局等部门。

管理者的立场不同,实施的指令自然会有分歧,使得景区无法适从。

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因涉及各方利益,各个市单位部门都能出面操作。

以玉龙雪山近期的几个旅游规划方案为例。

玉龙雪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荣誉的背后意味着它的管理从属于国家建设局、林业局两个部门。

在近期的玉龙雪山景区规划中,两个部门都对景区进行了规划方案的设计,花费了近百万资金。

两个不同规划方案的出台固然有利于景区的规划开发,但由于规划方案的不同,使得玉龙雪山管委会在实施方案时,无所适从,造成景区改革的搁浅,规划费用的巨大浪费。

丽江大部分景区本身也存在经营机制改革的滞后性。

因景区所有权与管理权、经营权的界定不清,导致景区经营者在开发景区时,过分注重在经营年限内获得即时的利益,在景区长远规划上较少考虑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较少从提高员工的服务和管理者的素质上来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和经营效率得不到提高,从而导致景区的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景区整体服务质量下降。

2.2旅游通达路径少,可进入性不高

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

旅游交通的便利程度,不仅是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地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衡量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保继刚、楚义芳将旅游交通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外部交通,是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据的中心城市的交通;第二层次为旅游中心城市到风景区的交通;第三层次为风景区的内部交通。

丽江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结构合理,但由于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上的不便捷性,成为其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2.2.1丽江旅游外部交通的制约因素

当前,丽江仅有航空和公路两种对外运输方式,与外部交通,尤其是省外交通联系单一。

航空运输方面。

丽江机场于1995年6月9日通航,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北京、广州、上海等14条航线,本来预计于2015年达到80万每年游客的吞吐量,但于2004年就已经突破这个指标,在全国机场排41位,超过6个省会机场。

目前,游客的数量仍在迅速增长,丽江机场的原有基础设施和规模,很难满足增长中的游客吞吐量,造成航空运力严重不足。

另外,丽江机场与国内外大市场的直航还未能实现,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仍然很高,极大限制了丽江国内外中高端市场的扩展。

公路运输方面。

通往外省的公路等级低。

具体而言,丽江与北部片区的香格里拉、西昌、攀枝花等地区沟通外围的公路等级较低,多盘山路段,危险地段较多,交通安全存在极大隐患;丽江与南部片区的大丽公路弯多路窄,雨季湿滑,又是外省游客进入丽江的主要地面通道,旅途时间长,缺乏便捷性。

虽然大丽铁路即将投入使用,但由于外部交通长期的不便捷性,造成丽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终端,旅游线路无法再向外继续延深,在旅游线路设计时,就很难突破现有的线路组合。

同时,又由于丽江市以旅游业作为主要的财政收入,其他产业较为薄弱,加之交通上不便捷,生活用品及其他必需品的运输成本大,导致丽江的物价要比大理、昆明等旅游城市要高。

2.2.2丽江市中心到各旅游景区的交通制约因素

丽江市以古城为中心,作为游客来到丽江后的主要集散地。

古城至宁蒗、老君山等重要旅游线路的公路等级低,市内仍没有一条一级路,没有过境的高速公路。

东部民族文化风情旅游区尚未形成旅游环线,行程重复往返,道路等级也低,通讯联络不畅,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不利于丽江周边地区旅游的深层次拓展。

2.2.3丽江各景区(点)内部交通制约因素

当前刚发展起步的旅游景区(点)道路状况差。

以宝山石头城为例,该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差,唯有一条等级外的公路通向景区,大中型客车难以直接抵达,旅游者只能徒步几公里才能到达。

其他刚开发的景区道路等级也不高,如宁蒗的落水村,永宁坝等,路面状况都很差,又极易受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另外,很多自然保护区仍没有建设生态步道或栈道。

一到旅游高峰季节,游人如织,极易造成生态保护区的破坏,恢复起来缓慢。

拉市海湿地公园现在虽然已经开发,但没有建设环湖栈道,容易造成草甸的践踏,影响到鸟类的正常栖息。

2.3旅游接待地城市功能有待提升

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以一定规模的聚落为依托,这个聚落即旅游接待地,旅游接待地的城市功能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也影响到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

