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2248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5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小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孟小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孟小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孟小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孟小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小冬.docx

《孟小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小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小冬.docx

孟小冬

孟小冬-家庭

《孟小冬》

1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的祖父孟长七,艺名孟七,是唱武净兼武生的好手,三伯父孟鸿荣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大伯父孟鸿芳演武生后改文武丑,二伯父孟鸿寿唱文丑,也通文场,会拉胡琴。

父亲五爷孟鸿群演武净、武生。

2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的身世说法不一,目前大多数资料倾向于她就是孟氏后代。

至于她的出生年月,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1907年12月9日,一说1908年12月9日。

月份相同,只是年份相差了一年,

3情景;孟小冬家时:

很可能缘于实足年龄和虚岁的差异。

1977年,她去世于台湾时,外界都说她享年七十。

如果是1907年出生的话,她实足七十,而如果是1908年出生的话,她是虚岁七十。

4情景;孟小冬家时:

目前普遍说法是,孟小冬出生于上海法租界的民国路(今人民路)同庆街观盛里(今观津里)的孟家。

不知是不是巧合,也有人说她出生时哭得很响亮,家人便由衷地说“是块唱戏的料”。

5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的母亲张云鹤,是孟鸿群的继室。

孟鸿群的元配王氏没有为孟家留下子嗣,很早就去世了。

假设孟小冬的确是张云鹤亲生,那么,小冬就是孟鸿群的第一个孩子,孟家的长女。

6情景;孟小冬家时:

可以想象,一心求子的孟鸿群很可能将小冬当作儿子来养,盼望着她将来能承其衣钵。

7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兄妹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孟五爷只有孟小冬和孟小冬的弟弟孟学轲(又说学科)两个孩子;一说孟小冬以下,还有二妹孟佩兰,弟弟孟学轲,三妹孟幼冬。

8情景;孟小冬家时:

之所以如此,原因恐怕在于:

一,孟佩兰的情况无人了解;二,在孟小冬十岁的时候,乳名叫银子的孟幼冬(据说当时八岁)因家庭生活困难,被父亲送给了姨父仇月祥,后来改名仇乐弟。

9情景;孟小冬家时:

此说似乎不确。

孟幼冬八岁时,孟小冬十八岁,十八岁的孟小冬不仅早已经四处跑码头唱戏,甚至可以挂头牌了。

如此说来,孟家不太可能还处于“生活困难”的状态。

但不管怎么说,孟幼冬曾一度改“孟”为“仇”姓。

10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家姐弟,除了孟佩兰,其余三人都入了戏界,孟小冬、孟幼冬唱老生;孟学轲初唱花脸,后改武生,后来,练功时受了伤,从此退出梨园,改行做了会计。

孟小冬-生平经历

孟小冬之女装

11出身梨园世家。

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

12情景;孟小冬家时:

她九岁开蒙,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先后与张少泉(电影明星李丽华之母)、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居然大角风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这样冰雪聪明的小女孩儿,明日之星非她莫属。

13情景;孟小冬家时:

当时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为了谋求开拓一片新天地,1925年,孟小冬离开上海,毅然北上深造。

谁也不曾料到命运既眷顾她又捉弄她,她在人生旅途上迈出的这一步,竟使她创造出以后事业的辉煌,并经历了一段传奇的婚姻。

14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除了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

孟小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

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

15情景;孟小冬家时:

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

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更为她所爱。

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亲炙教导。

16情景;孟小冬家时:

孟小冬初到北国,频繁演出于京、津两地,参加永庆社、庆麟社、崇雅社等坤班演出。

她正值豆蔻年华,明慧照人,台风演技竟能与当时的著名男角老生相颉颃,一时成为风靡九城的红角。

虽然演戏要男女分班,但大宅门的堂会却不受这个限制。

17情景;孟小冬家时:

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

乾旦坤生,颠倒阴阳。

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

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

孟小冬之剧

18情景;孟小冬家时:

从1938年开始,孟小冬开始拜余叔岩为师。

每天傍晚,都会有一辆包月车从东四牌楼三条26号驶往宣武门外的椿树三条,一连五年不辍,这就是孟小冬在拜师余叔岩后到范秀轩学习深造的情景。

19情景;孟小冬家时:

