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219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docx

13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

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规程

1概述

2处方及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4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5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6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贮存注意事项

7半成品检查方法及控制

8需要验证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9包装袋、标签、包装箱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及储存

10物料平衡及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生产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3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4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附件1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附件2附页(供登记批准日期、文号等内容用)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1页

制定

审核

批准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GMP办

颁发数量

5

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

质量部生产部GMP办研发部片剂车间

一、目的:

建立碳酸氢钠片生产工艺流程,用于该产品的生产指导。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酸氢钠片产品的生产和管理。

三、责任者:

生产管理人员,各生产车间。

四、内容:

1概述

1.1产品名称

【通用名】:

碳酸氢钠片

【英文名】:

SodiumBicarbonateTablets

【汉语拼音】:

TansuanqingnaPian

1.2【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1.3【作用与用途】:

酸碱平衡调节药。

用于酸血症,调节酸碱平衡;内服治疗胃肠卡他;碱化尿液。

1.4【用法与用量】:

内服:

一次量,马15~60g,牛30~100g,羊5~10g,猪2~5g,犬0.5~2g。

1.5【含量规格】:

0.3g

1.6【包装规格】:

0.3g/片×100片/袋×20袋/中包×10中包/箱

1.7【有效期】:

二年

1.8【贮藏】:

密封,干燥处保存

2处方和依据

碳酸氢钠50kg

淀粉5kg

硬脂酸镁0.15kg

10%淀粉浆适量

处方依据:

《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2页

3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3.1工艺流程图:

 

 

30万级生产区

 

一般生产区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3页

3.2环境区域划分:

本品生产在30万洁净生产区域进行。

3.2.1生产控制区:

3.2.1.1主要生产区,如原辅料处理至分装工序,均应在30万级的洁净环境下进行。

3.2.1.2车间内必须装备有效的除尘设备,该区域环境温度18℃~26℃,相对湿度30%~65%。

3.2.1.3该区域包括:

原辅料暂存室、烘干室、粉碎过筛室、称量室、混合室、内包室及其他辅助功能房间。

3.2.1.3进入该区的人员,必须进行更鞋、更衣、洗手、整装,头发全部包在帽子里,直接接触药品工序的操作员要戴口罩、手套。

作业员必须穿戴只供本区使用的工作服,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健康证,在工作期间,每年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及皮肤病患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直接从事兽药生产。

3.2.2.1人净程序:

人→更鞋→一更(脱外衣、洗手)→缓冲间→进入一般生产区→更鞋→二更(一般区工衣、洗手)→缓冲间→进入生产区

3.2.2.2人净标准

区域

清洁标准

清洁部位

一般生产区

常规

常规

30级生产区

无尘粒

身体清洗2次/周必须着衣、裤、帽、鞋

3.2.2.3工作服标准

区域

衣帽裤

手套

处理方法

一般生产区

浅灰色

蓝色

清洁

30级生产区

白色洁净服

白色

白色

清洗

3.3.2.非生产控制区:

3.3.2.1该区域包括外包室、拆包室等。

3.3.2.2仓储区域包括:

原辅料区、包装材料区、成品区、待检区、不合格品区等。

其条件参照《仓库管理制度》。

3.3.3生产控制区及非生产控制区域环境卫生,应达到该区域要求。

见《30万级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4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4.1领料备料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4页

4.1.1各物料必须经质量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原辅料生产商的变更应通过小样试验,必要时须通过验证。

4.1.2、根据生产指令单和领料单,从仓库领取原、辅料。

4.1.3、领料到生产线后,原辅料经拆外包装后通过传递窗进入相应的暂存室,外包装材料进入外包材贮存室,碳酸氢钠等原辅料通过传递窗进入暂存室,并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检查外观符合要求,填写领料记录。

4.2、粉碎、过筛

4.2.1、粉碎机开机前要对各部件进行检查,注意检查筛网有无破损。

把布袋扎紧在粉碎机出粉口处。

开机空转1-2分钟后,再投放物料,进行粉碎过筛,筛网目数80目。

4.2.2、粉碎、过筛完毕,将细度合格粉末与不合格品或异物分别置于相应的洁净容器中,计量,计算物料平衡98.0~99.50%,贴上明显状态标志,移交下一工序。

4.2.3、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工序状态卡的袋中,用于贴在下一批生产记录后。

4.3称量配料:

4.3.1生产前检查:

按岗位规程检查,合格后方可生产。

4.3.2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和《物料领发岗位规程》领取本批生产所需原、辅料。

4.3.3称量:

按生产指令称量,称量时有一人称量,有一人复核,及时记录,称量后,将物料做好标识,标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等。

称量好的原料如不立即投料应避光。

不可用手直接接触物料。

4.3.4清场:

按《清场管理程序》对设备、操作间和工器具进行清洁并及时填写清场记录,清场完毕后由QA检查员检查,检查合格后QA人员发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贴于本批,副本放入操作间门口工序状态卡的袋中,用于贴在下一批生产记录后。

4.4制粒:

4.4.1制软材

4.4.1.1操作前应核对各原辅料品名、批号、数量。

4.4.1.2配浆(配粘合剂):

用不锈钢桶装准确称量的工艺用水,开启电磁炉加热至沸腾,将已加热好的水缓缓加入粘合剂不锈钢桶中,不断搅拌避免糊化至全熟,制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5页

浆,放凉,备用,共制得约6kg的淀粉浆。

应注意安全,设备运转时不得将手及其它硬物伸入设备中;应注意烫伤。

4.4.1.3制软材,把准确称量好的淀粉和碳酸氢钠加入CH-200槽型混合机中混合,预混15分钟,加入粘合剂,搅拌2~3分钟。

即得。

一般情况下,判断软材以用手紧握能成团而不粘手,用手指轻压能散开为度,即所说的“握之成团,按之即散”。

4.4.2制湿颗粒

4.4.2.1将制好的软材放入摇摆式颗粒机中制湿颗粒,筛网目数为12目。

4.4.2.2制好的湿颗粒装于不锈钢烘盘内,立即移交到干燥岗位。

4.4.3制粒完成后,应清洗槽型混合机、摇摆式颗粒机内残留物,保持设备清洁。

4.4.4清场,换好状态标志,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4.5干燥

4.5.1对清场效果进行确认后,换好状态标志,将要干燥的颗粒均匀撒布于烘盘上,每烘盘以1.5-2cm厚度为宜,上料时从顶上装盘依次向下防止异物掉入药料内。

4.5..2每车烘盘全部装好后,立即送进热风循环烘箱进行干燥,温度为50~60℃,时间为3~5小时。

干燥过程中按规定翻料,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

在烘箱内取样检查水分是否符合内控质量标准(2.0%颗粒的水分应≤6.0%),如不符合标准,按上法继续烘干直至符合内控标准。

4.5.3烘干完毕,将烘干颗粒置于洁净容器中,计量、贴上明显状态标志。

4.5.4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4.6、整粒

4.6.1、整粒前应核对物料标签的品名、规格、数量与内容物相符。

4.6.2、开机前先对各部件进行检查,注意检查筛网有无破损。

再开机空转1-2分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4.6.3、运行正常后,使用YK-160摇摆颗粒机进行整粒,筛网目数10目。

计算整粒后合格产品收率,收率应在95.0-100.0%,标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者姓名、日期,移交下一工序。

4.6.4、整粒后应立即清洗摇摆颗粒机内残留物,保持设备清洁。

4.6.5、清场,换好状态标志,整理好原始记录。

4.7、总混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6页

4.7.1、核对整粒岗位移交来的颗粒的品名、批号、数量。

4.7.2、检查各准备工作无误后,将领来的颗粒、硬脂酸镁进行混合,每次混合15分钟。

4.7.3、混合完毕,目检物料均匀度符合要求后,将混合好的半成品装入清洁的容器,计量、计算物料平衡99.0~100.0%。

容器贴上标有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姓名等内容的标签,移交中间站。

4.7.4、填写请验单。

请质量部取样人员取样检测。

4.7.5、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4.8、压片

理论片重(g/片)=含量规格(g/片)/主药在总混料物中含量(%)

4.8.1核对总混岗位移交来的颗粒的品名、批号、数量。

4.8.2将总混料加入ZP35D旋转式压片机的料斗内,按压片机标准操作过程开机试压,调节片重、硬度、厚度、压力,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度、脆碎度、外观。

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压片,并定时抽样检查片重(15分钟一次),及时做好生产记录。

发现片重差异超限时,将超限部分药片单独存放,由QA进行处理。

4.8.3压片结束后,将压好的半成品装入清洁的容器,计量、计算物料平衡95.0~100.0%。

容器贴上标有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姓名等内容的标签,移交中间站。

4.8.4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4.9、分装、封口,按每袋100片装入袋中,封口。

4.9.5分装完毕,移交到下一工序,计算物料平衡98.0~99.5%。

4.9.6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4.10包装

4.10.1按批包装指令领取包装材料,操作前应核对半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应与所领用的包装材料、标签全部相符,调整打码机钢字按指令打印批号。

4.10.2包装过程中时要注意检查数量、合格证等,并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

合格证(装箱单)必须印有产品的批号、生产日期、装箱员工号、质检员工号等。

装好箱后封箱。

题目

碳酸氢钠片

生产工艺规程

编码:

B.SC.GY.00.013

共14页

第7页

4.10.3产品装箱后,要及时入库保存,入库时要将产品先存放在仓库待验区,包装负责人要及时填写寄库单。

产品经质保部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库。

4.10.4包装结束,应准确统计标签的领用数、实用数及剩余数,计算包装物料平衡。

并按(报废材料处理规定)处理剩余标签和报废标签;以及计算成品率,限度为95.0%~100.0%。

4.10.5必须在标签上注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

4.10.6不合格标签等包装材料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4.10.7包装结束后,包装品入库待验,生产线组长填写成品请验单,检验合格后入库核对包装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

4.10.8清场并整理好原始记录。

5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

1

人员进出洁净区更衣规程

34

工段间原辅料、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