丽江的城市定位为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因此丽江的城市功能也应向新兴的现代化旅游城市靠近。

丽江旅游的一级中心接待地古城区,在塑造丽江整体形象时尤为重要。

但在整体烘托丽江精品旅游城市的各因素上还不够明显,暂未形成一定的烘托效应。

可以肯定的是大研古镇在城市雕塑、绿色广场、主干道交叉路口、标志物、休憩点、客栈、露天茶座等功能区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但大研古镇以外的市中心区域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市中心没有一个大中型的城市文化广场。

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特征的形象代表,是城市的“门面”。

大研古镇中的四方广场已经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社交、娱乐、旅游观光的旅游文化广场,但由于空间上的局限性,容纳的人数太少,很多文娱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②城市指引标识有待标准化。

除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外,其他地区的指引标识不明显,不规范,很多地区仍没有标准化的标识,这将对旅游者的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

③住宿设施位置分布不合理。

大量的住宿设施集中在大研古镇,二、三级旅游接待地住宿设施不足。

这样容易导致游客走不远,散不开,游不透,从而导致区域内部旅游业发展的失衡。

④广告的表现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凸显不符。

旅游地的形象塑造应呈现多样化,系统化。

丽江的户外广告、公用设施广告、旅游地标识、公共关系用品的塑造还未标准化、统一化,在表现民族文化特色、悠久历史的凸显上不够。

很多广告标识未在公众中形成共识,众多旅游宣传营销未形成专题促销,多渠道促销。

⑤景区接待辅助设施的提升不够。

景区的接待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指引标识、停车场、厕所、解说系统、安全救助系统、景区资讯网络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进入景区提供综合服务,增加游览的方便。

丽江的景区接待辅助设施还不齐全,与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还存在差距。

老景区部分设备老化,不能及时更新,新景区的设备跟不上游客量的增长,这样的问题,在丽江很多景区都存在。

2.4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不足,综合素质不高。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丽江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资料统计,全市、县旅游局行政管理人员又37人,大专以上学历为37人;星级酒店69家,饭店从业人员8142人,其中三星级以上旅游宾馆18家,管理人员144人,各国家、省级旅游管理人员46人,大专以上学历42人;全市旅行社3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人员570人。

总体而言,全市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区管理人员文化层次较高,大专学历占95%,但高层次、高学历较少,还不到总体从业人员的6%。

(丽江市旅游局2004年资料)具体而言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4.1对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视不够

这是整个丽江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各部门、各个旅游公司普遍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而忽略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过程中不愿花费大量资金,导致优秀人才的引入困难,流失频繁;企事业单位只重视员工教育方面的投入,而忽视人力资本其他方面的投入,如工资的提高,员工福利的保障。

2.4.2旅游专业管理人才、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在管理阶层中,丽江市企事业中经济类、旅游管理专业类和外语专业人才匮乏,大专、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现有的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大多数人从事旅游的经验丰富,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甚少。

其他相关行业如物业、电脑技术、交通服务、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也十分欠缺。

2.4.3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服务专业人员队伍,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保障。

餐饮业、景区、交通、住宿业中的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偏低,很难适应今天旅游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要求,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任重道远。

2.4.4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创新不够

现有的中高级人才的培养缺少整体开发的意识,在培训手段和方法上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同时现阶段的旅游业的人事管理较为传统,强调制度的约束性和控制性,缺少激励机制,加上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较少,造成人才流失。

2.5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够

从目前国内外的形式上看,针对不同游客需求,基于不同的市场细分基础上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将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而丽江的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正处于待开发状态,新产品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又由于丽江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质性,各相同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旅游资源的浅层次开发,导致旅游产品功能上较为单一,多数以观光型、低层次、简单的旅游产品为主,专项旅游产品仍然不足。