因为当初孟小冬从上海到北京来就是为学习到正宗的谭派和余派老生艺术,由于她与梅兰芳的婚事以致多次拜师未遂,所以在而立之年得以拜师,实现了她北上求学的心愿。

鉴于余先生每天傍晚才起床,所以孟小冬每天是下午请余先生的琴师王瑞芝给她吊嗓练唱,然后分别在晚7时左右到余府用功,但是往往要等到余府的门客畅谈到午夜才开始上课,至凌晨下课返家。

当时拜师余叔岩的学生不少,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惟有孟小冬一心要学习到老师的艺术真谛,

20情景;孟小冬家时:

所以除每学完一出戏后有一两场实验性演出外,基本放弃了一切业务演出,就这样一出一出的学习了30多出戏。

仅仅是《武家坡》和《击鼓骂曹》,孟小冬就曾经向仇月祥、孙佐臣、陈秀华、言菊朋、鲍吉祥等名家多次学过,早在1920年就灌过唱片,却依然跟余师恭恭敬敬地从头学起,

21情景;孟小冬家时:

直到实验演出以后得到老师批准。

其中有一出《法场换子》,是余叔岩精心之作,她学好后曾经许诺在余师寿辰时露演,由于余师旧病复发而不治,于53岁早逝,这出戏便成绝响。

她晚年在香港和台北课徒传艺,每当学生请她传授此戏,她总是严肃地说:

“余师有言,没有演出过的戏切不可教人。

我不敢违背老师的遗愿。

”她就是以如此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得到了余叔岩的真传实授,受到京剧界广大同行的尊崇。

23情景;孟小冬家时:

自从和杜月笙、姚玉兰于上海分别后,孟小冬回到北平。

时局动荡,戏自然是无法演了。

她一方面安心休养,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百无聊赖,竟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养女。

这个女孩乳名大玉子,后来人称“玉妹”。

此时,孟小冬实足30岁,仍然孤身一人,没有自己的家庭,更没有子女。

“没有子女”的说法并不准确。

据说,她在北平时生过一个女孩,后来送了人。

或许她对未来能否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感到失望,这才动了收养的念头吧。

24情景;孟小冬家时:

远在香港的杜月笙无法忘却孟小冬,也为她仍身处日寇占领下的北平而感到不安。

于是,他通过留在上海的账房先生黄国栋,给孟小冬写了一封信,让她也去香港。

可以想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孟小冬收到杜月笙的信,该是如何得心暖。

她或许会认为,杜月笙对她是真心的,也只有他(当然还有姚玉兰)能够给予她温情。

于是,她立即收拾行装,动身去了香港。

25情景;孟小冬家时:

不知为什么,孟小冬在香港只逗留了几个月。

然后,她又孤身一人,途经上海返回了北平。

26颇为神秘的是,去港时,孟小冬身边只有一只皮箱;北返时,她带了五只皮箱。

与此同时,杜月笙写信给黄国栋,让他负责护送孟小冬北归,并确保她,还有那五只皮箱的安全,并特别嘱咐不能让日伪查扣皮箱。

黄国栋虽然并不知道那些皮箱里装了什么,但他恪尽职守,以手上的一张“特别通行证”将孟小冬安全送抵北平。

至于皮箱里的东西,无人能知。

27

孟小冬扮相英俊,嗓音苍劲醇厚,高低宽窄咸宜,衷气充沛,满宫满调,且无雌音,被公认为“余派”主要传人。

走红艺坛出身梨园世家。

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

28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

她九岁开蒙,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

29十四岁就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先后与张少泉(电影明星李丽华之母)、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居然大角风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30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当时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为了谋求开拓一片新天地,一九二五年,孟小冬离开上海,毅然北上深造。

谁也不曾料到命运既眷顾她又捉弄她,她在人生旅途上迈出的这一步,竟使她创造出以后事业的辉煌,并经历了一段传奇的婚姻。

1923年2月16日,农历癸亥年正月初一日:

孟小冬赴汉口演出;

1924年,农历甲子年:

孟小冬定居北京;

1938年10月21日,农历戊寅年八月廿八日:

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

1943年5月20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七日,18时:

余叔岩大殓举行;

1943年5月2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八日:

余叔岩迎三;

1943年6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廿九日,10时:

余叔岩丧礼举行;

1947年9月7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三日:

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五天;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