2.6旅游企业成长性差,竞争力还不强

丽江的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经营规模小,整体上存在“散、小、弱、乱”的特点。

旅行社业的市场定位不明确,业务范围狭窄,管理水平不高,先进技术的运用较低,大部分旅游社仍停留在手工操作或初级办公自动化状态。

酒店行业方面,尚无世界级的知名企业进驻丽江,酒店规模普遍不大,且功能单一,多数为观光度假接待型酒店,商务型、会议型、经济型酒店较少,而且比例不协调,发展和改造的潜力小。

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丽江市富集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为把丽江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潜在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制约丽江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对于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条解决对策。

3.1.1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法规建设。

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旅游业与已经逐步富裕起来的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其他国家旅游法的基础上,加快研究我国旅游法的立法问题,尽快出台一部完整的旅游法。

丽江市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丽江市旅游管理办法》,与丽江旅游业的实际相结合,坚持地方特色。

当前各地纷纷出台自己的旅游管理条例,一方面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调整对象、权利与义务、罚则等方面规定得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

但事实上,仔细分析各地的旅游管理条例,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似,缺乏地方特色。

鉴于丽江旅游的个性化和休闲化发展的地方特色,制定适应本地区旅游发展的法规异常重要。

3.1.2旅游管理体制模式创新与借鉴

丽江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副市长)

各管理委员会相关产业职能部门

相互协调

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管理经营

风景名胜区

(丽江旅游管理体制结构创新图)

上图为借鉴上海模式,并结合丽江地方实际,成立丽江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和全面领导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

丽江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丽江市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全市旅游行业管理的工作。

市政府下辖的旅游局、工商局、交通局、文物局、民政局、建设局、林业局等单位,均为丽江市旅委会成员。

玉龙山管委会、老君山管委会、泸沽湖管委会、古城管委会四大旅游管委会均由旅管会领导,丽江市副市长兼任旅管会主任。

形成以旅游、商业,交通、园林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大旅游管理体制。

同时,各管委会只负责风景区的行政管理工作,不涉及旅游经营活动,各管委会和相关产业职能部门通过相互协调管理风景区,风景区的经营权由各大旅游公司专门行使。

当然要赋予各景区管委会一定权力,能够充分行使其职能,使其对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国家行政工作管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3.2建立以丽江为中心,连接川藏的滇西北交通环线

3.2.1航空建设方面。

要加快丽江口岸机场的建设,在目前丽江机场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管理早日使丽江机场成为国际化大机场。

继续增加国内外航线,开通重要客源市场的包机航班,如开通丽江至北京、天津、拉萨、乌鲁木齐、沈阳、上海、厦门、西安、桂林、深圳、香港以及新加坡、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航线。

建设泸沽湖直升机或支线机场建设,使四川游客能够直接通过宁蒗进入丽江,同时带动华坪、永胜新旅游产品的发展,达到分流部分从昆明进入丽江的游客。

3.2.2铁路建设方面。

随着2008年大丽铁路的开通,从昆明进入丽江的游客流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丽江仍然是滇西北旅游的终端,因此要加快丽江—中甸—德钦—西藏一线铁路的建设,并争取与四川西昌的铁路连接从而并入成昆主干线,形成畅通无阻的大香格里拉区旅游环线。

3.2.3公路和景区内部交通建设。

下一步要重点投入资金建设大丽高速公路和丽迪高等级的公路,并根据旅游景观的要求,加强调整沿线建筑的改造,完善公路沿线绿化体系,提高其他二级旅游区的公路等级,形成区域内的旅游环线。

对于民族风情区的公路建设,应以保护民俗风情为前提,采用新型仿天然的建筑材料,使公路建设融合文化品味和自然美感于一身。

各景区内应完善步道和栈道建设,设成环路,依势而建,提高景区的通达性。

3.3丽江城市功能的提升与改造

3.3.1以人为本,重视城市文化广场的建设

城市文化广场是市民进行社交往来、休闲娱乐和信息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贴近自然、陶冶性情的环境空间。

建议在一级中心地建立多个文化广场,并赋予每个文化广场不同的主题,增加文化广场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个性,不同时期,可以组织民间不同的节庆活动,也以此吸引游客参与。

3.3.2完善城市标识、标志建设

完善二、三级旅游地重要节点、通道的城市标识建设,将原来不规范的城市标识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整治城市欢迎牌、旅游要素分布图、旅游指引标识的标准性,有中英文对照。

在城市中心、文化广场设置符合主题的立雕,如反映“茶马古道”、“丽江历史人物故事”题材的大型雕像,使丽江更加个性化,让人感觉其特有的艺术性、人文性,使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充满亲切感、舒适感、安全感和文明感,从而展示丽江旅游城市整体魅力。

3.3.3适度增加周边村镇中高档住宿设施

鉴于丽江大多数住宿设施集中在古城区,又鉴于未来丽江旅游的游客主体将以中高档游客为主,各周边城镇可适当增加住宿设施。

当然,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特色、细分市场,避免与市中心的住宿产品形式上的雷同。

可结合自己的特长,推出集民俗体验、娱乐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居设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发展中档饭店、别墅、度假村、山庄等设施,从而与市中心形成互补互利的产业格局,减轻主城区的游客流压力。

3.3.4加快景区辅助功能提升的步伐

当前以及今后丽江都应从促进旅游发展的高度,加快景区辅助设施功能的建设步伐。

当务之急应找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加大辅助设施的资金投入。

如在景区资讯网络建设方面,可建立丽江四大龙头景区的专业网络,并与丽江旅游网、中国丽江旅游网等门户网站链接,通过网络加快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

3.4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

3.4.1制定人事制度政策

丽江应尽快出台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竞争机制,引进和招聘高层次人才,着重引进旅游宏观、微观范围内各方面所需要的既有理论修养,又有综合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旅游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人员、旅游教育工作者以及计算机、外语、旅游规划、景区规划等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以好多的制度和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建立旅游人才市场体系,尽快完善丽江市旅游人才库建设,依托云大旅院、丽江教育学院两所本地高校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

对新引进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住房和子女上学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使人才能安心工作,安心创业,为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发挥骨干作用。

3.4.2建立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度

对酒店、旅行社、景区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依托丽江本地高校、旅游专业培训班,对员工的操作技巧、旅游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使员工的培训率达到90%以上,在职员工每年应参加不少于20小时的在职培训,不断充电,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3.4.3加紧培养、引进短缺专业人才

要引导喝支持两大院校开设旅游业急需而紧缺的新专业和新学科,尤其是要培养一批旅游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如旅游电子商务、度假管理、会展策划、景区规划、宣传促销、理论研究等专门技术人才。

3.5树立品牌竞争意识,重视旅游专项产品的开发

树立品牌竞争意识。

产品差异化是占领市场的一个有效策略,若仅仅依靠产品差异化是难以保证长久的竞争优势的。

产品差异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前提,要结合丽江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在划分不同客源市场,设计专项旅游产品,树立自己的旅游品牌,以休闲化、个性化的方式展现给游客,才能提升中高级旅游市场的占有率。

3.6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旅游股份制公司

建议成立旅游股份制公司,由若干个旅游公司联合,形成旅游集团公司。

将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在形成一定的实力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发专项产品、组织新线路的设计,重点对高档次、上规模、综合型旅游产品进行开发。

同时,丽江作为滇西北旅游区的中心地带和大西南旅游圈的重要支撑地,连接着迪庆、大理三地州及西藏、云南、四川省区的旅游发展,丽江应与周围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在政策、管理方式、资金等诸多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明庆忠等编.丽江市旅游发展规划.2004

许南垣等编.丽江市旅游业态分析.2006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罗明义主编.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及规划.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韩玉灵主编.旅游法教程.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保继刚等著.旅游规划案例.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杨福泉主编.策划丽江:

旅游和文化篇.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

魏小安等著.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趋势.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汪德根、陆林等.改善我国风景区现行管理体制的对策研究.北京:

旅游学刊.2003.第三期

张建雄.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中的隐忧和对策.北京:

旅游学刊.2003.第三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