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

31-

1926年的某一天,梅家会客厅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身着浅灰色西装,面貌清秀,文质彬彬,面色苍白,20岁左右,一看便知是位学生。

32他就是这起血案的主角王维琛,当时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

王对孟小冬心仪已久,无奈孟此时已成为梅兰芳的情侣,因此他怀恨在心,到梅宅寻衅。

33王维琛到达梅家的时候,碰巧梅兰芳正在午休。

代替梅兰芳出来招待客人的是梅兰芳的老友张汉举。

张汉举是当时北平很有名望的一名绅士。

王维琛见出来的不是梅兰芳,迅速拔出手枪抵住张汉举,声称此事与张无关,

34让张把梅兰芳叫出来,因为梅夺了他的未婚妻(指孟小冬),他要和梅算账,否则梅只有拿出10万元才能解决问题。

张汉举强压住内心的恐慌,告诉梅兰芳这位先生要借10万块钱。

梅兰芳先是一愣,迅即明白过来,只听一声:

“我立刻打电话去。

”便已不见身影。

35不久,梅宅被大批军警围住。

不料,王维琛无意中瞥见了军警,顿时惊慌失措,拔枪就射向张汉举。

可怜张汉举在这场不相干的爱情纠葛中成了冤死鬼。

听到枪响,军警们一拥而上,王维琛饮弹倒地,旋即殒命。

孟小冬刚刚离开上海,梅兰芳结束在外地的巡回演出后,返回了上海。

上海已继北平“七?

七”事变、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沦为日寇天下。

全国人民开始进入艰苦的八年抗战时期。

36自从和杜月笙、姚玉兰于上海分别后,孟小冬回到北平。

时局动荡,戏自然是无法演了。

她一方面安心休养,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百无聊赖,竟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为养女。

这个女孩乳名大玉子,后来人称“玉妹”。

37此时,孟小冬实足30岁,仍然孤身一人,没有自己的家庭,更没有子女。

“没有子女”的说法并不准确。

据说,她在北平时生过一个女孩,后来送了人。

或许她对未来能否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感到失望,这才动了收养的念头吧。

38孟小冬此次赴上海,对她来说,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她成了杜月笙的又一个女人。

促成他俩关系的,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

 39 姚玉兰嫁给杜月笙后,因为只是四房,所以未能住进杜公馆,而只能另择新屋。

杜月笙的前几房太太都是苏州人,很齐心,共同抵制姚玉兰。

长期以来,姚玉兰孤立无援,心情一直很郁闷。

她知道杜月笙对孟小冬有好感,而且很想占为己有。

如果出于女人本能的嫉妒心,她似乎应该很排斥孟小冬。

事实却相反。

40也许是因为她一方面很清楚杜月笙的为人,自己绝不可能是杜的最后一个女人,既然如此,还不如为杜物色一个跟她有亲密关系的人。

这样一来,杜肯定会对她感激万分而不至于有了新欢而厌弃旧爱,她也因此能长保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她也需要有人跟她结成妾的同盟,共同对抗杜的那几个苏州女人。

孟小冬显然是很合适的人选。

她也是北方人,她们又是结拜姐妹,杜月笙早已对她垂涎三尺,而她刚刚经历感情挫折,正处于感情脆弱期。

41

于是,这次,在孟小冬抵达上海后,姚玉兰万分殷勤地邀请她住进她和杜月笙的家。

孟小冬照办了。

三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发生的事就发生了。

也许一开始孟小冬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后来,她还是接受了既成事实。

42

梅、孟二人分手后,一个在天津,一个在上海,分隔两地,各过各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归于了平静。

然而,那过去了的,却并没有烟消云散。

突然有一天,天津某报开始连载一篇小说。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篇小说的内容说的就是梅、孟的故事。

如果单纯地以他二人作为生活原型对故事进行重新演绎,或者戏说,也许无伤大雅,只当是娱乐。

但是,小说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对孟小冬相当不利。

比如,在提到“血案”时,小说作者有意无意地暗示此案背后的指使人,可能就是那个坤伶。

43当然,他(她)也对血案制造者和这个坤伶的真实关系进行了揣测。

在“赔偿”问题上,小说又说坤伶狮子大开口,向那个名伶进行了敲诈。

说到底,这是篇小说。

小说的要旨是虚构。

然而,这篇小说似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虚构。

显然,它是有生活原型的。

44既然如此,就不能将它视作纯粹的小说。

事实上,当时人们的确没有只当它是小说而一读了之一笑了之,而是当了真。

于是,大家旧话重提,对梅、孟关系重又议论纷纷。

受小说影响,这些议论对孟小冬多加指责。

从这个角度说,小说作者的行为是很不负责任的。

也许身在上海的梅兰芳没有看到这篇小说,因为对此他没有任何反应。

身在天津的孟小冬看到了这篇小说,而且听到了人们对她的议论,甚至感受到了人们的侧目斜视。

这并非她敏感,而的确是客观存在。

她有口难辩,她甚至都不知道该找谁去辩。

一怒之下,她很想去质问小说作者。

但是,小说没有指名道姓,小说作者大可以以一句“请别对号入座”将她打发。

45

孟小冬重新陷于绝望境地,甚至有崩溃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她又将重生的希望寄托在佛的身上。

这次,她不只是长跪佛前捻着佛珠念着佛经,让青烟将自己麻醉。

她一口气跑回北平,跑到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为师,然后皈依佛门,成为佛家弟子。

许多年后,她向友人坦言:

“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46 如果佛能平复受伤的心灵,如果吃斋念佛能让躁动的心趋向安宁,如果烧香膜拜能抑制仇恨怨气,那倒也不是坏事。

也许孟小冬受伤太深,她不可能在一瞬间放下俗世尘事。

就在她潜心向佛时,有人向她进言:

别为了他人的别有用心,葬送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再说了,谎言说了千遍,就成了真理。

为了不让谎言成为真理,就应该及时揭穿谎言,固本清源,以正视听。

在这种情况下,孟小冬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了“紧要启事”。

启事首发于1933年9月5日的《大公报》上,接着又连续刊登了两天。

从启事内容和语气上都可以窥见她仍然愤愤不平的内心。

或许“紧要启事”的公布,在一定程度上使孟小冬一直郁结在胸的怨气得到了渲泻。

她的心情一下子明朗了很多。

在“启事”公开20天后,她重登舞台。

47

在北平的吉祥戏园又唱《四郎探母》。

她和梅兰芳第一次合作,唱的就是这出戏。

她没有因为如此就拒绝这出戏。

这次,和她合作的旦角是坤旦李慧琴。

同时,她刚拜的新老师鲍吉祥也在剧中串演杨六郎,曾长期辅佐梅兰芳的名小生姜妙香配演杨宗保。

可以说,在经历了感情失败后,从此,孟小冬正式复出。

自访问美国后,梅兰芳对世界的了解大大进了一步。

为使眼界更加开阔,也便于日后将京剧拓展到欧洲,他萌发了旅欧之念。

从美国返回北京后,他又去拜访胡适,一是汇报在美演出情形,另外便谈到拟去欧洲的计划,还是希望胡适给予指点。

胡适很赞同他的想法,他劝梅兰芳请张彭春先往欧洲走一趟,作一个通盘计划,再做决定。

  48就在梅兰芳踌躇满志地准备欧洲之行时,“九?

一八”事件爆发,国内局势急转直下。

梅兰芳不得已,于1932年离开北京,南下上海,旅欧计划只得缓行。

然而,他的弟子、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却于1931年深秋抛下国内的一切,只身去了欧洲五国。

他此行的目的并不像梅兰芳数次出国那样以演出为主,而是专门考察欧洲戏剧。

归国后,他写了一本《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其中包含了十九点心得,极富理论性。

49一切准备就绪,梅兰芳正待上路,又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如果乘火车去苏联,必须经过伪“满洲帝国”。

梅兰芳明确向苏方表示:

绝不会踏过日本侵略者侵占下的中国土地去苏联,否则宁愿取消此行。

苏方见他态度坚决,不得已改派专轮将梅兰芳先接到海参崴,然后再在那里乘火车直达莫斯科。

 50-- 1935年2月21日,梅兰芳在上海登上了苏方特派过来的“北方号”轮船。

行前,苏联驻华大使鲍维洛夫在使馆为他们饯行,祝愿他们演出成功。

同船赴苏的除了梅兰芳等剧团成员外,还有返苏回任的驻苏大使颜惠庆博士及其随员、中国电影代表团的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夫妇和电影明星胡蝶、《大公报》驻苏记者、戈公振的侄子戈宝权。

 51-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航行,“北方号”于27日抵达太平洋海岸的重要商港海参崴。

苏联国家乐剧协会特派专员罗加支基、海参崴地方当局代表、中国领事馆代表早已等侯在码头。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梅兰芳驱车前往海参崴最豪华的契留斯金旅馆。

他们在海参崴停留了三、四天,苏联远东州州长、中国驻海参崴总领事权世恩分别设宴招待。

52

演出前,苏联对外文协会长阿罗舍夫就梅兰芳演艺作了一番演说。

接着,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向观众解释“忠孝节义”,说:

“中国戏剧的剧情特色就在提倡忠孝节义,了解此要义即可理解中国戏剧的剧情。

”最后,张彭春代表梅兰芳向观众致谢词。

  53当晚的剧目共有5出:

梅兰芳、王少亭的《汾河湾》;刘连荣、杨盛春的《嫁妹》;梅兰芳的“剑舞”;朱桂芳、吴玉铃、王少亭的《青石山》;梅兰芳、刘连荣的《刺虎》。

杜月笙手上并没有孟小冬在北京的住址,不过,他自有办法。

首先,他看报纸,在演出广告中找到孟小冬正在开明戏院演出。

晚上,他让手下人事先雇好车停在戏院门外,他自己先去看孟小冬的戏。

散了戏,孟小冬照例乘车返家。

杜月笙乘车跟在后面,一路跟到孟小冬位于东四的家门口。

54

盛大的杜家堂会之后,梅兰芳和孟小冬分了手。

分手之后的孟小冬,也像那些遭遇感情挫折而成弃妇的女人一样,悲痛欲绝悲愤难抑,一时想不开,决定绝食自尽。

一连几天,她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只等着死神的降临。

父母家人当然不能任由她抛弃生命,规劝、苦劝,又是流泪,又是下跪,总之,想尽了种种办法。

最终,她缓了过来。

55虽不再寻死觅活,但对生活失却了信心。

于是,她决定暂且离开伤心地,又一次前往天津,仍居詹姓朋友家以吃斋念佛的方式疗伤。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姚玉兰提议不如让杜月笙出面,做个和事佬。

杜月笙和梅兰芳也是老相识,又早就对孟小冬有好感,便一口答应姚玉兰的提议。

就这样,双方达成协议,梅兰芳支付四万块钱。

56其实,两人谈分手时,梅兰芳就曾想给孟小冬一笔钱,但孟小冬拒绝了,当然是出于强烈的自尊心。

如今,看到姚玉兰、杜月笙的面子上,她接受了。

1935年2月21日,梅兰芳在上海登上了苏方特派过来的“北方号”轮船。

56

行前,苏联驻华大使鲍维洛夫在使馆为他们饯行,祝愿他们演出成功。

同船赴苏的除了梅兰芳等剧团成员外,还有返苏回任的驻苏大使颜惠庆博士及其随员、中国电影代表团的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夫妇和电影明星胡蝶、《大公报》驻苏记者、戈公振的侄子戈宝权。

57回沪后,孟小冬常在青帮大亨黄金荣办的荣记大舞台演戏。

1923年底,她随班子首次到南京演出。

当年,尚很少有像点样的戏班子来南京挂牌演出,盖因民初的南京在直系将领齐燮元控制下,市面萧条,城南夫子庙地区尚没有大剧院,

58

只有下关江边商埠街一带有两家中型木结构戏园子可供演出。

江北浦口和浦镇的北方籍居民甚多,又都爱看京剧,提供了票房保证,戏班子连演《空城计》《太君辞朝》《寇准骂殿》等老本子戏达半个月,观众逾万,给下关带来一时的热闹。

59

孟小冬年方16岁,已挂牌居前十名之列。

南京报上广告也屡见其名,而排在她名前的吕月樵、张文艳、林树森等九人都已是名角。

完成南京演出任务后,志向高远的孟小冬随姑父仇月祥北上,先在天津搭班演出,取得成功。

一年后进入北京,问艺于孙佐臣、王君直等名家,专心学谭派的唱腔。

孟小冬悟性极高,扮相又清逸传神。

孙佐臣乃是为大师谭鑫培操琴的名手,名重京津。

60

他出于器重孟小冬,居然在一次演出中主动为她操琴,助她成为京剧界徐徐上升的新星。

在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京剧盛极一时,名家高手云集。

孟小冬为求上进后又转拜名家余叔岩为师,仍专攻老生。

几次与名倾天下的梅兰芳同台演出。

61孟小冬是另一种女人。

一见梅兰芳,本来人家要她唱“失街亭”,她却非要当众改成跟梅兰芳“游龙戏凤”。

她喜欢梅兰芳,就简简单单喜欢了,喜欢了就眉来眼去,就塞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自己家的地址。

62她和福芝芳不同,用现代汉语说,她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还应该算比较成功的事业,“第一须生”嘛!

梅兰芳是给她生活添彩儿的。

离开梅兰芳,她虽然也痛苦也落泪,但那些痛苦都将成为日后的回忆,而那些泪水,也都衬着难以忘怀的笑容。

从暗送秋波到两情相悦到情至深处全身而退,她每一步都无懈可击,包括留下一封信,在她离开后,由梅兰芳最好的朋友交给梅兰芳。

63

这是两种女人,男人最想拥有的两种女人。

很多人说福芝芳是个聪明的女人,你看人家多大度啊,明明知道老公喜欢孟小冬,不吵不闹不挑破,旁人议论梅兰芳和孟小冬“游龙戏凤”越演越真假戏真做,她丢过去一句:

“你们真有意思,他们不往真里演难道还往假里演啊?

”及至再也躲不过去,路人皆知梅兰芳和孟小冬不是一般的工作关系,她呵呵一乐说:

“梅兰芳这样的男人要是没个红颜知己,连我都替他委屈。

64

1925年8月,戏台上的那场《游龙戏凤》把台下的人都看呆了。

梅兰芳演的是俏丽妩媚的李凤姐,孟小冬演的则是微服私访的正德皇帝。

真正是男的扮相妖娆,女的扮相刚正。

在华丽的唱腔中,那身段那眉目,真是让人叫绝。

65孟小冬一下子茅塞顿开,她写了《孟小冬紧要启事》,于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连登三天。

在全篇五百多字中,有六处提及梅,只有开头一处直呼其名,而其他五处均客气地以“兰芳”二字相称。

66其中责梅措辞,最重的也不过是说梅“含糊其事”、“足见毫无情义可言”等语而已,找不出一句攻击性的词藻,有理有节,富于人情味。

在谈到与梅分手原因时,也只是用了一句话:

“是我负人?

抑人负我?

”到底是谁错了?

没有明说,也不便明说。

孟小冬把这个问题最后留给读者去评判了:

“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67

演了《游龙戏凤》,演了《四郎探母》,戏迷们都痴了。

这样的颠鸾倒凤,除过让人称赞的唱腔,也让人开了眼,于是好事者便怂恿两人再次同台,继续演戏。

不用说,凡二人出演,总是场场爆满。

68

小冬之所以要将苦恼的身世向世人“略陈梗概”,说明她和梅分手以后,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暗喻自己备受侮辱和“复遭打击”的悲惨处境。

69从“启事”中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初孟小冬嫁梅时,苦苦追求的是“名分”。

半个月后,孟小冬抖擞精神,东山再起,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70婚后,小冬却开始有空虚之感。

她终日无所事事,感到离开了舞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

她向梅透露过想重返舞台的想法,梅却以“男主外女主内”“朋友会笑我连自己的太太也养不活”为由阻挡。

71当时不少戏院老板及戏迷见孟小冬突然没有消息,到处打探,冯总裁决定让“金屋”秘密乔迁至长安大戏院不远的内务部街的一条小巷内。

当时的《北洋画报》上最早披露过梅孟结合的消息,梅出面辟谣,弄得报社十分狼狈,后来又登出了《梅伶近讯》说,孟现在居住的“金屋”是梅租给孟住的,两人不过是房东房客关系。

72小冬自幼学戏,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但她不甘心做个只知唱戏的伶人,她在小楼辟一间书房,设置红木书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每日按时临窗习字、阅读戏本、白话小说,梅兰芳还手把手教她画梅兰竹菊,或谈论梨园掌故,或推敲戏词字韵,可谓其乐融融。

此后小冬曾骋请一位国学老师学习书法,补习文化,所以后来她写得一手好字,即在此时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